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單位都有幫交社保的福利,社保對你自己以後的養老是非常有幫助的。雖然每個月要繳納幾百元的社保費用,但是幾乎沒有多少人反對的。畢竟這是企業給予自己的社會保障,也是勞動法明確規定勞動者必須擁有的一項基本勞動權利。而到我們退休之後,一個月至少還有3000元到5000元不等的養老金,讓我們老有所依。其實,社保不僅僅是養老的問題,它還覆蓋到醫療方面的。自己生病住院,那社保就會給到自己相當大的部分報銷,在醫療方面可以省下相當大的經濟開支。所以可以說社保是決定國人是否幸福的一種體現。不過,希望大家明白,以下這四類人員如果繼續交社保,那也是白交的。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有一些年輕朋友,對於單位繳納社保的問題不是很理解,自己認為繳納社保是多餘的。還不如直接打到工資上,讓每個人能夠多花一點點。其實這種想法是存在一定的誤區的,社保的繳納是越早越好的,趁著年輕就要早一點繳納。因為隨著社保繳納基數的不斷提高,對自己未來的幸福養老指數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不要等到年老時才會想到社保的重要性,到時候想交都來不及了,那只能後悔莫及。而現實中,確實存在以下這四類人員,想交社保都沒有辦法,而且交了也是沒有用的。
第一類,就是經常跳槽的人員。社會上就業方向的不斷增多,讓一些人總是無法滿足自己的欲望,以為自己在哪裡都能夠混得香。這座城市上班一兩年,那座城市又上班幾個月。那這樣,自己在不同單位所交的社保是不能兩邊都可以同時享受的。不要以為自己在不同單位上班,繳納多次社保,就可以多領幾份養老金。那是錯誤的,除非跳槽到另一單位把自己原來所在單位的社保轉到新的單位,這樣才不造成自己的社保斷斷續續,出現交了也是白交的問題。
第二類,退休之後又被單位返聘的人員。有一些已經正常辦理退休的人,退休覺得無所事事,很是無聊。而自己的身體都還很健康旺盛,加上自身有一定的工作能力。總想再次回到原單位再次為其服務,而單位在人員緊缺的情況下又不得不考慮再次聘用退休人員作為勞務輔助。不過這一類人因為已經擁有領取社保養老金的權利,單位也不可能再次幫他們繳納另外的社保的,即使交了,那也是白交,無效的。
第三類,已經到達退休年齡但是沒有及時辦理正常退休的人員。有些單位的上班一族,在單位裡兢兢業業,任勞任怨。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自己一不小心就熬到了退休年齡。但是可能因為單位的人事管理不到位等原因,沒有及時通知去辦理退休。而自己在忙碌的工作中也忘卻了自己已經達到了退休的時候,沒有主動去提出退休。那如果以55歲退休為年齡界限,即使自己已經超出55歲的退休年齡多繳納幾年的社保那也是白交的。這樣一來就會給自己損失了一筆不小的養老金。
第四類,就是還沒有正式工作的學生。在一些大中專院校,大多數在最後的一年左右都是在單位工作實習。因為這些學生並沒有完全畢業,也沒有完全走出社會,自己的身份檔案還是由學校統一管理。那如果那些學生在實習的單位為其繳納社保,那是沒有什麼用的。因為他們還不是單位的正式員工,還沒有完全與所實習的單位建立正式的勞動關係。
以上就是四類繼續繳納社保也沒有用的人員。繳納社保是為了我們以後美好的退休生活,大多數人都會選擇購買,拒絕社保的人員畢竟是少數的。隨著年輪的增長,身體的衰弱,勞動力的下降,越來越多的人更加依賴社保。不過我們當中如果是以上四類人員的一種,那就要特別注意了,否則會得不償失哦。好了,大家對社保有什麼看法,可以在評論區一起聊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