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百行孝為先。不過,如今物價水平飛漲,很多年輕人的收入其實很難養活一家人,對於父母的養老問題,可能需要藉助國家的幫忙才行。所以,現在願意繳納社保的人也比較多,其實都是為了自己的老年生活能有保障,另外還可以不拖累家裡人。
有一些自由職業者,也就是靈活就業人員,實際上也有不少繳納社保的人。因為個人繳納社保的壓力比較大,很多地方政府推出了不同的社保繳納補貼,承擔這類人的社保繳納壓力。
比如重慶的靈活就業人員,社保補貼標準是按照其實際繳納職工養老保險費、職工醫療保險費的2/3計算。雖說有補貼,不過是先繳納後補貼。根據各個地方的規則,關於社保繳納規定都有些許的出入。
目前,我國持有社保卡的人已經突破13億人,超過93%的人口被覆蓋。電子社保卡,截止到目前,也已經突破8000萬張。一般來說,社保繳納「多繳多得,長繳多得」。不過這4類人,就算繳納社保也沒用,等於白白給別人送錢,希望沒你。
第一類人:返聘人員
一般返聘人員都是高級技術人才,在到了退休年齡之後,單位會重新花錢返聘他們回到工作崗位。比如說律師,一個優秀律師的誕生,常常在30歲以後。假如是一位女律師,按照我國目前女性55歲的退休年齡,只能工作25年,這就浪費了前期長時間的栽培。
所以,為了減少人才損失,高薪返聘的現象也是非常多的。這類人員,與企業之間通常籤訂的是勞務合同,而不是勞動合同,所以他們不用再繳納社保。實際上,這類人本身已經在享受養老金,繳納社保沒意義,等於白送錢。
第二類人:兼職人員
現在工作種類繁多,各種兼職層出不窮,很多人在日常上班之後,下班可以做電商直播、送外賣等。不過,他們一般不會籤訂勞動合同,用人單位也不用給他們繳納社保。因為他們本身有自己的工作,籤訂過勞動合同和社保,而社保是無法重複參保的,因此兼職公司無需給這類人繳納社保。
第三類人:重複參保
上述已經說過,社保是無法重複參保的。不過,我國的福利政策比較多樣化,除了正常的城鎮社保,另外還有新農合等醫療保險制度。因為工作原因,人口流動,很多人又對社保不太了解,所以他們可能會在不同的地方同時繳納不同種類的保險。
這樣一來,便出現了重複繳納社保的情況。重複繳納社保,福利是無法疊加的。所以,確定好自己要繳納的社保種類,就不用再繳納其他種類的社保了。
第四類人:沒有辦理退休手續的人
為了讓養老金的發放更加方便快捷,退休老人需要進行養老資格認證。如果沒有養老資格認證,那就沒辦法領取養老金,直到確定養老金資格認證之後才會發放。也就是說,如果到了退休年齡沒有辦理退休手續,反而在繼續繳納社保,其實是在浪費錢。
正因為社保繳納非常重要,所以對於這些信息一定要提前了解清楚,免得自己踩坑,落得個「人財兩空」的局面。因為我國的社保機制每年都會進行調整和完善,及時更新這些信息,可以確保萬無一失。如果你屬於上述中的某一類人,儘量聯繫當地的社保相關機構,問清楚關於如何處理的事宜。你對此有什麼看法呢?
本文由新業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