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梅梅
一個人,一座城,一次相遇,一份懂得。
兒時的記憶深處,一定還記得故鄉吧。連綿起伏的山,潺潺的流水,嬉鬧的夥伴,一縷縷炊煙從低矮的房子裡升起。
小時候父母給我們做的家常菜,真的很喜歡吃,現在還記得,真的是一種美味佳餚,突然就喜歡起來;小時候玩過的遊戲,總想著帶著孩子一同去體驗一番。現在想起來真的很懷念,兒時的記憶,可歲月催人老,我們漸漸到了中年,父母也相繼老去,離開,慢慢的,故鄉也就成了無人居住的老宅。
沒有了父母的故鄉,仿佛那裡沒有了自己眷戀的東西,每次即便回去也是心無所依,再也感覺不到歸屬感。
這個時候的你,才會發現,當有一天父母不在了,故鄉,就再也不是我們記憶中的故鄉了。
一、故鄉裡沒有父母的話,即無家可歸
這世間唯有父母,才是可以為你付出一切,而不求任何回報的人。有父母在的故鄉,每次回家,父母都會給我們做好多好吃的,看到都是整整齊齊的房間。母親在廚房裡忙忙碌碌的身影。
可是,當父母不在了,就會和故鄉越來越遠,即使回到故鄉,也是像做客一樣了。沒有父母的故鄉真的回不去了,不是不想回,而是回去後就會是滿心的酸楚。縱然老屋還在,可是屋裡不再有那炊煙嫋嫋,火炕也是塵封冰涼。便也只能像無根的浮萍,孤孤單單,周轉在親朋好友家裡,也不會是以前的感覺了。
父母在,家就在,父母不在了,就連故鄉也變得陌生了。趁父母還在,常回故鄉看看,別讓親情成為遺憾。
二、沒有父母的故鄉,無處撒嬌
沒有父母的故鄉,回鄉,只能是坐在父母的墳瑩邊,長長短短地向父母道出自己小家的境況,濁酒一杯,淚落數行。再也聽不到父母的千叮嚀萬囑咐了。
父母在,無論你多大,回到故鄉,你都是父母他們的心頭肉,他們會為兒女準備最好的,在父母的心裡,沒什麼比兒女的幸福更重要了。
可是現在父母都已經不在了,再也沒有了往日的幸福時光了,回到故鄉,就再也沒有這樣的父母親情了。也只是像無根的浮萍一樣,孤孤零零,輾轉在親戚朋友家,卻再也不是以前的感覺了。
如果父母在,只要回到他們身邊,你就是他們心目中長不大孩子,永遠都需要他們的照顧,你也欣然接受和享受著父母的照顧,這是一種天倫之樂。
三、沒有父母的故鄉,無人送行
當父母還健在時,對於子女,他們只需要子女吃得飽,穿得暖,過得好就行了,其餘沒有什麼期望。
當兒女遇到困難的時候,他們總會擔心得睡不著覺,恨不能為我們排憂解難。父母,就是把什麼好的都留給我們,總是什麼都先替子女考慮,總想著不要麻煩子女,家裡有大事小事,也總是報喜不報憂,就是怕我們在外擔心。
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只有父母能為兒女付出一切,可是現在自己也做父母了,才能體會父母多麼的不容易,
在父母都健在的時候,我們應該都抽出一些時間,來陪陪父母,一起嘮嘮嗑,一起吃個飯,多陪陪父母,父母歲數大了,沒什麼要求,做兒女的經常來陪陪他們,父母就很開心了。
如今父母離開了我們,再也沒有人將你背包塞滿,也沒有人依依不捨地回頭。這時候你也許會感覺,父母不在,那種心情和腳步都會有些沉重了。
人生最大的悲痛,莫過於子欲養而親不待。朋友們,在父母年歲漸漸增高時,你有沒有好好算過,你還有多少機會陪陪她們?
梅梅寄語:趁我們的父母還健在,我們要多抽出時間(常回家看看)多陪陪父母,這是我們做兒女的,最機本為父母做的,(常回故鄉看看)最好的孝順,就是要多陪陪父母。不要給自己留下遺憾。
圖片來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