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偶像出道,技術「造星」推動下的粉絲經濟|偶像|初音未來|...

2020-12-21 騰訊網

內容提要:虛擬偶像產業起步並不晚,第一個虛擬偶像早在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就已誕生。不過,隨著近年人工智慧技術的迅速發展與普及,虛擬偶像產業真正迎來爆發期,眾多虛擬偶像打破次元壁,進入三次元世界,成為文娛領域中的新現象。

關鍵詞:虛擬偶像 AI 感知技術 語音合成

近幾年,《偶像練習生》、《創造101》等明星選秀節目,將蔡徐坤、楊超越、孟美岐等一眾年輕人推上舞臺。

短短數月,經紀公司配合媒體、平臺,只要運營得當,就能將他們塑造成千萬粉絲追捧的人氣明星,代言、商演、片約源源不斷,身價水漲船高。

這些「造星盛會」在短期甚至就能開發出上億的商業價值,社會影響也與日俱增。

為了提高話題度與影響力,這些節目也在不斷追求創新

由於主要是面向年輕人市場,節目組也注意到了正在迅速崛起的二次元市場,嘗試將二次元虛擬偶像引入節目。

在央視最新打造的選秀節目《上線吧!華彩少年》中,有一位 AI 打造的虛擬選手「翎」參賽。

右下角(圖九)便是神秘的 AI 虛擬選手翎

AI 選手的加入,讓觀眾對這一節目多了一份期待。有 AI 技術加持的虛擬偶像,影響力又能否比肩真人明星?

打破次元壁,AI 小姐姐加入選秀大戰

丹鳳眼,柳葉眉,瓜子臉,丸子頭,復古風的服裝,這個用 AI 技術打造的虛擬偶像翎,無論容貌還是衣著打扮,都被賦予濃濃的中國特色。她的名字來自於京劇花翎中的翎,她的愛好是京劇、毛筆書法與太極。

翎之所以集眾多中國傳統元素於一身,是因為從誕生之初,翎的製作團隊就是希望藉助科技力量,來推廣中國的傳統文化。

自 5 月宣布出道以來,翎就開通了個人微博帳號,隔三差五發布一些小日常。

從翎發布的動態來看,她有著豐富的日常生活,喜歡擺拍 po 美照,生活有聲有色,儼然一位真實的網紅小姐姐。

不僅如此,她還加入了真人選秀的隊伍。

在《上線吧!華彩少年》宣傳片中,翎的表情自然生動,面部細節放大之後也非常逼真,每根髮絲,甚至是唇紋,都清晰可見。

能夠打造出如此逼真的虛擬形象,還要歸功於日益強大的 AI 技術。

AI 感知與合成技術,打造虛擬偶像

根據翎的製作公司魔琺科技介紹,打造虛擬數字人的必備條件,是全方位的 AI 感知與合成技術。

為了能夠讓其表現出與真實人類一樣的表情、神態,團隊運用了全棧式端到端 AI 表演動畫技術:

通過真人演員表演實時捕捉演員的面部表情、眼神、身體動作、手指動作等,並實時驅動到 3D 虛擬角色上來,生成高質量的表演動畫效果。

點擊播放 GIF 1.2M

得益於實時動作捕捉技術的發展

眼神、手指上的細微動作也能捕捉

與最早期的一些虛擬人物不同,翎的聲音並不是簡單的配音,而是基於實時 TTSA(Text to Speech and Animation,文本轉語音和動畫)技術以及深度學習技術,可基於文本實時自動生成虛擬數字人的語音和動畫數據。

此外,語音識別、語義理解、人臉表情/人體動作識別等技術,還為虛擬數字人翎增添了情緒感知、交互的能力。

因此,翎的背後,實際上是超寫實數字人的智能掃描、建模和綁定、動畫、解算和渲染等一系列技術。

正是依託於這些人工智慧技術,二次元中的紙片人開始變得立體,營銷價值也進一步提升。

新一代虛擬偶像突破了傳統虛擬人物表情呆板、動作僵硬的限制,不僅擁有了無限接近真實人類的外形、動作表情,而且也擁有了交互能力,進而擁有了更加廣闊的商業應用場景。

不止是唱跳,虛擬偶像市場潛力巨大

事實上,在翎之前,虛擬偶像早已走進商業界和大眾的生活。在國外社交媒體上,已經有很多受到關注的虛擬偶像、虛擬 KOL。

日本初音未來:御宅族的完美愛豆

要說虛擬偶像的先例,初音未來必須擁有姓名。

2007 年誕生的初音未來,至今已經有十三年歷史。她當年以一個虛擬歌姬的身份出道,到現在已為全世界所熟知。

初音未來已在全球舉辦了近 50 場專場演唱會

據「初音未來之父」伊藤博之介紹,他們最初出於將人的歌聲變為虛擬樂器的目的,採用了山葉開發的 VOCALOID(電子音樂語音合成軟體)技術,然後收錄日本聲優藤田咲的聲音為音源,最後賦予其虛擬形象,初音未來就這樣誕生了。

出道之後,初音未來吸引了一大批電子音樂愛好者,引領了一波電子音樂創作熱潮。初音未來的迅速走紅,超出了製作團隊預期。

很快,她開始在全球各地舉辦演唱會,也成為世界上第一個使用全息投影技術舉辦演唱會的虛擬偶像。

點擊播放 GIF 1.6M

從 2009 年起,初音未來就在全球各地舉辦全息演唱會

目前,初音未來在全球擁有的粉絲數量超 1 億。僅在中國各個社交平臺,粉絲總數就近千萬。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初音未來在 2007- 2012 年,帶動了超過 100 億日元(約合人民幣 6.32 億元)的消費市場,到 2017 年,僅僅一年就創造了 100 億日元的市場。同時,她在國內商業領域也做得風生水起。

今年 6 月,已經積累了大量粉絲基礎的初音未來,走進淘寶直播間,開啟了直播帶貨之路。

不到半天時間,她的人氣就超過 270 萬。在 618 明星排行榜上,初音未來超越王一博、朱一龍等頂級流量榮登榜首。她的初次試水成功,也讓人們意識到,虛擬偶像直播或許會成為下一個風口。

美國 Lil Miquela:年輕人熱愛的時尚達人

在網紅經濟的發源地美國,虛擬偶像也早已加入時尚網紅博主的隊伍。

以 Lil Miquela 為例,她於 2016 年 4 月 23 日首次在 Instagram 現身,發布了第一條帖子,從此出道。

作為 Instagram 上的第一位虛擬大 V

Lil Miquela 引爆了美國虛擬偶像市場

Lil Miquela 的形象融合了青少年潮流偶像和 Instagram 網紅的招牌元素:小麥色肌膚、小雀斑、標誌性的哪吒頭髮型,以及最時興的街頭風穿搭,這位計算機合成的虛擬網紅,漂亮、時尚且帶有一絲神秘感,深受年輕人喜歡。

2017 年 8 月,Lil Miquela 發布了首支單曲《Not Mine》,當月就衝到了 Spotify 的熱門榜單第 8 位,同期,由她「參演」的 MV 登上時代廣場的廣告牌。

出道沒多久的她,很快就身兼多職,歌手、演員、模特、網紅博主等,影響力迅速崛起。2018 年,她被《時代》雜誌評為年度「網絡最具影響力人士」之一。

她不斷接到時尚品牌的廣告邀約,登上時尚雜誌,還應 Prada 邀請,以照片的形式「現身」2018 年秋冬米蘭時裝周。

Lil Miquela 作為 Prada 代言人

以照片形式參加米蘭時裝周

截至今年 10 月底,Lil Miquela 在 instagram 上已坐擁 210 多萬粉絲,累計有超過 280 萬粉絲。

Lil Miquela 能夠吸引眾多粉絲的關鍵,並不僅僅在於她的外形形象、歌曲作品等,而是她被賦予了「人」的情感與意識。她不僅引領審美和消費,還熱衷於在社交媒體上發表對公共事件的觀點,話題涵蓋種族平權、女權主義、控槍問題等。

一位 Lil Miquela 的粉絲表示,「我根本不介意 Miquela 是假的。我看她和看其他博主差不多,都是一樣的現實生活中也見不到。所以只要她能產出足夠真實的內容就行。」

中國虛擬偶像:技術與文化推動下的產物

在國內,隨著二次元文化的擴散,以及人工智慧技術的迅速發展,催生出一波各具特色的虛擬偶像。從較早出道的洛天依,到近年湧現的微軟小冰、B 站泠鳶yousa、小米的小愛同學等,都在逐漸從「二次元」走向「三次元」世界,吸引更多的關注。

相關焦點

  • 虛擬偶像出道,技術「造星」推動下的粉絲經濟
    日本初音未來:御宅族的完美愛豆 要說虛擬偶像的先例,初音未來必須擁有姓名。 2007 年誕生的初音未來,至今已經有十三年歷史。她當年以一個虛擬歌姬的身份出道,到現在已為全世界所熟知。
  • 虛擬偶像要出道,留給「偶像練習生們」的時間不多了?
    畢竟矮子裡面拔高個子,是很難拔出下一個蔡徐坤這樣的頂流的。真人市場的貧瘠讓「造星上癮」的愛奇藝不得不另闢他路。於是,他們將目光瞄準了虛擬偶像。實際上,在「跨次元新星」之前,愛奇藝還推出了虛擬偶像廠牌「RiCH BOOM」,並宣稱該團體將持續活躍在音樂、潮玩、綜藝等領域。
  • 翎Ling、洛天依等虛擬偶像「出道」常態化,小眾文化破圈進行時?
    這是目前在中國規模屈指可數的大規模二次元線下活動,通常會邀請一線動畫歌手、人氣UP主、網絡年輕文化代表人物等共同參與。在2019年的BML舞臺上,初音未來、洛天依與 B 站 22娘、33娘實現了同臺演出,摩肩接踵的人群揮舞著螢光棒,跟隨著舞臺上的虛擬偶像們搖擺、吶喊,他們的應援舉措與追逐真人偶像的歌迷們無異。
  • 初音未來入駐淘寶人生,那些與 「虛擬偶像」 合作的品牌盤點
    很多人對虛擬偶像鼻祖 「初音未來」應該都不陌生,如果你不知道她,那麼曾經紅遍大江南北的《甩蔥歌》你也一定有所耳聞。 6月8日,淘寶官宣初音未來入駐淘寶人生,成為「次元大使」。不到短短兩小時,其人氣值已經突破280萬。
  • 初音未來入駐淘寶人生,盤點那些與 「虛擬偶像」 合作的品牌
    很多人對虛擬偶像鼻祖 「初音未來」應該都不陌生,如果你不知道她,那麼曾經紅遍大江南北的《甩蔥歌》你也一定有所耳聞。6月8日,淘寶官宣初音未來入駐淘寶人生,成為「次元大使」。不到短短兩小時,其人氣值已經突破280萬。
  • 從初音未來到荷茲:人們為什麼會迷戀「虛擬偶像」?
    倘若說網絡時代的來臨實現了平民傳播, 那麼,以初音未來則實現了娛樂從製作、包裝、發行到交流的全平民化。初音未來的創造者佐佐木涉曾表示:「只要是用戶們所創造的都屬於他們,這就是初音未來」。在「初音未來」正式上市前,公司就建立了企業博客聽取潛在消費者的反饋意見。隨後,公司在官網上公布「初音未來」的形象插畫,並鼓勵網友圍繞插畫形象進行二次創作投稿。
  • 初音未來十三年,虛擬偶像站上風口
    這是虛擬偶像葉修的22歲生日,當天微博更是被#0529葉修生日快樂#強勢刷屏。 葉修由閱文集團打造,先是通過小說動漫累積起大量粉絲,出道僅兩年時間便迅速成為風靡「Z世代」的虛擬偶像。截至目前,葉修的IP開發包括小說、漫畫、動畫、網絡電視劇、電影等全產業鏈。 偶像效應也帶來了巨大的商業價值。
  • 虛擬偶像各不同:初音未來身價百億日元,國內超30個項目難言成功
    我們能理解第一批實驗者的心理,畢竟虛擬偶像講述了一個動人的IP故事:永不受負面消息影響的完美形象並擁有永恆的生命周期,更美妙的是,這個高度人格化的IP能夠融合小說、漫畫、動畫、遊戲等品類,成為優質內容的載體並實現粉絲經濟。現實案例讓人振奮——初音未來展示了毫不遜色於真人偶像的影響力和商業價值。
  • 「Z時代」下,虛擬偶像提供娛樂發展新可能?
    自2018年出道至今,依靠著英雄聯盟龐大的粉絲團體,KDA女團就備受關注,如今更是成為了英雄聯盟的代言詞,再次引發狂歡熱潮。那麼,虛擬偶像的高光時刻真的來了嗎?提及虛擬偶像,我們多數聽過「初音未來」、「洛天依」等等。這些有具體人物設定、故事背景、個人喜好的偶像產物,完全就像是一個真實存在的「人類」。而作為虛擬偶像的鼻祖,初音未來可能受眾群體更為龐大。2007年,初音未來的正式發售,由此掀起了虛擬偶像的熱潮。2018年,一位日本男子宣布要與初音未來共度一生,並且舉辦結婚儀式。
  • 「魔琺科技」推虛擬偶像出道,「造星」虛擬 KOL翎Ling
    據悉,出道後翎Ling將陸續與vogue等雜誌合作,並進行日更短視頻、直播等線上線下活動。 「影響力法則」主導下的「造星」 「魔琺科技」此次推出的虛擬KOL翎Ling為超寫實虛擬KOL。通過3D動畫技術仿真模擬真人動作。出道的Ling不僅能在靜態的廣告大片中出現,還可利用AI表演動畫技術進行面部表情、眼神、身體動作、手指動作的自然表演,並服務於實時線上直播和線下互動,進行高質量、高頻次的在線影像互動。
  • 「洛天依」首登時尚芭莎封面,虛擬偶像的媒介想像與商業藍海
    也正因為這些原因,虛擬偶像逐步走向公眾的視野。早在2007年,「初音未來」的正式發行就使得虛擬偶像掀起了一陣追星的熱潮。而在中國,2017年作為國內虛擬偶像爆發之年,一年就有14名虛擬偶像與組合出道,該數字超過往年數量總和。到了2020年,受到了疫情的影響,真實偶像的活動受限,虛擬偶像產業更是處於流量的風口之處,相比以往更以令人驚嘆的速度發展。
  • 「偶像做什麼由我決定!」——中國虛擬偶像選秀透視
    她們有的走進直播間,為品牌代言、帶貨;有的與真人歌手「合唱」歌曲、與鋼琴家郎朗合作「全息演出」;有的還客串「虛擬導遊」,引導屏幕前的觀眾在「雲端」欣賞風景。「我接觸的第一位虛擬偶像是2007年『誕生』於日本的虛擬歌手初音未來,國產虛擬偶像被討論還是2018年以後的事情。2020年,身邊關注虛擬偶像的人越來越多了,虛擬偶像參與的節目、代言等活動也多了起來。
  • 『虛擬偶像』如何掏空Z世代的錢包?
    愛奇藝這次押寶的「虛擬偶像」選秀,真的會繼續復刻其成功經驗,再次開啟一波粉絲經濟,讓Z世代買單嗎? 虛擬偶像,早已「出道」多年「虛擬偶像」 是非真實的存在,通過酷炫地科技呈現,將某個虛擬形象具象化,可以是動漫IP、虛構形象、真人化身等。並可自由進行偶像活動,與粉絲互動。
  • 當二次元遇上LiveAR,And2girls安菟如何重塑國產虛擬偶像
    娛樂文化產業發展至今,「偶像」這個詞早已超脫了真人的定義,比如初音未來、洛天依等,雖然她們和現實不是一個維度,但這些虛擬偶像的名氣卻絲毫不亞於某些明星。比起現實世界中真假難辨,虛擬偶像是一個永遠的光鮮亮麗,充滿著真誠善意的完全虛擬的角色。
  • 《鬥羅大陸》人氣角色成團出道背後,虛擬偶像的運營方法論
    虛擬偶像界「頂流」初音未來,早在2009年就召開了第一場線下演唱會,之後推出的線下巡演現場一度達到上萬人次;2018年基於《英雄聯盟》出的虛擬女子偶像組合K/DA,不僅成為其世界決賽的固定表演嘉賓,今年推出的單曲《The Baddest》和《More》也都登頂了Billboard流行數字歌曲銷售榜。
  • 618大促:虛擬偶像直播帶貨火了,洛天依們的商業前景如何?
    其實在亮相天貓直播間之前,洛天依還出現在了李佳琦的直播間,成為首位帶貨的虛擬偶像。洛天依首次帶貨就有近300萬人觀看。像洛天依這樣的虛擬偶像,廣義上指的是用數字形式呈現的藝人。受益於社會科技進步,虛擬實境技術與二次元文化也催生了虛擬偶像的發展,虛擬偶像的誕生正逐漸改變傳統人們對偶像的認知。2007年虛擬偶像「初音未來」的出現,很快引爆了粉絲經濟效應。
  • 從虛擬偶像到「網紅」VUP,變現狂歡下的浮士德交易
    這其中最火的莫過於初音未來,在初音未來活動的這十幾年間打破了「二次元」與「三次元」之間的隔閡,帶動了一個超過100億日元的消費市場,演唱會、代言、衍生品等商業價值甚至不輸於不少真人偶像。而國內的虛擬偶像爆發於2017年,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2017年裡,二次元經濟得到了空前的釋放。
  • 《偶像練習生》開播褒貶不一,粉絲經濟下的偶像「養成」之路任重道遠
    節目開播前,各大經紀公司,還動用旗下其他明星大咖為相關練習生錄製加油視頻,這種流量置換的方式,無疑為節目帶來了大量粉絲導流。在粉絲+明星+娛樂公司的加持下,愛奇藝此番聯合國內百餘家經紀公司推出《偶像練習生》,會是集百家之力,得最佳結果嗎?
  • 從二次元到三次元,虛擬偶像進化史
    然而,官方不僅讓韓國女團(G)I-DLE參與創作並演唱歌曲,邀請法國著名工作室拍攝MV,更將2018年S8決賽開幕式當天定為女團正式出道日。無獨有偶,國內知名手遊《王者榮耀》也捧出了虛擬偶像男子團體無限王者團,出道僅半年內就斬獲2019TMEA騰訊音樂娛樂年度音樂新勢力獎。
  • 國內又一個虛擬偶像火了?剛一露面,就搶了初音未來和洛天依的風頭
    大概是因為「二次元」用戶逐漸增多,近兩年,虛擬偶像在國內越來越火,期間冒出了很多新秀。就比如只有小人形象的伊拾七,如今的粉絲接近千萬,當真是有點誇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