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四經濟大國,歐洲的德國,會不會崛起為超級大國?

2020-12-12 轉瞬間落日殘煙

最近兩天,有國家稱中國和德國即將成為超級大國。認真的說,這屬於標準的捧殺,頗有迫使被動吸引火力的意思。因為,目前世界上只有一個超級大國,那就是美國。那麼,中國和德國有沒有可能成為超級大國呢?中國的崛起和潛力,我們以後慢慢聊。今天,我們聊聊德國。認真的說,德國成為超級大國的可能性非常小,甚至日本和印度的可能性,都比德國高。今天,我們仔細分析一下德國的優勢和劣勢。

首先,我們看一下德國的基本情況。德國屬於標準的歐洲國家,截止2019年,全國經濟總量為3.85萬億美元,人口有8200多萬。如果想成為超級大國,需要具備哪些條件呢?作者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擁有雄厚的經濟實力和經濟主導能力。第二,擁有完善的工業體系和國防體系。第三,擁有極高的國際影響力和政治地位。第四,擁有比較大的國土面積和人口資源。我們一個個分析,經濟實力的多少,決定了一個國家的話語權或者影響力。

例如美國和當年的蘇聯,都擁有壓倒性的優勢,建立了盧布和美元體系。只有擁有完善的工業體系和國防體系,在戰爭爆發之後,才不會受制於人,能夠進行長期的消耗戰。一般來說,超級大國都擁有很高的國際地位,擁有一系列的盟友或者半盟友,例如當年的東方陣營和西方陣營。至於國土面積遼闊,則意味著自身的迴旋餘地更大。至於人口數量龐大,無論是和平時期還是戰爭時期,都很重要,這是毋庸置疑的。例如當年的蘇聯衛國戰爭,硬生生把德國反推了回去。

在世界德國中,德國擁有非常完善的工業體系和國防生產體系,這是德國最大的優勢。也是四個硬性標準中,唯一符合標準的一個。德國生產的潛艇、坦克等武器,出口到了世界各國。但是其餘三個硬性標準,德國並不符合。我們看一下各國的經濟實力。按照2019年各國公布的數據,美國的經濟總量達到了21.42萬億美元,在世界各國中,美國屬於唯一一個經濟總量超過20萬億美元的國家。2019年,中國的的經濟總量為14.34萬億美元,美國的經濟總量,大約是中國經濟總量的1.49倍(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遠高於美國)。

在世界各國中,可以把各國的經濟劃分好幾個等級。首先是美國,因為只有美國的經濟超過了20萬億美元,屬於獨自一個檔次。第二名就是中國,除了美國之外,只有中國的經濟總量在10萬億美元以上。因此,中國也屬於獨自一個檔次。第三是日本,還是獨自一個檔次。因此,除了美國和中國,只有日本的經濟總量在5萬億美元以上。2019年,日本的經濟總量達到了5.08萬億美元。隨後,才是德國、印度、英國、法國和義大利等國家,德國排名第四位。2019年,德國的經濟總量為3.85萬億美元。

德國的經濟總量,只佔美國的18%,距離美國劃出的60%的紅線還差很遠。由於自身的經濟實力有限,還無法影響整個地區的經濟,也無法獲得更高的話語權。請注意,在七八十年代,蘇聯和日本的經濟總量,都曾經接近美國的70%,確實對美國造成了很大的挑戰。我們看一下德國的國際地位,不得不說,德國的國際地位並不低。但是由於屬於二戰的戰敗國,德國面臨各方面的條件限制。例如「入常,」幾乎不用想。因此,在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方面,德國距離超級大國擁有天然的距離。

由於受到了限制,德國無法發展航母、核武器等裝備,這屬於大國標配。德國的國土面積和人口總數都不算很大,人口數量與我國的四川省相當。由於國土面積有限,戰略縱深不大,自然資源也很有限。人口數量又決定了消費能力和發展潛力,這一點至關重要。結合德國各方面的條件,德國是一個地區強國,而且有可能發展成為世界強國。主要是世界經濟強國,從德國目前的經濟實力來說,一直位居世界前五,沒有多大的問題。目前,德國的經濟總量,幾乎佔了歐盟的四分之一還多一點。

但是在國際地位、經濟影響力、軍隊發展等方面來說,德國擁有天然的不足,成為超級大國的可能性不大。認真的說,如果推測中國、德國之外的超級大國,日本和印度最有可能。首先看看日本,日本的經濟總量超過了5萬億美元,排在世界第三位,比德國的經濟實力更強。日本同樣擁有完善的工業體系和國防體系,而且質量很高。日本的人口達到了1.26億,比德國多了4000多萬。在超級大國影響標準中,日本唯一不合格的是疆域面積和國際影響力。由於屬於二戰的戰敗國,日本遇到了與德國類似的限制。當然,情況比德國好一點。

至於印度,幾乎具備所有的條件。目前,印度的經濟總量,已經超過了英國和法國,排在世界第五位。按照印度的經濟增長速度,很有可能超越德國。印度擁有將近14億人口和3000多萬平方公裡的面積,印度的人口平均年齡,擁有極大的優勢。印度擁有比較完善的工業體系,雖然水平不高,但很完善。隨著經濟的發展,印度的國際地位也在提高,最關鍵的一點,印度不會受到向德國、日本那樣的限制。

所以說,除了中國和德國之外,最有可能崛起為超級大國的國家是日本和印度。尤其是印度,各方面都不可小覷(當然,各方面的問題非常非常多)。在上世紀80年代,西方各國看待中國,相信都沒有想到我國會發展到現在這樣的高度。當然,除了美國這個超級大國之外。其他各個有可能成為超級大國的國家,或多或少都有各自的問題。能否解決一系列的問題,更上一個臺階,這就非常難說了。關於各國發展的故事還有很多,作者在以後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相關焦點

  • 德中正崛起為超級大國?普京給出肯定答案 但背後暗藏玄機
    在過去20年裡,世界與俄羅斯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如果說世界變化的部分原因來自俄羅斯的變化,那麼俄羅斯的變化則主要來自普京的變化。普京在2000年參選總統時曾提出了"給我20年,還你一個強大的俄羅斯"的競選口號。然而,雄心壯志雖令人振奮,但想要實現一個國家或民族的復興,又談何容易?
  • 中國能否成為超級大國,中國離超級大國還有多少路要走?
    中國能否成為超級大國,中國離超級大國還有多少路要走?首先,什麼是超級大國呢,超級大國是指極端強大的國家,其特點是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遠遠超過其他任何國家,能夠直接或者間接影響到別的國家。從超級大國這個名詞出現以來全世界共出現過4個超級大國,那麼今天我們就來對比一下這4個超級大國的崛起之路。現今世界上只有美國一一個超級大國,曾出現的三個超級大國均在歐洲。世界上第一個被冠以超級大國稱號的就是西班牙帝國,第二個出現的超級大國就是英國,另外一個就是同美國一樣在二戰之後同時成為超級大國的前蘇聯。
  • ...中德正崛起為超級大國,美國再也無法「稱霸」,英法的角色已經...
    【普京:中德正崛起為超級大國】據「今日俄羅斯」(RT)10月22日報導,俄羅斯總統普京當日表示,中德正崛起為超級大國,美國再也無法「稱霸」,英法的角色已經「改變」。普京並未就俄羅斯與新的潛在超級大國的關係發表看法,但他堅決反對世界指望俄羅斯逐漸衰落的觀點。
  • 一旦美國衰落,亞洲會出現兩個超級大國!專家直言沒有中國
    今年對於美國來講,是極具歷史意義的一年,疫情影響下的美國陷入了「頹廢」,有分析認為用不了多久美國就有可能失去超級大國的身份。作為全球公認的超級大國,在國際上已經稱霸很多年了,而且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將來肯定會出現新的國家崛起進而取代它的位置,美國專家也表示非常認可,甚至預測僅在亞洲地區就會出現2個超級大國。
  • 根據推演的條件,未來世界上這三個國家將成為超級大國,領頭是誰
    【千古浪】一般來說,一個國家的強大並不是長久不變的,正所謂陰陽輪換,寒暑交替,事務的發展總在不斷變化的,國家也是如此,所以,超級大國的位置也是在持續變化著的。根據這個規律可以知道,世界上會不斷有超級大國誕生,也將不斷有超級大國走向衰落。
  • 未來世界將有四個超級大國,有一個非常強大,美國也無法相提並論
    自二戰結束之後,世界趨於和平,各國開始大力發展自己的實力,力圖在短時間內成為世界強國,雖然世界各國都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是想成為超級大國並非易事,一方面是和自身的實力有很大的關係的,另一方面則是由先天條件決定的,因此能夠成為超級大國的國家屈指可數。
  • ...穩定燈塔」又當上「歐洲抗疫模範」,德國悄悄邁向了「超級大國」?
    【環球時報記者 青木 夏雪】若要問當今世界的「超級大國」是哪個國家,美國肯定是人們腦海裡浮現的第一個答案,絕大多數時候也是唯一答案。若再問哪個國家有望成為「超級大國」,人們往往會提到中國。品牌金融CEO戴維·海格表示,隨著歐洲兩極分化加劇,德國以往展現的可靠領導力將繼續發揮作用,帶領歐洲復甦。一些外國領導人也曾在表態中將德國稱為「世界強國」「超級大國」,比如前文提到的普京。
  • ...燈塔」又當上「歐洲抗疫模範」,德國悄悄邁向「超級大國」?--上觀
    若要問當今世界的「超級大國」是哪個國家,美國肯定是人們腦海裡浮現的第一個答案,絕大多數時候也是唯一答案。若再問哪個國家有望成為「超級大國」,人們往往會提到中國。品牌金融表示,長期以來,德國以強大和穩定的經濟著稱,在該公司調查中的大多數領域裡得分都很高,尤其在政治穩定且治理良好方面。「德國仍然是整個歐洲大陸乃至全球穩定的燈塔。」品牌金融CEO戴維·海格表示,隨著歐洲兩極分化加劇,德國以往展現的可靠領導力將繼續發揮作用,帶領歐洲復甦。一些外國領導人也曾在表態中將德國稱為「世界強國」「超級大國」,比如前文提到的普京。
  • 西方預言:未來世界將產生三個超級大國,歐洲地位不保了
    為此,西方預言:未來世界將有三個超級大國,歐洲將徹底衰弱,地位不保了。西方根據現在世界發展狀況推演未來的世界,基本上可以肯定的是,未來世界將是三強並存。三個超級大國主導世界,而歐洲的地位將徹底衰弱,徹底不保。第一個超級大國,將是中國。
  • 德國商界人士:中國為世界經濟復甦注入信心與動力
    德國聯邦經濟發展和對外貿易聯合總會董事會主席米夏埃爾·舒曼認為,中國經濟為世界經濟復甦注入了信心與動力。德國和歐洲期待深化同中國在貿易和投資領域的交流合作,並共同維護全球多邊合作。基於和中國的長期聯繫以及對中國經濟的了解,我們相信中國會是第一個從疫情影響中恢復的經濟體。目前(中國)的(經濟運行)數據也說明了這一點——中國經受住了這場嚴峻的考驗。中國經濟、尤其是中國出口的穩步復甦將對世界經濟的重振做出巨大貢獻。」截至2019年,中國已經連續第四年成為德國的最大貿易夥伴。
  • 我有機會成為超級大國。被忽悠後,現在已經沒有希望了
    最典型就是下面這個國家,本來有機會成為超級大國,被忽悠失去安全保障後,現在徹底沒希望了。這個國家就是烏克蘭。我們知道從二戰後開始,超級大國的標配,有一項最為基礎,那就是核武器。所以戰後有核武器的國家,基本上都是超級強國,而核武器很多,那就是超級大國。我們看到,以俄羅斯現在的經濟和科技實力,如果不是有那麼多的核武器,俄羅斯不可能維持超級大國的地位。
  • 萬字長文透視大國崛起的規律和宿命
    近代取得世界霸主地位的大國(英國、美國)在經濟規模和生產力水平方面均達到世界領先。德國、日本、蘇聯等挑戰霸權失敗的國家,經濟規模和生產力水平都和霸權國有較大差距。歷史上,大國崛起失敗直接的經濟原因主要表現為四個方面:1、沒有與時俱進地塑造經濟核心競爭力,難以再長期可持續地提升生產力。
  • 印度:我是下一個超級大國,網友:去看看你們的大街
    多年以來,印度一直以成為下一個超級大國為目標而發展,甚至很多印度國民覺得印度已經是超級大國了,很多網友覺得他們這樣的想法太自以為是了,最後印度能不能成為超級大國這件事也引發了一些列的熱議。
  • 「2020世界工業設計大會」系列觀察 |風從海上來:大國崛起的「煙臺...
    作者/陳沆 15世紀,當乘風破浪的麥哲倫船隊,歷經重重劫難,完成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環球航行後,割裂的世界終於由地理大發現連接為一個整體,世界性大國就此誕生。隨著英國、美國、德國、日本等製造業大國的崛起,屬於工業設計的時代已然來臨。
  • 歐洲為什麼會有那麼多袖珍國家,還不會被大國吞併?
    於是,不少德國、義大利的富人、達官顯貴為了躲避戰火在一戰期間全家入駐摩納哥,由此,二戰期間法國戰敗後,這些富人買通德國高層,使得摩納哥再度免受戰火。 至近代,聚集歐洲大部分富人和資本的摩納哥早已經不是一個想打就能打的地方,可以說除非外星人入侵,否則摩納哥絕不會受到戰火侵擾。
  • 印度能阻止中國成為超級大國嗎?
    我屬於印度的一個偉大的民族主義組織,也不希望中國為超級大國。也就是說,我認為,印度應該在成為超級大國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的方向。雖然我們錯過了1980-1990年代的列車,但我們必須不遺餘力地利用擺在我們面前的機會。印度擁有世界上第二大的可耕地。到2025年,印度擁有最豐富的人力資源。
  • 除美國之外,哪個國家還有可能成為超級大國?看局座是怎麼說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世界各國開始勵精圖治,大家的綜合國力都有所提高。美國和蘇聯成為當時僅有的兩個超級大國,他們為爭奪世界霸權展開了激烈的競爭。儘管美國成功推翻了蘇聯,但美國的地位並不是永遠無法撼動的。
  • 法國沒人口負擔,人均資源多,為何不是超級大國?
    這個假定太牽強,要是人口少、資源多成為了超級大國的條件。那就非加拿大和澳大利亞莫屬!加拿大土地面積1000萬平方公裡排全球第二,僅次於俄羅斯,人口數量才3800萬;澳大利亞土地面積770萬平方公裡排世界第六,人口數量更是才2500萬。
  • 德國日本兩國經濟名列世界前茅,幾十年來為何至今無法超越美國
    廣袤無垠國土面積為美國崛起提供奠基石!反過來,在對此看下日本、德國等國,日本和德國雖然自身實力也非常強悍,在全球都是首屈一指,但它們自身國土面積決定兩國很難發展成為類似美國這種超級大國!德國總面積如今大約35萬平方公裡,日本疆土總面積也大約30多萬平方公裡,兩國國土總面積加起來也沒用美國建國之初總面積多。
  • 當年的八國聯軍現在如何,一個GDP世界第一,一個面積世界第一
    不過戰後經濟迅速恢復發展。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時候,日本經濟總量世界第二。目前經濟總量世界第三,僅次於美國和我國。這個國家還是發達國家,而且在很多領域發展的都非常好。俄羅斯當時的俄國還是沙俄,統治面積僅次於大英帝國。俄國出兵13150人,而且還趁機佔領了我國東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