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西方藝術史上的繪畫技法

2020-12-13 騰訊網

聽說,你是學畫畫的?

那繪畫技法你知道多少?

西方藝術史上的繪畫技法你能說出來嗎?

嘿!是不是有點難度~

那就來聊一聊西方藝術發展的脈絡,

一起看看每個階段大師的繪畫技法吧!

(以下藝術階段的分期沒有那麼嚴格,

只列出了代表性畫家的畫作)

古典階段

「古典式」描繪物體,將其作為固定的、隔離的事物,放置在靜態的、空曠的空間中,就這麼一直固定下來。

技法:清晰的輪廓線,深遠的透視,平滑的陰影,暗色的、「粘稠」的用色。

哥德時期

楊‧凡‧艾克(Jan van Eyck)

《阿爾諾芬尼夫婦像》

喬託(Giotto di Bondone)

《哀悼基督》

文藝復興時期

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

《春》

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

《蒙娜麗莎》

威尼斯畫派

提香(Tiziano Vecellio)

《烏爾比諾的維納斯》

矯飾主義時期

丁託列多(Jacopo Robusti Tintoretto)

《蘇珊娜出浴》

巴洛克時期

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

《美惠三女神》

洛可可時期

華鐸(Jean-Antoine Watteau)

《發舟西苔島》

新古典主義時期

安格爾(Jean-Auguste-Dominique Ingres)

《奧松維爾伯爵夫人》

浪漫主義時期

德拉克洛瓦(Eugene Delacroix)

《自由引導人民》

寫實主義時期

米勒(Jean Francois Millet)

《拾穗者》

前印象派階段

馬奈說:「光線,是一幅畫中最重要的人。」

技法:簡單、鮮亮的形狀,沒有陰影,速寫般的筆觸。

馬奈(Edouard Manet)

《賣啤酒的女侍》

印象派階段

塞尚曾說:「莫奈是一個眼睛,但這是多麼出色的眼睛。」

技法:快速描繪,以捕捉變化的光,沒有固定的形狀、顏色是破碎的。

莫奈(Claude Monet)

《乾草垛》

莫奈(Claude Monet)

《查林十字橋》

後印象派階段

塞尚的主題不再是蘋果、人、或者杯子,而是一個顏色和空間形成的結構和韻律。

技法:顏色平面的前進和退縮,分散的線條。

塞尚(Paul Cezanne)

《靜物》

立體主義階段

立體主義把物體打破,將空間推到四周,直到它像早期的電影蒙太奇一樣,閃閃發光。

技法:多角度透視、反抗空間的相對性、同時性等等。

畢卡索(Pablo Ruiz Picasso)

《亞威農少女》

點彩畫派階段

修拉將光打碎為色彩的「點」(就像稜鏡一樣),你的眼睛會在一定距離上把它們混合起來。

技法:純黃色的點旁邊就是純藍色的點,看上去就是綠色的。

修拉(Georges Seurat)

《大碗島星期天的下午》

重內心表現的後印象派

梵谷式的內心情感張力。

技法:驚人的顏色條痕,緊張、旋轉的線條。

梵谷(Vincent Willem van Gogh)

《星空》

進一步發展的表現主義

美國抽象表現主義

技法:堆積的顏料,塗抹的顏色,濃重、粗糙的黑色線條。

傑克遜·波洛克(Jackson Pollock)

《No. 6, 1952 》

未來主義階段

展示運動中的物體,這讓它看上去像是一條正在走的狗,或者是搖動的尾巴。

技法:如今,頻閃式的照相機可以做到這個效果。

巴拉(Giacomo Balla)

《鏈子上的一條狗》

構成主義階段

描繪的事物和所有事物的本質結構元素。這既是「結構主義者(constructivist)」的全新開始,又是終結。

技法:實在的形狀和空間,抽象的顏色和形狀。

塔特林(Vladimir Tatlin)

湯伯利(cy twombly)

《黑板》

直到畫成像這樣,

情緒複雜,技法高超,有點深奧,

基本對繪畫材料沒有什麼要求了~

來源:國際藝術大觀

文章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如果覺得文章不錯請您分享轉發給您的朋友

相關焦點

  • 一篇看懂西方藝術史繪畫技法的發展脈絡,果斷收藏!
    那繪畫技法你知道多少? 西方藝術史上的繪畫技法 你能說出來嗎? 嘿!是不是有點難度~ 那就來聊一聊西方藝術發展的脈絡 一起看看每個階段大師的繪畫技法吧 註:從哥德時期到二十世紀 (以下藝術階段的分期沒有那麼嚴格 只列出了代表性畫家的畫作)
  • 欣賞藝術大師黃建南油畫,深度解析如何看懂世界名畫?
    要想看懂世界名畫,我覺得,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把握。其一,從繪畫技巧去欣賞。凡是世界名畫,在繪畫技巧上都是無可挑剔的,代表了某一時代所有畫家最高的技巧水準,並且,某些技巧是畫家獨創,給後世畫家提供了創作經驗。
  • 《讀懂繪畫》:一本理解西方700年繪畫藝術的科普指南
    《讀懂繪畫》選取了西方繪畫史上最具代表性的300餘幅經典作品,引領著讀者在西方藝術中遨遊。書中用輕鬆有趣的語言,把看起來高深、抽象、難於理解的西方藝術,深入淺出地進行講解,語言淺顯,簡單,卻又有著實效,能夠讓讀者很輕鬆地領悟到西方藝術的精髓。《讀懂繪畫》主要分為「古典大師」作品和「現代大師」作品兩部分。
  • 《大話西方藝術史》:色彩是如何將繪畫藝術一步步推向神壇的
    在繪畫藝術中,色彩一直有著非常崇高的地位,它可以讓畫面更豐富,更具有表現力,也能夠表達很多藝術家內在的情緒和技法。可惜的是,在以往的藝術創作中,色彩的用途一度被「單一化」了,藝術家們往往只傾向於用色彩去描繪事物的基本顏色,表達物體基本的立體明暗等。
  • 油畫技法 | 愛繪畫的你值得一看!
    油畫以歷史悠久、色彩濃烈等諸多優勢成為造型藝術中具有魅力的藝術門類油畫之旅漫漫這可少不了繪畫技法第一遍表面乾燥後再畫第二遍,必須在每一層幹透後進行下一層上色,由於每層的顏色都較稀薄,下層的顏色能隱約透露出來,與上層的顏色形成變化微妙的色調。
  • 中西方繪畫藝術有哪些區別?
    世界各國的繪畫藝術都走過各自不同的歷史,形式雖有所不同,但至今已基本形成了以中國為代表的東方美術和以歐洲各國為代表的西方美術。 中國繪畫在中國歷史的不同時期歷經了彩陶文化、青銅文化、畫像石、畫像磚、壁畫、宮廷畫、年畫、文人畫的不同階段,道路漫長曲折。
  • 琺瑯彩瓷——西方「畫琺瑯」藝術與中國傳統五彩藝術的結合物
    在這一過程中彩瓷色彩的不斷豐富化也導致了其在工藝上的不斷變化與改進,西方畫琺瑯藝術的洗染工藝與中國傳統國畫的勾繪筆法的完美融合,造就了盛極一時的琺瑯彩瓷藝術。如此渾然天成的結合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由於「玻璃白」的使用,琺瑯彩瓷在填色工藝手段上較五彩瓷更加豐富。
  • 十幅畫,秒懂西方繪畫史
    今天用十部大片+十幅名畫,帶大家一分鐘搞懂西方繪畫。從今以後,你就是酒桌飯局、美術館裡、迷妹群中,獨領風騷的藝術大咖。拉斐爾的藝術風格一句話概括就是——渾身散發著正能量。這正和他的人一樣,雖然他沒有達文西160的智商,沒有那麼多花邊新聞,沒有那麼多神秘的筆記,卻擁有最為秀美、典雅、和諧、明朗的性格,西方美術史上尊稱他為「畫聖」。這幅《雅典學派》就是他的代表作。
  • 中國繪畫與西方繪畫的區別在哪裡?
    西方傳統繪畫多強調寫實性。因此,在欣賞寫實性繪畫時,就要品位畫家是如何巧妙的運用明暗的轉折關係、色彩的對比與協調規律、透視原理與解剖結構,以及描繪的筆觸、畫面的機理等藝術效果,真實的再現客觀物象的存在狀態和人物形象的精神氣質的。
  • 活動回顧 | 植物繪畫技法:植物墨線圖講座
    上周六(8月15日),LIAN Center聯合自在博物書店五道口店舉辦的植物墨線圖繪畫技法講座圓滿結束。北林大的胡冬梅老師為學員們講解植物墨線圖的繪畫技法。學員們圍坐在一起,時不時的提問和請教,一起討論植物和繪畫技法。那什麼是植物墨線圖呢?
  • 油畫知識:寫實油畫的技法分析
    同時需開設一系列的專業基礎課作為其預設課程和輔助課程,包括人體解剖、全因素素描、坦培拉技法(蛋清畫)、印象派油畫技法、外光油畫、油畫材料研究(包括油畫布的製作)等。本課程的目的在於對西方古典油畫技法進行較為深入和全面的研究。古典油畫技法是西方傳統繪畫藝術的精華,也是全人類的文化瑰寶。
  • 魯東的繪畫藝術
    魯東酷愛繪畫藝術事業,對藝術創作有著火一樣的熱情,又注重冷靜的思索,很講究內在的情緒律動,融情、理、趣於一潭。在藝術天地裡大膽嘗試創新。他尊重、繼承民族傳統的精髓,又不囿於傳統的藩籬,不拘一格,大膽借鑑和融入西方繪畫技巧,把光和色與中國畫的水墨暈染和諧統一融於一體,力創新意。 很多學者、畫家、評論家,談到魯東的超小幅油畫說,其實這就是一幅「大畫」。
  • 書店裡的植物繪畫藝術講座:植物墨線圖技法
    蝴蝶蘭/圖:胡冬梅老師墨線圖,顧名思義是指用墨線勾畫出來的示意圖形。而植物墨線圖則是植物科學繪畫中常用的表現形式之一。能夠科學、藝術、真實的表達植物外部形態輪廓,內部解剖和部分特徵和質感等。由於植物的多樣性極為豐富,墨線圖的繪畫表現技法就複雜多樣。想要繪畫技術上達到較高的水準,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 談現代藝術設計與繪畫的關係
    設計者不但要具備繪畫的基本造型技能與審美意識,在商業文化產業的運用中也需要特殊的理解和創造性。   一、共性與共同面對的問題   現代繪畫與平面設計同樣都是個性的表露。回顧繪畫的發展史就會發現,無論中國還是西方,每一位傑出的大師都曾經創造過極端個性化的作品,他們的作品都具有自己的典型特徵。畫家、設計師們,尤其是現代派的一些大師,他們在創作時可以完全不用考慮其作品的社會性。
  • 國畫-雞的繪畫技法
    那麼,雞的繪畫技法有哪些呢?通過以下7步,我們就可以快速掌握雞的繪畫技法。雞是一種常見的家禽。他日出而涕,日落而息,是人類生活和諧的伴侶。      中國國畫-雞的繪畫技法頭戴冠,文也;足博距,舞也;見食相呼,義也;遇敵敢鬥,勇也;守夜思晨,信也。「雞」與「吉」諧音,因此又被視為吉祥之禽。在中國國畫中大吉大利、吉祥如意、金雞報曉、雄雞報捷、金雞迎春、雞鳴富貴、聞雞起舞等等,是歷代中國國畫畫家喜愛的題材。歷代善畫雞的中國國畫畫家甚多,如明代的沈周、呂紀,清代的高其佩、任伯年,現代的徐悲鴻、齊白石、王雪濤、陳大羽等都是中國國畫的畫雞高手。
  • 簡單聊聊為什麼裸體是西方繪畫藝術的常見題材
    裸體在西方繪畫藝術中確實是常出現的題材,那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我會按照自己的理解在各個方向去試圖解答一下,大家看看我說的對不對?首先,我認為我們說西方藝術文化偏愛裸體是站在我們自己的角度對比而來的。試想一下如果我們沒有這個對比呢?我們為什麼不能把裸體作為繪畫的題材呢?
  • 賞析|清華藝術博物館「西方繪畫500年展」精選作品③
    10月23日,清華藝博與東京富士美術館聯合舉辦了年度特展「西方繪畫500年——東京富士美術館館藏作品展」,展覽開幕一個多月來,已接待海內外觀眾五萬餘人次,引起熱烈反響。展覽「西方繪畫500年」精選了60幅來自東京富士美術館的西方藝術經典藏品,分為五部分:個性發現與人文闡揚,華彩樂章與懷古幽情,古典理性與浪漫情感,真實鏡像與光色建構,純粹觀念與混雜多元。
  • 專題:西方美術史——藝術審美(一)
    所以,培養審美力,從視覺藝術入門,聽覺藝術入手,輔以文學和哲思的修養。日復一日地修煉,終將達至"永生"境界,在一切可見的"物"外找到心靈的棲息地。 丁寧,浙江寧波人,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講授課程有《古典與唯美》、《西方公共藝術》、《西方美術史》。
  • 劉凱油畫材料技法工作室
    掌握限色的調色方式,了解油畫技法史,了解坦培拉繪畫原理和流程。第二階段: 掌握傳統繪畫技巧的造型原理和表現技巧,拓展限色調色方式。了解西方造型邏輯。劉凱油畫技法與材料工作室  劉凱油畫技法與材料工作室成立於2013年,多年來從西方藝術史的脈絡,研究傳統繪畫技法、傳統繪畫材料、現代繪畫技法、現代繪畫材料。
  • 繪畫很艱難,學習從技法到寫生再到創作,都是一段非常艱辛的歷程
    另一類是在掌握傳統技法的基礎上博採眾長,—方面吸納西方藝術精華,另一方面把傳統工筆畫的內涵拓展延伸,並吸收民間藝術、石窟壁畫的形式和技法,傳統為本,兼容並蓄,向兩端深入。還有一類是受日本畫的影響,加強對畫材的研究和開發,創作以礦物色使用為主的重彩畫,並積極推廣宣傳,試圖建立一個新的框架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