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酒
它沒有葡萄酒的酸澀
也沒有啤酒的清涼
它有的只是溫婉柔和
華燈初上,小酌清酒
帶著纖細淡雅的醇香
溫溫過喉,暖暖入胃
暗眸微醺
半斟半醉間
你會發現
沒有衝不淡的情愁
也沒有抹不去的煩憂
美哉,妙哉,舒哉,暢哉
三杯通大道一鬥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為醒者傳日本酒無論從原料到釀造技術均和中國有淵源關係,文化上也一脈相承。很多日本酒廠喜歡在中國歷史、文化中取材來為自家品牌命名。最直接的便是島根縣的李白酒造,酒廠經常在瓶標和宣傳品上引用李白的詩句。有趣的是其純米系列,從純米酒到純米大吟釀,瓶標上沒有李白的詩句,印的卻是杜甫詠李白的名句「李白一鬥千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真正單靠一個充滿中國味道的名字就在大中華區大賣的清酒,莫過於「上善如水」了。酒廠老闆顯然是個諳通中國文化的高手,根據自家出品口味偏淡的特點,在《道德經》裡擷取了幾乎是度身打造的名言,一來是向中國文化致敬,二來也標榜了自己「最好的酒味道最接近水」的釀酒哲學。除了「上善如水」, 日本酒還用了其它出世隱士們的名言作為酒標。長野縣的信州大澤酒造就借鑑中國道家的另一個代表人物莊子,推出了一款「明鏡止水」,出處是《莊子·內篇》的「人莫鑑於流水,而鑑於止水」。有了這些費勁心思挖掘中國文化的酒廠,我們喝日本酒除了是口味的享受,順便還能在煙波浩淼的中國史、古詩詞裡探索一番,屢有驚喜。由於日本人在文化性格上具有內傾性,他們從每一個小細節著手和用心,把產品打磨至完美,以這份圓融陰柔之美來彌補外擴不能的缺陷。體現在釀酒行業上,從一瓶清酒的用水和用米的講究,再到酒名的擬定和瓶標的設計都費盡心思去納入各種中國文化元素,以臻盡善盡美的境界。縱使國產米酒的式微總讓人有點悵然若失,但日本清酒正多姿多彩地發展著,選擇眾多。左一口《道德經》的「上善如水」右一口《史記》的「國士無雙」溫一壺香醇的清酒搭配日式串燒和鹽烤秋刀魚瞬間配出殘冬裡的曼妙情調當要「醉是吾鄉酒一樽」
清酒妙談
在日本精緻的飲食文化中,清酒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在日本人的四季生活中都具有相當的分量,也因此而產生了一套對喝酒時節、地點、緣由的說辭:
春季賞櫻,於櫻樹下邊賞花邊品酒,謂之「花見酒」。若賞桃花,便稱「桃花酒」;
夏季梅子成熟,要喝「夏越酒」,值七夕之際便喝「七夕酒」;
中秋與家人合家賞月,便有了「月見酒」,賞菊要喝「菊見酒」,賞紅葉要飲「紅葉酒」;
冬季風雪飄染,就適合溫酒賞雪,謂之「雪見酒」,還有忘年酒等等。
就試舉幾例,一覽風
|花見酒|
春天賞櫻花(日文稱賞花為「花見」)
在櫻花樹下邊賞櫻邊喝的
自然就是「花見酒」
和好友相聚或與戀人浪漫賞景
幾杯清酒入喉
清新柔順
喝出最曼妙的醇香與愛意
|夏越酒|
到了梅子成熟季的初夏
日本的大部分地區都處於梅雨季
這時候要喝的就是「夏越酒」
每一杯清醇的清酒之中
都蘊藏著日本清酒釀造人及經營人
對技藝、品質的關注
以及對品牌傳承的堅持
|月見酒|
中秋時節 正值收穫季
日本人會舉行一些慶祝活動
也會闔家賞月
這時候會飲再貼切不過的「月見酒」
而有三四百年歷史的月桂冠酒
是當之無愧的清酒界龍頭大哥
所釀出的酒香醇淡雅
美酒陳年 月如金盤
醉矣
|菊見酒|
重陽賞菊時也要喝「菊見酒」
日本清酒品牌「菊正宗」正是以菊為雛形
將自家的品牌冠以「菊」字
不僅在釀製過程中使用「菊正酵母」作為酒母
還會再放入杉木桶中陳年
釀造出來的酒在米香中混合著杉木的香氣
是一口百喝不厭的烈味酒
|雪見酒|
冬天的日本是非常美的
被積雪覆蓋的建築、山水
猶如畫中景
在寒冷的雪天
最適宜不過的便是
溫一壺暖暖的「雪見酒」
而始於16世紀的「白雪」清酒
堪稱歷史上最悠長的清酒品牌
傳說其名「白雪」是因富士山的氣勢而得名
清酒之妙——恰在儀式。日本人對四季更替擁有敏銳的感知,飲食上追求「旬之味」,意即「應季而烹、應季而食」,而這種追求體現在飲用清酒上,伴隨了日本人從年頭到年尾的生活,正所謂:「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