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關係已病入膏肓,離婚冷靜期能拯救瀕臨死亡的婚姻嗎?

2020-12-21 愛寫字的王惠惠

2020年還有不到20天結束,2021年1月1日起我國《民法典》實施,其中有離婚冷靜期的規定,民政部門增加了離婚申請30天的冷靜期。

1

背 景

早在2008年,尚紹華從「婚姻治療」的角度,提交了一份《建立婚姻輔導制度》的提案,得到民政部的重視和回復。

2010年兩會期間,時為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的尚紹華聯同中國社會工作協會婚介行業委員會以及百合網,在經過深入調研後,提交了一份名為《建立離婚冷靜期,培養婚姻諮詢師》的提案,建議通過修改離婚程序以及婚姻諮詢服務,挽救不應解體的婚姻。

尚紹華建議參考中國一些城市和其它國家設立離婚冷靜期的先進經驗,修改離婚程序,在夫妻提交離婚申請後,設立3-6個月的冷靜期,讓當事夫妻慎重考慮後,再批准離婚。

基於中國離婚登記對數自2001年以來連續10年持續增長。

隨著20世紀80年代出生的獨生子女已開始進入婚戀期,夫妻都是獨生子女的「雙獨婚姻」現象逐漸顯現。

「80後」的婚姻穩定度遠低於平均水平,「閃婚」、「閃離」的現象非常普遍。

很多「80後」夫妻結婚僅1年左右,就因為鍋碗瓢盆、油鹽醬醋、家長裡短等小事打得不可開交,鬧得雞犬不寧,直至離婚。

「雙獨」婚姻家庭,夫妻雙方都是獨生子女,往往缺少寬容,婚後雙方又缺乏對婚姻磨合的耐心,不太懂經營婚姻的技巧,因此,草率離婚越來越多。

面對居高不下的離婚率,我們倡導準備離異的夫妻在離婚冷靜期,多都有關改善夫妻關係的書,幫助雙方重拾親密關係。如以下介紹的《親密關係》,值得一讀。

2

《親密關係》解讀

加拿大國際演說家克裡斯多福·孟在人際關係領域深耕近三十年,為加拿大、美國、中國、日本等多個國家的人提供過幫助 。

他在其《親密關係》一書中有關章節談到,夫妻關係會經歷四個階段「浪漫」、「幻滅」、「內省」、「啟示」。

浪漫——熱戀新婚。不管你和另一半現在感情處在哪一個階段,但是你一定記得你們初次見面時的場景。

正如王菲在《傳奇》這首歌裡所唱:「只是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

雙方確認過眼神以後,便產生了一種奇妙的感覺。

於是,你們便相戀了,那時你們兩情相悅,百看不厭。

就連對方的缺點也解讀為獨一無二、與眾不同的特點,空氣中充滿甜蜜的味道。

陷入熱戀的你們,克服重重困難,海誓山盟,步入婚姻的殿堂,這時燕爾新婚,如膠似漆,彼此包容,水乳交融。

這是浪漫階段。

快樂的日子總是過得很快,不久,你們會面臨各種婚姻生活的考驗。

幻滅——婚後有娃。

面對現實中每天開門的N多事,基礎款的有油鹽菜米醬醋茶,升級版的房貸、車貸、職場、人際關係,與鍋碗瓢盆交響曲一起奏響的,還有夫妻的爭吵聲。

如果這時孩子降臨了,同時伴隨著娃娃的「哇哇」啼哭,你會猛然發現,你身邊的伴侶好像變了一個人,他是媽寶男,你就要伺候兩個孩子。

他大男子主義,你就要面對一個甩手掌柜,這些都會像最後一根稻草壓垮你這個脆弱的新手媽媽。

於是,你們互相指責,相互傷害,你後悔嫁人,他懊惱娶你;你後悔當媽,他懊惱養家。

想想也是:他用一分鐘當爸,你卻要用一輩子做媽,好不划算的一宗「買賣」。

生活得不堪重負,讓你苦不堪言。

如果你這時不懂得如何與丈夫溝通、交流,很可能抱著孩子或扔下孩子回娘家。

娘家爸媽明事理會勸人,幫你分析問題找出辦法還好,如果你也是一個媽寶女,有可能就此提出離婚,與他分手。

難怪有人說,再恩愛的夫妻,一生中都有100次想離婚的念頭和50次想掐死對方的衝動。

其中一半,最容易發生在生完孩子的頭兩年。

這是幻滅階段。

為什麼會這樣呢?「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誓言猶在耳畔,但一切都變了樣,這並是你當初想像的幸福婚姻啊!

帶著這個疑問你會自然而然進入下一個階段。

內省——離婚冷靜期。

戀愛時總帶著濾鏡看他,覺得他幹什麼都自帶光環,走近了之後,光環褪去,才發現他是一個有各種各樣缺點的普通人。

也曾想過改造男人,但是男人是你想改造就能改造的嗎?

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時候,我們會更加失望,帶著憤怒,開始指責,與之爭吵,最後以分手草草收場。

不知道在這些經歷中,有沒有找到你的影子?在這段婚姻中,難道我們就沒有挽回的餘地嗎?

只要你們能熬過幻滅階段,還沒有和伴侶說「拜拜」的話,你們可以進入到親密關係的第三階段——內省。

內省也就是自我反省,進行親密關係上的自救。

如果我們曾遭遇過對婚姻的絕望,說明我們太把婚姻理想化了,把自己的幸福寄托在伴侶身上,而沒有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

你也許求助過親戚朋友,甚至不惜花重金請「大師」「高人」指教,卻獨獨忘了因為不管是親密愛人,還是真心朋友,與這些人關係最為緊密的其實就是你自己。

如果夫妻關係出了問題,你並不需要尋求外力的幫助——你自己就有足夠的能力來處理問題,因為你置身其中,你才最有發言權、掌控權。

出現問題雙方都有責任,你應該明白這點。

就如美國《紐約時報》百萬暢銷書作者、知名婚姻輔導專家蓋瑞·查普曼博士在其《愛的五種語言》中講到:「只要你用對了方法去用心經營婚姻,婚後的生活一樣可以像戀愛時候甜蜜,甚至比戀愛更甜蜜。」

蓋瑞·查普曼博士曾在美國各地舉辦婚姻研習會,為已婚者提供婚姻輔導,挽救了無數在感情破裂邊緣掙扎的夫妻。

《親密關係》裡也介紹了四種偏差行為:

第一種,企圖引起對方的注意。在親密關係中,我們會發脾氣、使小性子、故意說一些氣話等。比如,女人為了引起男人的注意,常常會說:「你是不是不愛我了?我就知道你不愛我了。」

第二種,權利鬥爭。雙方就每一件事都要爭論對錯,非要分出個勝負來。就連著名的錢鍾書、楊絳夫妻,他們的恩愛是出了名的,但也曾因一個法文字的發音而爭吵,都認為自己的發音是正確的。

第三種,報復心理。這是一種攻擊性最強的偏差行為,也是最容易製造傷害的一種行為。

比如:丈夫為了報復妻子,吵架後在高速路上任性自顧下車,讓雖有駕照但不太開車的妻子手足無措。

而妻子為了報復丈夫,總是在丈夫有生理需要的時候,找藉口不過夫妻生活,把丈夫涼在那裡。

第四種,自我放棄。「反正我就這樣啦,你看著辦吧!」消極對待,從不配合,敷衍搪塞,從不走心。

比如,妻子有潔癖,而丈夫卻不講衛生,故意讓妻子噁心。當妻子抱怨時,丈夫總是以自己習慣為由搪塞過去。

他是真的改不了嗎?他只是不上心罷了。這只能使妻子越來越寒心。

以上四種偏差行為就是親密關係中的「大殺器」,不知道你這樣折磨過你的伴侶嗎?

如果有人說,我已經和伴侶相互傷害了,怎樣才能及時打住呢?

《親密關係》一書中給我們提供了一種比較聰明的做法——嘗試溝通,說出心中所想。

當你感到受傷時,一定要讓對方知道,直接說出原因和感受,而不要拐彎抹角地讓對方去猜。

正如美國約翰·格雷博士在其著作《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中,把男女比喻為來自不同星球的生物,說明男女之間心理和思維模式如此不同,甚至有些方面完全是背道而馳的。

男人不可能100%了解女人,女人也不可能100%了解男人。兩性之間,永遠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差異,這就要求我們在婚戀中要寬容和體貼對方,互相理解包容。

比如,丈夫小李當著客人的面對妻子小麗呵斥,小麗當時就受不了。

如果小麗不相讓的話,會一下激化矛盾,勢必吵得不可開交。

但是,聰明的你,會怎麼做呢?

是的,正確的處理方法是,他們應該及時溝通。

小麗可以背著客人悄悄問小李,剛剛是啥引起他對她發火,如果是小麗做的不對,她可以馬上向小剛認錯;如果是小剛誤會了,小麗及時與丈夫溝通,也會消除小剛的不滿。

這樣一來,夫妻雙方都會清楚各自的底線在哪裡,從而在生活中儘量避免不必要的摩擦,也不會任由矛盾升級。

因此,當你在親密關係中試圖引起對方注意,或者與對方進行權利鬥爭,乃至報復對方、放棄自我的時候,你一定不要犯迷糊,要很快清醒,馬上打住,及時止損。

以上這些都是損害親密關係的偏差行為。

但是如果夫妻雙方並沒有進行主動溝通,僵持在那裡,那又怎麼辦呢?

《親密關係》建議——再堅持一下。

因為,只要你能堅持,那就意味著你還不想和對方徹底分開。

可分三步行動來挽救你們的關係。

第一步,使用旁觀者的視角,判斷自己在夫妻關係中扮演哪種角色。

《親密關係》中指出,你很可能扮演這三種角色:「拯救者」「迫害者」和「受害者」。

「拯救者」的主要表現為高高在上,認為自己是來拯救對方的。

「迫害者」的表現則是喜歡指責對方,就像教官一樣對伴侶嚴格要求,一旦伴侶不達標,就會對其冷嘲熱諷。

而「受害者」則會懷疑自己,認為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對待,卻又不採取任何行動。

下面我來舉個例子,你來判斷一下主人公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

小玉結婚之後,由娘家出首付買了一套住房,因丈夫做生意,收入不穩定,約定按揭由小玉每月工資來還。

可是時間久啦,生活開支增加,丈夫也沒有拿出更多的錢來補貼家用。

但是小玉並沒有和丈夫及時溝通,而是一天一天忍受著。終於有一天,小玉實在忍無可忍,她覺得自己為這個家做出了如此大的貢獻,而丈夫卻絲毫不懂得感激。

於是,她開始挑剔丈夫沒出息,諷刺他掙錢少,甚至還會大聲斥責他。

他倆經常吵架,關係也一天比一天差,小玉覺得自己快過不下去了。

可以看出,小玉總是不滿意丈夫,常常覺得婚姻對自己很不公平,但是她卻沒有採取什麼行動去挽回自己和丈夫之間的感情。

所以,她總是扮演著「受害者」的角色,偶爾還會扮演「迫害者」指責丈夫。

我們既然對角色進行了判斷,接下來該怎麼做呢?

這就進入了第二步,傾聽伴侶的心聲,反思自己。

在幻滅階段,我們就已經強調過溝通的重要性了。主動溝通並不是一件丟人的事,相比於失去對方,所謂尊嚴、「面子」都是浮雲。

正如美國著名的馬歇爾·盧森堡博士,發現了神奇而平和的非暴力溝通方式,他在其《非暴力溝通》書中闡述,人的天性是友善的,暴力的方式是後天習得的。

最常見的是,受原生家庭父母之間溝通方式的影響,導致我們模仿、承襲夫妻間的溝通模式。

通過非暴力溝通,我們褪去隱蔽的精神暴力,愛將自然流露,從而讓世界各地無數的人們獲得愛、和諧和幸福。這一方法,仍然適用於親密關係中的夫妻溝通。

溝通的時候一定要仔細傾聽對方心聲,尤其是當你覺得不想聽的時候。因為對方說的與你想的不一致,這恰恰是你最需要聆聽的。

另外,如果對方有什麼地方讓你無法容忍,也許這正是你存在的缺點。比如,你格外討厭丈夫摳門,這也許反射出,你也不是很大方的。

在小玉的那個例子中,她總是嫌棄丈夫沒本事,其實她真正嫌棄的是沒出息的自己,只是將過錯怪罪給丈夫而已。

那麼,我們怎麼來幫助小玉呢?

這就是第三步,對自己負責,聽從本心,做出選擇。

作為一個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你可以而且必須為自己做出的每一個選擇負全責,也希望你做出順應自己內心的決定。

小玉坦然接受丈夫掙錢能力有限的事實,而選擇由她自己,利用業餘時間兼職賺錢,補貼家用。

所以,小玉將家庭經濟壓力責任推給丈夫是沒有道理的,只要他們合理規劃經濟目標,制定賺錢的計劃,共同努力,夫妻同心,其利斷金。

如果她確實覺得自己不再愛丈夫了,她可以選擇結束這段親密關係。

如果她覺得還可以挽救一下,那麼就請她全情投入到這段關係中,因為:對伴侶付出什麼,就是對自己付出什麼。

總之,當你感覺親密關係已經走到盡頭的時候,不如仔細思考一下,你究竟為什麼會感到失望。

第一步,使用旁觀者的視角,看看自己在親密關係中扮演了哪種角色,拯救者?迫害者?還是受害者?是不是自己戲太多?入戲太深?

第二步,聽聽伴侶的意見,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也無意中傷害過對方。

第三步,對自己負責,聽從本心,做出選擇。

不管是選擇繼續,還是選擇結束,它一定是你選擇的最佳結果。

這是內省階段。

到這時,你有沒有對親密關係有更深的理解呢?是否對自己的親密關係也進行了思考呢?

是的,親密關係的核心其實在於我們自己,是一種讓我們感覺到舒服,而且還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可見,想要建立一段長久的親密關係,我們需要投入、溝通,還有反思。

那麼,怎樣知道自己努力維繫、經營的這段關係已經「成熟」,或者說目標已經達成了呢?

請不要擔心,生活會不斷給你啟示的。

啟示——走出自我,擁抱世界。

啟示主要有三種呈現的方式:

第一種,不經風雨怎能見彩虹?

只有經過親密關係中的一個又一個階段,解決親密關係中一個又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不斷打怪升級,你才能獲得成長的力量,發現真正的自己。

這種方式比較難熬,很多人半道就放棄了。

第二種,被動等待靈光乍現。

在某個瞬間,你會突然開竅,仿佛受到了神靈啟示,然後看透一切。

只是這種方式太過偶然,你無法掌握。

第三種,以愛之名,進行想像。

從「愛」的角度出發,想像出伴侶或者生活最美好的一面。

作者說,這是一種捷徑,可以讓親密關係迅速恢復。

比如,當你和丈夫因為生活瑣事爭吵不休的時候,你可以深吸一口氣,然後問自己一個問題:「如果我把他當成自己心愛的人,我會怎麼對他?」

你會不會瞬間想到他當初吸引你的地方?會想到他對你的好,然後冷靜下來?

因為在這個時候你的腦海裡浮現出一位既帥氣又體貼的愛人,心也跟著變得柔軟起來。

很快,你開始放緩語氣,溫柔地說話,和丈夫之間的氣氛也緩和了起來,兩人之間的關係似乎也和諧了一些。

而在半小時前,你們可能還面紅耳赤地像仇人一樣爭吵。

這非常不可思議,對吧?這就是啟示給你的幫助。

當然,有人會說:「我一看到他那張臉,一聽他開口說話,氣就不打一處來,你讓我想他最好的那一面,我實在做不到。」

像這樣的朋友可能就不能走捷徑了,需要使用第一種方式走過一條長長的路,然後才能到達終點。

在此過程之中,你始終要確定的是自己對這段親密關係的決心,這樣你才能擁有堅持下去的勇氣和採取行動的魄力。

總之,真正的親密是「一地雞毛」之後的升華。

有些人在經歷過浪漫之後,就索然無味;有些人看著眼前人逐漸幻滅而喪失信心;還有些人不堪忍受內省的痛苦,最終選擇放棄。

這些作法都很可惜,因為害怕麻煩而放棄了自己的親密關係,都沒能走到最後,也沒能成長為真正強大的自己。

正如《親密關係》書中所言:

你必須一步一個腳印地走過每一個階段,最後才能體驗到真正的親密關係。

所以只要還有愛意,就請你不要放棄,因為只有穿越沙漠,你才能喝到最甜美的甘露。

親密關係的力量遠比我們想像的更為強大。

它可以鍛鍊我們的溝通力、觀察力、想像力等多方面的技能,讓我們在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當中,不斷成長,從而成為一個獨立而又強大的人。

這是啟示階段。

3

3

用離婚冷靜期改善夫妻親密關係

2003年頒布的《婚姻登記條例》取消了審批期的規定,中國事實上變成了世界上離婚手續最簡便、離婚最快捷的國家之一,要求離婚的夫婦當場就可拿到離婚證。

不少衝動的夫婦晚上吵架,第二天早上離婚,到下午就後悔了。「衝動是魔鬼!」這樣的鬧劇再也不會立刻上演了,或至少推遲30天上演。

同時,兩會代表還提出,設立公益性質的婚姻諮詢服務,聘請婚姻家庭諮詢師或心理諮詢師,為處在冷靜期的夫妻提供輔導,讓更多的婚姻得到調適和挽救。

我們大家解讀了《親密關係》後,但願曾想趕在年底或明年初離婚的夫妻,可以有10多天—40多天的離婚冷靜期。在這段時間裡,相信自己有足夠的能力來處理婚姻問題,並與另一半共同成長,最終體驗到高層級的、真正的靈魂伴侶關係。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離婚冷靜期今天正式實施,離婚冷靜期,能挽救瀕臨死亡的婚姻嗎?
    對於離婚冷靜期,褒貶不一,贊同的人會說,這很多夫妻吵吵鬧鬧要離婚,其實就是一時意氣,冷靜下來就好,否定的人會說,婚姻不破裂就不會鬧到離婚,現在把平時比較簡單的事情複雜化,本來決定要離婚了,再冷靜下來有什麼用。不管你是持贊同還是反對,這一法例已經開始實行。其實,之前沒離婚冷靜期,想要離婚的也不是就如一般人那樣想的,簡單就能離。
  • 離婚冷靜期|觀點:離婚冷靜期不適用於訴訟離婚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最近這段時間,「離婚冷靜期」引發熱議。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梳理發現,不少人心存疑慮和擔心,比如「離婚冷靜期」會不會不利於家暴受害方?夫妻一方在離婚冷靜期內,發生財產轉移怎麼辦?會讓離婚變得更難嗎?對此,記者針對多個焦點話題,採訪了省律協婚姻家庭法律專業委員會主任曹冬梅。
  • 2020離婚冷靜期實施了嗎,離婚冷靜期真的能挽救你的婚姻嗎?
    自婚姻登記機關收到離婚登記申請之日起30日內,任何一方不願離婚的,可撤回離婚登記申請,而離婚冷靜期已經在通過的民法典引入,2021年1月1日正式實施。依據新的規定,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經雙方當事人同意,可以設置不超過3個月的冷靜期,如果是協議離婚的,設置一個月的冷靜期。
  • 聊聊國內「離婚冷靜期」的前世今生!
    #最近備受國人關注的「離婚冷靜期」,你真的了解嗎?早在2003年之前,在國內離婚需要有一個月的審批期,很多夫妻就是在這一個月中後悔的。不得不說,這一措施確實挽救了不少瀕臨分離的家庭。事實上,在中國的一些地方,面對高離婚率,也有冷靜期的做法。比如:2004年上海市就有針對辦理離婚手續的夫婦,發放離婚告知書,給彼此一個冷靜期的做法。
  • 讓離婚冷靜期拯救破碎的婚姻,用3招建立親密關係,挽回一個家庭
    2021年1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實施,為了貫徹民法典有關離婚冷靜期制度的規定,民政部對婚姻登記程序進行調整,在離婚程序中增加了冷靜期。 冷靜期是自婚姻登記機關收到離婚登記申請並向當事人發放《離婚登記申請受理回執單》之日起三十日。
  • 中國離婚率30年翻10倍,30天離婚冷靜期能保護婚姻嗎
    當離婚的人越來越多時, 30天的「離婚冷靜期」寫進了《民法典婚姻家庭編》,法典第1077條規定:「自婚姻登記機關收到離婚登記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任何一方不願意離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記機關撤回離婚登記申請。」離婚需要冷靜期嗎?設置離婚冷靜期能否起到挽救婚姻的作用?離婚冷靜期會不會成為「家暴」的保護傘?
  • 離婚冷靜期可以挽救婚姻嗎?好事還是壞事?
    離婚冷靜期可以挽救婚姻嗎?好事還是壞事?美國、英國、加拿大、韓國等國,都有一個月到一年的「離婚冷靜期」規定,根據韓國的經驗,在該制度試行半年後,協議離婚取消率從6%上升到23%。而在中國的一些試行地區,也有不少人在冷靜期打消了離婚的念頭。《民法典(草案)》為何要引入「離婚冷靜期」?設立離婚冷靜期,能挽救那些瀕危的婚姻嗎?它是否會阻礙離婚自由?怎樣才能在離婚時實現實質公平?以及關於單身女性凍卵,法律是否落後於現實?
  • 30天「離婚冷靜期」下月實施 給輕率離婚的夫妻一劑「後悔藥」
    烏魯木齊晚報全媒體訊(記者史漓莎)為避免衝動離婚、草率離婚,下月正式實施的《民法典》中,將增設一項新的法律規定――「離婚冷靜期」。所謂離婚冷靜期,是指要離婚的夫妻,經過協定決定分手,去民政部門籤字離婚時,要等過了30天的冷靜期之後才能拿到離婚證。
  • 離婚冷靜期實施後,許昌婚姻登記處變了
    《民法典》第1077條規定:自婚姻登記機關收到離婚登記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任何一方不願意離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記機關撤回離婚登記申請。「本條規定的這30日即為離婚冷靜期。離婚冷靜期是指夫妻雙方關係表現出破裂時,雙方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離婚,依法應當對是否離婚進行冷靜思考。
  • 離婚冷靜期是什麼意思 離婚冷靜期是多久實施了嗎
    在分組審議中,有關草案婚姻家庭編的三大問題引發熱議。關於完善離婚冷靜期草案第1077條規定了離婚冷靜期:自婚姻登記機關收到離婚登記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任何一方不願意離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記機關撤回離婚登記申請。前款規定期間屆滿後三十日內的,雙方應當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發給離婚證;未申請的,視為撤回離婚登記申請。
  • 新刊上架 | 離婚冷靜期落地3個月後,竟然真的有用?
    《民法典》主要起草人之一楊立新教授介紹,冷靜期的初衷,是減少衝動離婚。「我國目前的離婚程序過於簡單,在實踐中,存在很多的草率離婚、衝動離婚的現象。」有人說,衝動離婚就衝動離婚唄,那只是少數人,何必綁架大多數?他們後悔的話,復婚不就行了嗎?其實,衝動離婚不是少數。
  • 最新婚姻法出爐,離婚冷靜期真的能挽救婚姻嗎?數據顯示打臉輿論
    第一千零七十七條規定,自婚姻登記機關收到離婚登記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任何一方不願意離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記機關撤回離婚登記申請。這條規定一經公布,就在網絡上引起了軒然大波。事實上,這並不是「離婚冷靜期」第一次出現在公共視野中。去年這個消息一經公布,就受到了廣泛的關注。但輿論反對的同時,我們是否忽略了婚姻的本質?為什麼一組組的數據證實執行這一條例是利大於弊呢?
  • 冷靜以後 婚姻能否得到挽救?——從「離婚冷靜期」說開去
    我的一個朋友就是因為離婚時太意氣用事,一心只想跟對方脫離夫妻關係,而選擇了淨身出戶,如果當時有冷靜期,給她一段時間思考,她可能會為自己爭取一些權益。婚姻是人生大事,離婚更關係到子女問題、財產分割等,設置冷靜期一方面可以減少「衝動型離婚」,讓夫妻雙方從眼前的困惑中暫時走出來,冷靜思考婚姻是否值得存續。
  • 離婚冷靜期,無關KPI
    在賭城鬧掰的男男女女是典型的衝動離婚,放到中國,就是「離婚冷靜期」拯救的精準對象,破壞社會秩序的一份子,不配得到理解的群體。然而這群人在段子中顯然是作為【被羨慕的對象】存在的,【離婚通道】也一直被視為《老羅語錄》中最經典的一段。
  • 2019年超過400萬對夫妻離婚:「離婚冷靜期」機制,真的有用嗎?
    感情是分很多種的,夫妻恩情和夫妻愛情也是兩碼事。前者更偏向於親情關係,後者才是羅曼蒂克的浪漫主義。但是愛情往往是經不起歲月推敲的,當愛情淪陷在現實婚姻的柴米油鹽裡之時,所謂的浪漫就很快煙消雲散或者是轉變為親情,說到底,愛情的最後歸宿也是瓷實的親情。
  • 對於離婚冷靜期你怎麼看
    即將實施的「離婚冷靜期」僅適用於到民政局協議離婚的夫妻,在30天的冷靜期內,如果雙方改變決定均可撤回申請;如果冷靜期已滿,仍然決定離婚,雙方就可以去辦理離婚登記手續了;如果超30天雙方沒有共同去申請發放離婚證,也視為撤回申請。
  • 新婚姻法:離婚增加冷靜期,女人到底是吃虧還是賺了?
    民政局近日下發文件,從2021年1月1號起,離婚將增設一個冷靜期的步驟。也就是說,離婚需要經過申請、受理、冷靜期、審查、登記五個步驟,過了冷靜期後30天,如果要離婚的夫妻雙方沒到登記機關領取離婚證,則視為撤回離婚申請。也就是說,離婚的難度增加了。
  • 離婚冷靜期是什麼?
    《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七條規定:自婚姻登記機關收到離婚登記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任何一方不願意離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記機關撤回離婚登記申請。因此自2021年1月1日起,夫妻雙方到民政局填寫《離婚登記申請書》,然後回家冷靜30天,任何一方不願意離婚的,可以向民政局撤回離婚登記申請。
  • 「婚姻家庭暨離婚冷靜期輔導師」公益直播來襲
    2021年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條款規定,以及民政部、全國婦聯聯合印發的《關於加強新時代婚姻家庭輔導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深化婚姻家庭關係調適和離婚輔導
  • 冷靜期離婚:讓婚姻更有味道,婚姻本該好好相處,離婚是迫不得已
    冷靜期離婚新規馬上就要實行,那麼這對於要離婚的夫妻來說,到底是好是壞。就我個人而言,我覺得這個新規,恰恰是對婚姻最大的尊重。因為兩個人,從相知到相愛再到走進婚姻,這其中要經歷很長一段時間的過程,而這個過程,正是充分說明了婚姻的重要性,婚姻對於一對夫妻的意義。結婚,就代表兩個人相愛,代表兩個人是志同道合的,願意一起生活。這是經過深思熟慮考慮後做出的決定,並不是一時衝動。那麼離婚,很顯然是一時衝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