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少市民在家用"醋蛾子"釀醋 品質衛生難保證
"醋蛾子"是一種白色呈半透明狀的物體,摸上去軟軟的,表面有一層滑膩膩的黏液。市民用"醋蛾子"加上涼白開水、糖和白酒就能釀出醋來。 「有了『醋蛾子』,市民自己在家就可以釀醋吃!」12日,萊西市民謝女士向本報反映,一年前她跟朋友學了一個用一種俗稱「醋蛾子」的東西和涼白開水、糖、白酒混合釀醋的方法,既乾淨又放心。目前正值食醋消費旺季,為了弄清「醋蛾子」到底是什麼,用它來釀造的醋到底能不能吃,12日下午記者專門來到青島燈塔釀造有限公司進行探訪。
-
醋坊傳三代 純糧釀醋的堅守中感受晉源味道
不畏辛勞 一家三代釀醋 老溫一家三代都釀醋,溫俊的父親名叫溫承業,溫俊的醋坊名字也叫「承業醋坊」。幾十年間,晉源區大大小小的醋坊都相繼關停了,獨「承業」一肩挑起晉源手工純糧釀醋的大旗,而且把醋坊經營的風生水起,是太原寧化府的直供廠家。 溫俊的爺爺釀醋,早在解放前後,老溫家就在現今的晉陽古城牆北門外,推著大桶車,買醋的人排著隊。他父親溫承業今年94歲,從老人的名字中也能看出老人繼承釀醋這門手藝的決心。
-
釀 醋
印象中母親有幾樣拿手活,一是釀醋,二是醃製熗菜,這都是實實在在考驗農村家庭主婦功底的硬活。釀醋是一個繁複而冗長的過程。母親釀醋多半做的是冬醋(醋根據製作的時間段分為春醋和冬醋,春醋為春季時做的醋,這個時間段做的醋因為發酵時間較冬醋偏短,故而味道寡淡且不耐放,一般是家口大的人家做的冬醋不夠吃了,加急製作的。
-
釀醋的工藝
生產工藝 分固態法及液態法兩類 固態法釀醋工藝 傳統的固態法釀醋工藝主要有3種。2、用小曲制醋:以糯米和大米為原料,先利用小曲(又稱酒藥)中的根黴和酵母等微生物,在米飯粒上進行固態培菌,邊糖化邊發酵。再加水及麥曲,繼續糖化和酒精發酵。然後酒醪中拌入麩皮成固態入缸,添加優質醋醅作種子,採用固態分層發酵,逐步擴大醋酸菌繁殖。經陳醋釀後,採用套淋法淋出醋汁,加入炒米色及白糖配製,澄清後,加熱煮沸而得香醋。著名的有鎮江香醋。
-
感恩紅色·走進赤水(42) | 赤水曬醋:歲月流香的「醋中茅臺」!
「百畝醋城、萬缸縱橫;草本植物,相伴陶缸」 「日曬夜露,朝開夜蓋;天然發酵,三至六年」 「醋者,食之總管也」……走進曾氏曬醋的廠區,制醋古訓,釀造寶典,隨處可見,猶如這醇香的曬醋,氤氳著厚重的文化氣息。
-
老恆和,又是一年釀醋時.
老恆和玫瑰米醋我國釀醋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早在西周就有醋了,到春秋時已醋已十分普及。
-
河南小夥放棄高薪回鄉釀醋,一斤糧食出一斤多醋,三年賣出第一瓶
2018年12月16日,在河南郟縣渣園鄉林村一家米醋廠裡,今年40歲的孫雙嶺正在查看院子裡存放的陳醋,這一口大缸能存放1000斤米醋,而像這樣盛滿醋的大缸,屋裡院外一共放了200多個,這是孫雙嶺和妻子創業三年多來的勞動成果。
-
不要把醋當調料了,醋有6個巨大的好處!
然而,畢竟是萍水相逢,文小叔與醋也不只不過是擦肩而過,因為文小叔從小就不喜歡喝醋,也很少喝過醋。 文小叔很快就把醋淡忘了。多年以後,學了中醫以後,才明白醋降血壓的原理,因為醋有安神定志的作用,能夠收斂你的虛火,當你緊張興奮的時候,虛火就會上炎,血壓自然就會高。
-
「醋」味匠心:手工制醋的傳統方法是什麼?
手工扒缸是最累的工序,但能讓鄭中心感受到醋坯在發酵過程中的細微變化。為了保證品質,要踩缸延緩發酵。◤別人家喝茶品茗,而鄭中心一家人閒暇時常常品醋。傳統的工藝保證了老味道。淋醋環節講究匠心,為保證醋的品質,不多出一斤醋。老鄭的兒子鄭興讓傳統工藝有了科學依據。
-
山西醋文化 傳承有擔當
夏天的一次散步,溜達的步數稍多了些,就走進了彌散著醋香的「美和居」,讓她沒有料到的是,想像過無數次的醋坊,竟然是一座關於山西陳醋的博物館。她說,吃了一輩子醋,才第一次在那個不大的園子裡了解到山西陳醋的歷史和文化。東湖醋園深藏於太原馬道坡街的一處角落。站在醋園大門外,根本看不出內裡的大千世界。
-
吃過那麼多醋,知道醋是誰最開始釀出來的嗎?
醋與就本是同源,不過醋的出現略晚於酒。你們知道醋是怎麼釀出來的嗎?又是誰釀出來的呢?相傳在杜康發明出釀酒術的那一年,全家人搬遷,在鎮江城外開了個前店後院的小作坊,以釀酒賣酒謀生。杜康有一個兒子,叫做黑塔,平時他也會幫助父親釀酒,主要做一些提水、搬缸的粗活,打打下手。有一天,黑塔給缸內酒糟加了幾桶水後,興致勃勃地搬起酒罈子就喝,幾斤酒下肚之後醉了,然後暈暈乎乎就睡著了。
-
「醋都」沒有的美食,用它還能自己釀醋,這是種復古的風雅嗎?
雖說中國很早就發明了醋,但在唐宋之前,醋其實是一種奢侈的調味品,是專門用來侍奉貴族飲食的。那時候的醋,就像我們現在餐桌上的高檔紅酒一樣奢侈。既然酸是五味之首,那麼老百姓吃不到醋,又是吃的什麼呢?靠的就是酸梅。《尚書·說命》中說:「若作和羹,爾惟鹽梅」;後來,有了類似醋的調料,我們古人稱的「梅滷」,日本人稱為「梅酢」。
-
寶雞美食—醋糟粉
在老家陝西寶雞,有一種特色小吃:醋糟粉,也有人稱它醋粉。說它特色,真不是自誇。原因至少有二:一是原料獨特。在老家農村,幾乎家家釀醋,而醋糟粉就是釀醋的附帶產物——用釀完醋剩下的糟加工而成的。
-
釀醋設備告訴您
時代鼎豐自吸式釀醋設備時代鼎豐釀造白醋生產線除了食用酒精、酒頭、酒尾外,還可以糧食經液化、糖化、酒精發酵過濾後得到的酒液生產,最後經過脫色技術完成。在以糧食為原料時,大生產中每3T食醋耗電10度,表現出周期短(穩定在18-24小時),轉化率高,1g乙醇≥0.95g醋酸,能生產高濃度醋(3.5%-20%醋酸。)應時代鼎豐液態釀醋設備生產營養白醋,其主要原料是酒水混合物,再配合營養基質,使其產品同時具有營養保健作用。工藝要點路線:醋酸菌的培養與馴化→水解液製備→營養液的製備→醋酸發酵→超濾及後處理。
-
【新吃法兒】安定桑椹能釀醋 你喝過麼?
醋,作為一種全球通行的調味品,已有數千年的歷史。據說,我國是世界上穀物釀醋最早的國家,《周禮》中已有關於釀造醋的記載,春秋戰國時就已經出現了專門釀醋的作坊。你可以愛吃醋或不愛吃醋,但你在全世界一定找不到一個「不吃醋」的國家。醋,作為一種全球通行的調味品,已有數千年的歷史。
-
釀酒中途如何改釀醋
今天我們繼續來帶大家了解一下釀酒不成反成醋的知識。釀果醋裡離不開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種好氧細菌,只有當氧氣充足時才能進行旺盛的生理活動,在變酸的酒的表面觀察到菌膜就是醋酸均在液面大繁殖而形成的。6.如果是釀酒的中途改變主意要釀醋,只需要打開發酵瓶,保持通氣,維持30~35℃七八天即可。在實際生產中,美味的果酒和果醋的誕生還跟很多因素有關係,以及需要豐富經驗,即使沒有成功也不要灰心,不斷總結經驗並改進,一定會成功。了預祝您能早日釀出美味的果酒和果醋。
-
【臺灣釀美鋪溯源直播回顧】專心釀醋,給男人更多關愛的「雄風」
6月10日,樂享生機團隊來到了釀美鋪創始人陳冠良的工廠,了解古法釀醋的過程,揭秘腎臟保養的秘訣。醋哥在節目中談到,如果用現代方法釀醋,快的45天,慢的3個月即可釀成,而古法釀醋則最少需要八個月以上的時間,連釀醋的環境、容器都要講究。他向我們介紹了醋的製作方法,供大家參考。
-
吃個明白:同樣是釀造,釀酒和釀醋有啥區別?
酒和醋,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能夠經常見到、用到、吃到的東西,看起似乎有點相似,只是一個是辣,一個是酸。那麼釀酒和釀醋會不會是一樣的,如果不一樣,又有什麼不同呢?讓我們一起了解了解。 1、相同的是前面部分: 浸米,蒸飯,冷卻,糖化酵母發酵,將沉粉在根黴菌酵母菌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糖化發酵而成酒,這一階段釀酒釀醋都必須的工藝。
-
「熗醋」是什麼操作?吃餃子、拌涼菜的必備醋,網友:酸得很香
眾所周知,糧食醋根據加工方法的不同,可分為燻醋、特醋、香醋、麩醋等。而我家釀的,正是麩醋。麩醋主要以麥麩為原料,富含有胺基酸、膳食纖維、B族維生素等,因此它也是一種綠色健康產品。而且這東西,放在爐子上煮開了,味道是有點衝,但是能消毒、防感冒。所以就連小學時冬天的教室取暖,都不用我帶柴火:帶點醋就行。或許別人家的「醋罈子」可能只是玩笑話,我家裡的,可是實實在在的醋罈子。
-
這一碗醋,傳遞了鹽都人民的百年煙火味
因井興市,以井命名,太源井曬醋的歷史可追溯至清道光年間(1848年),由張庭清、宋同順、鄒從山3人合夥開辦釀造小作坊,取名為「同泰順」醬園,年產曬醋僅3噸,第一代掌缸師為徐大安。此後,李八爺、曾洪發、詹榮升、汪智華代代相傳,並依據時代發展所需,不斷摸索、創新、總結經驗,讓傳統曬醋工藝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