作者 / 靈樨
自開播以來,《成化十四年》就以美食探案的打開方式博人眼球,帶給探案題材電視劇市場一絲新鮮感;本格的案件推理模式包裹輕喜劇的外衣,劇中CP打趣互懟營造的輕鬆氛圍,也使該劇成為以詭異案件和揭露人性為主要內容的懸疑探案劇市場中的一股清流。
尤其是看似平穩流暢的敘事中竟然隱藏著巨大的反轉,沒想到《成化十四年》竟然下了一盤大棋,背後波雲詭譎的巨大陰謀在已更新的劇情中已初露端倪。
拋開原著不談,單把《成化十四年》看作是一部獨立的劇集而言,該劇在內容製作和戲劇化處理等諸多方面頗有可圈可點之處。
與快速解謎、「珍珠項鍊」結構、單集案件堆砌、推理手法炫技的常規探案劇不同,《成化十四年》則是採用了迴環式套層結構與交織式對照結構相結合的方式,在單集案件的解謎過程中鋪陳了長線案件的伏筆,使長線與短線交織影響、層層遞進、彼此勾連,每一個案子似乎都與主人公的命運和前史形成對照。
比如武安侯之死的斷案過程中,鄭誠突然離奇死亡在煙花之地,並且給主人公唐泛留下了繼續追查的線索,一舉破獲了太子伴讀案。在隨後雞缸杯失竊的案子破獲後,汪植(劉耀元 飾)與宮中多方勢力的勾連也浮出水面,似乎其背後隱藏著巨大的陰謀。案件抽絲剝繭、編織成一個巨大的懸疑網絡,需要主人公帶領觀眾們按圖索驥、一一破解。
如今,《成化十四年》臨近收官,開啟了超前點播的福利。在最新更新的劇情中,「成化鐵三角」唐泛、隋州、汪植終於追查到細作阿拉斯的身份,於是設計「引蛇出洞」,但阿拉斯的馬車卻在唐泛的面前爆炸了。馬車的爆炸掀起唐泛對三年前爆炸案的回憶,似乎兩個案子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劇集採用了迴環式的套層結構,這在電視劇市場上是一個極為大膽的創新。該劇的35集更是大膽嘗試了「閃回」的劇作手法,通常情況下,「閃回」的創作手法在電影中極為常用,電視劇結構中鮮少採用「打破時空順序」的非線性敘事思路。然而該劇卻試圖用一整集的時間、採用了多線並行的敘述方式,講述三年前發生在主人公唐泛身上的一場巨變,用視覺化的方式補足了主人公前史,揭開了第一集當中主人公生活狀態的因果聯繫。
同時,在「閃回」的揭示中,三位主人公的相逢也絕非偶然,而是都始於三年前的那場變故,體現了命運的奇妙之處。而這個緣起的驚鴻一瞥,也為故事後段買下了重大線索。
案件的高能和迴環式的複雜結構都極其考驗編劇功力,而該劇的編劇團隊也是歷時四年打磨劇本,才向觀眾呈現出如此令人驚嘆的內容品質。
無論是國產影視劇還是網絡文學,主人公們「千人一面」是編劇和作家在創作人物時極其容易出現的問題。然而在該劇中,人物前史、性格各異、性情豐富飽滿,這也是一部劇集若想持續牽引觀眾追劇熱情的重中之重。
劇本是一劇之本,而人物則是劇本的根本,人物「立」得好,觀眾們才會被主人公的命運歸屬所牽絆,也才能激發起觀眾們的追劇欲望。《成化十四年》在人物的設立方面有極大的可取之處,鮮明的個性和特徵也使其能夠吸引觀眾的原因。
唐泛四肢簡單、頭腦發達,吃貨的個性也盡顯其呆萌可愛之處,雖然看上去弱不禁風,就連拌嘴時也經常被隋州「欺負」,但他在辦案方面卻也有著過人的智慧,是一個極其飽滿的圓形人物。
隋州冷若冰霜、武藝高強,卻沒想到「上得廳堂下得廚房」,一手好廚藝足以「餵飽」唐泛,工作與做菜時的反差萌也使這個人物多了份可愛和真性情。
汪植更是亦正亦邪,既與唐泛和隋州組成「鐵三角」探案小組,匡扶正義,但似乎其又與長線案件的大陰謀有著直接關聯。他對於利益和人情的權衡,突破了影視劇中宦官邪惡的嘴臉,而他與貴妃之間勝似母子的情感也成為了劇集的一大看點。
伴隨著劇情的深入,劇中人物也都各自彰顯了成長弧線,除了主人公性情和關係的微妙變化以外,「汪植是否黑化」的猜疑也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除此之外,以萬貴妃(賈靜雯 飾)和皇上為代表的皇室似乎也隱藏著驚天大陰謀,一向神秘莫測的萬貴妃也即將迎來華麗逆轉。
以往的探案劇總是傾向於將人物標籤化,而不遺餘力地展現案件的撲朔迷離、作案手法的酷炫離奇、推理邏輯的縝密智慧等情節內容,卻忽略了劇集最為根本的「人物塑造」。《成化十四年》回歸到人物本身,以有血有肉的人物推動案件的進展,甚至不惜以「破」人設的方式為劇情帶來大反轉,引起觀眾們對主人公命運的關注和擔憂。
因此在影視化的過程中,編劇本能地提煉出人物的核心特色,而加入了編劇自身的藝術理解和藝術感知力,進行「二次創作」和創新,從而呈現出更加符合劇集特色、更加服務於主創團隊藝術表達要求的作品。原著黨一味以「是否還原原著」來評判一部影視作品的優劣,未免過於片面。
除了美食誘惑,《成化十四年》的打戲也為觀眾們稱讚,原來,這部劇集是成龍監製,武術指導也是成家班的得力弟子,整個武行團隊都是成家班的成員。
果不其然,劇集在探案追兇的過程中加入了「跑酷」元素,與嫌疑人打鬥的過程也呈現出電影版的質感,從一些動作細節中也可以清楚地看到「成龍打戲」的影子。在幕後花絮中可見,成龍偶爾也會親自上陣教授打戲,為該劇的武戲部分保駕護航。
在內容品質上,《成化十四年》耗時四年打磨劇本,雖是有原著IP的基礎,但編劇在改編過程中也使其更加符合電視劇的市場化要求。從藝術本質上來看,小說是想像藝術而電視劇是視聽藝術,這從根本上便決定了二者在敘事策略上的顯著差異。編劇在影視化改編的過程中,必然會加諸自己的想像和對書中人物的個性化理解,提煉出小說講述的核心內容而以全新的視角和筆觸進行豐滿和加工,小說對於編劇來說更像是「素材」,而並不是照搬照抄的捷徑。正是本著這樣的原則,《成化十四年》才能夠在劇集內容上跳脫出原著的禁錮,並且在藝術化處理上呈現出全新的視點。
劇中的演員也頗具實力,雖然三位主人公官鴻、傅孟柏、劉耀元出道時間尚短,相比之下還屬於新人,演技經驗多有不足,但他們在對待人物的塑造和對劇本的理解上都頗具悟性,與戲骨對戲時也絲毫不露怯。劇中邀請了幾名戲骨級別的演員加盟,其中有「反派專業戶」王茂蕾,他飾演的李子龍城府極深、陰森可憎,賈靜雯飾演的萬貴妃風情萬種,李立群飾演的馬林奸詐陰險卻表面慈善好客。
演員們的完美呈現為劇集加分不少,足夠強的幕後班底也保障了該劇的精品化製作。既然是成龍監製的作品,那麼在劇集中也難免有電影化傾向,雖然電影與電視劇為姊妹藝術,但在敘事和呈現上卻仍有明顯的差異。電影化的敘事和製作模式一方面能夠提升劇集的整體製作水準,但另一方面也由於過於「先鋒」而讓一部分觀眾無法接受。
《成化十四年》更新至今,有不少網友高呼「棄劇」,其主要原因是在於該劇顛覆了以往劇集的通用節奏,而使不少觀眾無法適應劇集的結構特點。當下的探案劇市場都習慣兩三集結束一個案件,觀眾也習慣將「尋找結果」當做是追劇的目的。然而《成化十四年》的精妙之處便在於暗線鋪陳和抽絲剝繭式的緩慢解密,或許是高能的遲到磨掉了許多觀眾的耐心,但若是因此而否認掉該劇的優點,那就太冤了!
近期熱文
最受歡迎的百部美劇名單出爐
最受歡迎的百部韓劇名單出爐
最受歡迎的百部日劇名單出爐
情節簡單人物複雜劇集受歡迎
群戲多線敘事結構劇集受歡迎
反傳統價值觀復仇爽劇受歡迎
商務合作 請聯繫:
hui649778177/shuo0209(微信ID)
約稿 請聯繫:
zsh762079852(微信ID)
轉載/加入社群 請聯繫:
SurperZY216(微信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