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中,對人格下了如下定義:人格(personality)是指個體在對人、對事、對己等方面的社會適應中行為上的內部傾向性和心理特徵。表現為能力、氣質、性格、需要、動機、興趣、理想、價值觀和體質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動力一致性和連續性的自我,是個體在社會化過程中形成的獨特的心身組織。是在一定社會歷史條件下,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受遺傳因素與成長環境所影響,所以不同的個體表現出來的人格特徵並不完全一樣。
擁有的人格不同,展現給人的外部活動不一樣。擁有樂觀派人格的人,總是能與人相處愉悅,帶給人的更多是正能量;擁有悲觀型人格的人,卻總是表現出悲悲戚戚的模樣,成天處於憂慮之中;擁有易怒型人格的人,猶如乾柴,只要遇到一點火星,瞬間爆燃;擁有挑剔型人格的人,不管與何人相處,相處多長時間,總能找到他看不慣的地方。遇到了擁有積極樂觀包容型人格的人,我們應該珍惜,因為一不小心就遇到了擁有糟糕人格的人。
一個擁有什麼樣人格的人,能達到如此目的,他討厭身邊所有人,身邊所有人都討厭他。與其相處不到一天,他能翻遍你周身的毛病--千翻,沒有教養,不懂謙讓;走在路上,車子佔道行駛,或者沒有按規矩過紅綠燈,他能嘮叨好久--我要怎樣怎樣,各種髒話、詛咒從口中冒出;前一秒一切正常,下一秒臉色突變,拳腳上身,打臉,扔東西,然後還喊身邊的人必須一樣樣收拾好;衣服未能及時收好,立即抱怨,抱怨別人懶,抱怨別人沒有收拾;認為娃兒的不好的習慣,就開始責怪是另一方嬌生慣養所至,而自己一天只管看手機,玩電腦;別人買的任何東西,都能挑出一堆毛病,因為只認為自己挑選的東西最有品質;組個牌局,都能打遍周邊所有小區,只因為不喜歡某一張牌桌上的某個人。
今天在網上看到武漢大學博士陳優麗女士對沈軍的控訴,看到她寫的沈軍前妻讓沈軍完一鍋米飯,這個男人邊哭邊吃,陳問他為什麼要吃完,陳說她讓吃那就吃。身邊也有這樣的奇葩,強迫身邊人做一些事情,就是喊你坐倒你不敢站起,喊你站起你不敢蹲下,並且只會對身邊親近的人做這種惡行,直至生氣完畢。有時候在想,人生若能完美避開這類奇葩變態,那才是人生之福。
作出如此奇怪的舉動,表現出如此醜陋的行為,著實令人生厭,身邊的人也遭罪。時常想,是什麼樣的基因,什麼樣的成長環境造就了這種人格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