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當代打工人逃不開的話題。
在人均背負KPI的職場,為了完成數字天天加班到累醜。
通勤更是打工人逃不過的苦,早起擠地鐵困到不行,精緻的妝容和衣服在進入地鐵的那一刻消失。
在內卷的環境裡,有時候還要被迫接受來自同齡人的焦慮:不XX的你,正在被同齡人拋棄……
被上班折磨的打工人,於是有了最渴望也是最難實現願望:不上班
大多數人覺得只不過是天方夜譚,但有人已經付出了實際行動,逃離打工人的命運,成為一個「不上班」的人。
不上班之後,狀態更好了
@Momo
2021年初辭職,到現在一共在家裡蹲了大半年。
感受就是舒服,非常舒服!
回想起之前兩年966的工作生活,簡直佩服自己,那種非人的生活到底怎麼堅持下來的。
因為工作休息太少,瑣事特別多,狀態也不好,一直想離職,索性今年年初就離職了,回家休養。
一休養就是大半年,這段時間生活特別簡單,能算的上「正事」的就一件:練車學駕照。
但是在家的半年,讓我非常清楚的搞懂了什麼是生活,什麼是活著,這個收穫真的千金不換。
每天早上8點起床,吃個簡單的早飯,坐校車去駕校練車。上午就跟教學員們聊聊天,練兩把車就回家了。因為不著急,所以遇到天太熱或者下雨就不去了。
中午回家吃個午飯,睡午覺。下午起來看看視頻,學點感興趣的東西,包括化妝,穿搭、攝影,剪輯……
啥也不想學的時候,就追劇看綜藝。吃完晚飯,出門遛狗,溜2個小時左右,回家洗漱睡覺。
偶爾跟同學出去約個飯逛逛街、看電影、玩桌遊。但其實也很少,因為大家都要上班,平均一周2次。
我之前的工作是文案,在家接點文案兼職每月1.5k左右。在家吃住,除了買點菜,水果,給我家狗子買狗糧,出去打車吃飯逛街,其他不怎麼花錢。
在家半年對我的影響:首先身體好多了,不熬夜,不加班,沒有工作壓力,也不掉頭髮失眠了甚至皮膚都好了。
以前覺得大城市的燈紅酒綠特別吸引人,經過這大半年的休息反而感受到了平淡生活的可貴之處了。情緒特別穩定,心態也不浮躁,和家人們溝通時的耐心也變好了。
最重要的是擁有了不依靠公司掙錢的能力,雖然錢少而且不穩定,但很自由。
當然在家也有缺點,沒有穩定的收入,偶爾跟父母也會產生些摩擦,因為其他人要上班,所以大部分時間都是一個人的活動,時間長了再去找工作面試會有點社恐,自己也沒有想像中那麼自律,學東西的效率,不如我工作期間。
如果覺得壓力太大,可以像我這樣休息調整一段時間,我也準備9月份開始找工作,這種不上班的日子雖然爽,但畢竟不長久。
不上班5年,月入2萬
@ 暖暖醬
5年前和boss談崩了那一次,之後就一直在家沒上過班。
當時年輕氣盛,還有一份比較穩定的工作,一個朋友喊我一起創業,我思考了一晚上,就辭職開始了苦哈哈的創業之路。
後來因為政策有變,再加上自己經驗不足,只能被迫改變經營策略,與合伙人談崩了,一氣之下就撂挑子不幹了。
好在還有一些之前積累的資源,在家裡蹲的日子並不是沒有收入,只是不太穩定,有月入2w+的時候,也有月入2000的時候。
我的心情也跟著收入的變化而變化,收入好的時候就自信心爆棚,收入低的時候就特別焦慮。
閒賦在家最大的好處就是感覺時間用不完,避開休息日人流高峰,出門看展或看一場電影,帶爸媽去吃好吃的,去國內外旅旅遊,甚至趁陽光正好漫無目的地去散散步,時間可自由了。
因為每月還有拿錢回家,爸媽也不過多嘮叨我,隨我高興隨我浪。
一開始,我幾乎每天都睡到自然醒,醒了吃碗麵條,喝杯咖啡,然後開始幹活。
後來我覺得太頹廢了,每天給自己設定一個鬧鐘,冬天早上10點起,春夏秋就早一點,9點起,早餐之後喝杯咖啡,看看資訊。我一般幹活的時間是下午和晚上,幹累了就刷一會劇或動漫,只要不是特別上頭的劇或動漫,我一般刷一集差不多1小時,就回到工作狀態。
自己給自己打工,最怕容易自我滿足,而這恰恰是我一個很大的毛病。假如這個月的上半月我就掙到了一萬的收入,接下來的時間我就會特別懶散。
大體上,我是很喜歡享受孤獨的一個人,所以我還挺喜歡這樣的工作狀態,不需要在意人情世故,沒有尷尬的職場交流,工作上自己對自己負責就好。
但偶爾我也會失落,尤其是年底的時候,看別人朋友圈發年會聚餐會暗暗羨慕。但我明白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就要承擔相應的東西。
不上班,我內心更平靜了
@月亮Lunatic
辭職5年了,每個月靠投資有6000的固定收入。
不上班的日子,每天都是自然醒,然後去家附近的環湖公園,騎自行車一小時到風景優美的地方,拿出牛奶麵包吃早餐,玩會手機、switch,呆上一個半小時後,繼續騎車,環湖完畢,整個過程4個小時,半天就這麼過去了。
中午就會給自己做些稀奇古怪的食物,時間充裕根據心情隨便坐,吃完晚飯就逛逛論壇、看看劇,如果天氣好還會出去逛逛超市,或者駕車去郊外射箭,晚上沒事就寫寫小說,到目前為止一本都沒堅持完過。
平時不亂用錢,偶爾興致來了,就開著車,出去自駕遊幾天,找個景點玩玩。
這幾年雖然不上班,但是感覺內心很安寧,平靜,舒適,有著一種發自內心的愉悅。
但疫情過後,收入開始變得不那麼穩定了。正好有個不錯的工作機會,我又去上班了,但我非常懷念不上班的生活。等我賺到的錢有安全感了,我也許會義無反顧的再一次不上班。
這些「不上班」的人,他們都有一個相同的情況:不上班不代表不工作,有收入才能維持「不上班」的狀態。
在他們身上,打工人也看到了自己的理想狀態:焦慮幾乎消失。
在工作這條路上,有人緊趕慢趕追著KPI,但也有人敢於停下來看看周遭的風景,在某種程度上,「不上班」的人是逆行者。
他們令人羨慕,卻也承擔著獨有的壓力。
像@Momo與@月亮Lunatic,不上班只是暫時的狀態,還是有上班的計劃,其實這段時間就可以保留與獵頭的聯繫, 不僅可以及時了解市場招聘現狀,找工作也不會慌.
來靈鴿,認識獵頭,通過獵頭找份好工作。
獵頭手握大量崗位資源,靈鴿有100000+專業獵頭,涉獵20多個行業覆蓋50多個城市,將你的求職需求委託給專業獵頭,可以獲得更多優質的工作機會。
在靈鴿認識獵頭,不僅可以提前獲得獲得獵頭對簡歷、面試的具體指導,還能通過獵頭知曉企業面試官的個人風格、招聘崗位狀況等細節信息,最大程度地避免信息不對稱。
獲得這些信息,求職者也可以更有針對性的做面試準備,提高面試成功率。
在靈鴿完善簡歷後,系統會自動為你推薦行業專業獵頭。你可以根據獵頭的專注行業、從業年限等情況,選擇授權委託多名獵頭幫忙找工作。
獵頭會根據根據你的情況及要求挑選合適的企業及崗位進行推薦,有針對性的推薦,讓面試效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