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雅·宋》宋代文物展邀八方賓朋共品宋都宋韻宋文化

2020-12-13 央廣網

央廣網開封10月18日消息(記者 彭華 焦宏昌 陳振華)金秋時節,花海飄香。10月18日,坐落在黃河岸邊的八朝古都開封迎來第38屆中國開封菊花文化節。宋代的開封是文人雅士、巨儒名家的聚集地,他們吟詩作對、填詞作賦,讓這座城市鋪滿了濃濃的文化氣息,並舉世聞名。近年來,隨著開封全域旅遊新理念的推廣,以「宋文化」為核心的開封特色旅遊名片已被海內外遊客家喻戶曉,開封更是在「宋文化」方面做細做精、做強做大、做深做專、做新做妙,為了使開封的宋文化能夠搭載菊花文化節這一平臺更好地傳播出去,開封市博物館於10月17日始在中意湖館區一樓8號展廳舉辦為期3個月的《風·雅·宋》宋代文物展。

展覽主體仿宋詞結構分為「風宋」、「雅宋」上下兩闋。上闋「風宋」以宋人起居、飲食、梳妝、休閒為切入點,講述宋代社會經濟高速發展,人民生活富足,所形成的宋代獨有閒情雅致的市井風情。下闋「雅宋」講述宋代文人四雅、四藝、雅集、雅樂,體現他們風雅生活引領下的宋人審美風格、高雅情趣。展覽聯合陝西、河南、浙江、江西、遼寧、天津等省市的13家文博單位,共展出300餘件精美且貼近宋人生活的文物,其中包括堪稱絕世的徽宗趙佶行書蔡行勅、馬和之《陳風圖》、張擇端《金明池爭標圖頁》、蘇漢臣《嬰戲圖頁》等宋代書畫;展現北宋貴族生活的陝西藍田呂氏家族墓部分文物;江西德安南宋鹹淳十年周氏墓出土的服裝及絲綢殘片;汝窯、鈞臺窯、耀州窯、南宋官窯等窯口的精美瓷器。

為配合展覽,開封市博物館還將於一樓9號展廳進行「千年風雅打開宋潮」宋文化創意產品設計大賽(中國文物報社、河南省博物館學會、開封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主辦,開封市博物館承辦)精選文創作品展示,及宋人「四雅」、大晟樂舞、宋服秀等互動展演。社教、大宋運動會、宋史專家講座等一系列活動也將同步進行。

相關焦點

  • 開封市博物館《風雅宋》宋代文物展邀您共品宋文化
    當日,開封市博物館中意湖館區同時開啟為期3個月的《風雅宋》宋代文物展。宋代開封是文人雅士、巨儒名家的聚集地,他們在此吟詩作對、填詞作賦,讓這座城市鋪滿了濃濃的文化氣息。為大力弘揚和傳播開封宋文化,展覽主體仿宋詞結構,分為「風宋」、「雅宋」上下兩闋。
  • 宋給你|山中何事?松花釀酒,春水煎茶——《風·雅宋—宋代文物展》精品系列賞析(二十)
    此次《風·雅宋—宋代文物展》展覽中的宋「宣七郎」銘鏤花銀勺,現藏於江西省德安縣博物館,便應是撇去酒沫專用的酒勺,「宣七郎」應是金器主人的名字。陸羽《茶經》說:「滂時浸俗,盛於國朝,兩都並荊俞間,以為比屋之飲。」到宋代時,飲茶之風愈盛,尤其是以「鬥茶」為代表,發展形成了頗有特色的茶文化,對宋代市井生活有著巨大影響。宋人喝茶好「點茶」,用小勺把茶末分到幾個碗裡,衝入滾水,攪動,讓茶末跟滾水充分混合。
  • 「性冷淡」風?ins風?文物打開大宋極簡美學
    作為2020年南京「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題周重點活動之一,「城市記憶拾貝——南京考古2019年度精品文物展」即將於6月24日在南京六朝博物館開展,借展覽的舉辦向考古工作者致敬,展現文物保護利用工作風採,發揮文物賦彩全面小康、感悟中華文化、增強文化自信的重要作用。
  • 宋給你|玉作六器,禮天地四方——《風·雅宋—宋代文物展》精品系列賞析(十七)
    宋代是青瓷製瓷工藝水平極高的時期,龍泉窯以燒制青瓷而聞名。在北宋早期以前,龍泉窯的產品風格受越窯、甌窯、婺州窯的影響,特徵與三窯的產品相似。北宋中晚期是龍泉窯發展的重要時期,並開始形成自己的風格。南宋時期龍泉窯得到空前的發展,龍泉青瓷進入鼎盛時期。南宋龍泉窯青瓷以釉色為勝,產品以素麵為主。
  • 一大波「宋文化」活動來襲,「風雅頌」宋代文物展10月18日開封啟幕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溫小娟10月13日,記者從開封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舉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第38屆菊花文化節期間將舉行《風雅宋——宋代文物展》《「千年風雅打開宋潮」宋文化創意產品設計大賽》《大宋文化周<清明上河圖>名家系列講座
  • 這場展覽帶您體驗大宋「風雅」生活
    10月17日,《風雅宋——宋代文物展》在開封博物館開幕。此次展覽設計匠心獨運,上、下兩闋分別以「風宋」講市井俗韻,「雅宋」講優雅生活,帶領觀眾走進雅俗共賞的宋都畫卷,感受宋代登峰造極之美學。難得一見的「重磅」展覽,宋徽宗趙佶行書《蔡行勅卷》等絕世真跡亮相此次展覽是目前國內少見的宋文物大展,聯合了河南、陝西、浙江、江西、遼寧、天津6省市14家博物館、文物考古院,共展出300餘件精美的宋代文物,這其中不乏近年來考古發現的重大成果。
  • 回眸兩宋,宋代文人這樣雅致生活
    熱播劇《清平樂》的不俗反響,再次掀起了宋文化的熱潮。你可知道宋代文人的一日是如何度過的?聞雞起舞、焚香禮佛、策馬捶丸、暖爐點茶、清心滌硯、擷芳插花、玉箸銀盞、掛畫賞玉、投壺行令……一幅幅宋代文人的生活畫卷正在這裡徐徐展開,盡顯宋人閒適生活背後的極簡美學。
  • 上海工藝美院聯合韓天衡美術館探索沉浸式網課 巡遊宋代世家子弟...
    該網課以史志、詩詞及古畫為參考依據,結合文物展覽、真人展演、大咖演講等形式,全方位展現兩宋時期文人的精緻生活,讓學生和廣大觀眾跨越千年歷史,深入感受宋代文化的典雅興盛。韓天衡美術館藝術總監韓回之。  投壺是中國古代禮射文化的流殤,在宋代作為男女同樂的競技項目廣為流行,許多影視作品中亦有呈現。在現場的「投壺尋禮」環節中,國風文化推廣人李雅婷團隊身著宋裝,從展品中一幅繪製了投壺場景的古畫展開講解,以現場演示投擲銅製投壺還原出真實的投壺場面,少女們的裝扮也同時展現了宋代仕女的妝容、髮飾和服飾。
  • 長豐宋代古墓群發掘結束 填補江淮宋墓研究諸多空白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2月26日,長豐縣埠裡宋代家族墓地考古發現專家研討會在長豐縣舉行。參會嘉賓包括眾多高校教授、國家和地方博物館研究館員共50餘人。專家觀點 填補江淮宋墓研究諸多空白今年12月26日上午,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跟隨參會人員來到埠裡古墓群發掘現場進行參觀。據悉,最外側的M12墓葬是墓群中規模最大的。該墓葬頂部呈八邊形,墓道朝向西南,其中仿木結構的墓門複雜繁縟、豪華奢侈,頗為壯觀。記者從現場了解到,出土展示的文物有金飾、銀飾和各類陶瓷器皿共50多件。
  • 吉林滿族精品文物展(一)
    文物是人類在社會活動中遺留下來的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遺物和遺蹟。是人類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各類文物從不同的側面反映了各個歷史時期人類的社會活動、社會關係、意識形態以及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當時生態環境的狀況,是人類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 建盞大師呂竹興:心中有宋月,建盞有宋;身體力行,堅守建盞傳承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杯中品讀宋代古韻,體會來自宋代的靈魂共鳴。手握建盞,宋韻十足,認真端詳之下,隱隱感受到穿越歷史的滄桑感。對於建盞名家呂竹興來說,這種生活方式已經逐漸成了一種常態。呂竹興,生於1962年,建陽區首批建窯建盞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 一級文物宋代遇林亭窯描金盞技藝失傳了嗎?
    我國釉瓷中有一類金銀彩繪釉盞,宋代流傳到日本後,被稱為「金彩天目」,被奉為珍品,目前傳世整器並不多見。一直以來,這類盞都被當作建盞產品,直到遇林亭窯的發現。1998年~2000年相關人員對其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2006年被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遇林亭窯是目前發掘出的,保存最完整的宋代古窯址之一,也是重要的建窯系遺址。
  • 宋代美學,領先世界一千年
    吳鉤/文一零/編輯你應該會同意,從審美的角度來看,明式家具可以說是中國古典家具藝術的巔峰,其雅致、清朗、簡約的風格,對於現代家具設計而言都極富啟發性,西方設計界甚至將明式家具譽為現代極簡主義的鼻祖。實際上,明式家具繼承的是宋式家具的審美風格。宋代是中國歷史上高型家具全面取代矮型家具的時期,並開創了素雅高潔的文人家具風格,成為明式家具的濫觴。
  • 本報專訪「唐宋八大家」文物展策展人 帶你品讀韓愈蘇軾的時代...
    12月2日,遼寧省博物館推出的「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正式與觀眾見面。本次展覽作為史上首個以傳世精品展示「唐宋八大家」家國情懷和時代風華的主題文物展,除了讓我們了解「唐宋八大家」的文學成就、傳奇人生經歷和充滿大愛的家國情懷,展覽中可能了解到一些平時了解較少的關於「唐宋八大家」的知識點。
  • 文心宋韻
    『以文治國』的宋王朝,讓文人群體的地位顯著提升,並由這一階層創造出了所謂宋型文化,她『是一種相對封閉、相對內傾、色調淡雅的文化類型,宋理學著意於知性反省,造微於心性之間;兩宋古文舒徐和緩,陰柔澄定;宋詞婉約雋秀,細膩雍容;宋詩如沙如葛
  • 韓天衡美術館開啟兩日網課,《回眸兩宋》帶你體驗宋代文人生活
    圖說:韓回之身著宋代服飾在現場 官方圖今天下午,韓天衡美術館《回眸兩宋》展廳裡,韓天衡美術館藝術總監韓回之身著宋代服飾,頭戴宋代男子盛行的簪花,在直播鏡頭前帶領觀眾走進了宋代文人的雅致生活。《回眸兩宋》以史志、詩詞及古畫為參考依據,結合文物展覽、真人展演、大咖演講等形式,全方位展現兩宋時期文人的精緻生活,讓學生和廣大觀眾跨越千年歷史,深入感受宋代文化的典雅興盛。
  • 難忘2020|那些有溫度的文物與特展:從古到今,撫慰人心
    從9月1日至10月30日,「千古風流人物——蘇軾主題書畫特展」在故宮博物院文華殿展出。該展經過多年精心籌備,既是今年故宮博物院推出的首場重量級展覽,也是歷史上第一次在故宮以東坡為名的大展。展覽共展出78件套文物精品,以故宮博物院藏品為主,同時得到了天津博物館的支持,藏品的時代跨度從北宋至近現代,類別涵蓋書畫、碑帖、器物、古籍善本等。
  • 「一頁宋版一兩金"都不足以反映宋版書的珍貴
    省圖書館的「文道——唐宋八大家古籍文獻展」展廳。  古籍中最早的收藏印跡為「梅溪精舍」「玉蘭堂」「江左」「翠竹齋」「辛夷館印」,它們都是明代畫家、書法家、文學家文徵明的藏書印。  「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展出的宋刻《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第一卷。
  • 展望2021| 文物特展「牛轉乾坤」,故宮呈現歷代人物
    牛年即將到來,展望新的一年,國內主要博物館一些大展計劃也陸續公布。澎湃新聞獲悉,2021年故宮博物院將推出原定於2020年推出的「往昔世相」特展,呈現故宮收藏的歷代人物畫,國內數十家文博機構還將共同策劃「牛轉乾坤——辛丑(牛年)新春生肖文物聯展」,並在春節期間展出。上海博物館等主要文物展館的新特展詳細計劃也將於近期公布。
  • 「讓文物活起來」140件小邾國文物亮相山東博物館
    本次展覽由山東博物館、棗莊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主辦,共展出包括棗莊市博物館、山東博物館以及大韓村、橫嶺埠出土文物共計140件套。此次展覽是山東古國系列展的第二個展覽,是山東博物館響應習近平總書記「讓文物活起來」,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追尋厚重齊魯文化根脈的又一次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