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這位老師把數學益智遊戲引進課堂 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

2020-12-21 騰訊網

有人說「數學是聰明人的思維遊戲」,這個說法雖然不夠全面,但是突出了數學學習對於思維鍛鍊的價值。而遊戲是學生喜聞樂見的學習形式,很多時候教師可以藉助遊戲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在「玩中學,學中玩」。

慈谿市周巷鎮潭北小學的一名普通數學教師韓素品,在一次課間,發現孩子們對魔方十分感興趣,靈光一閃,想是不是可以設計一堂數學益智遊戲拓展課。

中國傳統民間智力遊戲進課堂

自學校成為慈谿市深化義務教育課程改革首批試點學校後,韓素品就一直在苦思冥想:什麼樣的拓展課,既能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又能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

「當我們左手拿著手柄的時候,從右往左數,就有9個環,我們給這9個環起個名,最右邊的這個是1號小朋友,依次過去就是2號小朋友、3號小朋友……一個環從中間的間隙下去,看,這樣像不像跳傘?」

韓老師的九連環課堂上,學生們躍躍欲試,思維也在手指操作間活躍。「1號小朋友最勇敢,他會獨立跳傘,不需要別人陪同,其他小朋友都不敢獨立跳傘。」「老師,我發現2號小朋友也能直接跳傘的。」下面的學生迫不及待地回答。

「是的,你從操作中得到了結論,真厲害!但你知道為什麼嗎?」「因為2號小朋友前面只有1號小朋友呀!」學生笑嘻嘻地回答道。「現在我們來想辦法讓3號小朋友也成功跳傘……」

九連環是中國傳統民間智力遊戲,將金屬絲製作成九個圓環後,再將圓環套裝在橫版或者各種各樣的框架上面。玩的時候,玩家需要按照一定的流程反覆操作,將九個圓環一一解開。

課堂上,韓老師通過擬人化的講解和引導,充分調動孩子們的興趣和積極性,引起他們的探究欲望,他們也更容易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操作過程和思考方式。

數學益智遊戲拓展課讓自卑女孩重拾自信

數學益智遊戲拓展課一開課就受到學生們的熱捧,每學期報名人數都「爆棚」。除了九連環課程,韓老師還開設了魔方課程,不僅讓孩子們學到知識,還幫助學生樹立信心,找回自我存在的價值。

小耿(化名),是個五年級的女孩,從小就有些自卑,平時說話輕聲輕語。但從上個學期參加數學遊戲拓展課後,她的狀態發生了質的變化。

當她在同學們面前快速還原魔方,同學們以崇拜、羨慕的眼光看她時,她心裡填滿了「被崇拜」的滿足感。同學們紛紛圍著她請教,她宛如小老師那樣開始傳授方法,說話聲音充滿了自信。

這種狀態也延伸到了課堂上,她積極發言,大膽表達自己想法,變得自信飛揚。

韓素品說:「每個孩子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讚揚,而數學益智遊戲能讓孩子們大顯身手,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肯定和讚揚,這對孩子們樹立信心、找到價值非常重要。」

更值得一提的是,周昊同學上了拓展課後,根據魔方的整體結構特點,製作了正方體的表面展開圖學具。「我的這個學具獲得了小學生學具作品評比慈谿市一等獎和寧波市二等獎呢!」周昊帶著自豪的語氣向記者介紹到。

數學益智遊戲成為活躍思維的催化劑

除了魔方、九連環,還可以引進哪些數學遊戲呢?經過精心甄選,韓老師選擇了孔明鎖、漢諾塔、智力解環、華容道等加入到數學智力遊戲課程。

韓老師的這些數學益智遊戲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需要學生實際操作。在遊戲活動中,學生的思維因趣味性而更加活躍,因生成性而更加靈動,因多元性而更加深刻。

學生在遊戲中可能會產生一個有價值的問題、一種有創意的思路、一份有效能的體驗,從而增進了思維能力和創造素質的發展。

「我在玩漢諾塔的時候,突然想到,難道一定要大圓盤在下,小圓盤在上嗎?我就試著改變一下規則:小圓盤在下,大圓盤在上,其他規則不變,居然成功了。現在大家都在嘗試我的這種新玩法,我覺得特別有成就感。」學生黃仁軒在理解漢諾塔的遊戲規則並能熟練移動圓盤後,提出了遊戲新規則。

「這種新思想、新觀點是建立在學生獨立操作和思考的基礎之上,並表現出其中的差異性。打破了思維界限,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和應用提出了自己的見解,提出了合理的新的突破點。」韓老師解釋說。

記者了解到,潭北小學舉辦過省級、市級等現場會不下5次。2017年5月,更有中央媒體來校採訪,教育部辦公廳、省教育廳及市教育局領導等前來考察。數學益智遊戲拓展課程作為成果展示,得到了來訪人員的一致讚賞。

「數學益智遊戲是學生的遊戲,學生是『遊戲人』。在數學益智遊戲中,兒童往往會全身心融於其中,體驗到挑戰、競爭、成功、自我表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帶來的自由、樂趣和輕鬆。」韓老師如是說。

專家點評:

全國優秀教師、寧波市名教師邵愛珠

數學無處不在!但一提到「數學」,很多人百感交集。如何讓學生喜歡數學、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與潛能?韓素品老師找到了一條非常棒的途徑:開展數學益智遊戲拓展課。

浙江省教育廳在《關於深化義務教育課程改革的指導意見》中指出:義務教育課程分為基礎性課程和拓展性課程。基礎性課程指國家和地方課程標準規定的統一的學習內容;拓展性課程是指學校提供給學生自主選擇的學習內容。那麼到底「選擇什麼內容」是實施拓展課程的關鍵因素之一。

中國傳統民間益智類遊戲,以其獨特的構造、複雜的內在聯繫,通過動手操作、不斷破解的系列活動,展現了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民間益智遊戲進課堂,不僅有利於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更是傳承了我國的傳統文化,讓孩子們在有趣又有價值的傳統遊戲中啟迪心智、拓展思維,獲得成功的喜悅。再加上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基於孩子們的興趣愛好,將傳統益智類遊戲納入到課堂,寓教於樂,培養學生的動腦思考、動手操作能力,在充滿樂趣的遊戲中不斷挑戰自我,訓練持續思考的能力,從而不斷激發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可以說,這是課堂教學的目標。

記者 林涵茜

相關焦點

  • 這些益智遊戲,孩子越玩越聰明!
    這些難題涉及了數學中的幾何學、拓撲學、運籌學等多門學科。經常玩這些益智遊戲,至少有5點好處👇1.幫助孩子理解抽象的數學概念,增強對數學的興趣;2.增強孩子對數字的敏感度,提高數學計算能力3.引導孩子玩益智遊戲,相當於從小做大腦體操,左右腦互動,整個大腦都得到更好的開發和鍛鍊。對於「玩中學」,我們向來認真!凱叔團隊聯手腦力高手武元元老師,共同打磨了一套適合親子一起玩起來的「燒腦」課程——《古典益智遊戲親子課》。
  • 「單眼教師」陳曉婷:課堂要有樂趣,「從玩中學,從學中玩」
    這位答主就是陳曉婷,2016年畢業於華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尚未畢業的她便決定響應國家的號召,報名參加「三支一扶」基層項目,去茂名市化州市山區地帶的那務鎮的章道小學,當一名支教老師。
  • 中小學數學如何變得更有趣?原來可以這樣「玩」
    12月19日-20日,由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簡稱北師港浸大,英文簡稱UIC)、北京師範大學聯合主辦的「智能時代的中小學數學教育變革研討會」在珠海舉行。體驗數學樂趣 受訪者供圖隨著科技發展,現代教育技術紛紛走進課堂,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有機結合,改變了傳統教育的模式和方法。
  • 宜豐中學原校長黃建德先生推介了這個會玩的老師……
    在我的印象中,剪紙作為一種民間藝術,似乎應是心靈手巧的女性所擅長的玩意,而開桃老師顯然與此反差太大:數學專業、胖敦敦,而且還是男性。好幾次聊起這件事,我問他:你的剪紙是家傳的,還是拜了師傅?他總是很隨意的說,只是玩玩而已。後來看到幾張他為娶媳嫁女的老師剪的鴛鴦「喜」字,雖然感覺確實不錯,但總不免會想:也許是機緣巧合學到了幾個字的剪法,隨手玩玩的!
  • 玩中學,學中玩! 50個有趣的英語課堂遊戲!超實用!
    遊戲玩法:將全班分組,在黑板上按組劃分成幾個區塊,每組輪流派人上去畫單詞的圖,畫完就換下一個人,必須在限定時間內把學過的單詞儘量畫完,時間到老師一個個問學生所畫的,該組學生必須說出正確單詞,說的正確的該組就得一分,看看哪組畫得最多,答案有最正確的獲勝。
  • 教師要讓孩子們在玩中學、在樂中學,讓課堂成感受學習樂趣的旅程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人的身體中也處處蘊藏著「數學原型」。例如我們的手指、人體的左右對稱、胳膊和腳尖的旋轉等等[3]。這種教學手段在數學教學中經常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二年級上冊《9的乘法口訣》教學中,由於學生學習過2~8的乘法口訣,他們都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住口訣,如記住前後句、用加減的辦法,或用連加的辦法等。因此在學習9的乘法口訣時,孩子們也像往常一樣能找到許多規律。在課堂上給予他們提示:既然9的乘法口訣有許多規律,我們就可以利用這些規律巧用十個手指頭來幫助記憶。
  • 下棋、翻花繩、跳皮筋……「遊戲大王」田老師每天課間帶著學生玩
    課間從來不回辦公室她讓學生在遊戲中「動起來」教書近20年裡,田芯課間幾乎不回辦公室休息,總是教學生玩各種遊戲、陪著他們蹦蹦跳跳,這源於她剛當老師時的一個習慣。田芯說,她當年還是「新手」老師時,面對學生有些忐忑,不知道怎麼跟孩子更好地交流,就在課間陪著學生們玩遊戲。漸漸地,她發現在「陪玩」中,師生關係變得很親密,於是她就主動去搜尋各種遊戲,琢磨著改良、簡化,讓遊戲更適合小朋友,然後帶到班裡教孩子們玩。田芯教的遊戲,有花樣跳繩、跳皮筋、踢毽子等,讓孩子們在課間裡「動起來」。
  • 煙臺市龍海小學胡舒潔:「邊玩邊學」思維碰撞中收穫成長
    從小痴迷滑塊拼圖、九連環、魔尺的我;六年前初參加工作自告奮勇成為校益智社團「掌門人」的我;四年前帶領學生上街義賣益智器具,傳播益智文化的我;近幾年在益智課堂上與學生玩得不亦樂乎的我……參與全國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益智課堂與思考力培養的實踐研究」是讓我與「益智」這位摯友「密切聯絡、形影相隨、相互促進」的絕佳機會,在研究的全過程中我且行且思,漸漸對「他」形成了些許更加深入的認識
  • 這位數學老師有個「魔法口袋」,總能讓課堂充滿歡聲笑語
    學生們既是在學數學,又是在聽故事,從內心深處愛上數學。「希望我這個裝滿故事的魔法口袋,能為孩子們的成長留下一筆財富。」譚賢芬老師說。她所帶班級數學成績全校名列前茅今天,在沌口小學三(5)班,楚天都市報記者見到了這位被大家稱為「最會講故事的數學老師」——譚賢芬。她正在給小學生們講高位的除法,很多人說數學冰冷枯燥,譚老師利用文化故事「梳妝打扮」,從此數學變得溫情美麗。
  • 用抖音教數學?這位57歲老教師666…
    「每個時代,孩子們玩的東西在變化,以前我們玩『香菸牌』,現在他們玩抖音。既然這樣,我就得在教學上想辦法投其所好。」當年輕人刷著抖音上的「換裝」視頻、搞笑段子,浙江江山城南中學的數學老師毛建正在琢磨著怎麼把千奇百怪的數學題以短視頻的方式呈現。  數學是很多人的心頭之痛,繁瑣的代數,任意變換的幾何圖形使許多中學生「望而卻步」。
  • 衡水第一中學高三B部學生心目中的數學老師,是這樣的……
    衡水一中 | 高三B部學生:致敬我們的數學老師!在數的交響中吟唱,在形的芭蕾中飛舞,數與形的交織變換帶來一次次質的飛躍。高三B部學生心目中的數學老師是這樣的:高三B部研課主任 856、857班數學老師 王戰普素心懷遠,以一腔熱血守育人之業;無問西東,以不改初心弘數學之光。
  • 「校本課程」:玩著鬧著學英語
    特色校本課程讓英語學習充滿「色、香、味」練習運用英文進行戲劇表演,讓孩子們興味盎然孩子學英語還在背單詞、刷閱讀?現在的英語課堂已經大變身,很多孩子已經在演戲劇、玩樂高、製作美食和虛擬VR中學習英語。據悉,廣州、成都一些小學名校甚至已經用英語來上數學、體育和科學課。校本課程上學生邊做酸奶邊說英語校本特色課程是如何上英語課的?多個英語特色校本課程進行了戲劇英語、樂高英語等有效的英語學習方式,通過創設多種真實場景和浸入式的學習,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在廣州市番禺執信中學演藝廳裡,幾位同學正在老師的指導下用英文演繹一段戲劇。
  • 公認的2個益智遊戲,孩子7歲開始玩,以後數理化不會差
    這麼一說,也還真是,你們人家狀元,數學都是只丟一兩分。看看上海這兩年的高考牛人,比如說詩詞才女武亦姝,613分考上了清華。還有一個孫沁怡的同學,636分考上了北大。這位女學霸,當年數學就是考了150分滿分。
  • 一款益智的英文遊戲
    學習不一定就是那麼枯燥的,我們的責任就是幫你找到有趣的方式,今天我們開心英語再來幫小夥伴們找個學習的樂子,就是這款國外獲獎的益智遊戲
  • 幼兒園數學啟蒙-益智遊戲篇
    幼兒園小朋友怎麼進行數學思維的鍛鍊?我的建議,小朋友在幼兒園時期只要會簡單的數數、十以內的加法等就行,具體可以看這篇文章《談談幼兒園如何數學啟蒙》,沒必要幼兒園時期就把一年級的數學擼完。平時在家裡,玩玩益智遊戲是一個不錯的辦法。今天就來介紹一下適合小朋友的益智遊戲。
  • 高途課堂最牛的數學老師,高途數學老師
    原標題:高途課堂最牛的數學老師,高途數學老師今天為大家準備的禮物是高途課堂數學老師的測評推薦,之所以選擇高途課堂數學老師主要還是因為最近在私信中收到了許多諸如」高途課堂最牛數學老師「」高途課堂數學老師「排名等問題,今天就給大家來羅列一下高途課堂的數學老師。
  • 聚焦同課異構,鄭州107高級中學打造精細化數學課堂
    學生踴躍上臺展示數學課怎樣上才能讓學子更感興趣、更高效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這是所有數學老師們孜孜探索的目標和方向。12月9號,鄭州市第107高級中開展數學學科「同課異構、異課同構」活動,構建和諧育人環境,促進教師專業成長。高三數學組禹冰蓉老師和楊潔老師共同展示課題《直線與方程》。禹冰蓉老師利用思維導圖式的板書對知識進行強調和區分,使學生既有框架意識,又輕鬆掌握知識。
  • 在拼玩遊戲中「學拼音」
    拼玩遊戲在開展中有兩個特點:一是全在「玩」。我們參考兒童心理學家讓·皮亞傑提出的「玩中學、學中玩」的教育理論,使拼玩遊戲每一個活動的設計都以遊戲形式開展,幼兒在不同的區域玩,滿足每個幼兒在「玩」中快樂感知拼音符號。二是凸顯「拼」。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兒童的智力發展體現在手指尖上。」
  • 遊戲廳時期玩過的益智遊戲,精彩的福利圖就是快樂的源泉
    說實話,遊戲廳時期的益智遊戲非常少,畢竟不是主流的遊戲。也只有一些稍微大型的遊戲廳中會擺上那麼幾臺。益智遊戲,顧名思義這是需要動腦的遊戲,然而對於遊戲廳玩家來說,不是那麼容易接受的。除非,其中潛藏著某種無法描述的東西。沒錯,遊戲廳玩家都屬於心浮氣躁,很難在益智遊戲上面找到成就感,就算能多玩一會也覺得沒多大意思!
  • 老師上課不讓學生玩手機的真相,網友:原來是這樣,有點嚇人!
    不管是上中學還是大學,在課堂上,老師都不會讓同學們玩手機,大多數人都會認為老師是想讓大家好好學習,但其實真相也有可能是這樣的:老師上課不讓學生玩手機的真相:不得不說,照片裡的老師都很魔性啊!老師:你看我畫的圓,美嗎?掃帚畫的角最準?拖把畫的線比較直?還有這魔性的教鞭!這樣看來,老師不想讓學生上課玩手機的最主要原因是怕自己會被學生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