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格爾的裸體之美

2021-02-19 油畫世界

點手指上面 看下集油畫


《 大宮女》 安格爾 油畫 1814年                       

  他認為肌肉繪製得過分精確會成為造型純真的最大障礙,甚至會造成獨特構思的浪費使作品平庸化。

                             這是發前人所未想的重要美學理論,

         1814年他應卡蘿琳皇后的邀請創作的《大宮女》就是這種理論的最好佐證。

  安格爾故意拉長人物的腰身(增加三根脊椎骨),這種"沒有骨頭"的變體增強了裸體特有的嫵媚感。

        另外色彩的調配顯得平和穩定、獨具匠心,以至有人稱威尼斯畫派無一人能夠企及。


   《路易十三的誓約》        

   可是他的傑出成就恰恰就在肖像畫而不在「高級」的歷史畫,宗教畫是他最拙劣的創作,

                              因為安格爾根本就沒有宗教感情。
                          這幅畫是應他的故鄉蒙託邦市聖母院而作。

   畫中描繪路易十三捧著王冠和權杖向聖母發出誓言,誓言刻在一塊金色版子上由兩個小天使舉著,

          畫的上半部由兩位天使拉開帷幕,聖母子高踞於天使駕著的雲端之上俯視人間,

                 這幅畫給人們第一個視覺感受,是模仿拉斐爾的造型和畫法。

            對此,畫家並不忌諱,他辯解說:「請問著名的藝術大師哪個不模仿別人?

                從虛無中是創造不出新東西的,只有構思中滲透著別人的東西。

                 所以從事文學藝術的人在某種程度上說,都是荷馬的子孫。」 


《泉》 1856年

 安格爾一生中在裸體素描上下過精深的功夫,而且只有當他面對裸體模特兒時,他的現實主義真知灼見才特殊地顯現出來。他曾說:「標準的美——這是對美的模特兒不間斷觀察的產物」,還認為:「一幅畫的表現力取決於作者的豐富的素描知識;撇開絕對的準確性,就不可能有生動的表現。掌握大概的準確,就等於失去準確。那樣,無異於在創造一種本來他們就毫無感受的虛構人物和虛偽的感情。」 這位古典主義繪畫的末代風流畫家,吸收文藝復興時期前輩大師的求實的技巧,使自己的素描技巧發揮到爐火純青的境地。這裡所不同的只是,象馬薩卓、米開朗基羅、喬爾喬奈等大師的裸女體現的是一種充滿人性的時代理想,而安格爾在裸女上所寄予的理想,則是「永恆的美」這一抽象概念。究其實,乃在於尋求以線條、形體、色調相諧和的女性美的表現力。這在他那些描寫土耳其宮女的裸女畫上尤為明顯。晚年,安格爾畫了這一幅《泉》,則進一步反映了畫家對美的一種全新觀念,那就是他深深覺得用精細的造型手段創造一種抽象的古典美典範的必要性。76歲高齡的安格爾,終於在這一幅《泉》上,把他心中長期積聚的抽象出來的古典美與具體的寫實少女的美,找到了完美結合的形式。
    他在這幅畫上展示了可以得到人類普遍讚美的美的恬靜、抒情和純潔性。有一位評論家參觀了《泉》後說:「這位少女是畫家衰年藝術的產兒,她的美姿已超出了所有女性,她集中了她們各自的美於一身,形象更富生氣也更理想化了。」 《泉》大概在義大利佛羅倫斯時就開始醞釀了,那是在1820年的事,為什麼事隔36年後才最終完成此稿呢?這還得從他的學生保羅.巴爾澤和亞歷山大.德戈弗兩人說起。最初在安格爾心中構思的「泉」,是仿效義大利大師們在畫維納斯時的願望,他早在1807年就畫過一些草圖,後來不滿足前人已畫過的「維納斯」樣式,企圖使形象更單純化。有人認為這幅畫最初是由上述兩個學生協助完成的。安格爾經常在同一主題或構思中進行複製,有時花上幾年甚至幾十年工夫。
  1857年,《泉》被迪麥泰爾伯爵收購,成為私人藏畫品。後根據這位伯爵的遺囑,他的家屬於1878年將此畫贈給國家,終於成為巴黎羅浮宮內又一鎮館之寶。


 《勃羅日裡公爵夫人像》

 安格爾對古典藝術的造型有著不諭的追求;同時,他還是自然的崇拜者,

將古典與自然完美的結合是他的藝術理想。

                   《勃羅日裡公爵夫人像》描繪的是一位端莊優美的貴婦人,

              畫中沙發上的外衣、手套和扇子似乎說明她正準備外出或剛從外面回來。

         作者將人物的皮膚和各種物件的質感處理得維紗維肖,在表現手法上其造型豐滿圓潤,

                    線條柔美流暢,色彩清純恬淡,襯託出女主公的高雅氣質。 


  《土耳其宮女與女奴》
           這是一幅頗具東方拉伯情調的作品,描繪的是土耳其王族婦女的閨房生活。

        一個百無聊賴的年輕宮女橫臥席上,兩個女奴在身旁侍候,左邊彈琴女奴神色漠然,

          她敞開前胸,目光陷入沉思,裸女明潤光潔的肌膚與室內昏暗的暖色調形成對比,

       人物都融入富有東方情調的室內裝飾之中,這幅畫的裸體宮女,從形到色,都富有個性,

                              不再是文藝復興繪畫人性體現的翻版。 


   《保羅與弗蘭西斯卡》
                  我們看安格爾的畫通常會有這樣的感覺:線條畫得太乾淨了。

                  正是這種線條的乾淨把安格爾引向抽象,會使畫面毫無內容,

        但為了表現明暗和反射(使作品富有內容),他也會把線條打斷,使之帶有「繪畫性」,

 可是在這種有如金屬一般堅硬的繪畫性中,卻沒有一般「繪畫性」所必不可少的那種流暢和「靈魂」。

                           如創作於1819年的《保羅與弗蘭西斯卡》。

        當他的線條變得過於準確時,他就以細節來壓倒它,畫上一堆純屬低級的趣味的裝飾物。

            但當他模仿提香時,那簡直就是拉斐爾,這時的作品就成為珍貴的傑作。

  當他初訪羅馬之後,他又完善了自己的繪畫風格,越來越多的傑作出現了,他的藝術也到達了鼎盛期。


《土耳其浴女》 安格爾 油畫 1862年 

      這幅畫反映了安格爾藉助眾多的「潔淨」、「洗鍊」優美的人體來表現一種單純與豐富、

             動態與靜態的完美結合。每個浴女是一種「洗鍊」和「潔淨」的形式,

                眾多的「洗鍊」和「潔淨」結合在一起就使得形式更為豐富。

      這冷靜、幽雅精於用線和微妙的明暗色調來體現人體表達方式,是來自古典主義的傳統;

       但是,這種真切而又超越真實,單純而又變化豐富,柔美而又不柔弱甜媚的抽象意味,

          以及作品中所流露出來的濃鬱的東方情調,是傳統的古典藝術中所從未有過的。


 《朱庇特與海神》
          這是一幅充滿浪漫主義情調的藝術作品。畫中描繪的是朱庇特不顧泰提斯的熱戀,

            將其許配別人,泰提斯逃避這門婚事,反覆哀求朱庇特,畫中正是這一情景。

           朱庇特身旁的海中女神泰提斯的形象,被明顯地做了誇張,一雙手既長又柔軟,

                       整個軀體為達到對朱庇特的溫存效果而顯得扭曲。

                       顯然,畫家的美學觀聽命於浪漫主義的自由想像力。

                     在藝術風格上,兼容並蓄,方法仍以古典主義原則為主。


《洛哲營救安吉莉卡》
             取材於16世紀義大利詩人阿里奧斯特的詩集《狂亂之夜》所描繪的情節:

    支那女王安吉莉卡被囚禁在淚之島上,她被當著海神奧魯克的祭品,她在等待自己的末日到來。

                      正在這危難之時,勇士洛哲駕馭著自己半鷹半馬的座騎,

                        趕來殺死了海裡的神獸奧魯克,營救了安吉莉卡。
          在這幅畫中,安格爾的古典主義傾向十分鮮明,安吉莉卡的裸體被描繪得十分優美,

    畫家不是表現她臨危的情態而是著意在表現人體完美,英雄洛哲勇敢相救毫無臨危救人的激情,

只是將長矛放在怪獸的嘴裡而已,畫中人物的面部表情平靜而莊重,這正符合古典主義所追求的意境,

                       重理性輕情感,重類型輕個性,造型符合雕刻效果。


《霍松維勒女伯爵》
               這幅肖像是畫家65歲時所作,可以認為是他晚期趣味的優秀範例之一。

                        這時他已成為一個一切優美和精緻事物的寵愛者。

         總的來說這幅肖像有些賣弄效果,但畫得確實很好,所以批評他的人也不再說什麼了。
                人物造型絕對的嚴謹準確,但由於這非凡的準確以致在表現手法上,

           線條變成了絕對壓倒一切的形式而失去了繪畫性,也失掉了它的活躍流暢氣韻。

           畫家可能已經感到這種繪畫性十分必要,以致他用鮮豔的色塊來彌補它的不足。

                      


《裡維耶夫人肖像》
1805年,安格爾完成了「裡維耶夫人肖像」一畫,這幅肖像在色彩方面無疑也是安格爾的傑作之一。勻整的顏色如同鑲嵌一樣和諧地結合在一起,色彩顯示著形體,帶有某些起伏的暗示,但沒有求助於陰影。身體和衣服用象牙白突出出來,組成畫面的受光部分,深藍色的沙發則組成畫面的陰影部分。這兩種顏色都被納入黑色的背景。紅、黃兩色的小小變化無害於整體效果。個性和樸實的表情、明暗和單純——使這幅肖像別有一種優美滋味的就是這些。這幅作品於1806年在沙龍中展出,但是它「獨特的、革命的、哥德式的」風格特點招來了許多批評家的憤怒。事後,安格爾去了義大利,在那時奉承研究15世紀的佛羅倫斯繪畫,目的是要把自己的風格提高到文藝復興時期的水平和改造當時的繪畫。他曾說過:「藝術發展早期階段的那種未經琢磨的藝術,就其基礎而論,有時比臻於完美的藝術更美。」那時他被中世紀的藝術所深深吸引。 


《莫瓦鐵雪夫人像》
           安格爾在肖像畫上的色彩非常柔和,技藝精細,並能避免色調變化的不隨和性。

                  就這一意義上說,他還是一位精練的、敢於創新的色彩畫家。

                    這一幅《莫瓦鐵雪夫人像》上的紅沙發、綴花裙子等等,

   充分證明他在色彩運用上是有其獨到的功夫的。 這一幅屬於畫家晚年時期最後完成的貴夫人肖像。


  《瓦爾松的浴女》

      在安格爾畫的所有描繪女子裸體的油畫之中,「瓦平松的浴女」和「泉」無疑是最好的二幅。

            「瓦平松的浴女」作於1808年,安格爾時年28歲,當時他正在羅馬留學。

    美妙的女子背影使他激動得竟至無暇過多顧及技術。半明和半暗的調子在這柔嫩的背上顫動著。

                         色彩雖然相當原始,卻也不無悅人之處。

      綠色的帘子、淺黃色調的身體、白色的床單、白色帶紅的綢頭巾一一全部安排在一個平面上,

                         如在鑲嵌飾物中一樣和諧地交織在一起。 


 《莫特西埃夫人》


 《聖母》


《安帝奧克古和斯瑞爾德娜愛斯》


   《巴隆·貝蒂》


《德韋塞夫人》


《拉斐爾和弗馬裡娜》


  《查理三世的加冕禮》


 《梳妝》

 

《浴女》


《訂婚儀式》


 
 《荷馬的禮讚》


相關焦點

  • 世界大師法國古典主義畫派最後的代表-安格爾的裸體之美
    這時,安格爾純理性古典主義的某些弱點、也是後來學院派的弱點也暴露無遺了,即忽視人物客觀的藝術視角,盲目追求古典主義死板的教條,使得畫面顯得不免生硬死板。當然,這種"死板"也是遵照古典主義原則而為之的,為了排除一切亢奮、激烈的情緒化成分,賦予作品安靜、莊嚴的因素,對這種藝術追求上的反差,毋庸多言(絕對不是單純地批判安格爾及學院派)觀察《拯救安吉麗卡》中那個沒有激越因素的場面就可以理解了。
  • 安格爾《泉》——每日西方名畫欣賞(152)
    《泉》這幅作品,是在中國流傳最廣的西歐美術史上描寫女性人體之名畫,是安格爾裸女形象中最負盛名的一幅,展示了人類普遍讚美的恬靜美、抒情美和純潔美,標誌著安格爾藝術達到光輝的頂峰。畫中一位舉罐倒水的裸體少女,身軀略呈S型,婀娜多姿,雙目透出清純,雖然身體袒露,卻讓人覺得她如清泉般聖潔。作品色彩運用非常柔和而富於變化,表現出清高絕俗和莊嚴肅穆的美。此畫是安格爾在76歲高齡時完成的,他從1830年在義大利佛羅倫斯逗留期間就開始創作《泉》,直到26年後才最終完成。
  • 從畫界到雕塑界,安格爾《泉》之新演繹.
    安格爾的《泉》是象徵「清高絕俗和莊嚴肅穆的美」 的最傑出的作品,實現了人體美與古典美的完美結合,展示了人類普遍讚美的恬靜美、抒情美和純潔美
  • 「新古典主義」派-安格爾(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
    安格爾的這幅作品醞釀良久,初稿是在1820年時候畫的,最終作品的完成要到1856年。由於畫作的尺寸非常大,並且是豎版的,因此這幅作品的完成還有他兩個學生的參與。畫中裸體的少女佔據了大部分畫框,體態修長,身型豐腴,姿態婀娜,肌理無瑕。她一雙杏眼直視前方,朱唇微啟,無比動人。畫中呈現的不僅是靜態的「維納斯」般的少女之美,也是一種安格爾式的理想之美。
  • 猜名畫聽講解8——安格爾《大宮女》
    《大宮女》描繪了一個裸體的土耳其宮女形象。畫土耳其女性裸體形象,是當時法國上層流行的審美趣味。畫中的宮女,背朝畫面躺在柔軟的棉墊上。她把左腿放在右腿上,面朝畫外,頭上裹著土耳其頭巾,五官端莊優美,眼睛中有一絲溫柔而賢淑的神色,是通常印象中標準的東方美人臉龐。她的肌膚光滑而富有彈性,身材豐滿、修長,滾圓的右胳膊放在身上,右手拿著一把古典的孔雀毛扇子。
  • 裸體藝術 揭示藝術之美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裸體藝術 揭示藝術之美 2020-04-05 13: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裸體的魅力
    首先,就新古典主義繪畫風格而言它破壞了色彩的「音域」,背景的藍色與皮膚的淡黃色,人體的明暗與粉紅色調等,都顯得極不諧調;其次,女裸體態的誇張,成了變形美的試驗。就此而言,安格爾顯示了自己藝術的獨立性和美學信念的獨立性。倘若從歷史的角度去看,安格爾的探索勇氣是值得稱道的。
  • 新古典主義大師安格爾
    自19歲出道到45歲以前,安格爾始終沒有得到評論界的肯定,不得不依靠為上流階層畫肖像養家餬口,而被人稱為「肖像畫家」正是安格爾心理上的「不能承受之重」,他更希望別人稱自己「歷史畫家」。多米尼克·安格爾(Dominique Ingres)1780年8月29日出生在法國南方小城蒙託邦(Montauban),是家中長子。
  • 世界名畫裡的裸體藝術,誰是最美的女人?
    這幅《裸體的瑪哈》,「瑪哈」仰臥於榻上,頭枕手臂,微微斜倚,腰肢纖細,按照當時學院派繪畫審美的標準來看,她的頭略大些,腳尖不合解剖結構,顯然是畫家有意為之。不論怎樣,這幅作品給他帶來了極大的聲譽。戈雅還繪製了一幅表情、姿態一模一樣的《著衣的馬哈》。現藏於西班牙馬德裡的普拉多博物館。
  • 裸體的人體藝術,如何向一些''大人''或「孩子''解釋?
    這個以健壯勻稱身體為傲的時代,將身體之美展現到了極致。其中,最為大眾熟知的就是雕塑《斷臂的維納斯》,又稱《米洛斯的阿芙洛蒂忒》。維納斯是古希臘神話中代表愛與美的女神,她不僅在神話中被宙斯追求(宙斯遭到拒絕),還在現實中被藝術家追隨——從古希臘藝術到文藝復興、從巴洛克藝術到新古典主義、從浪漫主義藝術到印象派,維納斯的裸體形象從未在任何藝術流派中缺席。
  • 裸體藝術的美
    在繪畫史上裸體藝術更是不勝枚舉。從波提切特的《維納斯的誕生》,米開朗琪羅《最後的審判》到安格爾的《大宮女》《泉》,從盧梭的《夢》到畢卡索的《亞威農少女》還有達利《原子的麗達》、、、、、、當然還有我們國內的女畫家潘玉良的《窗邊裸女》,徐悲鴻的《愚公移山》等等等等。畫家們用不同的形式展示著裸體的美,同時也表達著不同的思想。
  • 美的自然與自然的美——新古典主義巨匠安格爾和布格羅
    ,古希臘羅馬藝術之風再一次蓬勃興起。布格羅《春天之歌》安格爾和布格羅是新古典主義繪畫典型的代表人物,他們都是古典藝術的集大成者,對古典主義的理想美和永恆美的追求都極其重視。安格爾《達文西之死》雖然同為新古典主義的藝術大師,而且他們的作品都有著新古典主義繪畫風格的典型特徵,但在很多方面也存在著明顯的從不同。
  • 李劼 | 第三進向的特殊象徵:女裸體的生命歷程
    這片孩子氣也同樣閃現在後來的達文西、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的女裸體畫中。只是相比之下,達文西的女裸體畫顯得更加莊嚴,米開朗基羅由於強烈的悲劇精神致使其女裸體的線條宛如亞當一樣剛勁,而拉斐爾則由於其畫中抑止不住母性而將女裸體沉浸在夢幻般的輕柔之中;但她們都同樣的美麗,美得讓人不敢觸摸,美得讓世俗的念頭望而生畏。這是女裸體的孩提時代。
  • 名畫中的趣味 |安格爾《大宮女》
    安格爾《大宮女》1814 布面油畫 羅浮宮藏 今天小小的來一個裸體畫,好吧,其實頂多算個裸背,到高能區還早著呢
  • 安格爾名畫名作《大宮女》賞析
    安格爾 —《大宮女》《大宮女》(La Grande Odalisque)是法國畫家讓·奧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爾於1814年創作的一幅油畫,現收藏於巴黎羅浮宮。該畫作尊崇嚴謹的古典風格,以頭包土耳其頭巾、手拿孔雀羽扇的奧斯曼帝國的宮女為主題,整幅畫面散發著美輪美奐的異國情調。《大宮女》畫面描繪了一個裸體的東方土耳其宮女形象。
  • 關於裸體畫,你看到了什麼
    恢復青春的少女們鑽進紅色帳篷,穿上華服,早有英俊倜儻的青年候在一旁,宴會即將開始,他們盡情地飲酒、舞蹈,初來時的那份悲慘戚戚恍如隔世。克拉納赫的這一張《不老泉》,完成於1546 年,此時畫家已經74 歲高齡。或許在他的理想中,也能遇見這樣一處青春之泉,就可以像畫中那些肩聳胸垂的老嫗般,以衰老的面貌進入,以青春之面貌走出。
  • 如何能讓裸體畫又情色又高貴?
    在拿破崙帝國遷出羅馬後,安格爾便為這位公爵工作。他從公爵那兒收到許多畫作的委任,但他只完成了一幅:《菲利普五世授予伯威克公爵金羊毛》(馬德裡,阿爾瓦之家基金會收藏)。區別於安格爾的小幅歷史題材的作品,這幅畫描繪的是一個重要的歷史事件:當時,菲利普五世因他在西班牙王位繼承戰中,保衛波旁王朝,抵抗奧地利帝國時的英勇表現而被授予了伯威克公爵之位。
  • 安格爾
    安格爾的畫風線條工整,輪廓確切,色彩明晰,構圖嚴謹,對後來許多畫家如德加、雷諾瓦、甚至畢卡索都有影響。他的主要作品有《土耳其浴女》、《泉》、《路易十三世的宣誓》、《奧德利斯克與奴隸》以及一系列肖像畫和大量的素描,還有類似中國畫白描的只用線描鉤輪廓的作品。作為19世紀新古典主義的代表,他代表著保守的學院派,與當時新興的浪漫主義畫派對立,形成尖銳的學派鬥爭。
  • 世界名畫裡的裸體藝術【高清多圖】
    作品中的維納斯展示出造化之美,沒有任何宗教女神的特徵:在自然風景前入睡的維納斯,軀體優美而溫柔,形體勻稱地舒展,起伏有致,與大自然互為呼應。這種藝術處理不是為了給人以肉感的官能刺激,而是為了表現人的具有生命力的肉體和純潔心靈之間的美的統一。這副畫在形體、色彩、柔和的線條和景色的層次上都達到了高度的統一。
  • 維納斯——藝術史上的「最美裸體」
    而美到底是什麼?這個問題我們或許可以從「愛與美之神」——維納斯身上慢慢體味。作為審美觀照,當人們站在她面前的時候,一個裸體的女性,她豐滿而聖潔,柔媚而單純,優雅而高貴,這就足夠人們為之傾倒的了。整個雕像的比例也是十分耐人尋味的,幾乎都蘊含著黃金分割的美學比例。這正是古人對於人體美的讚頌和肯定,為後世的藝術樹立了不朽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