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此草是江南第一花,它的名字來歷可是很不凡的,明代著名人士李時珍稱它為白仙,說它可解一切毒,是真的嗎?
文:三農小七
在民間有這麼一個傳說,相傳有一日王母娘娘請客,群仙聚集,當然也有漂亮的仙女啦。期間賜飲瓊漿玉液,也就是天上的好酒,這些仙女在喝酒後,就有失儀態了,頭髮飄揚,頭上插著的玉簪也掉下去了,有的掉落凡間,開出了一朵朵漂亮的花。
對此,宋代文學家黃庭堅還特意作詩一首:
宴罷瑤池阿母家,嫩瓊飛上紫雲車,
玉簪墮地無人拾,化作江南第一花。
所以,這種花的名字來歷不凡,還被人稱為——江南第一花,出自黃庭堅之口,被流傳下來。
以天上王母在瑤池和眾仙女飲宴,酒醉後玉簪落地化為花的比喻,給玉簪花蒙上了一層傳奇色彩。
01玉簪花傳說是真是假?
由於這些花傳說是仙女們的頭上的玉簪幻化而成,故在民間被稱為——玉簪花。但是,是否真的是仙女們掉落的玉簪形成的花呢?
估計這個不太現實,凡塵之中美若天仙的「仙女」倒是見過不少,我們可能天天都能在街上看到。可是天上真的也有仙女嗎?有王母娘娘嗎?至少現在我們的科技是不承認的,因為科學講究真憑實據,天外飛仙,還沒有影像能夠證明真實存在。
但玉簪花既然在傳說中敢用仙女頭上的配飾變化而成,肯定也是很漂亮的,至少跟「仙」有關的東西,都還不錯。它體現了我們對於審美的追求,比如「女神」、「仙女」,都是很漂亮的。玉簪花其實也是不負眾望,也是很漂亮的。
02玉簪花在農村的地位
玉簪花,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植株秋冬會落葉,並非像蘭花一樣四季常青。秋後一般就只剩光禿禿的盆了。但,這並不影響它在民間的受歡迎程度,在以前的農村,經常見到家家戶戶的水井旁邊種植這種植物。
因為玉簪花喜歡陰涼、潮溼的環境,而農村的水井旁邊,自然是夠潮溼的了。水井往往需要建在比較陰涼的地方,因為如果夏天暴曬,水井井沿容易破裂而裝不了水,而且容易長苔蘚,井壁或者井底還容易長苔蘚或者其他東西因為暴曬而漂浮上來,所以水井一般建設在陰涼的地方。
所以,農村的水井旁或者水缸旁種植這種玉簪花是再好不過的了,也有的小夥伴把它們種植在農村的房前屋後的排水溝旁邊,這些排水溝一般是露天的。也是比較溼潤的,適合玉簪花生長。
因此,玉簪花在農村的地位還是蠻高的,很多地方家家戶戶都在種植玉簪花,因為玉簪花開花很漂亮。
03玉簪花科普
玉簪花,多年生,秋冬落葉春天發芽,有宿根,葉片成簇狀相擁在基部,不開花不長莖,花莖從環繞葉片的中心生長起來,花葶很高。
一般能夠長到50到90釐米左右,一根花杆上能夠開出很多花,往往幾朵到10幾朵不等,若種植得多,往往一開一大片,非常壯觀,而且有香味,還比較香,花很高雅,潔白如玉,這也難怪民間會把它和天上的仙女扯上關係,因為它真的太美了,非常適合觀賞。
04玉簪花的價值
1、玉簪花的觀賞價值。
玉簪花很漂亮,而且很香,觀賞價值很高,很多農村人喜歡種植,而且城裡人也喜歡把它們挖回去盆栽或者做成盆景。在一些花鳥市場甚至有玉簪花賣,形成了培育、銷售等等產業線,經濟價值也不錯。
2、玉簪花的藥用價值。
玉簪花,李時珍稱它為:白仙,在《本草綱目》中有收錄,稱它「……解一切毒……塗癰腫」,但值得注意的是,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言明有毒。但是:可解一切毒,其作用大還是小,快還是慢,沒有明確記載。所以,可解一切毒?話說得過滿了,不足信。所以,不建議個人使用,亂用不要毒沒有解,反而中了玉簪毒,可就不好了,但民間也有郎中根據玉簪花能夠損傷牙齒,可致牙齒脫落的道理,用來拔牙。「會用是寶,不會用是草,而且此草還有毒!」
結束語:
玉簪花經過不斷的選育,已經有了多種顏色,甚至有了葉藝,觀賞價值越來越大,經濟價值也越來越大了。玉簪花喜歡陰涼潮溼的環境,不要陽光直射,特別是夏季,很容易造成葉片灼傷或者變黃。但是它喜歡肥沃透氣的土壤,對寒冷有抵抗能力,不耐高溫,秋冬能夠正常過冬,還是非常好養的,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問問農村的親戚朋友,或者到花鳥市場問問,很多地方都有。
讀者朋友們:玉簪花在農村很常見,為啥叫江南第一花呢?因為黃庭堅的一首詩的關係,那麼,李時珍稱它可解一切毒,是真的嗎?不太靠譜,古籍也還是需要辯證使用的哦。您的家鄉有這種——江南第一花嗎?它的名字叫玉簪花,但是很多地方可能也有別的名字,歡迎大家留言說說。比如:雲南叫玉簪花,四川叫白鶴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