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除幽門螺桿菌,「高劑量二聯療法」到底怎麼樣?

2020-12-21 瀟湘名醫

高劑量二聯療法是否能作為根除幽門螺桿菌的一線治療方案?

過去幾十年,阿莫西林、克拉黴素、質子泵抑制劑三聯方案曾是根除幽門螺桿菌的一線治療方案,但隨著抗生素耐藥率的增加,抗生素相關不良反應等因素導致患者依從性差,最終顯著影響幽門螺桿菌根除率,提出更有效的幽門螺桿菌根除方案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12月11日,第二屆上海陸家嘴國際消化內鏡高峰論壇上,來自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消化內科的梁曉教授為大家詳細介紹了根除幽門螺桿菌的新方案——高劑量二聯療法。

當前針對高耐藥率的四聯療法仍存在一些問題

梁曉教授指出,目前幽門螺桿菌治療的困境主要在於抗生素耐藥性、CYP2C19基因多態性和患者依從性。

圖1:我國根除幽門螺桿菌常用抗生素的耐藥(2007年調研數據) [1]

針對高耐藥率,2017年Maastricht V/Florence共識提出,在克拉黴素耐藥率高於15%-20%的地區,推薦使用鉍劑四聯或非鉍劑四聯療法 (所謂非鉍劑四聯療法就是伴同療法,即需要同時使用三種抗生素) ;在克拉黴素和甲硝唑雙重耐藥性較高的地區,推薦使用鉍劑四聯療法作為一線治療。

四聯治療的確能夠克服幽門螺桿菌治療當中抗生素耐藥的問題,提高根除率,但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問題。

梁曉教授指出,鉍劑四聯或非鉍劑四聯療法含有2~3種抗生素,可能會導致患者耐藥性增加;其次,有研究報導四聯療法的不良事件發生率更高。

2

什麼是高劑量二聯療法?

1989年有研究首次報導了二聯方案,如標準劑量的質子泵抑制劑和阿莫西林或者單獨增加阿莫西林或質子泵抑制劑的劑量和給藥頻率,但此後的研究發現這兩種方案臨床效果不佳。在對二聯方案的不斷摸索中,高劑量二聯療法橫空出世。

所謂高劑量二聯療法,第一是大劑量質子泵抑制劑,它的目標在於維持胃內pH≥6;第二是大劑量阿莫西林,即阿莫西林3g/d。

為什麼在高劑量二聯療法中要提高質子泵抑制劑的使用呢?

梁曉教授解釋道,提高質子泵抑制劑的使用,主要是為了提高胃內pH至6-8,使幽門螺桿菌處於生長活躍期,這時候使用抗生素更易殺菌。

大多數幽門螺桿菌存在於人體胃黏膜層,嚴格來說處於體外,在任何時間下,相當大比例幽門螺桿菌處於不複製狀態或複製非常緩慢。對於需要依靠微生物複製機制殺死病菌的抗生素 (如阿莫西林和克拉黴素) 來說是一個挑戰。

這是因為阿莫西林和克拉黴素僅在pH值升高到6-8,幽門螺桿菌進入分割增殖時才能產生殺菌作用。提高胃內pH值,與阿莫西林/克拉黴素存在協同作用。

圖2:提高胃內pH值,與阿莫西林/克拉黴素存在協同作用

這就需要臨床醫生選擇高效的質子泵抑制劑,以長期維持胃內pH≥6。一般來說臨床上建議選用受CYP219基因多態性影響較小的第二代質子泵抑制劑,如艾司奧美拉唑40mg BID/20mg QID、雷貝拉唑20mg BID/10mg QID 。

其次,離子競爭性酸阻滯劑 (P-CAB) 具有快速到達胃內 (胃內pH≥6 )、維持胃內pH≥6時間更長等優勢,可能是高劑量二聯療法的一個好選擇。

對於抗生素來說,首選阿莫西林。

首先,阿莫西林具有良好的殺菌作用,根除幽門螺桿菌的效果非常好;第二,阿莫西林的耐藥率很低,阿莫西林的地區耐藥率較低,且曾經使用過阿莫西林的患者,再次進行耐藥率檢測,阿莫西林的耐藥率仍是較低的;第三,阿莫西林的不良反應較小,儘管使用了大劑量的阿莫西林,它的不良反應仍是較小的。

圖3:藥物常見不良反應

由於阿莫西林的藥代動力學特徵,能夠被迅速吸收入血漿,在6~8小時後排洩的,起效較快。臨床上應用高劑量二聯療法,一般使用阿莫西林1.0 TID/0.75 QID,療程為10~14天。

3

高劑量二聯療法是否能作為根除幽門螺桿菌的一線治療方案?

梁曉教授表示,評估一個醫療方案是否有效,主要從不良事件、根除率、患者依從性三方面入手。

一項針對高劑量二聯療法的meta分析發現,高劑量二聯療法不良事件較少,根除率基本達到90%以上,且由於不良事件較少,患者依從性也較好。

表1:高劑量二聯療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2]

一項來自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的研究,採用艾司奧美拉唑40mg BID和阿莫西林1.0 TID治療14天的方案。結果顯示,高劑量二聯療法不良事件發生率較低,為7.5%,主要是消化不良、腹瀉和皮疹;根除率達96.1%;依從性98.75%。

另一項來自重慶第三軍醫大學的研究採用艾司奧美拉唑20mg QID和阿莫西林0.75 QID治療14天的方案,結果顯示,高劑量二聯療法不良事件發生率為6.3%,主要是消化不良、腹瀉和皮疹;根除率達91.1%;依從性96.6%。

4

高劑量二聯療法能否作為幽門螺桿菌根除治療失敗後的補救方案?

梁曉教授指出,目前全球該方向的臨床研究較少。「我個人認為,如果患者多次根除幽門螺桿菌,且多次都是以阿莫西林為基礎,可能高劑量二聯療法的效果會較差。雖然阿莫西林的耐藥率較低,但如果反覆使用,治療失敗也可能會發生。」

當前臨床研究數據顯示,作為幽門螺桿菌根除治療失敗後的補救方案,高劑量二聯療法仍具有不良事件發生率低、根除率約等於90%、患者依從性佳等優勢。

最後,梁曉教授總結道,高劑量二聯療法根除幽門螺桿菌的優勢在於不良反應小;藥物品種少,患者依從性好;阿莫西林耐藥率低,成功率較高。當然,高劑量二聯療法仍有受限之處:高劑量二聯療法只有青黴素不過敏的患者能夠使用;不管是質子泵抑制劑還是阿莫西林,高劑量二聯療法的用量超過當前指南的推薦,因此在臨床工作當中,推薦患者使用二聯治療時,應做好充分溝通;不管是一線治療還是二線治療,高劑量二聯療法的療效和安全性仍需要更多臨床試驗來證實。

資料來源:

[1]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分會幽門螺桿菌學組/全國幽門螺桿菌科研協作組.中國幽門螺桿菌耐藥狀況以及耐藥對治療的影響——全國多中心臨床研究[J]胃腸病學,2007,12(9):525-530.

[2]馮心怡,張雲,鄧彬.高劑量雙聯療法作為幽門螺桿菌感染根除方案的研究進展.世界華人消化雜誌.2020;28(17):847-851.

專家簡介

梁曉教授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仁濟醫院消化內科上海消化疾病研究所副主任醫師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上海幽門螺桿菌組委員兼秘書中國抗癌協會腫瘤標誌專業委員會遺傳性腫瘤標誌物協作組委員上海市抗癌協會癌症預防與篩查專業委員會委員美國德州大學休斯頓科學健康中心訪問學者上海市科學技術專家庫成員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Gastrointestinal Tumors、Journal of Digestive Diseases、《胃腸病學》審稿人上海交通大學上海-渥太華聯合醫學院Physician Skills Development Director來源:醫學界消化肝病頻道

審核:梁曉教授

整理:啊粥

校對:臧恆佳

責編:田棟梁

【來源:醫學界】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二聯療法」根除幽門螺桿菌,這個新方案到底怎麼樣?
    幽門螺桿菌( Helicobacter pylori,Hp)是引起胃十二指腸疾病最重要的危險因素之一,世界範圍內人群感染率約為50%-60%,中國人群感染數約7億,大部分無症狀,僅10%-20%的人群發展為胃十二指腸潰瘍,1%-2%發展為胃癌或者胃黏膜相關淋巴瘤。
  • 幽門螺旋桿菌治療:高劑量二聯療法可以取代四聯療法嗎?
    什麼是高劑量二聯療法? 其實在 1989 年就已經提出二聯療法的方案。其使用的藥物為常規劑量 PPI(奧美拉唑)+阿莫西林,但是其根除率只有 62.5%[3]。之後由 40 毫克奧美拉唑和 750 毫克阿莫西林(每日三次)組成的高劑量二聯療法(High dose double therapy,HDDT)於 1995 年首次被提出[4]。
  • 根除體內的幽門螺桿菌,是治療腸胃疾病的關鍵!
    很多人都覺得,出現腸潰瘍等的不適症狀,是不良的生活和飲食習慣導致的,其實,感染幽門螺桿菌也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幽門螺桿菌應該都不陌生,這種有害菌可能導致人體腸胃的多種病變,近年來越發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其實,想要治好腸潰瘍,也得先根除體內的幽門螺桿菌。幽門螺桿菌的危害在哪裡?幽門螺桿菌的危害性比較大,在人身上體現較為明顯的有三個方面。
  • 幽門螺桿菌該不該「根除」?協和醫生告訴你
    幽門螺桿菌感染如此普遍,還可能引發胃癌,應該如何應對? 幽門螺桿菌,到底是好的還是壞的? 但是,現在的研究也發現,對有些人群來說,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是高的,但是胃癌的發生率並沒有水漲船高。 對有些人群而言,根除了幽門螺桿菌,反流性食管炎的發生率高了,有些人甚至更容易過敏了。 似乎,幽門螺桿菌也並非一無是處。
  • 幽門螺桿菌服藥清除失敗,二次根治如何選藥?本文講出實情
    很多朋友發現了有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問題,就總想著能夠儘快地將其清除,對於有幽門螺桿菌感染,同時又有相關胃部疾患,如消化道潰瘍等疾病的情況,根除幽門螺桿菌,對於改善和治療胃部疾病,確實是非常有必要的,目前對於幽門螺桿菌的根除治療,主要是通過聯合用藥的方式來進行,但聯合用藥根治幽門螺桿菌的過程中,並不是一定能夠保證100%的根除幽門螺桿菌,
  • Hp感染及其相關疾病防控100問:幽門螺桿菌根除治療6-11問
    儘管鉍劑四聯方案仍能獲得較高的根除率,但服用藥物數量較多,增加了不良反應率、降低了依從性。在這一背景下,高劑量二聯療法(PPI+阿莫西林)重新受到重視。目前阿莫西林的耐藥率仍很低(0~4%),增加抑酸強度可顯著提高其抗菌作用。
  • 根除幽門螺桿菌,吃藥要注意些什麼?收藏備用
    幽門螺桿菌(Hp)是一種慢性感染後有可能導致胃癌的細菌。感染 Hp 後,有些人可能沒有症狀,也有少數人可能因為感染繼發胃、十二指腸潰瘍,出現上腹部疼痛不適、餐後飽脹感、打嗝、噁心、嘔吐等症狀。Hp 感染也會增加胃癌的發生風險。
  • 幽門螺桿菌幹預處理的常見錯誤
    圖3: 三聯給藥治癒率PPI高劑量vs標準劑量 每日PPI的給藥劑量已經從2013年等價於奧美拉唑劑量61mg提高到2018年的相應
  • 這款清幽牙膏,竟能幫助提高幽門螺桿菌根治率?
    此熱搜一出,業內有關「幽門螺桿菌根治難」的問題再次被提及,據科研數據顯示,由於抗生素的濫用,幽門螺桿菌對抗菌藥物的原發耐藥性已上升至≥25%,這是幽門螺桿菌根除治療失敗的主要原因!當初,幽門螺桿菌剛被發現的時候,標準的根除方法是三聯療法,隨著使用時長和抗生素的濫用,幽門螺桿菌的耐藥率越來越高,根除效果大打折扣,四聯療法應運而出;但四聯療法也不能保證百分百根除,已有研究提出:7天五聯療法用於10天四聯療法失敗後的補救治療。
  • 7億中國人都有「幽門螺桿菌」,到底應該怎麼治?
    上個章節我們介紹了幽門螺桿菌,也跟大家講了它的超強感染性,以及應該如何準確的檢查出自己是否感染了幽門螺桿菌。但是對於成人而言,如果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已經造成各種胃部不適,並且您也擔心你的菌會影響到你的孩子,那麼請考慮根除。這個章節,我將帶你來具體了解感染了Hp螺桿菌具有很強的傳染性如何根除幽門螺桿菌?
  • 日本武田用於根除幽門螺桿菌的新藥和國內四聯的區別
    最近幾年,國內的幽門螺桿菌根除率呈現走低的態勢,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內科胡伏蓮教授曾介紹,隨著抗生素使用範圍的擴大,幽門螺桿菌的耐藥率逐漸增加,使其根除率越來越低。從1999年的海南共識,到2016年第五次共識,五版共識推薦的Hp治療方案從三聯變為四聯,療程從7d(天)、10d(天)增至14d(天)。
  • 四聯抗生素療法清除幽門螺桿菌,四種藥物該如何吃?
    四聯療法,即抗生素療法,可能大部分人都不太了解,只有用過的人才知道。 實際上,就是用4種藥物同時服用,用於治療幽門螺桿菌,各種藥物治療目的不同,並且四種藥物不能同時服用; 而是需要掌握好服用的時間間隔和先後順序,時間間隔要把握好,並且順序不能亂,這樣才能起到治療作用; 一旦順序不對或者時間間隔不對,治療效果就會大大下降,甚至會出現負面作用。
  • 幽門螺桿菌治療後,還會復發?忽視了這8點,可能等於白治了
    幽門螺桿菌對於大多數人並不熟習,可是因為它引發的疾病卻是常見的,像大部份的胃病以及消化道腫瘤都與它有關,可見它的危害是很嚴峻的,會引發胃病及消化道腫瘤。四聯療法是消弭幽門螺桿菌的主要治療辦法,可是這種辦法的消除率卻在不斷降落,其原因很大水平上與患者有關。
  • 蔓越莓汁或有助降低幽門螺桿菌感染率
    三湘都市報記者 黃亞蘋近期,國際醫學期刊《胃腸病學和肝病學》上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每天2次飲用240毫升含有44毫克原花青素的蔓越莓汁可能有助於降低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率。這項名為"每日蔓越莓攝入量對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抑制:雙盲、隨機、安慰劑對照試驗"的研究由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流行病學研究室研究者設計並實施,研究在2018年8月至2019年4月間,納入了522名年齡在18-60歲之間且幽門螺桿菌陽性的中國成年人志願者,這些研究對象此前從未接受過根除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抗生素治療。
  • 聽說牙膏能抗幽門螺桿菌?我們調查了10款產品
    最近,一款自稱經復旦大學檢測認證「刷牙3分鐘即可殺滅97%以上口腔中幽門螺桿菌」的牙膏在網上備受推崇,該牙膏還聲稱,刷牙後會在口腔中形成保護膜,可在12小時內持續殺滅幽門螺桿菌。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市場上還有許多「能殺滅幽門螺桿菌」的牙膏,價格也高於普通牙膏不少。
  • 清除幽門螺桿菌引起的頑固口臭,清幽牙膏做到了!
    當下,對幽門螺桿菌的根除治療,臨床上主要採用的是以質子泵抑制劑或者鉍劑為基礎聯合2-3種抗生素的療法。但由於大多數抗生素在胃內的活性會降低,不能穿透黏液層到達細菌,導致幽門螺桿菌不易被清除,再加上細菌耐藥性的增加,根除並不容易。而一次根除失敗,第二次根除起來會更加困難,因此,確保首次根除成功,至關重要。
  • 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如何根治?它最怕4種藥,用對了遠離胃病
    我國是幽門螺桿菌的感染大國,感染率達到了50%到80%,這個數據還只是一個大概的估計,因為社會上還有一大部分人沒有做過胃部體檢,所以真實的感染率可能更高一些。之所以感染率這麼高,跟我們獨特的飲食文化密不可分。
  • 記者調查十款抗幽門螺桿菌牙膏:商家宣稱的效果並無實證
    抑制幽門螺桿菌作用遭到質疑新京報記者對市場上銷售的10款宣傳可抑制幽門螺桿菌的牙膏調查,發現有國內外發明專利證書的有3款,出具檢測機構報告的有5款,還有2款僅在宣傳時宣稱有抑制幽門螺桿菌的功效,並未出具相關證明。
  • 根除幽門螺桿菌一定要注意這8個問題,否則可能會殺菌失敗!
    幽門螺桿菌(Hp)的危害,想必大家都很清楚,大部分胃病及消化道腫瘤,都與它脫不了干係,尤其是消化性潰瘍和胃癌的罪魁禍首。所以越來越多得了胃病的人,要求根除它。然而,國家推薦四聯療法的根除率,卻在逐年下降,以前的數據成功率為80%-96%,最新的數據卻是50%-90%。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消化內科成虹教授曾發文說,她有一個患者竟然殺了19次才成功。
  • 幽門螺桿菌應對"新路徑":益生菌和幽門螺桿菌卵黃抗體的實際對比
    「幽門螺桿菌治療新路徑」的提出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的胡伏蓮教授曾表示,對於多種抗生素過敏,有肝腎疾病、小孩、哺乳期患者等,我們應拓展研究適用於這些特殊人群的「非抗生素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