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臨潁雲朵森林幼兒園的園長,這也是我在臨潁做自然教育的第五年,辦園之初,我就確定了辦園目標是做一家真正的森林幼兒園。實踐自然教育的四年裡,很多人勸我轉型做傳統的幼兒教育。因為在臨潁,絕大部分家長選擇幼兒園最重要的兩點,一個是離家近,另一個是在幼兒園學了多少東西?家長希望孩子在三歲就會背很多古詩、英語單詞;四歲能認字寫字,五歲已經開始學加減計算,甚至五歲就已經提前把小學一年級的知識全學完了。家長對未來充滿焦慮希望孩子提前學多學,幼兒園樂得迎合市場迎合家長。像我們這種以順應尊重兒童發展規律而學習,以自然和運動為特色的幼兒園倒是顯得不務正業和格格不入了。那是不是只有老老實實坐在教室學習,就能學到了知識,就一定贏在了起跑線上,成為人生贏家呢?影響孩子學習成績優秀的因素到底是什麼?
伏爾泰說:「生命在於運動」,腦科學研究家說:」運動塑造大腦「。
人的一切智力活動都依賴神經系統的複雜運作,而神經系統的發展從本質上講又依賴豐富多元的感覺刺激。
從小被限制在桌椅之間,靜坐太久缺乏豐富多樣的體能運動的孩子,顯然是沒辦法擁有豐富多元的額感覺刺激,也就不能調動全身感官來吸收外界信息,只有孩子到各種不同的環境場景中,進行大量的攀爬滾蹦跳、站臥行走立的活動,獲得豐富的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前庭覺、本體覺等感覺刺激,才能實現大腦神經元的聯結於神經網絡的複雜化,實現大腦功能發展的最大化。
無論是每天上午半天的體能課或自然課,還是每周風雨無阻的遠足,我們一直在努力,冒著風險,在充分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給孩子們提供多樣化的運動、豐富的自然環境,保證孩子每天有三個小時的戶外活動時間,在運動中充分發展和使用自己的身體。
在大自然中玩耍和學習,鍛鍊多重感知能力,打開五感,動用聽覺、視覺、嗅覺、味覺和觸覺,直接進行觀察體驗和思考,在直接體驗中學習並獲得真知識。
運動與自然,不只是國家的要求,而是最適合孩子發展的需要。
四年多以來,雲朵森林幼兒園一直堅持實踐以自然和運動作為教育重點,希望培養孩子面向一生的優質生存能力,希望孩子在這裡學到的不僅是知識,更是強健的身體,鋼鐵的意志,想像力、創造力、思維能力、獨立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各種生存力。
在雲朵森林幼兒園,除了自然和運動,孩子的早期閱讀和語言的學習也是我們學習的重點,學校收藏了大量國際經典繪本,每個班級的繪本架都有屬於自己的繪本並定期更新,而每周一下午是我們的繪本閱讀課,老師在在給孩子重複朗讀繪本之後,會引發孩子對繪本進行討論,引導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並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去進行關聯聯想。
今天薔薇班閱讀的繪本是《田鼠阿佛》,反覆閱讀後,老師和孩子們討論這個故事裡都有誰?叫什麼名字?發生了什麼?阿佛在冬天來臨時收集了什麼?如果你去收集冬天,你想收集些什麼?孩子們圍繞著這幾個問題,進行了激烈的討論,並根據我們農場的冬天,進行了很多的想像。這樣的繪本閱讀課,不僅鍛鍊了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文字理解能力、思考問題的能力以及想像創造力,更是培養了孩子對閱讀的興趣和良好的閱讀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