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虛擬偶像永不翻車?

2021-02-09 騰訊研究院

[1] 中國版絆愛首秀 探索虛擬偶像運營新形態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37846917226399698&wfr=spider&for=p

[2] 在不確定的一年裡,虛擬偶像提供「商業安全感」https://new.qq.com/omn/20210111/20210111A046LU00.html

[3] 虛擬偶像代言人上線 品牌看中了什麼?https://www.sohu.com/a/331702322_498848

[4] 歐萊雅進博會推出首個品牌虛擬代言人 AI全妝推薦成為品牌標配:https://www.sohu.com/na/430604680_10006192

[5] 推出首個虛擬代言人 屈臣氏年輕化轉型再出招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40304267544596236&wfr=spider&for=pc

[6] 洛天依直播帶貨近300萬人觀看 虛擬偶像也來搶李佳琦的飯碗?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5569978254488782&wfr=spider&for=pc

[7] 直播帶貨拐點已至:淘寶向左,抖快向右 

https://www.sohu.com/a/415735598_313745?sec=wd

[8] 《英雄聯盟》4位女英雄組成的AR偶像女團KDA正式出道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6915902058598373&wfr=spider&for=pc

[9] 在不確定的一年裡,虛擬偶像提供「商業安全感」

https://new.qq.com/omn/20210111/20210111A046LU00.html

[10] 樂華推首個虛擬女團A-SOUL:偶像經紀公司布局虛擬偶像的時機到了嗎?

https://36kr.com/p/994429983111300

[11] 愛奇藝:2019虛擬偶像觀察報告

https://www.sohu.com/a/378198481_665157

[12] 誰在為虛擬偶像「氪金」?

https://new.qq.com/omn/20201113/20201113a0fdj400.html

[13] 虛擬偶像,B站打開「摺疊空間」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6898304973262462&wfr=spider&for=pc

[14] 在虛擬偶像大眾化的元年,看各家公司如何挖掘這一藍海市場 | 2020盤點

https://36kr.com/p/1056710895112839

[15] Hololive碰瓷中國臺灣後:vtuber大撤離

https://zhuanlan.zhihu.com/p/267908924?utm_source=qq

[16] 虛擬主播行業面臨考驗,文旅部最嚴新規出臺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7629836/

[17] 二次元也流行「照騙」?虛擬偶像選秀海報曝光,堪稱顏值翻車現場

https://new.qq.com/omn/20200915/20200915A0CKRQ00.html

[18] 虛擬主播搶食直播市場,是造噱頭還是好模式?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8282248736308494&wfr=spider&for=pc

相關焦點

  • 明星頻頻翻車,虛擬代言人或許是未來品牌的發力點?
    偶像翻車粉絲買單?這單你還敢賣嗎?事實上,明星翻車導致品牌受損的案例在娛樂圈早已屢見不鮮,品牌選擇明星代言或進行推廣合竟然也已經成為了一項「高風險」的挑戰。也因此品牌方總是樂此不疲的去花錢砸各種當紅流量,不得不說這也是最為「短平快」見到效果的手段。雖然不少品牌方嘗到了與明星合作帶來的巨大流量甜頭,但是實際上品牌方與明星的合作並不是簡單且順暢的。按照2015年新頒布的廣告法規定,明星代言所說的話都需要負連帶的法律責任。
  • 杜華陪新女團上班,我卻在關注每個人的tag,難怪說永不塌房
    現在很流行「房子塌了」這個詞,是說粉絲追的愛豆偶像,人設崩塌,比如說談戀愛,父母欠債或者是隨地吐痰等不禮貌的舉動,其中樂華作為國內比較知名的愛豆類經紀公司,發生過很多這樣的情況
  • 「時刻回應愛」,虛擬偶像身上的精神力量
    歌姬們又是靠什麼在偶像行業快速發展?新京報專訪了樂元素CEO王海寧與副總裁賴嘉滿,揭秘二次元互動式虛擬養成偶像的秘密。什麼是《戰鬥吧歌姬!》?歌姬項目兩年裡,無形中培養了大量虛擬偶像方面的人才,在技術開發與創新上,甚至可以看到虛擬偶像用樂器表演,他們未來還要做真人偶像做不到的東西。」賴嘉滿說:「偶像本身是唱跳藝人,但我們的思路一開始就是按照IP的形式開發,所以從最初就規劃了內容要全產業鏈覆蓋。」
  • 虛擬偶像要出道,留給「偶像練習生們」的時間不多了?
    如果說像翎這樣單個的AI偶像還只是為了製造話題,那麼愛奇藝前段時間開播的二次元偶像造星綜藝「跨次元新星」,就是完全瞄準AI偶像這個新群體了,因為這個節目的參賽選手全部都是AI。「跨次元新星」部分選手從「翎」到「跨次元新星」,國內為什麼突然熱衷於打造AI偶像?像翎這樣的虛擬偶像,真的能在沒有二次元文化基礎的中國火起來嗎?真人偶像頻翻車,虛擬偶像「搶飯碗」?
  • 滿城皆談的虛擬偶像,究竟是誰的機會?
    作者|顧 韓編輯|李春暉盤點2020年的娛樂產業關鍵詞,「虛擬偶像」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存在。繼2019年直播、短視頻平臺對虛擬偶像的一波力推,今年,長視頻成為虛擬偶像更大、也更出圈的舞臺。選秀節目裡的虛擬偶像,已成為被熱議的文化現象。
  • 二次元歌姬:洛天依是誰?網紅虛擬偶像,真正的靈魂歌者
    二次元歌姬:洛天依是誰?網紅虛擬偶像,真正的靈魂歌者洛天依是誰?洛天依是什麼?有人說,她是一款音樂軟體;有人說,她是一名歌手;也有人說,她是一位網紅虛擬偶像,真正的靈魂歌者。客觀上說,洛天依是一個古典美學與高科技相結合的、近乎完美的歌手,能滿足你對偶像的任何想像。最重要的一點是,洛天依可以跨越時間空間,比真人明星更可控,而且永遠不會有負面新聞。在二次元領域裡面,洛天依的存在,就是破次元的體現,並且給未來帶來了很多可能。
  • 各式各樣,虛擬偶像
    更何況,虛擬偶像作為內容的承載體,其形象養成和人設豐滿需要時間的積累,哪怕是初音未來和洛天依也都經過了數年的內容沉澱,才能通過神曲一次次出圈提高知名度。在這過程中,一旦缺少變現環節便容易將讓公司運營陷入死循環。 「所以我們說要先做生意,找到商業閉環,才有機會沉澱出一些東西。」任力說。
  • 「洛天依」首登時尚芭莎封面,虛擬偶像的媒介想像與商業藍海
    當下國內的虛擬偶像領域中,對於「虛擬偶像」並沒有十分明確及嚴格的定義。因此,很多企業或品牌直接會將虛擬形象、動漫角色、虛擬歌手等都劃分至虛擬偶像的範疇中,「虛擬偶像」的概念邊界也被擴展。也基於此,虛擬偶像產業逐步從「藝人模式」轉變為類型豐富、參與活動多樣的虛擬偶像「網紅模式」。
  • 虛擬偶像正在「野蠻生長」
    1996年央視春晚上,蔡明和郭達的小品《機器人趣話》成為一代經典,24年之後,誰又能想到,年年春晚見的蔡明老師,帶著煥然一新的形象站在了「B站春晚」的舞臺上。一場直播,不僅讓那些沒那麼愛看春晚的年輕人們重新認識了蔡明老師,也讓更多的人開始關注到虛擬偶像和虛擬主播市場。近年來,虛擬偶像的市場規模都在持續看漲。在小鹿角·音樂財經2019年的文章《一將功成萬骨枯,這裡是2019年風口上的「虛擬偶像戰場」!》中,曾有眾多行業人士向我們感嘆,目前正是虛擬偶像爆發的階段。
  • 翎Ling、洛天依等虛擬偶像「出道」常態化,小眾文化破圈進行時?
    隨著虛擬技術的提升以及人工智慧技術的進步,許多行業都可以給虛擬偶像更多的發揮空間。而今,除虛擬演出外,虛擬直播、虛擬教育、文旅導遊……甚至是品牌IP的虛擬人物化衍生,虛擬偶像的發展前景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從業者看好。
  • 離不「塌房」的虛擬偶像走向娛樂圈巔峰,還需要多久?
    除了專業的科技公司,騰訊、巨人等網際網路領域巨頭早在2018年就已經開始開拓虛擬偶像市場,隨後字節跳動、愛奇藝、嗶哩嗶哩也紛紛入局,還有樂華娛樂、絲芭傳媒等在打造真人偶像領域成績斐然的經紀公司也開始運營虛擬偶像。
  • 當洛天依、葉修直播帶貨,虛擬偶像與品牌還能玩多久?
    其實,虛擬偶像與粉絲之間的情感邏輯與真人明星並無太大差別,但他們比真人明星更加容易經營人設,也更加不容易「翻車」。虛擬偶像的誕生,本身就建立在既有的IP故事或者形象上,它們的營業活動都由背後團隊來規劃和控制,幾乎不會出現人設崩塌的那一天,也就更容易聚攏為此種人設而投入情感的二次元愛好者。
  • 「偶像做什麼由我決定!」——中國虛擬偶像選秀透視
    同時,國產虛擬偶像的數量也持續攀升,不少虛擬偶像的粉絲在百萬以上。」西安電子科技大學Shining動漫社成員、大二學生「BS輝色」說。愛奇藝發布的2019年《虛擬偶像觀察報告》顯示,2018年前後,中國有30餘個虛擬偶像或虛擬組合,然而這一數字在三年內翻了好幾番。「虛擬偶像是我國娛樂產業未來的發展方向之一,也是技術為娛樂產業賦能的領域。
  • 樂華娛樂首個虛擬女團,有孟美岐的影子,二次元偶像能走多遠?
    但3年的選秀綜藝,旗下的優質練習生已經消耗得差不多,所以樂華娛樂做起了虛擬女團。杜華稱她們是「永不塌房」的女團,組合名是A-SOUL,樂華娛樂對她們的定位是「虛擬偶像」,針對的是二次元受眾,這或許也是未來娛樂圈發展的一大趨勢。這支虛擬女團準備了2年,樂華娛樂也賦予每位成員不一樣的人設。
  • 遊戲才是虛擬偶像的賺錢工具
    無論是體育圈還是娛樂圈,惡搞真人偶像仿佛成了潮流。而當一款遊戲中的虛擬偶像被同人LSP玩壞了之後,人們漸漸發現,虛擬偶像和真人偶像的邊界已然模糊。遊戲公司做虛擬偶像具備先天優勢不同於演藝虛擬偶像和虛擬主播,基於遊戲的虛擬偶像沒有真人偶像的歷史包袱,是最原生的虛擬偶像。
  • 虛擬偶像,B站打開「摺疊空間」
    鏡像娛樂原創文丨Ashley編輯丨於華東如果說2019年是虛擬偶像元年,那麼2020年,「虛擬偶像」已然成為年度熱詞,愈發頻繁地出現在公眾視野中。曾屬於小群體的愛好,正藉助綜藝、線下演唱會、視頻網站向更大的圈層滲透。上周六,B站舉辦BML-VR2020,直播在線人氣峰值突破1087萬,或許正是虛擬偶像影響力擴大的佐證。
  • 產品觀察|「yoyo鹿鳴」3個月B站粉絲破百萬,虛擬偶像何時才能恰飯?
    或許我們還是應該從虛擬偶像、Vtuber說起。2.5次元的虛擬偶像如何成為B站潮流?虛擬偶像與虛擬主播(Vtuber)是兩個並不完全等同的概念。把前綴「虛擬」二字去掉,類比「偶像」與「主播」,大概也能因此推導感受出「虛擬偶像」與「虛擬主播」的不同。
  • 從初音未來到荷茲:人們為什麼會迷戀「虛擬偶像」?
    最近,網絡熱播的選秀節目《明日之子》中出了一件風波:薛之謙遵從節目組票投給虛擬偶像荷茲,導致另一位選手被淘汰。之後,薛之謙憤怒離場,直播中斷,直至半小時後才重新修正結果。此次突發事件將虛擬偶像這一概念推上了風口浪尖。很多「迷弟迷妹」表示抵制虛擬偶像參與選秀比拼,有覺得「太不公平」的,也有根本無法接受其存在,不認為其可以成為偶像的。
  • 從二次元到三次元,虛擬偶像進化史
    她們既是走入二次元的真人女團,也是進入三次元的虛擬偶像。對於傳統偶像產業和虛擬偶像產業而言,aespa都稱得上是劃時代的革新概念。從二次元到三次元,虛擬偶像的升級變遷史自虛擬偶像概念問世以來,形式幾經更新迭代,最早可以追溯到1984年誕生於日本的虛擬偶像林明美。
  • 虛擬偶像出道,技術「造星」推動下的粉絲經濟|偶像|初音未來|...
    內容提要:虛擬偶像產業起步並不晚,第一個虛擬偶像早在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就已誕生。不過,隨著近年人工智慧技術的迅速發展與普及,虛擬偶像產業真正迎來爆發期,眾多虛擬偶像打破次元壁,進入三次元世界,成為文娛領域中的新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