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家本醫案實錄:心包積液 (特髮型) 案

2022-01-08 馬派傳承

收錄於話題

#鄭家本 35 個

#醫案 2 個

#醫案實錄 86 個

心包積液 (特髮型)餘某,男,61歲,企業家,2004年4月17日初診。患者於2004年1月初,因胸悶胸痛,心悸心累,氣緊氣短,疲乏無力等症,經成都某三甲醫院門診部治療數日無效,1月15日入成都某三甲醫院住院治療(住院證號210142)。該院1月17日超聲檢查心包腔(超聲號200401217):前後壁均可見片狀液性暗區,最大直徑4.8cm。超聲檢查胸腔:雙側胸腔均探及游離性液性暗區,於右側胸腔後正中線至肩胛線第8~10脅間隙探及液性暗區,最大深度4.8 cm,其表面距體表2.7 cm;左側胸腔後正中線至腋後線第8~10肋間隙探及液性暗區,最大深度4.2 cm,其表面距體表2.0cm (抽出血性胸水,末查出腫瘤細胞或抗酸桿菌)。超聲檢查腹腔:肝下間隙及右結腸旁溝探及線狀液性暗區,肝腎間隙探及帶狀液性暗區,最大直徑1.1cm;盆腔內探及8.3 cm×7.1 cm片狀液性暗區。診斷:多漿膜腔積液。經常規治療及胸、腹腔、心包穿刺後,症狀緩解,於2月10日出院。患者出院後因反覆胸悶胸痛10天,稍微勞累後胸痛難以忍受,於3月15日再入該院住院治療。心超聲(超聲號X7916)心包內可見積液:左室後壁後方液性暗區2.1 cm,右室前壁前方2.2 cm,心尖區1.96 cm。超聲診斷:心包積液(中~大量)。心包穿刺引流,心包積液病理診斷報告(病理號C192-2004):血性背景中僅查見變性的間質細胞及成熟淋巴細胞。經抗感染、診斷性抗癆治療半月,由於病情加重,患者要求轉上級醫院治療。於4月1日轉入華西醫院住院治療(住院證號:0001351),4月5日心包腔內探及中量積液聲像(超聲號200404123):前心包1.0cm,後心包1.1 cm,左側心包1.4 cm,右側心包1.4 cm,心尖部0.8 cm,膈面心包1.9 cm。超聲診斷:心包積液(中量)。同時進行全面常規及特殊檢查,4月6日科內會診結論:心包積液病因不明,需更進一步完善各種常規、特殊檢查,進一步臨床觀察,暫不進行治療。4月12日心包腔內探及中量積液聲像(超聲號200404521):前心包1.2 cm,左側心包1.7 cm,右側心包1.4 cm,心尖部0.7 cm,膈面心包2.3 cm。超聲診斷:心包積液(中量)。4月15日通過大會診結論:「心包積液(特髮型)」。由於病因不明,經多次心包穿刺治療,仍反覆發生「心包積液」,建議轉中醫治療。故當即求治於家本先生。刻診:面浮腫無華,形體消瘦,痛苦面容,胸悶胸痛,呻吟不休,心悸氣短,情緒低落,寐臥不寧,二便正常,舌黯紅、苔薄,脈沉弦。證屬心脈瘀阻,胸腔停液。治以寬胸散結,通脈止痛,化濁利水。擬小陷胸湯、溫膽湯、防己黃芪湯合方加減。全瓜蔞15g,枳實15g,甘草3g,丹參30g,黃芪30g,白朮15g,茯苓15g,法半夏10g,車前仁15g,防己12g,陳皮10g,薏苡仁30g,夜交藤30g,龍齒30g(先煎)。5劑,水煎服,每日1劑。4月23日二診:病情沒有絲毫改善,胸悶胸痛頻發,經仔細觀察舌脈:其舌淡紫而有瘀斑、邊有齒痕,脈沉緩而澀。家本先生靜思許久,修正辨證:正虛邪實,心氣虧虛,心血失運,血脈瘀阻,絡道不通,積液心痛(主要病機),根據此病機,重擬扶正祛邪,益氣活血,寬胸行水,通絡止痛之法。選黃芪丸、加味四妙勇安湯、葶藶大棗瀉肺湯合方加味。黃芪60g,太子參15g,丹參30g,金銀花15g,玄參15g,當歸10g,炙甘草5g,葶藶子15g,大棗15g,全瓜蔞15g,枳實15g,白朮15g,龍齒30g(先煎),夜交藤30g,生棗仁20g。5劑,水煎溫服,每日1劑。4月28日三診:胸悶胸痛減輕,心悸氣短好轉,夜寐有改善,藥中病機,效不更方,前方去夜交藤,加五味子6 g。5劑,水煎服,每日1劑。5月3日四診:胸悶胸痛發作頻率減少, 胸悶胸痛大減,夜寐不寧。心超聲提示(超聲號20040503001):左室後壁後液性回聲1.4 cm,右室前壁前液性回聲1.2 cm,左室側壁外液性回聲1.5 cm,右房後壁後液性回聲1.5 cm。超聲結論:心包積液(少~中量)。治法方藥同前,酌加利水、安神劑量。擬方:黃芪60g,太子參15g,金銀花15g,玄參15g,當歸10g,炙甘草5g,白朮15g,防己15g,丹參30g,葶藶子15g,大棗15g,茯苓15g,法半夏10g,陳皮10g,全瓜蔞15g,枳實15g,琥珀10g(後下),生棗仁15g,龍齒30g(先煎)。5劑,水煎服,每日1劑。5月9日五診:面浮腫已消,近日因情緒激動,加之操心勞累,胸悶胸痛發作頻繁,按二診方藥, 再服5劑,水煎服,每日1劑。5月16日六診:胸悶胸痛好轉,寐漸安寧,情緒好轉,舌淡紅淺紫、邊齒痕、苔薄,脈緩弦。心超聲提示(超聲號20040503001):左室後壁後液性回聲0.6 cm,右室前壁前液性回聲0.8 cm,左室側壁及右房後壁未見液性回聲,心尖區處探及1.9 cm的液性回聲。結論:心包少量積液。效不更方,藥味稍作加減。黃芪60 g,太子參15 g,金銀花15 g,玄參15 g,當歸10 g,炙甘草5 g,黃芪30 g,白朮15 g,防己15 g,丹參30 g,太子參15 g,葶藶子15 g,大棗15 g,茯苓15 g,法半夏10 g,陳皮10 g,全瓜蔞15g,枳實15 g,琥珀10 g(後下),生棗仁15 g,防風10 g,地龍10 g。15劑,水煎服,每日1劑。5月31日七診:面色好轉,胸悶胸痛很少發作,心悸氣短好轉,情緒正常,脈緩而弦,舌淡紅邊齒痕、苔薄。守方服用,每周5劑,水煎服。連服二月。8月14日八診:胸悶胸痛已月餘未發,面色紅潤,體重增加,情緒良好,寐臥安寧,舌淡紅邊齒痕、苔薄,脈弦。心包超聲(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超聲號10886):心包未見積液。病員及家屬非常感謝。病員說:病癒後告知原經治的幾位醫師,他們對中醫療效都很驚訝!家本先生當即囑其每日服三七粉6克,鞏固療效,避免感冒、操心勞累,保證睡眠,注意休息,加強營養,戒菸控酒,少食辛辣,定期複查心超。追蹤隨訪十餘年,其「心包積液」從未復發,並已恢復企業管理工作十餘年。按:心包積液是一種難治性疾病,目前西醫治療該病,主要以心包穿刺、心包切開引流為主的治療方法,但極易復發,難於根治。中醫學無「心包積液」病名,根據「心包積液」臨床以胸悶胸痛為主要症狀,屬中醫「胸痺」、「心痛」範圍。該患者長期操心勞累,耗氣傷血,血運失暢,日久成疾,正如《金匱要略·中風歷節病脈證並治》載:「心氣不足,邪氣入中,則胸滿而短氣」,故反覆出現胸悶胸痛,心悸氣短等,諸多症狀。家本先生首診時未抓住心氣虧虛損,血運失暢,脈絡瘀阻,液(血)停心包,心脈不通,不通則痛的病機,故治療無效。二診時抓住舌淡紫、邊齒痕而有瘀斑,脈沉緩而澀的氣虛血滯,心脈不通的脈舌特徵,修正辨證:氣虛血滯,心脈瘀阻,液(血)停心包,不通則痛,根據此病機,改擬益氣活血,寬胸行水,通絡止痛法。方藥:黃芪、太子參,名曰黃芪丸,本方出自《本事方》功能補五臟之氣,清心內固。現代藥理證實:黃芪對因中毒或疲勞而陷於衰竭的心臟具有顯著的強心作用,並能擴張外周血管,故治療全程用大劑量黃芪達益氣助血運暢之目的。本案自始至終均重用黃芪益氣補血,大補脾肺之氣,則可補虛通絡達益氣助血運暢之目的,此系宗李東垣「重脾胃,貴元氣」的治病思想。該患者長期過度操勞,加之多次心包、胸腔、腹腔穿刺,又經診斷性的抗癆藥物使用,病程遷延日久,元氣大損,倘若僅攻邪必然更損正氣,故重用黃芪以固本扶正,正復邪祛。現代藥理學發現黃芪有明顯的利尿作用,有增強心肌收縮力,改善衰竭心臟的功能,減輕心臟負荷,抗心肌缺血,減少心肌細胞凋亡,穩定細胞膜防止細胞受損的作用。由此可見,黃芪扶正氣為患者創造了治癒的條件。太子參能降低心氣虛患者心肌耗氧指數,改善心功能,亦能益氣助血絡運暢;丹參、當歸、玄參、金銀花、甘草,名曰加味四妙勇安湯,本方出自《名醫名方錄·鄭惠伯》,功能活血化瘀,解痙止痛,丹參保護心肌,擴張血管,促進組織修復,改善血液循環,丹參的現代藥理對心包積液治療,恰到好處;葶藶子、大棗,名曰葶藶大棗瀉肺湯,本方出自《金匱要略》,功能逐水除滿,消除積水,葶藶子能增強心肌收縮力……對衰竭的心臟可增加輸出量,根據葶藶子現代藥理對心包積液治療,亦恰到好處;防己利水止痛,對急性缺氧缺血心肌損害有預防作用;瓜蔞、枳實,寬胸止痛,對急性心肌缺血有保護作用,並提高耐缺氧能力;枳實能顯著增強多種心肌收縮性和泵血功能,具有強心、增加心輸出量,減少心肌氧耗。綜上所述,本方具有消除心包積液功效。家本先生在辨證論治方藥中,常增添經現代藥理研究對該病有特殊治療效果的中藥,以提高臨床療效。如本案中的葶藶子、枳實、防己等,就是在辨證方藥中加針對心包積液有特殊治療效果的中藥。家本先生認為,此乃是中醫辨證論治方藥加現代藥理學有特殊治療效果的中藥於同一方劑中,為其取得更佳效果,是一創新思維,在臨床治療上是一種「中西醫結合」形式。本案運用扶正祛邪、益氣活血、寬胸行水、通絡止痛法,結合西醫診斷方法、檢測技術、現代藥理學知識,選用黃芪丸、加味四妙勇安湯、葶藶大棗湯合方加減方治療,能達到了增強心肌活力,提高肺、脾、腎功能,促進血液循環,加快心包積水的消散吸收,防止心包粘連,達到避免心包穿刺之痛苦、徹底治癒心包積液的目的。假如該病員首診是一位中醫,他不作西醫診斷檢查,又不參考患者已有的西醫檢查資料,僅按照中醫望聞問切,是無法了解該患者有「心包積液」的。因患者無痰涎壅盛,咳喘胸滿之症狀,其治療方藥中,亦不會選葶藶大棗瀉肺湯、防己、枳實、瓜蔞等利水、強心、止痛,對心包積液有特殊功效藥物於方中的,其療效可想而知。正因為該患者西醫已確診為「心包積液」,家本先生採用西醫辨病、中醫辨證的雙重診斷,故在治療全程方藥中加對本案有特殊治療效果的葶藶大棗瀉肺湯、防己、瓜蔞、枳實,以消逐積液,達到了消散與吸收心包積液,終將心包積液完全吸收,而且未復發,取得了非常滿意療效。由此可見,採用中、西雙重診斷精確探明病因,運用中醫辨證論治之法,以達治本最佳效果,對當今的中醫是非常適用的,對提高臨床療效是肯定的。中、西雙重診斷的方式方法,對在綜合性醫院工作的中醫更為適用,對基層醫生提高診療水平有很大幫助。家本先生說,衷中參西,西為中用,採用中西雙重診斷,在辨證論治方藥中加現代藥理研究成果的藥,運用於臨床攻克頑疾,是現代中醫值得思考的,亦應不斷創新,發揚推廣新的思維方法。

相關焦點

  • 心包積液知多少
    出現急性纖維性心包炎或少量積液時並不引起心包內壓力增加,一般不影響血流動力學,可以不處理。而當液體迅速增加,心包無法伸展以適應其容量的變化,心包腔內壓力急驟上升,引起心臟受壓,心臟舒張期充盈受阻,靜脈壓力增高,最高心排量降低,血壓下降,構成急性心臟壓塞的臨床表現。二.
  • 心臟搭橋術後的心包積液
    這種災難性狀況叫心包填塞。發生心包填塞的病人如果得不到及時搶救,結局是死亡。 心包積液是否引發心包填塞,與心包積液產生的量、和速度有關。髒層心包也會隨之緩慢擴張,此時,需要達到2000ml左右的積液才會發生心包填塞。這種情況下,病人有時間就診,醫生有時間搶救。 說完了心包積液,現在要回答聽友提出的「搭橋術後心包積液」的問題。 心外科手術後,心包積液是常見的併發症。
  • 心包積液,從何而來?
    2.該患者心包積液的病因可能有哪些?需要進一步完善哪些檢查?欲知答案,請繼續往下心包積液典型心電圖表現 該患者心包積液的病因可能有哪些?需要進一步完善哪些檢查?該患者可能的病因是:腫瘤?結核?自身免疫性疾病?尿毒症性?還是甲狀腺功能減退或非特異性心包炎?
  • 乾貨丨一文教你心包積液的診斷與鑑別診斷
    心包積液是一種較常見的臨床表現,是心包疾病的重要體徵之一,可由多種病因造成。心包積液在心臟壓塞症狀之前,單憑體檢確診很困難,有時也易於其他疾病相混淆。就此話題,在2020年長城會心肌與心包疾病論壇中,江蘇省人民醫院周蕾教授對心包積液的診斷和鑑別診斷進行了詳細解讀,一起來看看吧。
  • 心臟病人的心包積液反覆發作,中醫如何輕鬆消除?
    心包積液從何而來?嚴重者會有生命危險正常人有5到50毫升的積液,超過50ml以上的,臨床上稱為心包積液。惡性腫瘤累及心包或心臟可引起心包積液,感染性、結核性、化膿性、免疫性、心功能不全等都會造成心包積液。
  • 心包( pericardium)那點事
    四:心包積液與心包脂肪 超聲心動圖已成為診斷心包積液最常用的檢査手段,可準確診斷心包積液的存在,敏感性高,可檢出少至20~30ml的心包積液,且操作簡便快速,能較準確地估計心包積液量,並可依據回聲性質估計積液的黏稠度。另外,超聲還可對積液進行定位指導或實時引導心包穿刺。
  • 讓我們談談心包填塞(生理學)
    少量積液    無回聲間隙寬度小於10毫米中等量積液  無回聲間隙寬度10-20毫米大量積液    無回聲間隙寬度大於20毫米超聲心動圖也可用於非局限性心包積液的定量評估(1),與慢性長期積液相比,由於缺乏代償性淋巴引流,在急性蓄積的情況下,較少的積液同樣會引起心包填塞。
  • 按摩篇 | 疏通心包經
    一式三招之中「按摩心包經」和前兩招「敲膽經」及「早睡自然醒」在性質上有很大的不同。前兩招的作用主要在提升人體造血的能力。按摩心包經則主要在對付身體心包積液過多的問題。心包積液過多主要出現於身體進行修復工作時,或身體的血氣能量很低的時候。
  • 按摩心包經的作用(吳清忠)
    由於心包經的通暢,能使心臟發揮正常功能,間接提升了脾臟的能力。脾臟是人體免疫系統最重要的器官,因此按摩心包經可以提升人體的免疫能力。多數疾病,按摩這條經絡都能對身體有很大的幫助。心包積液的形成,主要是身體中出現了疾病,脾臟將主要能力用來和疾病對抗,就將運水的工作暫時擱置下來,心包中的廢水就積了下來。
  • 心包填塞的早期超聲識別
    心包填塞(cardiac tamponade)是由於快速或緩慢的心包液體(滲出)、膿、血塊、或氣體積聚導致的心包內壓力增加而導致心臟舒張受限、心輸出量降低。心包填塞包括一系列血流動力學狀態,由心包填塞初始或亞臨床的心包填塞(心包壓力等於右房壓力,但低於左房壓力)到出現心搏量驟減的血流動力學休克、出現明顯的奇脈(心包內壓高於10-12mmHg,右房受壓)現象.
  • 心包填塞的超聲診斷
    概念:心包填塞是由於心包內液體積聚等原因引起心包內壓力增加所造成,常導致心腔內壓力增高,心室舒張受限及心排血量下降,並危及生命。
  • 【影像必備】心包竇及隱窩
    ①纖維心包(fibrous pericardium)由堅韌的纖維性結締組織構成,上方包裹出入心的升主動脈、肺動脈幹、上腔靜脈和肺靜脈的根部,並與這些大血管的外膜相延續。下方與膈中心肌腱愈著。 ②漿膜心包(serous pericardium)位於心包囊的內層,又分髒、壁兩層。壁層襯貼於纖維性心包的內面,與纖維心包緊密相貼。髒層包於心肌的表面,稱心外膜。
  • 炎炎夏日,按摩心包經,讓心情Nice起來
    在許多人看來最好的強心藥是服用人參,其實中醫看來,強心效果最好的,是按摩心包經或撥敲打心包經。因為按摩心包經與服用人參有著相類似的作用,甚至是有更好的效果。與其常進補服用人參,還不如每天按摩心包經更有益處。
  • 心的神經和心包
    心包心包perioardium(圖11-22)是包裹心和出入心的大血管根部的圓錐形纖維漿膜囊,分內、外兩層,外層是纖維心包,內層為漿膜心包。纖維心包fibrous pericardium由堅韌的纖維性結締組織構成,上方包裹出入心的升主動脈.肺動脈幹、上腔靜脈和肺靜脈的根部,並與這些大血管的外膜相延續。
  • 要想心臟健康,戌時敲打心包經!代君受過,而這個東西就是心包.
    從名稱上可以看出,心包與心是有一定關聯的,其實中醫所說的心包就是心外面的一層薄膜。當外邪侵入時,心包就要擋在心的前面,首當其衝,所以很多心臟上的毛病都可以歸納為心包的病。如果,沒有原因的感覺,心慌或者心,似乎要跳出胸膛,這就肯定是心包受邪引起的,不是心臟的病。
  • 詭案實錄:一號地鐵靈異事件
    詭案實錄:一號地鐵靈異事件 悟空漫畫分享
  • 古今醫案研讀:王少華治淺表性胃炎案(燥溼痰,清蘊熱)
    懷著空杯心態研讀名家醫案,一案一故事,一醫一人生。【醫案】王少華治淺表性胃炎案楊某,男,49歲,幹部。1995年9月16日初診。【作者寄語】如仍有疑問、體會,歡迎評論區留言、互動、交流,如有收穫,歡迎點讚、轉發、收藏,如果喜歡我的創作內容,歡迎關注我 @古今醫案研讀 ,每天都會為大家分享名家醫案,如需了解中醫基礎知識可關注 @梅小護科普 ,謝謝大家的耐心閱讀。
  • 學醫導航:如何讀懂古人的醫案
    只將治療該病最核心的一診拿出來,跟大家分享其治療的理路。如果我們認為這個方子就管這個病,可以一直吃下去,不隨證加減,不靈機變化,不穩妥善後,那就大錯特錯了。      當然,也有的醫案記錄了很多診(《張聿青醫案》、《丁甘仁醫案》中有很多這類醫案),後一診往往說明服用前方後的變化,其意在突出自己對病程的駕馭和在藥物加減、方劑變化中的經驗。但即使是讀這樣的醫案,也要注意,作者可能還是留了一手,刪去了善後的療程。他列舉的幾診,仍是核心的幾診。
  • 跟小黃一起學醫案之六(便秘案)
    今天我們大家來一起學習一下王大夫這個便秘醫案,在學習這個醫案的時候,大家還是可以感受到王大夫當時寫這個案時的心情。原文:脾虛失運大便不通薛鶴亭侍御名嗚皋,陵川人,古道照人。在吏部時掌選事,胥吏不敢欺以隱。後作御使,數條奏忤上旨,而公正無阿識者服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