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環境的塑膠袋?限塑令何時會變成「禁塑令」?

2020-12-21 騰訊網

塑料的發明人帕克斯,在19世紀的50年代,帕克斯查看了處理膠棉的不同方法。他試著把膠棉與樟腦混合,產生了一種可彎曲的硬材料。帕克斯稱該物質為「帕克辛」,那是最早的塑料。

帕克斯用「帕克辛」製作出了各類物品:梳子、筆、紐扣和珠寶印飾品。然而,帕克斯不僅有商業意識,並且還在自己的商業冒險上賠了錢。20世紀時,人們開始挖掘塑料的新用途。幾乎家庭裡的所有用品都可以由某種塑料製造出來。

1909年,美國的貝克蘭首次合成了酚醛塑料。20世紀30年代,尼龍問世了,被稱為是「由煤炭、空氣和水合成,比蜘蛛絲細,比鋼鐵堅硬,優於絲綢的纖維」。它們的出現為此後各種塑料的發明和生產奠定了基礎。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石油化學工業的發展,塑料的原料以石油取代了煤炭,塑料製造業也得到飛速的發展。

自1909年美國的貝克蘭首次合成了酚醛塑料開始算起,塑料才問世短短110年,而現在已經成為了環境汙染的最大殺器。

不可否認的是,塑料推動了人類社會的發展,現在我們身邊的絕大部分東西都是塑料製品,不過塑料也已經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環境汙染問題了。

據調查研究,地球表面上任何地方都能找到塑料的存在,哪怕在大洋底部,南極北極都不例外。太平洋上漂浮的「第八大陸」全部是由塑料堆成的,面積比法國還大。

塑料汙染的原因其實很多,主要是一次性塑料太多了,全球一年使用2.6億噸塑料,而一次性塑料就佔了1.7億噸,其中最多的就是塑膠袋。

塑膠袋是1959年瑞典包裝設計師斯滕·古斯塔夫·圖林設計的,是聚乙烯製成的購物袋,然而當時發明的初衷是為了環保,為了拯救地球。

因為當時的人們大量的使用紙袋,而紙袋的原材料就是樹木,所以需要砍伐大量的樹木,對地球當然不好了,所以斯滕就想設計一種既輕便又耐用的結實的袋子,這樣就能反覆使用。

然而塑膠袋實在是太方便且廉價了,以至於人們並不在意它,使用完就丟了,雖然塑膠袋並不是一次性的,但是被我們變成一次性了,這也是目前塑料汙染的原因之一。

隨著塑料汙染的越來越大,許多國家對塑膠袋實行收費或禁令,很多人又開始用回了紙袋和布袋,但是新的問題又產生了。

紙袋和布袋需要使用更多的能源和水來生產,生產效率低,而且產品更重運輸不方便,而塑膠袋只需要極少的油和資源就能生產,效率極高。

據人們研究數據發現,要想達到和塑膠袋一樣的環保水平,紙袋需要使用最少3次以上,而布袋則要使用131次以上,才能與一次性塑膠袋對環境的影響相同。

那我們到底該怎麼辦才能對地球不造成影響呢,除了希望科學家能製造出成本低廉且對環境無汙染的可替代品外,我們要做的就是將已有的袋子,一直重複使用,將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這是每個人都要參與的使命。

有網友表示,其實正是因為塑膠袋太廉價了,才不懂得再次利用,最多當成垃圾袋就算是二次利用了,收費價格需要更高才行。

我國一向高度重視塑料垃圾的環境影響,針對「白色汙染」,我國從2008年6月就開始施行「限塑令」。國家發改委的一項數據顯示,我國塑膠袋使用量年均增速,已由2008年前一度超過20%下降為目前的3%以內,主要商品零售場所塑膠袋使用量年均減少20萬噸。

有外媒稱中國目前是海洋微塑料的主要輸出國,生態環境部海洋生態環境司副司長霍傳林曾回應,中國是最大的塑料生產國,但並不代表中國是塑料汙染大國,越來越多的研究也證明了這一點。

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發布的《有關塑料的十大事實與再生塑料產業綠色發展建議》中談及,我國每年塑料製品產量逾7500萬噸,回收率為23%—29%,高於不少發達國家。

面對電商、外賣等新業態帶來的塑料製品消耗量持續上升等挑戰,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意見明確了『禁塑』『限塑』期限,電商、外賣等也在其中。在禁限部分塑料用品的同時,還提出要推廣應用替代產品和模式,規範塑料廢棄物回收利用,方便群眾生活。」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說。

霍傳林也透露,我國已將海洋垃圾汙染防治納入「灣長制」試點工作,禁止生產生活垃圾傾倒入海。同時,加大海洋垃圾清理力度,開展沿海城市海洋垃圾汙染綜合防控示範。比如,依據《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開展了渤海入海河流和近岸海域垃圾的綜合治理等。這些都為防止塑料垃圾進入海洋提供了有力支撐。

「我國應積極開展垃圾塑料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的國際合作。」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社會發展研究部研究員周宏春表示,解決「白色汙染」問題,不僅會改善全球環境,特別是海洋環境,也將對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型、提升國際影響力起到積極作用。他認為,從根本上解決塑料汙染問題,應採取綜合治理措施,實現廢棄塑料製品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

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後續將會同有關部門,適時更新發布塑料製品禁限目錄,細化禁限範圍和執行標準;各地區要按照《意見》要求,結合本地實際進一步實化細化禁限管控的具體措施。「我國是發展中大國,在全球共同應對塑料汙染問題上,我們將積極發揮負責任大國作用,把倡議變成行動,把理念轉為實踐,為全球共同應對塑料汙染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這位負責人說。

相關焦點

  • 廈門:「限塑令」本月底升級為「禁塑令」
    不再為堂食提供塑料吸管「限塑令」本月底升級為「禁塑令」,麥當勞和肯德基門店已行動廈門晚報訊(記者 張海軍)細心的市民可能已經發現,在麥當勞、肯德基的廈門餐廳,店方已經不再提供吸管了。不過,外賣仍會配備,主要是為了防止飲料溢灑。在肯德基的取貨臺上,記者看到這樣的提示:「包裝減量,環保加分」,本店建議冷飲不使用吸管和杯蓋。肯德基有關人士表示,月底前,肯德基會供應紙質吸管,顧客可自主索取。昨晚,記者在漢堡王門店看到,門店仍然提供塑料吸管。店員說,明年1月1日前,塑料吸管會下架處理。
  • 【聚焦】升級「限塑令」 抑住「反彈」的塑膠袋
    在時機成熟時,要讓「限塑令」升級為「禁塑令」,在全國範圍內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不可降解的聚乙烯和聚氯乙烯塑料包裝製品,改為生產使用可全降解的聚乳酸等製品。環保、質監、工商等部門必須在塑膠袋生產的審批、監控、執法環節中出狠招、抓落實,不讓違規產品流入市場。
  • 「禁塑令」進入倒計時 元旦起上海超市禁止提供塑膠袋
    事實上,早在2020年1月16日,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就對限塑做了更高也更為明確的要求,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而這份「禁塑令」也被行業內稱為「史上最嚴禁塑令」。  《意見》指出,到2020年底,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到2022年底,實施範圍擴大至全部地級以上城市建成區和沿海地區縣城建成區;到2025年底,上述區域的集貿市場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然而,禁塑令一事遠沒有結束。
  • 「限塑令」實施7年 有超市靠賣塑膠袋年賺千萬
    限塑令」在我國實施七年多以來,效果並不明顯。為減少使用塑膠袋產生的汙染,多地提倡使用「環保袋」「菜籃子」,甚至推行「禁塑令」,試圖破解塑膠袋的難題。按照國務院辦公廳下發的《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自2008年6月1日起,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遺憾的是,這一規定一直難以嚴格落實。
  • 史上最嚴限塑令進入倒計時,你準備好了嗎? —禁塑限塑、一次性塑料...
    2020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和生態環境部,發布了「史上最嚴限塑令」,對需要禁止和限制使用的一次性塑料製品按照不同時間段、不同城市,不同領域,做出不同的禁塑限塑規定。2020年底是限塑令實施的重要時間節點,零售、餐飲、外賣企業作為限塑令的監管對象,須在規定的時間完成相關產品的調整和替換。
  • 「禁塑令」倒計時:不可降解塑膠袋將禁用,哪些行業迎「大考」?
    事實上,早在2020年1月16日,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就對限塑做了更高也更為明確的要求,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而這份「禁塑令」也被行業內稱為「史上最嚴禁塑令」。2020年3月,河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吉林省發布了該通知;時隔一月,青海省、天津市、西藏自治區也跟上了「禁塑」的節奏;5月,雲南省、廣東省和山東省加入「禁塑」陣容;此外,河南省、浙江省、山西省、重慶市、內蒙古自治區、江西省、上海市、福建省、甘肅省、貴州省……也均加快了禁塑令執行的腳步。而近日,成都市對禁塑再次重拳出擊。
  • 全面禁止這種常用塑膠袋!海南最嚴「禁塑令」實施,25家企業和個人...
    史上最嚴「禁塑令」真的來了。 12月1日,《海南經濟特區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規定》正式實施,這意味著海南正式全面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膠袋、塑料餐飲具等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
  • ...30億個塑膠袋?!北京發布「限塑令」徵求意見稿!限塑之後,有哪些...
    以塑料購物袋這項禁塑令重點管制的對象為例,據中國塑協塑料再生利用專業委員會統計,我國每天使用塑膠袋約30億個,截至2019年,塑膠袋年使用量超過400萬噸。而外賣和快遞正在加劇這一問題。據統計,中國快遞塑料包裝每年消耗量約為180萬噸,外賣塑料包裝為50多萬噸。
  • 「限塑令」即將加碼 青島農貿市場普通塑膠袋仍難禁絕
    原標題:半島調查 | 限塑令升級倒計時 青島商家執行情況如何?文圖/半島全媒體記者 白菊今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被稱為「史上最強限塑令」,分2020年、2022年、2025年三個階段。
  • 新限塑令實施倒計時,可降解塑膠袋準備好了嗎?
    今年1月,國家發改委和生態環境部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明確到2020年底,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禁用在即,記者在多地調查發現,替換為可降解塑膠袋的是少數,多數商家在觀望,等待最終禁用期限的到來。
  • 再見塑膠袋!元旦起上海新一輪限塑令上線
    NO. 1|壹上海新一輪限塑令1月1日上線2020年1月1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公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這是繼十二年前發布「限塑令」後,我國對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再提新要求。
  • 成都版「最強限塑令」來了 不用塑膠袋怎麼辦?
    包括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餐具,賓館、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快遞塑料包裝等塑料製品都將逐步減少直至禁止使用,並明確了禁用倒計時。鼓勵探索 「公眾限塑積分獎勵」「商超限塑價格調節」等模式今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被稱為「史上最強限塑令」,此前,北京、上海、海南等多地都加快了推進限塑令執行的腳步,成都此次出臺的《方案》,將是成都版「史上最強限塑令」。
  • 成都最強限塑令: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吸管「拜拜」
    成都最強限塑令: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吸管「拜拜」 到今年底,成都市城市建成區的商超、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外賣、展會活動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成都市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 「 禁塑令」之後,自助取袋機將成為新的風口投資項目
    政策通知隨著這一政策的推出,「限塑令」再次掀起熱潮,【從明年開始,全國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這一話題也迅速佔領熱搜,小到每個公民,大到各個公司企業,紛紛展開討論,大家的意見也基於一致其實在此之前,很多醫院藥房在患者取藥時也已經不再為其提供一次性塑膠袋,醫院「限塑」落實有效。然而卻出現新的問題,在醫院的取藥窗口,經常會出現患者買了一大堆藥卻沒有袋子的局面,患者攜帶藥品不方便,隱私得不到保護,導致了新的煩惱。其實不僅醫院如此,很多商超限塑令落實的同時也會引起用戶同樣的煩惱。
  • 推行近兩月,新版「限塑令」仍遇難題 商家:替代品難尋
    推行近兩月,新版「限塑令」仍遇難題長沙多部門現場走訪核查,有商家反映替代品難尋 反饋:將舉行「減塑禁塑供需見面會」▲12月22日,長沙某網紅餐飲店,打包紙袋準備充足。長沙開始執行最新限塑令51天後,12月22日,長沙市發改委、長沙市生態環境局、長沙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牽頭各相關部門,走訪長沙的商超藥店、賓館餐飲、集貿市場、批發市場等地進行現場核查。長沙最新限塑令執行情況如何?商家準備好了嗎?帶著一系列疑問,三湘都市報記者一同調查。
  • 成都發布最強限塑令: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吸管「拜拜」
    禁用「倒計時」:發布成都版「史上最強限塑令」今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被稱為「史上最強限塑令」,此前,北京、上海、海南等多地都加快了推進限塑令執行的腳步,成都此次出臺的《方案》,
  • 「史上最強限塑令」來了!你準備好了嗎?
    今年1月1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被稱為「史上最強限塑令」。此前,北京、上海、海南、江蘇、雲南、廣東、河南、西安等多地都加快了推進限塑令執行的腳步,出臺了升級版的禁塑地方法規。
  • 成都「最強限塑令」來了!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吸管「拜拜」
    包括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餐具,賓館、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快遞塑料包裝等塑料製品都將逐步減少直至禁止使用,並明確了禁用「倒計時」。禁用「倒計時」:發布成都版「史上最強限塑令」今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被稱為「史上最強限塑令」,此前,北京、上海、海南等多地都加快了推進限塑令執行的腳步,成都此次出臺的《方案》,將是成都版
  • 新版「禁塑令」明年起實行 外賣「變裝」塑料吸管率先退場
    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等9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俗稱「禁塑令」)明確指出,外賣與電商、快遞等新興領域均為塑料汙染問題突出領域,明年1月1日起,將禁用不可降解的塑膠袋、塑料餐具及一次性塑料吸管等。這對企業來說無疑是一大挑戰,大眾的消費習慣也得隨之快速轉變。
  • 「史上最嚴限塑令」來襲,可降解塑料市場將增長?
    新版限塑令於2020年公布,對限塑範圍、分階段目標、可替代產品選擇等各個方面做出全面規定。2008年限塑令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塑膠袋使用,實施第一年農貿市場超薄塑膠袋使用量最高下降60%,但自08年之後這一比例出現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