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體系為我國居民提供了最基礎的保障,其對於每個人的重要性自然不用多說。尤其是近些年來,我國參保人數正在持續增加。根據最新數據顯示,到2020年,我國社保卡持卡人數已經超過13億人,參保人數也達到了人口總值的95%,2018年至2020年兩年期間,電子社保卡的籤發量也已經超過了8000萬張。
隨著社保不斷的改革,越來越多的福利更是讓人們對社保的關注度不斷上升。社保繳納時間越長,繳納金額越高,各項福利包括退休後的養老金也會越高,許多人找工作都是優先考慮繳納社保的職位。除了企業職工以外,許多靈活就業人員也在自己繳納社保,這就表明了人們對社保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
不過有4類人,就不要繳社保了,國家早有規定,交了相當於「白送錢」。
重複參保人員
我國社保範圍非常廣,除了職工社保外,還有居民社保、新農合等保險制度。理論上來說,無論是哪種社保,都是不允許重複參保的。許多人因為不了解社保制度,以為同時繳納兩種保險就有了雙重保障;而有些人可能會因為工作調動等原因,在沒取消原有社保的情況下,又在異地繳納了新的社保。
國家規定:重複參保的情況下,只有一種保險是有效的。所以說,即便繳納兩種保險,但是看病報銷、領取養老金都是只能用其中一種的。況且目前職工社保的福利、保障比居民社保高出許多,如果正在繳納職工社保,就沒必要多花錢去繳納居民醫保了;如果是因為其他原因導致重複參保,將其中一份社保報停即可。
退休後返聘人員
現實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許多老人退休後身體健康,更不願在家閒著,於是又選擇去工作;而有些崗位是「越老越吃香」的,有些企業也會專門將一些「老師傅」返聘回來繼續工作,例如高級工程師、資深的醫生、老師等。
不過退休後返聘的工作人員與公司籤署的合同不再是勞動合同了,而是勞務合同,企業無法繼續為其繳納社保了。退休人員返聘後雖然也拿工資,但是其養老金已經開始發放了,即便再繳納社保,也是沒用的,其醫療、養老待遇也不會再增加了。
大學實習生
基本上每個大學生在大四的時候都會出去找一份實習工作,這時候他們也會和工作單位籤署實習協議。在大學生還未畢業前,他們的檔案都在學校或教育局,用人單位無法與他們籤訂勞動合同,因此他們不屬於單位職工,是不能繳納職工社保的,更無法自行繳納。
所以大學生要注意:如果實習企業以繳納社保為由扣掉部分實習工資的話,那麼該行為一定是不合法的;如果認為實習期缺少保障的話,實習生可以選擇購買商業保險,例如意外險、醫療險等等,且大部分企業也會為實習生購買工傷保險。
未辦理手續的退休人員
有部分人已經到了退休年齡,但是還未辦理退休手續,還在繼續繳納社保。只不過這時候,繼續繳納社保已經沒有用了。即便沒有辦理退休手續,但只要到了退休年齡,國家就會認定為已經退休了,再繳納社保也不會改變接下來的養老以及醫療待遇了。
同時提醒一下,不辦理退休手續是無法領取養老金的,而社保未繳滿15年的也是無法領取養老金的。所以說,到了退休年齡需及時去相關部門辦理退休手續,而社保未繳滿15年的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去補交。
隨著社保制度的不斷改革與完善,參保人員的福利待遇正不斷提升。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城市職工月均養老金金額已經超過了3000元,一年也超過了36000元。除了養老金以外,社保還有住院、門診報銷等作用,可見社保的重要性。
雖然我國參保人數在逐年上漲,但是許多人對社保制度並不了解,才會出現上述幾種「白花錢」的情況,所以說在平時的時候,我們要多多關注社保制度、了解社保政策動向,避免在繳納社保的路上繼續「踩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