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帝藝術館坐落於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建築主要功能為藝術館和辦公,由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設計完成。項目總用地面積近7600㎡,總建築面積約4.1萬㎡,建築地上17層、地下2層,建築高度89.4m,採用鋼筋混凝土框筒結構。
建築整體形象穩重、大氣,功能與細節處理理性、務實。設計兼顧沿路界面的完整性和自然景觀的協調性,裙房部分設計為錯落有致的體塊組合,形成各種巧妙的中性空間,打破了嚴格的室內外空間界限。不僅對景觀做出了積極的回應,而且通過綠色屋面及空中庭院等設計手法,將優美的景色引入建築之中。
日前,本項目負責人——北京建院副總建築師、建築規劃一中心主任、6A8工作室主任李亦農接受採訪,談到了銀地藝術館設計背後的創作思考。
銀帝藝術館項目位於有著獨特歷史和文化的名城銀川,在設計之初,對於項目的整體定位和設計構思有著怎樣的思考?
京昆銀川地區自古就有著非常多元的文化,比如西夏文化等少數民族文化和漢族文化。在這種多元文化融合的背景之下,當地的社會狀況、民俗民風、建築風格都有著獨特、鮮明的特點。銀川有著鮮為人知、異常優美的自然環境,溼地、河流、湖泊眾多,甚至有著「西部江南」的美稱。設計團隊對這些自然風光和人文風土進行研究,將這些抽象的元素凝聚成一個較為具象設計方案,通過現代的手法、語言等多元融合將文化的精髓轉譯成建築語言。
項目位於城市新區與自然景觀的交接處,如何處理建築、環境、城市三者的關係?
這是一座城市中的建築,因此首先要具有工業城市建築屬性,然而其又處於銀川閱海這樣一個非常獨特的區位,用地前面是溼地和城市的公園。我們希望建築在一個自然環境的垂直層面有序延展,尤其是藝術館的展廳部分由幾個巨大體量的體塊層層疊落、抬升形成。同時,辦公樓設計也採用同樣的手法,像是幾塊鐵塊堆砌起來的建築。高層建築塔樓、裙房博物館、辦公建築與環境不應該產生割裂的關係,應當將綠色的景觀和周邊環境有序地延展到建築的屋頂、立面。
項目包含對外展陳功能和重要辦公屬性,如何協調這兩種不同屬性的功能?
在設計中,不同功能屬性在首層通過不同入口位置,分離各類使用者的流線:藝術館入口設置在南側,辦公入口設置在西側。銀帝藝術館的核心功能是藝術展陳,主要設置在地下一層、首層、二層,企業文化展示及健身設置在三層。四層至十七層為辦公用房,其中四層至十二層為出租辦公,十三層以上為銀帝集團銀川總部辦公。上述各類功能以垂直分區為主,垂直交通核心位於主樓中心,依據不同的功能屬性高低區分而設置。
如何表達項目的文化屬性與企業文化和形象?
我們把整體設計進行逐步拆解,轉化為體量清晰並具有一定銳度的體塊,並且適度強調虛實部分的關係。比如,西、北、東三面都是以石牆為主,南面在每個體塊上有巨大面積的玻璃面,自然光能夠非常通透地進入室內;而其他幾面石牆以非常粗糲的手法將其開放,採用「開寬縫+八公分孔」的懸掛式,塑造出一種震撼的厚重感,材料採用的處理手法與建築整體所傳達出的文化精神不謀而合,讓人體會到建築所散發出的強大文化感染力。
在設計過程中,應用了哪些新工藝和新技術?
建築外立面採用開放式石材幕牆,設計團隊通過對分縫形式的反覆比較和設計優化,最終確定了80mm的開縫寬度,不僅實現了理想的立面效果,而且利於幕牆內部構造的通風防腐,大大節約綜合成本;東西立面45°角的三角形凸窗設計最大限度實現了展覽部分自然光環境的優化;內部裝修材料使用以「免維護」為原則,裝飾材料以工廠加工現場裝配為主,減少現場製作。這些技術和工藝手法的使用,不僅提高施工效率和裝飾面精度,也為日後維修更換提供方便,極大降低使用過程中的維修管理成本。
作為集展覽、收藏、辦公等功能於一身的文化綜合體,建成後給企業發展和城市生活帶來了哪些變化?
銀帝藝術館所處的銀川閱海灣中央商務區是寧夏回族自治區和銀川市「十二五」規劃的重大項目,也是銀川市承載高端商務、聚攬總部經濟的重要載體。藝術館使用方銀帝集團是首批入住的13家企業之一。項目位於商務區東區門戶節點,也是未來銀川企業總部以及區域總部基地的心臟。銀帝藝術館以其開放的姿態、低碳的理念和新技術的運用,打造了區域內頂級的交流平臺、示範平臺和展示平臺,為加快城市化進程,全面提升城市品位做出了積極貢獻。銀帝藝術館的落成很好地滿足了使用方銀帝集團展示企業文化、提升品牌形象的要求,不僅為員工提供了更加舒適宜人的辦公環境,也為客戶來訪提供了更加舒適的服務場所。
銀帝藝術館的設計作為一次特殊地域和語境下的文化建築創作,有著獨特的意義。請談談此類項目在設計中的關注點,以及對此類建築創作的思考。
銀帝藝術館集文化、辦公、展覽等重功能於一身,我們希望它是一個融合而非繁雜而平庸的建築,要做到融合自然、融合功能、融合城市和融合人們的多項活動。之前介紹時,談到了它的位置,銀川特定的文化和這個企業特殊的收藏給了我們一個非常好的機會,來呈現這樣一個理念的設計作品。
從綜合、理性、全面的分析入手,進而得出一個強烈、統一的結論,這時候引入設計的直覺,得到的即為一個不平庸的建築。項目在這樣一個特殊的語境,那麼我們就要對這種特殊的語境進行充分解讀。
剖絲抽繭,設計需要用心去體會和思考。
項目信息
業主:寧夏銀帝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設計單位: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施工單位:江蘇省蘇中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設計總負責:李亦農、孫耀磊
項目經理:孫耀磊
建築:孫耀磊、馬梁、趙燦
結構:王浩、李博宇,
設備:吳宇紅、梁江、戰國嘉、孫宗齊
電氣:程春輝、董曉光
總建築面積:41181㎡
建築高度:89.4m
設計時間:2012.06-2013.05
竣工時間:2017.07
本文資料來源:北京建院,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