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老伴兒風停夜泊
情感話題解讀,帶您走進更多的正向情感世界!我是你的情感解憂人,但你要懂得放過你自己!
文 | 風停夜泊
原創 · 抄襲必究
01越長大越孤單,越長大越覺得人際關係複雜多樣。
偶爾會稍有這樣的恐慌,為了能夠驅散這樣的「孤獨」,所以期盼和他人發生某種關係,最終成為夥伴、朋友,拼盡全力到最後才發現,原來還是不成熟的躁動令自己不斷「忍受」孤獨。
「成熟的麥穗頭是耷拉著的、軀幹是穩健的,只有泛青的麥穗才會不斷搖擺身姿,四處張望,空有幾粒米就已經不知天高地厚,殊不知那幾粒並不飽滿的米,根本不足以凸顯實際的價值。」
在為人處世的過程中,我們多見那些「自以為是」的人,自認為無所不知,自認為「所有」的經歷都可以被人學習,久而久之,就在人群中歸屬到了自己的層次圈。
在社交中,人們都慣於講三觀相同的「志同道合」,也慣於講告別低質社交圈,所以在人以群分上,就產生了人與人之間太多的差距。
然而,在任何時候真正優秀的人,都會是滄海一粟,因為稀缺、因為出彩,所以才會處於被仰望的地位,只是在到達特定地位的跋涉過程,就會被庸人所「排擠」。
沒達到一定高度的時候,正確觀點、觀念會被調侃成自認為的「真理」,正確的觀方式、方法也會被人嗤之以鼻,甚至在大眾常見喜好的吃喝玩樂中,因不想墮落的融入而被厭煩、被說成是「不合群」。
畢淑敏老師說:
生命是自己的,無需別人說三道四。
是的,你只管做好你自己,生命是一場單程票,命運如何抓握在自己的手裡,與任何人都無關。
不為了討好誰而降低自己活著的價值,不為了合群而刻意迎合誰,不為了遣散孤獨而刻意和誰發生親密關係,成為看似很被重視的「重要」人物……
如此,便是成熟了。
02很多人會對成熟有很大的誤解,認為成熟和年齡有一定的必然聯繫,實則不然。
成熟是一種經歷,是一種洞察生命價值的能力,是一種正確活法的方式。
成熟的人,都可被稱為成年人。儘管在概念定義裡,人超過18歲才是成年,但這裡說的成熟和成年與年齡並無半點關係。
有的人活到了四五十歲甚至更大,仍然不懂什麼是「活著」,仍然沒悟透一個人該怎樣活著,浪費光陰成為低質社交人群中的一份子還沾沾自喜道:
我朋友遍地,我從不看重地位和金錢,相比這些身外物來說,我更享受與朋友相聚的愜意時光。
其實,仔細觀察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
那些口口聲聲說著不在乎金錢和地位的人,實乃能力和格局所致,令他們無法達到那樣的高度。
並且因為自我墮落的活法所致,令他們無法脫離貧瘠的思維只能生存在低質圈子之中。
有的人年紀輕輕卻可以活成人上人,無論才能還是品行都是值得被稱讚和仰望的,但因為俗人的眼光和狹隘的心胸,把他們看成格格不入。
只是,在這樣的人當中,他們知曉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地位顯赫要德高望重,他們更知曉人這一生貴在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不貪圖當下的享樂,不忘「度」的拿捏,更不能忘本。
所以他們不屑合群,不屑被不同類的人群喜歡,因為毫無意義。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安於現狀、自甘墮落的又不自知的人,從根本上說是不自信的最佳體現,而過度不自信又需要被掩飾起來,最後選擇用「自負」來給不自信遮羞。
實際上不過是一直沒找到活著的正確方向而已。
03身處於世能夠悟透生命意義的人,真的佔比很小,混沌、愚昧已是常態。
真正睿智的人,從不隨波逐流,更不會擔心被人「厭惡」和「不合群」,而為了迎合刻意讓自己精彩的人生蒙上灰塵。
當一個人把成熟的思想和成年人的活法合二為一,無關年齡思維限定時,他就是成功的。
成年人的成功是擁有被人「討厭」和「不合群」的勇氣,這是成年人、成熟的睿智標誌。
想活得通透明白,首先得有一個突破群體「戒律」的大眾觀念,畢竟能夠做到獨樹一幟的正確活法的人、能夠完全脫離低質社交圈、正確理解活在當下的人不多。
社會就像是一個大染缸,大家是什麼顏色自己就容易被同化成什麼顏色,但終究生命是自己的,為什麼要被客觀的一切來幹擾?尤其是拖著自己不能前進的幹擾,為何還要甘心情願被同化呢?
多少人,為了討他人歡心,滿足自己人緣好的虛榮心,在迎合他人的同時荒廢了自己的時光卻渾然不知?
多少人,把活在當下誤認為及時享樂而在拼搏向上的年紀裡,將最美好的歲月糟蹋了卻還不知覺醒?
別埋怨命運的不公平,也不要站在自己的主觀意識裡去用所謂的成敗來評判他人,用正向的思維去思考,用正確的活法去過日子。
人活一世,貴在真正領悟什麼是對什麼是錯,縱然一身與眾不同的別樣顏色,但只求不負好時光。
—End—
情,是人在世間的煉獄。愛情也好、友情也罷,對的時間遇上對的人才能修成正果,認為文字帶出的能量是正向的,並恰巧讓你喜歡,點擊「關注」,和我一起探索情感的真諦!
話題討論:成熟和成年在「活法」的概念裡,與年齡有關嗎?歡迎留言聊聊你的觀點。
感謝大家一直以來對我的關注,歡迎大家把關心的話題寫在評論區,我會作為後續選題,希望創作出更多大家喜歡的內容。創作路上感謝大家的陪伴,我會繼續加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