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塑膠袋問世,遇水即化,被譽為「可以吃的塑料」

2020-12-16 拾起賣

提起塑膠袋,大家就會想到它會給我們的環境造成「白色汙染」。為了降低塑膠袋帶給環境的壓力,我國還專門出臺了「限塑令」,只是效果有限,更有專家坦言,「限塑令」只是延緩了塑料危害,並未從根本上解決這一難題。

可是,大家的生活又實在離不開塑膠袋。

如今有一種新型塑膠袋問世了~

一個看似普通的白色塑膠袋,

放入80℃左右的熱水中,

數秒鐘後,

塑膠袋消失了~

據悉,這種看似普通的塑膠袋根據需要可在幾秒鐘溶解,並在半年時間內100%降解為二氧化碳和水,對環境十分友好。

這種塑膠袋的原料是聚乙烯醇,聚乙烯醇來源於木薯、紅薯、土豆、玉米等澱粉酒精,是一種無色、無毒、無腐蝕性、可全生物降解的水溶性有機高分子聚合物,該材料使用後不做處理可完全降解為二氧化碳和水。因此,我們可以看到,運用這種材料製作的各種塑料包裝袋可溶於水。

該產品獲得了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專利發明證書,有關部門也通過了對該產品的檢驗檢測。

那塑膠袋溶於水後,會不會產生三廢?

溶入水後,這種材料會進一步完全降解,變成二氧化碳和水,對水源水質不產生汙染和破壞,而且如果在自然界中水溶進入土壤後,不但不會汙染和破壞土質,還有明顯的土壤改良作用,是環境友好型材料。由於其完全降解性,項目產品被譽為「可以吃的塑料」。

據了解,該項目生產過程也綠色環保,不添加任何添加劑、不產生三廢、不汙染環境,生產原料過程中產生的副產品——沼氣可用來發電和供熱,廢渣可製成有機肥返回農場,實現資源循環利用,可以說,是一個完全綠色的環保項目。

這樣環保又安全的塑膠袋,我們什麼時候能用上呢?會不會很貴?

據悉,該產品成本價格與目前市場上的塑料產品相等或略低,完全可以替代當前廣泛使用的白色塑膠袋。目前,該產品在國內外已有大量訂單,亟須大量投產。

相信不久的未來,我們就可以用上這樣的塑膠袋了~

來源:山西日報

圖片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智利新型「塑膠袋」 入水即溶還能喝
    智利新型「塑膠袋」 入水即溶還能喝 原標題: 去超市購物、到菜市場買菜,很多人都會使用塑膠袋。但塑膠袋極難降解,造成的「白色汙染」成了全球性環保難題。近年來,多國開始實施「限塑令」「禁塑令」。
  • 原 創:|可以吃的杯子餐具,一經問世成為關注!
    不過麼,這是在它硬的時候吃它,才會有這樣的口感,要是,你將其微微的加熱,或是放入嘴中稍微的含上一會,它又會變得軟軟的,就如同水果糖一樣,真的是「入口即化」哦!並且,它可不是那種一遇熱就會立即融化的體質哦!碰到水也不會立刻的溶解,碰到這兩者的夾擊的時候,它至少能保證在20是分鐘之內不會變軟。
  • 智利發明家發明完全可溶於水塑膠袋 地球大喜:人類有救了!
    近日,智力發明家宣稱一種新型「塑膠袋」已經誕生,這種塑膠袋不僅可以完全溶於水,在這之後人們還可以把袋子「喝」下去,可以說不僅便利環保,而且因為它非石油衍生物,間接減少了石油能源的浪費。新型塑膠袋僅持續5分鐘 據研發人員介紹,以前所使用的塑膠袋中屬於石油衍生物,這意味著它們不易分解,長期暴露在環境中,只會對海洋生物和自然環境造成嚴重危害,而這個新型黑科技環保塑膠袋(SoluBag)來自一種不會傷害環境的石灰石,使用PVA(一種溶解在水中的聚乙烯醇)作為化學基質,可以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降解,傳統塑料能在環境中保持150至500年,而新型塑料僅持續五分鐘,人們可以決定何時銷毀它
  • 塑膠袋是什麼垃圾 為什麼廢塑料可回收而塑膠袋卻不回收
    注意,正因為塑膠袋是幹垃圾,所以,在扔垃圾的時候,大家應該將垃圾袋破袋,將裡面放的溼垃圾放入溼垃圾垃圾桶,再把塑膠袋放進幹垃圾的垃圾桶。塑膠袋屬於不可回收垃圾一次性塑膠袋都是用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為原料加工而成,其中一些還含有增塑劑、鄰苯二甲酸酯等環境激素,如遇高溫會起化學反應,從而產生對人體有害的物質,鄰苯二甲酸酯就對人體生殖健康及免疫功能等有嚴重影響。
  • 禁止一次性塑料吸管的使用,你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
    現在國家出臺政策,年底要禁止塑料吸管。這是繼前些年國家出臺禁止用塑膠袋的又一舉措,結果呢,超市的塑膠袋從免費的變成收費的,小菜市場的塑膠袋照樣免費提供。那麼禁止塑膠袋的禁令,反而成了商超收錢的一個理由。 我個人認為,國家要徹底禁止一次性塑料吸管的使用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 喝奶茶、吃外賣、逛超市,以後難見到塑料吸管了
    奶茶店隨手可取的塑料吸管,超市裡幾毛錢能買到的塑膠袋,還有外賣中裡三層外三層的塑料包裝……這些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塑料使用場景,可能都將隨著「升級版限塑令」的落地發生變化。別了,塑料吸管「這是奶茶史上最『黑暗』的時代。」愛喝奶茶的顏小姐感慨道:「沒有塑料吸管了,咬吸管的快樂沒了,只能安慰自己這是為環保做貢獻。」
  • 北京發布「限塑10條」,塑膠袋、塑料吸管還能再用嗎?
    近年來,隨著生產生活方式的轉變和新興業態發展,以快遞包裝、外賣餐具為代表的新型一次性塑料製品消費量持續快速上升,塑料汙染問題也逐步上升為全球關注的熱點問題。充分考慮城市特點提出三階段目標《行動計劃》充分考慮北京市塑料製品消費型城市特點,充分考慮方便群眾生活,著力抓好「一控、一減、兩促進、三個一批」——「一控」即嚴控塑料廢棄物向環境洩露;「一減」即減少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兩促進」
  • 日本研發出可在海水中降解塑膠袋 塑膠袋可以用了 環保有希望了
    應該這樣子說,有時候,即使想到了,也是有心無力,最簡單的就是一次性塑膠袋和一次性塑料吸管。超市一次性塑膠袋的使用從無償變成有償使用已經10多年了,但一次性塑膠袋的使用一直都是有增無減,因為生活習慣的問題,並且這個一次性塑膠袋的價格很低,基本上每個去超市消費的消費者都是一笑而過。
  • 喝奶茶、吃外賣、逛超市 以後難見塑料吸管了-新聞中心-北方網
    這種透明杯其實也不是普通塑料,而是一種新型環保材料,但聽說之後也都將統一成更環保的紙質磨砂款。」店員表示。在另一家奶茶品牌奈雪的茶門店,不只吸管變成了紙質,麵包的內袋包裝也由之前的塑膠袋變成了可降解材料袋。據店員介紹,袋子剛換了沒幾天,就是在元旦前改的,和傳統塑膠袋比起來,這種材質的包裝非常輕薄且軟,承重力很弱,但作為內包裝也足夠了。
  • 保護環境的塑膠袋?限塑令何時會變成「禁塑令」?
    1909年,美國的貝克蘭首次合成了酚醛塑料。20世紀30年代,尼龍問世了,被稱為是「由煤炭、空氣和水合成,比蜘蛛絲細,比鋼鐵堅硬,優於絲綢的纖維」。它們的出現為此後各種塑料的發明和生產奠定了基礎。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石油化學工業的發展,塑料的原料以石油取代了煤炭,塑料製造業也得到飛速的發展。 自1909年美國的貝克蘭首次合成了酚醛塑料開始算起,塑料才問世短短110年,而現在已經成為了環境汙染的最大殺器。
  • 塑料百年記,塑料飯盒還接著用嗎?
    1909年,利奧·貝克蘭德應用酚醛第一個成功地製成耐高溫的塑料「貝克萊特」(即酚醛塑料),從此塑料得到更廣泛的應用。20世紀30年代, 尼龍又問世了,被稱為是「由煤炭、空氣和水合成, 比蜘蛛絲細, 比鋼鐵堅硬,優於絲綢的纖維」。它們的出現為此後各種塑料的發明和生產奠定了基礎。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塑料的原料以石油取代了煤炭。
  • 【垃圾分類科普】為什麼塑料瓶可以賣錢,塑膠袋卻不可以?
    ,塑膠袋卻不可以?    其實吧   塑膠袋原則上是可以回收的   但是回收的時候有幾個問題   現在很多的塑膠袋   還是不可降解的塑料   還不能做成聚酯纖維   可以用來做成聚酯纖維、紡布等   所以塑料瓶回收了之後   有一部分被重新做成塑料   還有一部分   搖身一變變成了你身上的衣服
  • 垃圾分類科普|為什麼塑料瓶可以賣錢,塑膠袋卻不可以?
    同樣是塑料,為啥塑膠袋就被嫌棄?  雖然塑膠袋和塑料瓶從名字來看好像是兄弟,但是實際上他們可能是異父異母的大型科普劇《被嫌棄的塑膠袋的一生》上演!  其實吧,塑膠袋原則上是可以回收的,但是回收的時候有幾個問題,現在很多的塑膠袋,還是不可降解的塑料,還不能做成聚酯纖維,被丟棄的塑膠袋通常都很髒清潔難度大,分解過程中可能還會堵住回收流水線,好不容易分出來了也會含有很多雜質,根本就賣不出好價錢導致回收成本很高,所以塑膠袋一般就是和生活垃圾一起填埋或者焚燒,但是塑料瓶不一樣。
  • 俞書宏院士團隊:納米纖維素新型仿生材料問世!性能遠超傳統塑料
    圖 | 納米纖維素新型仿生材料的製備和表徵實驗表明,該仿生結構材料既具有遠高於工程塑料的強度,又有很強的韌性和抗裂紋擴展性能。在零下 130 攝氏度至零上 150 攝氏度的溫度範圍內,其尺寸不會發生變化,與塑料的劇烈收縮和膨脹形成鮮明對比。
  • 「最嚴限塑令」落地 長沙紙吸管、可降解塑料吸管、環保塑膠袋上崗...
    今日下午,長沙市民王女士購買奶茶時突然發現,用作打包的塑膠袋手感變了。半透明的新包裝握在手裡更軟了一些,打開發現,吸管也由此前的塑料吸管變成了紙質吸管。早在2020年初,國家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明確指出今年起,全國禁止生產和銷售一次性塑料棉籤、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全國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牛奶、飲料等食品外包裝自帶的吸管暫不禁止)。
  • 蜂蜜放紙上檢測方法,遇水就化的蜂蜜好不好?
    蜂蜜放紙上檢測方法,遇水就化的蜂蜜好不好? 生活中的食品豐富多樣,蜂蜜一直是備受關注的一種,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注重蜂蜜質量,那遇水就化的蜂蜜好不好呢?
  • 塑膠袋收費化 便利店顧客超過七成拒用
    從上個月開始,實行了零售店塑膠袋有償的義務化,大型便利店超過70%的客戶拒絕使用塑膠袋。另一方面,在網絡購物網站上,購物袋的銷售額增加了3倍,因此塑膠袋收費化是否能減少塑料垃圾還是個問號。 自上月1日實行收費制度以來,便利店的顧客謝絕購物袋的比例,7- 11為75%,全家為77%,羅森為76%,均比收費制度實施前的25%左右大幅增加。在東京都內的店鋪裡,現在能看到很多將商品裝入環保購物包帶回家的顧客身影。
  • 您知道每天扔的那些塑料餐盒是怎麼吃回來的嗎?
    自上世紀五十年代問世之初,塑料製品是摩登生活的代表物件。隨著化工技術的不斷推陳出新,塑料也以其卓越的性能完美嵌入了五花八門的生活場景,支撐起我們的現代生活方式。在這些琳琅滿目的塑料製品中,食品級別的塑料製品因為和我們唇齒接觸,直接和我們的健康息息相關,從而尤其值得高度重視。
  • 「最嚴限塑令」落地 長沙紙吸管、可降解塑料吸管、環保塑膠袋上崗
    記者走訪發現,作為吸管消耗大戶,連鎖茶飲店早已有所準備,在茶顏悅色、奈雪、果呀呀、喜茶等品牌門店,紙吸管、PLA可降解吸管、環保塑膠袋紛紛「上崗」。盒馬、步步高等超市也均已開始使用可降解的一次性塑膠袋,華潤萬家自助結帳區雖仍在售賣PEHD塑膠袋,但「生物降解塑料購物袋(大)一元一個」價格牌已掛出,消費者可按需付費購買。
  • 最新研究,水果蔬菜也被塑料汙染,每周吃一張信用卡的塑料
    除了我們經常吃的水果和蔬菜,還有很多塑料來源。 瓶裝水 人吃進去的大多數塑料,可能主要是來自瓶裝水,研究人員發現,大多數水瓶中都含有微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