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老有所依新模式 南湖區新嘉街道「智慧養老」亮點多

2020-12-21 浙江在線

2020-12-04 06:05 |讀嘉新聞

這裡有很多關心、關愛老人的居民、商戶,懷揣一顆敬老之心,為老年人提供各式服務,如今已有十多家商戶與社區訂立口頭愛心協議,內容涉及為老年人提供免費送餐、送貨上門、優惠理髮等多項服務;這裡建有社區居家養老照料中心,日常為老人開放,紅十字會「博愛超市」,每月向困難老人家庭發放「愛心積分券」等,這些為老服務機構坐落於附近,讓他們參與為老服務有了先天的優勢。

作為一個60周歲以上老齡人口佔30%以上的街道,嘉興市南湖區新嘉街道多年來不斷探索養老服務新模式,形成「立體式」的養老服務新格局,不僅有全市首條「為老服務一條街」,還誕生了全市首個適老化改造家庭,並在全區率先試水街道老年食堂。

託老中心

「託起」老人幸福晚年生活

近千平方米的服務中心,硬體設施煥然一新,老人們正在院子裡一邊曬太陽,一邊聊天、話家常。

這是新嘉街道百花託老服務中心的日常景象。就在不久前,新嘉街道百花託老服務中心重裝開業,首批18名老人住進「暖暖的新家」。

今年81歲的盛引觀老人就是其中一位。在原託老中心住過10年的她,問起現在的養老中心有哪些好處,老人朗聲說道:「優點多了!吃得好、環境好、服務好,工作人員不停地收拾衛生,出門遛彎兒有人扶著……」老人說出了大家的心裡話。

這處位於城北路百花社區內的百花託老服務中心開放於2008年,一直為老年居民提供休閒、健康、用餐等一體化服務而,深受老人好評,如今這裡已經成為老人們的「第二個家」。

走進託老房間,記者看到床頭的「長護寶」顯示著房間溫度溼度,還兼具報警功能。老人的床鋪下面也「隱藏」著智能床帶,監測老人心率等生命體徵,夜晚老人離床如廁超過1小時,智能床帶會自動向值班人員發出報警,及時查看老人狀況。

而在接待中心的智慧顯示屏上,老人們的近況實時顯示,呼叫中心、動態管理、設備管理等功能「一點就通」。此外,依託嘉科智慧養老的「託老e家」,老人佩戴的智能手錶,可在外出時實時定位,遇到突發狀況時能立馬通知託老中心工作人員和家屬,保障老人安全。

硬體提升上,託老中心對屋頂漏水、牆面裂縫等問題進行全面整治,26個房間、42張床位全部配備了護理型床位,併合理規劃了場地,設置陽光廚房、助浴室、洗衣房、綜合活動室、醫務室、接待室、活動露臺等不同功能室。不僅如此,在軟體提升上,引入了第三方浙江嘉科智慧養老服務有限公司負責後續運營和管理,提升專業化服務水平,同時以智慧養老為特色,讓住在這裡的老人安心又暖心。

「『有人陪你立黃昏,有人問你粥可溫』,希望我們的努力能夠讓每一個老年人有一個幸福的晚年。」新嘉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後,該社區會加強社區日託中心的運營管理,提高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能力和水平,為社區老人提供高質量、全方位的養老服務,真正把這件惠民實事辦到老人們心坎上。

安居才能樂養

著力打造適老環境

居家服務、娛樂健身、養生養性、閱讀欣賞……自從西馬橋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掛牌試運營後,這個全市首個「養安享」項目讓街道的老年人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由「養安享」提供的10餘種惠老、助老公益體驗季活動。

新啟用的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總面積1000餘平方米,有助餐區、娛樂區、全託室、日託室、康復護理室、書畫閱覽室、手工室、心理諮詢室等十餘個功能室,為新嘉街道60周歲以上的老年朋友提供日間照料、休閒娛樂、精神慰藉等多元化服務。

不僅如此,中心還積極開發、應用、推廣新科技項目和科技信息管理平臺,推動新理念、新技術在為老服務中的運用。比如,服務機器人小愛,可以為老年人提供送餐、送水等送物服務;智能魔鏡可以提供聽歌、看新聞、播報天氣、量體重等服務;整個中心內設有一鍵呼叫系統和智能化控制系統,可以一鍵控制電器、電燈、窗簾等物品。

在新嘉街道,這種有特色的為老服務還有不少。如2015年8月開始,新嘉街道依託街道老年食堂,對有助餐需求的空巢、獨居、困難老人開展了收取成本價的助餐服務。

年紀大了,很多老人並不願意每天自己買菜、做飯,又不願意與子女同住,對於這些老人,一個位於社區內的「老年食堂」可以說是為他們解了憂。為讓老年人在家門口也能享受到放心、便捷、實惠的用餐,這個舉措贏得了轄區老人們的一致首肯。

多年來,在發展為老服務的過程中,新嘉街道內外兼修。一方面通過加強服務設施建設和加強服務內涵建設改善轄區養老硬體服務設施,如努力克服老舊社區基本無多餘用房可用於養老等困難,通過整合各類為老服務資源、把已租賃的房產收回、對原先社區用房進行擴建等多種方式,推進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建設工作。目前,街道已建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11個,其中被評為5A級4個、4A級3個、3A級3個。 

居家服務、娛樂健身、養生養性、閱讀欣賞……自從西馬橋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掛牌試運營後,街道的老年人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由專業化的第三方服務機構——浙江嘉科智慧養老服務有限公司提供的10餘種惠老、助老公益體驗季活動。

此外,針對轄區內的一些獨居老人,新嘉街道委託第三方研發了獨居照護系統,在街道各個社區內進行逐一推廣。該系統通過紅外動態感知來檢測老人的正常活動,在臥室或客廳或衛生間等必經之處安裝設備,一旦長時間沒有移動,將發送報警信息給家屬和社區網格員,方便跟進。

這套系統不僅安裝簡單,設備使用電池,一貼即用,避免老年人怕費電而拔掉電源的情況發生;只需安裝在每天必經的客廳,不涉及拍攝個人隱私,更易被老人接受;而且還搭配門磁報警使用,門磁一旦打開,10秒內未檢測到移動則默認進入外出模式,長時間未檢測移動也不會報警,更加精準;另外還設有防盜功能,老人們外出時設定「外出狀態」,此時如檢測到室內移動信息則會觸發報警。老人們都說,這個設備讓人既貼心又安心。

智慧養老

老了也幸福

今年年初,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的2019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大會上,新嘉街道捧回全國第三批智慧健康養老示範街道(鄉鎮)的「金字招牌」,成為全市唯一獲此殊榮的街道(鄉鎮)。

近年來,新嘉街道針對轄區老齡化現象嚴重的現狀,從機構養老智慧化、社區養老信息化、家庭養老人性化三方面著重發展智慧健康養老服務,依託社區、社會組織、專業社工三社聯動,提升「網際網路+」「網格+」雙網融合支撐,構建政府、家庭、社區、社會四位一體的多元化養老格局,打造「醫養護」一體化居家養老服務鏈。

今年以來,新嘉街道進一步深化智慧養老應用,改造提升街道百花託老服務中心,以公建民營形式聯合打造智慧化機構養老中心,依託11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全面拓展獨居老人照護系統和智慧社區服務系統的應用,實施精準的居家養老分類分級巡視探訪服務管理。下一步,街道將依託新建的鄰裡中心,同步打造專屬老年人樂活空間,用專業化、智慧型的技術手段來進一步豐富養老服務內容。繼續加大推進雲診室擴面建設。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結合個人健康大數據,為老年人提供雙向轉診、上下共診、網絡問診服務。同時,關注孤寡、空巢、困難老年群體,擴大智慧養老輻射面,讓更多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醫、老有所怡、老有所易」。

(原標題:《新嘉街道「智慧養老」開啟老有所依新模式》。編輯鬱馨怡)

1607033111000

相關焦點

  • 臨夏市東區街道:貼心服務+科技賦能 開啟智慧養老新模式
    臨夏市東區街道:貼心服務+科技賦能 開啟智慧養老新模式 2020-12-15 16: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72個街道(鄉鎮)被評為智慧健康養老示範街道(鄉鎮) 看看有你家那的...
    12月22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民政部辦公廳、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辦公廳公布《第四批智慧健康養老應用試點示範名單》。河南優德醫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鄭州大象通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鄭州新益華醫學科技有限公司等50家企業被評為智慧健康養老示範企業。
  • 《老有所依》劉蓓暢談養老 主張老人進養老院
    張鐸《老有所依》劇照  搜狐娛樂訊 都市情感話題劇《老有所依》將於本月18日登陸天津、北京、浙江,東方四大衛視及愛奇藝雙平臺播出。近日,編劇陳彥與主演劉蓓、張鐸、喬振宇,王倩一等聚集愛奇藝自製節目《電視劇有戲》暢談養老話題,劉蓓、張鐸則以自身家庭為例暢談養老話題,他們表示要尊重父母,注意與父母的溝通方式。同時要調整我們的觀念,不要認為把老人送養老院就認為不孝順。  《老有所依》講述了以劉濤與張鐸、劉蓓與呂中,喬振宇、王倩一,奚美娟飾演的角色為三個不同家庭面對養老問題時的不同表現。
  • 臨沭縣石門鎮創新養老新模式 打造幸福新家園
    結合新農村改造,全力推進農村幸福院建設步伐,逐步解決日益突出的社會養老問題,實現農村群眾「老有所養,老有所樂」,達到「子女安心,老人開心,政府放心」的效果,打造出具有石門特色的農村養老新模式。  2015年以來,石門鎮共建成劉塢幸福院、東新莊幸福院和東岔河幸福院三所農村幸福院,分別由各村居村民委員會進行管理,為農村老年人免費提供飲食、文化娛樂、日間照料和夜間居住休息場所,讓農村非五保老人老有所養、老有所樂,是解決老齡化,空巢化問題,建設新型社會養老模式的新探索。
  • 安福星開啟智慧養老新模式。智能產品讓護理員省心省力
    #機構養老# 過去,養老機構的護理員每天晚上固定時段查房,有時候無法及時發現、處置緊急情況。用了智能床墊後,一夜安睡的老人不受任何打擾,護理員可及時發現有狀況的老人。武漢市社會福利院信息科負責人丁軍說:「現在護理員可以遠程查房,省心省力多了。」目前,這樣的床墊在公辦、民辦養老機構均有應用。
  • 三部委公布第四批智慧健康養老應用試點示範名單
    全文如下:三部委關於公布第四批智慧健康養老應用試點示範名單的通告 工信部聯電子函〔2020〕301號  按照《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 民政部辦公廳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辦公廳關於開展第四批智慧健康養老應用試點示範的通知
  • 「自動報警」式智慧養老,讓獨居老人「居有所安」
    如何解決獨居老人的養老問題?上海給出了屬於自己的答案,「智慧養老」。日前,「上海為獨居老人安裝智能水錶儀」引起大家熱議。據報導,上海市長寧區江蘇路街道為獨居老人安裝智能水錶,若12小時內讀數低於0.01立方米會自動報警,居委會幹部會第一時間上門探視老人,並將核實情況上報街道責任科室。而這,只是智慧養老中的一環,除此之外還有「AI外呼」「門磁系統」「煙感報警」「紅外檢測」「智能手環」等「智慧養老」具體形式,想一下子數完還真費力。
  • 海澱再推養老新模式!
    上個月小編介紹了海澱推出的養老新模式——由政府出資補貼的家庭養老床位項目這項舉措受到了網友的廣泛關注與好評好消息!海澱區委社會工委區民政局將結合家庭養老床位項目再推出養老新模式!▲驛站內設施,多功能體檢一體機「我們根據評估結果為老人們分析了適合他們的服務項目和養老方式,制定出不同的養老規劃,解釋了家庭養老床位的補貼政策,告訴老人購買哪些養老服務可以享受政府補貼。
  • 「物業+養老」開啟多元養老服務新模式
    養老那些事兒:養老服務融合發展將是發展趨勢,僅就養老而做養老,已經被證明是一條很艱難的道路,而養老+,養老與其他行業融合發展,將是未來主要的發展方向,比如今天講的「物業+養老」。 獨居老人在家中遇到跳電情況該如何解決?
  • 2020家國同心(19)|智慧養老託起最美「夕陽紅」
    經過醫生、護士的細心健康管理,針對性調理用藥,兩年多來,劉婆婆的身體狀況有了起色,住院次數明顯減少,精神狀態好了很多,性格也變得開朗起來。「這裡不僅有護工照顧我的生活,還有醫生、護士照顧我的身體。」劉婆婆笑著說。
  • 江北郭家沱街道「三養」模式讓養老更有心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月4日19時訊(通訊員 蔡婕)今(4)日,筆者從重慶市江北區郭家沱街道獲悉,街道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為破解人口老齡化率近40%帶來的社會難題,大力發展養老服務業,積極探索養老服務新路徑。
  • 趙寶剛談"老有所依":呂中出演的人物原型是嶽母
    趙寶剛談"老有所依":呂中出演的人物原型是嶽母   《老有所依》劇照。(東方衛視提供)
  • 這個街道智慧養老,有速度更有「溫度」
    錢阿婆的樂惠生活,正得益於老西門街道智慧化養老的加速和普及。去年以來,老西門街道以「一網統管」綜合試點為契機,按下了智慧養老的「加速鍵」,試點「家庭照護床位」服務、提升老吾老家庭照護服務、推出養老服務應用場景、完善獨居老人關愛服務,老西門街道正通過「網際網路+健康養老」,全面開啟智慧養老新模式。
  • 離石鳳山街道生態園社區日間照料中心開放啦
    日前,鳳山街道生態園社區日間照料中心正式投用開放,推進「四區建設」——聚焦高品質生活、建設以人為本首善區,構築「三新五大」之大健康產業支撐、擦亮「健康離石康養之都」新名片、推進幸福養老的又一最新成果。今年以來,離石區鳳山街道生態園社區積極探索「黨建引領+社區康養」模式,充分發揮黨組織的引領作用,嵌入幸福養老服務功能,積極打造「住、養、醫、護、康」於一體的康養結合服務體系。
  • 鄭州將再添一新型社區創新醫養結合模式讓老人們老有所依、更老有...
    隨著人口老齡化形勢日趨嚴峻,有關老年人養老及就醫問題也日益突出。相對獨立的醫療衛生、養老服務體系難以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健康養老需求,亟須推進醫養結合。不僅讓民眾「老有所依」,更讓他們「老有所醫」。
  • 視頻|一張愛心食堂飯票 一份「老有所依」的關懷
    12月8日中午11點,淄川區松齡路街道城張社區居民程大娘和幾位老鄰居有說有笑的來到了社區食堂,到食堂吧檯用五元錢買好一張「老人情」飯票後,便找個地方坐下聊天,等著食堂開飯。程大娘今年65歲,如今享受著社區每月發放的200元養老補助。她說,一天花5元錢打一份飯,這補助金一個月還花不了,而且這一份飯量大,他們老兩口能吃兩頓。
  • 《老有所依》受關注 趙寶剛:劉蓓原型是我妻子
    原標題:《老有所依》播出受關注 趙寶剛:劉蓓的原型是我妻子   劉蓓   劉濤、張鐸主演的《老有所依》前晚在東方衛視等頻道播出開播,該劇因為是趙寶剛、侶皓吉吉執導因此備受關注。   電視劇《老有所依》講述了三個最具社會代表性家庭的生活百態,雖然他們生活在「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狀態下,面臨著生活中的矛盾和困境,但他們並沒有因此選擇消極的面對,反而更多地表現家人間深深的羈絆、親情的溫暖和用愛與堅強積極面對的正能量。該劇剛開始播,很多關於老人的戲份也算是剛剛開頭,但是從中表現出來的細節已經能夠讓不少觀眾有認同感了。
  •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博愛行動】智慧養老讓老年人更有...
    像許兆春這樣購買服務的老人,全縣共有32000多名。智慧養老平臺為他們建立電子化的「一人一檔」,實現老人信息和健康大數據的收集,通過終端實時了解到服務對象的健康狀態,當老人有需求時可通過呼叫服務請求平臺派單。
  • 「長者食堂」解決老人就餐難 濟南高新區探索綜合養老服務新模式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劇,養老需求也出現多樣化,很多老年人不需要長期寄養,而只是想解決娛樂和吃飯難題。面對新問題,濟南高新區積極探索養老服務新模式,推出了包括「長者食堂」在內的綜合養老服務。早上九點鐘位於濟南大漢峪路的濟南高新區舜華路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開始熱鬧起來,老人們測體溫登記後進入活動室。
  • 智慧養老什麼樣?來瑞金二路街道居家養老解決方案體驗中心感受一下...
    「聽說那裡有智慧養老應用場景,去瞧瞧都有哪些功能?」最近,黃浦區瑞金二路街道居家養老解決方案體驗中心(以下簡稱「體驗中心」)在南昌路44號的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亮相,吸引了不少居民前來參觀。在這裡不僅可以看到適老化改造樣板間,體驗智慧養老應用場景,還能了解街道養老服務項目及相關政策,方便各個年齡層的老年人各取所需,度身定製適合自己的養老產品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