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夜晚,總是讓人想到居酒屋。
比起普通飯館和酒吧,居酒屋是屬於深夜的。
在裝飾著紅色燈籠的門前,掀開暖簾,
「いっらしゃいませ!(歡迎光臨!)」
老闆元氣滿滿的聲音奏響了夜晚的號角。
一口串燒、一杯冷酒、一勺熱湯,
吃一口喝一口,在漆黑夜晚畫個快樂句點。
人見是從三條站徒步7分鐘的一家人氣居酒屋,店面裝修十分的精緻,作為外國觀光遊客的打卡美食之一,要去的小夥伴們一定要提前預約!
這家在地鐵三條站附近,因為離最近的景點平安神宮都要一公裡開外。所以,店裡主角都是附近的上班族。外表是普通住房的白牆,自行車隨意停在門口。簡單書寫了「人見」,提醒路過的熟客可以來此放鬆。
店家會在客人下單以後再開始一個一個打串,然後十分細心的用炭火慢燒,對待每一串都好像完成藝術品一般。
實際上也是如此,完成後的菜品,雖然量不多,但是無論大小還是色澤,都讓你不忍心下口。
這裡順便給大家普及一下日式烤雞串。
#そり(雞腿肉)
沒有明確的中文翻譯,是雞腿肉內側一塊桌球大小的肌肉,名字由法語的Sot-l'y-laisse演變而來,意為「笨蛋才會把它扔掉」,據說是因為非常好吃,但是因為知道的人少經常被扔掉,所以得來了這個名字。油脂和肌肉搭配均勻,形成了巧妙的口感!
#ささみ(裡背肉)
雞胸上的兩條上等肉,蛋白質含量高,卡路裡少,非常適合高血壓患者或者在減肥中的妹子們!只不過因為脂肪含量低,風味比其他部位略遜一籌,所以經常會搭配柚子胡椒,紫蘇葉來食用。
#ナンコツ(烤雞軟骨)
軟骨因其脆脆的口感和超低的卡路裡深受人們喜愛。軟骨分為膝蓋軟骨和胸軟骨,膝蓋軟骨較小,而胸軟骨一般呈Y字形。大多數店家都是鹽味烤制,香脆爽口又解饞!
#ぼんじり(烤雞尾)
長在雞尾骨附近的肉,脂肪層非常豐富,且肉質鮮嫩,近幾年人氣飆升。雖然熱量爆表,但是入口後的肉香四溢一定不會讓你後悔👍
#せせり(烤雞頸肉)
由於頸部經常活動,雞頸肉跟雞腿肉一樣富含油脂,非常有彈性,越嚼肉汁越多!一隻雞身上能取得的雞頸肉也是十分有限,非常珍貴。
#かわ(烤雞皮)
無論中國還是日本,雞皮應該是串燒中最讓人抵擋不住誘惑的部位之一了!雞皮裡1/3都是膠原蛋白,烤制的雞皮更是減少了多餘的油脂,好吃又不會長肉肉!!
#手羽(烤雞翅)
俗話說越貼近骨頭的肉越好吃,並且含有大量的膠原蛋白和維他命A,深受小仙女們的喜愛!
#ハツ(烤雞心)
雞心不像雞肝那麼軟嫩, 也沒有雞胗那麼彈牙,口感適中,很適合鹽燒。特別是雞心中富含的葉酸, 可以促進紅血球的生成,預防貧血。如果有不喜歡雞肝的寶寶,不妨試試雞心。
#砂肝(烤雞胗)
雞胗就是雞的胃袋,因為經常要消化東西,表面富含肌肉纖維,幾乎沒有蛋白質和脂肪,其彈力十足的口感讓食客們在餐桌上又多了一份屬於牙齒的快感。
#レバー(烤雞肝)
雞肝含有豐富的鐵,銅等微量元素, 經常食用可以保護肝臟和視力。還可以改善缺鐵性貧血。一般用醬汁烤制,這樣能鎖住雞肝內部的水分不讓雞肝被烤乾,經過小火慢慢烤制,入口即化,口感香醇濃厚!
#モモ、ムネ(雞腿肉、雞胸肉)
將雞胸肉雞腿肉切成小塊用竹籤串起來,這便是「焼き鳥」最原始的形態,偏愛多汁的可以選雞腿肉,喜歡口感清爽的可以選雞胸肉,當然也有雞腿雞胸肉混串的店喔!
#ネギ間(雞肉蔥段燒)
在雞肉間加上烤蔥段,這也是串燒裡的打卡級選手!吃完雞肉再吃蔥段,蔥段的鮮甜多汁便會重置口中的味道,使得下一口烤雞肉的美味衝擊絲毫不會減弱💪
#つくね(烤雞肉丸)
肉丸是用雞肉末和各種各樣的材料做的雞肉丸,裡面會混上碎軟骨,蘸上生蛋液吃,根據店家的不同裡面摻的材料和吃法也會不一樣,非常有意思!
他們家的烤雞串,烤雞翅,嫩口的烤雞胸肉,都可以閉著眼睛點,特別推薦店家的京都地雞烤雞翅,外皮焦香酥脆,皮下的脂肪和骨間的肉仿佛濃厚的奶油一般入口即化,咬下去那一瞬間便肉汁四溢,滿口飄香👍
吃完各種烤雞串,再來一碗明太子飯,就是最好的收尾。
烏丸御池地鐵站1號出口上來,不超過三百米的距離,就可以看到串くら京町式的外表。
利用了原本和服專賣店的門面做成的串くら,用木炭烤制的方式做著家常菜,有著特有的京都親切懷舊感。
在這家居酒屋,有4種套餐可供選擇:季節特別套餐(特別コース)每人6,000日圓;六串套餐(六串コース)2,500日圓;御池套餐(御池コース)4,000日圓;而葵套餐(葵コース)則是每人5,000日圓。如同你所看到的,不是一頓便宜的飯菜,但確實值得好好款待自己。
串燒炭火烤雞是必點的,口感嫩。他家有自己的秘制配方,吃得香。此外,和牛木炭燒烤串,也常出現在食客的盤中。
雞肉夾蔥串燒和雞肉丸串燒(做成「美式熱狗」的形狀)兩者皆裹著甜甜的醬汁,當放在火焰上烹調時,會微微地焦糖化,然後變成燻黑、焦糖般的口味,好吃極了!
吃素的同學也可以選擇蔬菜串,香菇串,蘆筍串,茄子串,總之,選擇面還蠻多的。推薦這個烤銀杏,蘸上一層薄薄的鹽真是好吃極了。
在下鴨神社的旁邊有きむら這麼一家家族經營的溫馨小店,人氣也是常年居高不下,需要提前預約!
店家除了傳統的雞肉串燒,還有牛肉串燒,蔬菜串燒,烤飯糰等等,菜單說得上是琳瑯滿目。
雖然店家的傳統雞肉串燒也很好吃,要是跟老闆點一份「GS」的話,就能嘗到菜單上沒有的隱藏項目——咖喱味!如果看著菜單猶豫不決,不妨問一下老闆有什麼推薦,會非常熱情的為你解答。
這家店不論是料理的美味、性價比、舒適度都無可挑剔。店主桔川晴年先生曾於出了很多名料理人的『和久傳』修行精進過,例如『緒方』的緒方俊郎與『京天神野口』野口大介等。
在吧檯上放著記載約30道左右的當日菜單。有醃漬物、燉菜、生魚片、烤魚、漢堡肉、炸物,具備許多日本人去居酒屋常見的料理。
初次來店的客人都會點的『晴』招牌料理。塗抹甜辣醬汁的霜降牛肉以炭火豪邁地燒烤。濃鬱的蛋黃,口感柔嫩的和牛,配上剛煮好的白飯一起大口的拌著吃,簡直就是人間美味。
來這裡一定要點一份奶油煎生麩,黃色生麩為南瓜,綠色生麩是艾草,裹上小麥粉再用奶油稍微燒烤,嘖嘖嘖,外表金黃,裡面口感生麩彈牙Q軟,吃起來就是像年糕一樣彈牙又美味。
使用京野菜與海鮮熬煮出的湯底做成的「關東煮」是『晴』冬天的必點菜單。
活用高品質食材美味的關東煮,品嘗一口後身體都暖了起來。
鯖魚壽司卷也值得一嘗,鯖魚配著醬油味醃製生薑,青蔥有效地消除鯖魚的魚腥味。
使用醋來醃製鯖魚每次都完美呈現。將空氣適度地卷進壽司卷的食材也表現的恰到好處。
「立ち飲み」是居酒屋的另一種形式,一般在繁華街道旁邊就能看到,店內並沒有座位,一般提供烤串和生啤,買了之後就在櫃檯邊站著吃,對於生活速度飛快的上班族來說的確是個補充能量的好辦法。
柳小路 TAKA小酒館就屬於這種日劇裡常見的,現代日本站立式小酒吧。在四條河原町柳小路上,小路很有京都氣氛,遊人也偏少一點。
老闆TAKA最早是從懷石料理修煉廚藝,後來移居米蘭,在NOBU和Armani工作了十多年。2016年在京都,安家後開了柳小路 TAKA。
所以他家的下酒菜偏國際化,融合了義大利與京都風味的料理。除了串烤,烤物等。還有TAKA從義大利淘來的先切火腿。
店內還會為初次選清酒的客人準備簡單明了的介紹,各種釀造使用精米的程度及口感的偏好,一目了然,非常好使。
益や酒店離四條的高島屋特別近,步行不超過五分鐘,在御幸町通的小路上就能遇見。
「とりあえずビール!」,「不管怎樣,先來杯啤酒吧!」
這句話估計是最直白的居酒屋開場白了,日系啤酒的味道偏淡,酒精度也不是很高,作為「開場酒」應該是再合適不過了。
不過到了益や酒店,就可以忘記啤酒,直接點清酒佐餐。
這家日本清酒店,外形做了咖啡館似的設計,有種混搭的味道。一面牆的清酒,也讓人眼前一亮。
清酒的酒單挑選範圍大,包括京都·滋賀在內有超過20種清酒可供選。
口味比較纖細的吟釀、大吟釀級清酒,不宜加熱,因為如此會把酒香蒸掉;而口味濃厚的純米酒微加熱後卻可帶出香氣,這類酒用來搭配刺身和味道比較清淡的烤魚等都再合適不過了。
下酒菜的烤魚,炸物,蟹膏都很不錯。省心的話,選拼盤,店家搭配好煙燻鵪鶉蛋,芥末海螺,京蔬與醃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