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哐當、哐當……」伴著機器的轟鳴聲,宿州市靈璧縣海納百川軸承有限公司的抽檢臺上,女工王秋豔熟練的拿著抽檢樣品進行檢測,和軸承相關的工作她已經做了10年。
作為土生土長的靈璧人,早年她和丈夫胡彪一起外出在浙江寧波從事軸承加工工作,隨著孩子的出生,為了解決上學問題,2016春節返鄉期間,丈夫胡彪在家門口尋覓起務工崗位。讓他們沒想到的是,就在離家不到10公裡的地方有一座新建的大型軸承加工廠正在招工,兩人毫不猶豫回到家門口務工。熟悉的工作得心應手,孩子們的上學問題得到解決,離家近還能照顧老人、輔導孩子做作業,兩人對現在的生活十分滿足,這一切都得益於當地對產業發展的反覆摸索。
軸承自動生產線正在工作
軸承工業「靈璧現象」
據悉,靈璧在外務工從事軸承加工的年輕人約有五萬,自2016年,靈璧軸承產業園開始建設,該縣就陸續定點聯繫他們返鄉務工,其中不乏像胡彪、王秋豔夫婦這樣的技術熟練工。
「靈璧是傳統的農業大縣,可以說是地下無礦產,地上無資源,工業無基礎,一直以來都是靠種植業支撐經濟社會發展,所以我們一直很窮。窮則思變,我們不甘落後,不斷探索靈璧工業發展之路。」靈璧縣委書記劉博夫說。立足百萬人口大縣的特點,靈璧縣曾經探索過以輕紡服裝作為首位產業發展的路徑,但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
幾經摸索,靈璧縣找出一條自己的路子:軸承產業大有可為,這五萬在外務工的軸承產業工人就是產業發展優勢中的一個。組建軸承產業發展服務中心、搭建科研創新平臺、加快鐵路貨場建設……在高標準做好產業規劃的同時,靈璧縣委縣政府先後出臺《靈璧縣加快軸承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關於加快靈璧縣軸承產業發展的意見》,為軸承產業發展做好頂層設計,瞄準產業鏈高端,完善政策體系,引導軸承產業向高質量方向發展。此外,靈璧縣委縣政府明確將2020年定為「營商環境提升年」,對標國內一流營商環境,大力營造務實高效的政務環境、規範有序的市場環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開放包容的人文環境。
目前,靈璧已建成一期、二期產業園共14.1萬平方米,佔地200畝,其中標準化廠房9棟共計11.5萬平方米,三期軸承研發中心標準化廠房19萬平方米,總投資3.5億元,佔地220畝,目前已完成投資1億元,部分廠房已交付使用。正在謀劃啟動機電產業園四期項目,建設智能化、標準化廠房30萬平方米及相關配套設施。
堅持高質量實現一體化
「為什麼是靈璧?」一棟棟廠房平地而起,在皖北大地上,一個大型軸承產業園區初見規模,看見這樣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人們不經要發出這樣的疑問。
「在河南、在江西,都有軸承產業園區希望我們去落戶,但最終我們選擇了安徽靈璧。」安徽甬靈達管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裘傑告訴記者,這家源於浙江寧波的企業,因為產業調整,需要向內地轉移。作為行業龍頭,向他們拋出橄欖枝的並非只有靈璧,最終選擇落戶此處首先得益於當地政府的優惠政策,廠房三年免租、基礎設施齊備、稅收優惠……當地政府誠意十足,但作為一個成熟的企業,落戶並不僅僅考慮這些優惠政策。
「隨著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靈璧作為其中一份子,有著其它區域難以比擬的優勢。」在裘傑看來,靈璧軸承產業園陸路距高速口幾分鐘車程,依託宿州東高鐵站,企業高端人才來回靈璧和寧波十分方便,水路經當地水系也可通江達海,年底靈璧火車站還將開通貨運專列,這一切對於軸承企業來說都是重大利好。
「產業鏈齊全,企業高端,政府引進企業的思路十分清晰。」同樣來自浙江的宿州優嘉軸承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陳偉覺得,靈璧軸承產業園能從一期發展到三期,擁有目前這樣的規模,很重要的也是最吸引他們的一點是政府不盲目引進企業。「經過挑選,完備高端產業鏈,這是產業園對於優質企業的重要吸引力。」
「承接發達地區產業轉移,只有堅持高質量,才能實現一體化。」這是靈璧主政者們達成的共識。「目前園區80%的軸承企業來自長三角,初步形成了上下遊配套的產業鏈條。」靈璧縣投資促進中心副主任範俊說。
「訂單班」正在上課
靈璧工業的「秘密武器」
在靈璧人的眼中,軸承產業的迅速發展,有著「秘密武器」,那就是靈璧縣高級職業技術學校和合工大技師學院靈璧分院,兩院共有在校生上萬人,開設了以企業命名的訂單式培訓班。「我們已經為縣內4家龍頭企業開設了5個軸承班,學生共270人。」靈璧縣高級職業技術學校校長尹成新告訴記者,通過訂單式培養,針對軸承產業特色,校企雙方共同制定並實施培訓計劃,優化課程設置,讓訂單班管理運行與企業文化、技能人才需求融為一體,為軸承產業做好人才保障。「通過系統的技能學習,這些同學將成為靈璧工業發展的後備人才。」
重視人才培養,聚焦核心技術和關鍵環節。靈璧依託洛陽軸承研究所、合肥工業大學等科研機構,引進高層次專業技術團隊,搭建科研創新中心,建設軸承檢驗檢測平臺。同時,靈璧縣與洛陽軸承研究所達成合作協議,洛陽軸承研究所與靈璧縣10家以上軸承企業建立長期合作關係,提供各類技術服務;在3年到4年時間內,協助園區企業申報相關發明專利10項以上,培育高新技術企業10家以上,並根據企業實際需求,為靈璧縣軸承類企業提供各種形式培訓。
「抓住皖北承接產業轉移集聚區建設的契機,打造百億級軸承產業基地,對於百萬人口的靈璧縣來說,是難得的發展機遇。」縣委書記劉博夫說,「產業選擇了,要做到什麼樣水平?要做就要做到最好!」通過充分論證,靈璧縣提出了打造「百億級軸承產業基地」的總體發展目標:到2021年底,全縣軸承產業設計產能達到100億元;到2022年底,全縣軸承企業銷售額達100億元;到「十四五」末,全縣軸承產業工業增加值達100億元。(記者 張毅璞 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