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請點擊上方「陳達希」,歡迎關注!
來源:《智蜂麥譜養蜂家俱樂部》2019-09-27 15:21
小編最近剛從一位養蜂老師傅那學習歸來,老師傅在談到蜂種應就近選擇時說了一個小故事:有位蜂友飼養的當地蜂種在秋繁季節巢內總不見進蜜,為此特地引進外地高產蜂種,卻在短暫的大豐收後迎來了噩耗——蜂群裡原有的幼蟲全部死亡,且散發濃重的酸臭味。為此蜂友進行了各種檢查,最後發現竟是由於引進的蜂大量採集食用茶花花蜜而造成的。
茶葉、油茶等山茶屬植物所開的花統稱為茶花,花期在每年9月至次年2月,正值秋繁越冬期,且均多蜜多粉。本應是一大主要蜜粉源,卻因為其花蜜中含有蜜蜂無法消化分解的多糖而導致蜜蜂大量採食後出現「爛子」的中毒現象,因此常被定義為有毒蜜源植物。意蜂採集較多,也比較容易被發現,大部分中蜂則會偏向利用其它零星蜜源,儘量避開不去採,卻不絕對,所以多數養蜂人在茶花開花前都會將蜂群轉場。
圖片來源網絡
但是,從蜜蜂繁殖角度出發,茶花花粉是秋繁階段一大主要粉源,從雲南農業大學動物科學學院參與研究的《中蜂對不同蜂花粉的偏好取食》一文中也可看出,相較於油茶、荷花、薔薇花花粉,中蜂更偏愛於茶花花粉,進而推測相較於其他花粉,茶花花粉更有利於蜂群繁殖。
從經濟角度出發,為響應國家「精準扶貧」政策,許多貧困地區因地制宜開始種植茶葉、油茶或養殖蜜蜂,卻少見二者同框,更多的是蜂友望茶而卻步。但茶種植與蜜蜂養殖相輔相成卻能使收益做到「1+1>2」:雲南省騰衝縣畜牧工作站在《義大利蜜蜂為騰衝紅花油茶授粉效果研究》一文中表明,經蜜蜂授粉後,油茶的座果率比人工授粉和強制性授粉分別高出了9.1%和12.5%,結實率與果實重也顯著高於強制性授粉;另一方面,在授粉的同時,蜜蜂也能收穫花粉,茶花粉產量大、營養價值高,蜜蜂採回的花粉除了少部分用於繁殖蜂群,大多數可售入市場。
圖片來源網絡
從個人情感角度出發,蜂兒無罪,蜂友又怎肯舍它求利。那是否有辦法可以做到蜜蜂採集茶花也不會爛子呢?
為此小編查閱了相關蜜蜂雜誌內有關茶花盛開期的蜂群管理並詢問了有經驗的養蜂師傅後,結合過往所學總結出以下四點:
一、在進入茶花流蜜期前可以通過調入蜜粉脾,或通過人工飼餵糖漿的方法確保蜂箱內有充足的儲糧。這樣可保持蜂群情緒穩定,採集積極又不會過分取食茶花蜜。
二、要將蜂群進行分區管理:用隔王板將蜂群分隔為有王育子區和無王生產區。若為平箱飼養,則將巢門設置在生產區,且育子區靠近生產區位置放置一張蜜脾分隔兩區;若為繼箱飼養,則應上生產下育子,且確保靠近巢門的均為儲滿的蜜脾。這是根據蜜蜂在大流蜜期會將新進蜜就近貯放、向上貯蜜,易形成大蜜脾;和蜜蜂會優先利用幼蟲周圍貯蜜飼餵幼蟲這兩大特性所設。
平箱與繼箱分區飼養示意圖(A 育子區、B 生產區)
1.儲蜜脾(空脾)、2.隔王板、3.育子脾、4.巢門、5.蜜脾
三、根據蜂群的進蜜和消耗情況,每隔2-4天將茶花蜜取出。每天飼餵酸飼料,促進茶花蜜的消化分解。酸飼料PH在4.5-3.5之間,以濃度為50%糖水混合檸檬酸製成,參考配比:1kg白砂糖加1kg水,再加上10-20g檸檬酸。
四、待蜜蜂採集茶花粉2-4天後檢查育子區儲存花粉情況,確認巢內貯粉量平均每張脾後均有四指寬的花粉,即可在巢門口安裝脫粉器,避免出現花粉過多而使蜂王無巢房產卵的現象發生。
在翻閱資料的時候小編發現,其實這些飼養操作早有蜂業前輩總結指出,卻缺少蜂友實踐並加以推廣。隨著我國扶貧工作的推進,林下經濟的發展,「茶」與「蜂」的「衝突」在部分地區也會加劇。在此特意重新整理並推出以上四點茶花期的蜂群飼養管理,希望能對蜂友們有所幫助,能夠種茶養蜂兩不誤、雙豐收;若是蜂友們有什麼更好的辦法或建議,也歡迎投稿與交流。
圖片來源網絡
以上資料轉發自蜂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