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體形適中或偏胖,但脂肪較軟
2 容易疲勞乏力
3 面色偏白缺乏光澤
4 性格內向,喜歡安靜不愛動
5 膽子小容易受驚嚇
6 飯量不大,消化吸收功能一般
7 平時喜歡熱怕冷,不喜歡空調
8 體溫偏低;
9 精力偏弱,性慾偏弱
10 動作遲緩,反應較慢,
11 冬天容易生凍瘡,容易感受寒溼易感冒,
12 容易水腫 吃寒涼食品後出現不適
13 手腳冰涼
1 形體偏瘦,但較結實
2 精力充沛
3 面色多略偏紅或微蒼黑
4 油性皮膚
5 性格外向,喜動,很難靜下來
6 易急躁,自制力較差
7 食量較大,消化吸收功能健旺
8 平時怕熱喜歡冷
9 體溫略偏高,運動易出汗
10 喜飲水
11 精力旺盛,性慾旺
12 動作敏捷,反應快
13 常手腳心發熱
14 口咽乾燥
15 不喜歡夏天
我們每個人的身體情況雖然差不多,但是總體上我們還是能夠進行一些區分的。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種簡單而且還非常全面的中醫分體質的方法,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哦。
膚色潤澤,唇紅潤,精力充沛,飲食睡眠良好,二便正常,舌淡紅,脈和緩。患病較少,抵抗力較強,耐寒熱,不需進補,食療或進緩和的平補之品
屬寒(實)體質,平素肢冷無汗,喜暖怕涼,常腹痛腹瀉,關節酸痛,口淡不渴,溲清長,舌淡苔白,脈緊或沉遲。宜患風溼關節痛,宜感寒邪,怕陰冷潮溼氣候,宜溫陽散寒。應食溫熱食物,如羊肉、生薑、桂皮等。
陰寒體質:屬寒(實)體質,平素肢冷無汗,喜暖怕涼
屬虛寒體質。四肢多不溫,怕涼喜暖,神疲,喜吃熱食,睡眠偏多,便溏,尿清長,舌體胖嫩邊有齒痕,苔潤,脈沉遲而弱。得病多從寒化,宜患痰飲、腫脹、洩瀉,陽痿等證,易感寒邪,易被溼困。耐夏不耐冬,宜用溫陽補虛之品。
屬虛熱體質,形體多消瘦,心煩顴紅,手足心熱,午後尤甚,口燥咽幹,目乾澀,眩暈耳鳴,睡眠差,便乾燥,舌紅苔少而幹,脈細數。宜患陰虧燥熱的病變,怕燥熱之邪,耐冬不耐夏。宜養陰補虛,甘寒退熱。如百合、枸杞、麥冬、海參、西洋參等。
陰虛體質:屬虛熱體質,形體多消瘦,心煩顴紅,手足心熱,午後尤甚,口燥咽幹
屬實熱類型。面色多紅赤,怕熱喜冷,煩渴多汗,喜冷食,得病易發高熱,尿黃便秘,舌紅苔黃,脈數有力。得病多從熱化,易患瘡瘍,怕熱,耐冬不耐夏,宜食苦味清熱的食物或飲料,如苦瓜、苦丁茶、蓮子心等。
屬虛的體質,面白少華,氣短懶言,易出汗,食少,易疲乏,舌淡紅,舌體胖大,脈虛緩。易感冒,病後遷延不愈,內臟易下垂,不耐受風邪、寒邪、暑邪。宜食山藥、蓮子或太子參、黃芪、黃精等。
氣虛體質宜食山藥
面色萎黃或淡白,唇甲無華,頭暈眼花,心悸怔忡,失眠健忘,或肢體麻木,舌淡脈弱。宜補氣生血。用當歸、熟地、龍眼肉。
面色多晦暗,口唇暗淡或紫,眼眶黯黑,肌膚甲錯,或生症瘕,刺痛,痛處固定不移,舌體黯紫有瘀點,脈細澀或脈率不齊。易患出血,症瘕,中風,胸痺(冠心病)等病。宜活血化瘀,用山查、桃仁等。
體胖腹大,面部皮膚油脂較多,汗多且粘,眼胞微浮,胸悶脘痞,身重發沉,睏倦,喜食肥甘粘膩之物,便溏,舌胖大多齒痕,苔白膩,脈濡滑。易患消渴(糖尿病),中風(腦血管意外),胸痺等病。對溼環境及梅雨季節的適應能力差。宜祛溼化痰。宜服薏苡仁、茯苓、赤小豆、冬瓜皮、荷葉、荷梗等。
面垢油光,易生痤瘡粉刺,身重睏倦懈怠,大便粘滯不爽,男陰囊潮溼,女黃帶臭穢,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易患痤瘡,黃疸,淋症,火熱等病。對氣溫偏高,溼熱交蒸氣候難適應。食療同痰溼體質,忌辛辣刺激食品。
溼熱體質:面垢油光,易生痤瘡粉刺,身重睏倦懈怠,大便粘滯不爽
神情鬱悶,胸脅脹滿,走竄疼痛,善太息、噯氣呃逆,咽有異物感,或乳房脹痛,痛經。易患鬱症,髒躁,不寐,梅核氣,驚恐等病症。對精神刺激適應能力差,應調節心態, 宜服行氣之品,如玫瑰花,佛手,蘿蔔等順氣之品。不宜進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