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水族箱中常見藻類,以及抑制方法

2021-03-05 寧國水景記水族世界


藻類的介紹

剛毛藻(Chladophora)

剛毛藻是絲狀、綠色的分支狀藻類,集結生長時看起來很像是個墨絲球。剛毛藻摸起來並不會有滑滑的感覺,而且絲線感覺起來又硬又細。
剛毛藻主要生長在直接受到光照的巖石或沉木上頭,在嚴重的情況下,也會長在水草上面。不過剛毛藻通常會集中在某個地點,很容易便能加以移除。剛毛藻是屬於相當高等的藻類,其體內所含有的葉綠素與高等植物是一樣的,都是葉綠素 a 與 b 。更甚者,剛毛藻對於低 CO2 的適應能力很強,當水中 CO2 不足時,很快就能利用 HCO3- 來當成碳元素的來源,而不像其它水草還需要一段的時間來適應。所以與其說剛毛藻被視為低 CO2 的指針,不如說剛毛藻對低 CO2 環境適應比一般水草還要快。所以想以化學藥品對付剛毛藻並不容易,因為容易也傷害到我們心愛的水草。

綠塵藻
綠塵藻(GDA, Green Dust Algae)事實上是遊動孢子(zoospores), ;
通常發生於水族缸的玻璃表面上。綠塵藻形成一層灰塵狀的綠色黏膜,在嚴重的情況下會整個覆蓋住水族缸的玻璃。綠塵藻到底怎麼誘發的,還不是很清楚。但綠塵藻偏愛強光。將玻璃面的綠塵藻刮乾淨了,並無助於綠塵藻的再發。因為綠塵藻就在水裡面,況且能夠在水中漂浮 30-90 分鐘後,再度依附至玻璃面上。因為某種原因,這些遊動孢子避開了水草、巖石和沉木,總是挑選玻璃表面來附著。限制營養的作法無法擊退綠塵藻,況且只會讓水草處於營養缺乏的狀態,也會產生另外的問題,尤其是其它品種的藻類之萌發。目前根除綠塵藻最好的方法,是由 Tom Barr 所發現的。Tom Barr 宣稱不必理會綠塵藻並且任其成長,在 10-20 天的日子裡都不必去刮玻璃,過了這段時期以後,綠塵藻開始形成一大塊厚度不一的薄膜,而且開始由水族缸的玻璃面上自己剝落。當整片綠塵藻開始自然剝離時,正是整片將綠塵藻移除的好機會。利用此一方法,綠塵藻便能受到很好的控制。

綠斑藻(GSA, green spot algae)
綠斑藻(GSA, green spot algae)是直徑小於 0.5 mm 的綠色斑點狀藻類,偏愛較強的照明,通常附著於光線較強的水族缸玻璃面或者成長緩慢的水草上面。當水族缸的 CO2 或者磷酸(PO4)濃度偏低時,綠斑藻便出現了。綠斑藻質地很堅硬,常見的食藻魚對於清除綠斑藻的功效實在有限。目前來說唯一能有效刮除綠斑藻的生物,就非斑馬螺(Neritina sp. zebra snail)(也有人稱彩蛋螺)莫屬了。斑馬螺是清理綠斑藻唯一最有效的食藻生物。對於成長在玻璃面上的綠斑藻,我們也可以用人工刮除的方式來清哩,例如刀片或信用卡都是不錯的工具。至於預防綠斑藻的方式很容易,注意水中的磷酸與二氧化碳的濃度。當綠斑藻出現是,可考慮使用 K2HPO4 或 KH2PO4 來增加水中的磷酸濃度,瑞典的 Dusko Bojic 認為將磷酸控制在 0.3~0.5 ppm 能有效的抑制綠斑藻,但根據我自己使用德國 sera 磷酸測試工具的紀錄來看,當水族缸的磷酸超過 1 ppm 以上,綠斑藻就不再出現了。相信這個差距應是水質測試工具誤差所致。無論如何,我們可以將綠斑藻視為水中磷酸濃度的「指針生物」。:如果水中磷酸濃度調高以後綠斑藻依舊不斷出現,那麼 CO2 也得注意一下才是。

鹿角藻

鹿角藻(Staghorn Algae)在德國稱之為須狀藻(Bartalgen)在「最完美的水族箱」一書當中,兩位作者雖然秀出了照片,

但並沒有對須狀藻做更進一步的解說,讀者們始終不清楚須狀藻的型態。而鹿角藻這個名詞則是 Tom Barr 在 2002 年時發明的,主要是因為在顯微鏡底下此一藻類具有如雄鹿的鹿角一般的分枝狀。鹿角藻在德國稱之為須狀藻,下圖為最完美水族箱之須狀藻圖片,可見明顯的分枝狀。須狀藻這個名詞在國內也幾乎很少草友使用,但更重要的是,可能大部分的草友也把鹿角藻誤認成黑毛藻。其實就連德國草友也未必分得很清楚,德國將黑毛藻(BBA, black brush algae)稱之為刷狀藻(Pinselalgen),有時可看到同一張藻類的圖片被不同的德國網站解讀成不同藻類。鹿角藻與黑毛藻同屬紅藻,但是並不同一屬,鹿角藻是美芒藻屬(Compsopogon sp.)的紅藻。 |Tom Barr 在教導草友辨認兩類型的藻類簡單區別時,強調只要看到了分枝狀的就是鹿角藻,如果沒有分枝狀的就是黑毛藻。鹿角藻呈現出灰綠色且有如鹿角的分枝狀,成長在某些水草與一些設備上。鹿角藻有個優點是,喜歡呆在水族缸中的某個特定位置,而不會快速繁殖。鹿角藻比較容易拔除,但在嚴重的情況下,整片遭侵犯的葉片也得修剪丟棄。有時單一束鹿角藻成長得很長,也會被誤認成灰色的絲藻。水中的氨氮偏高,例如飼養密度過高或者攪動底泥,再加上二氧化碳濃度偏低,這是鹿角藻誘發的主要原因。白玉飛狐會啃食鹿角藻,對於清理鹿角藻頗有幫助。同時也要配合水草的修剪,而水中氨氮濃度也必須加以抑制,例如在修剪水草後進行換水,降低養殖密度與投餌量等等,都有助於控制鹿角藻的蔓延。鹿角藻與黑毛藻同屬紅藻,但誘發的原因大不相同,當我們看到「分枝狀」的鹿角藻時,就要想到 NH4。


硅藻
硅藻(Diatom)就是一般水族愛好者口中所稱呼的褐藻(brown algae)。
硅藻可說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物之一,佔了整個地球總生物質量的 1/4,況且單單硅藻就能提供地球上 30% 的氧氣供應量,而大型生物如鯨魚或微小生物如細菌者,也都以要硅藻為生。硅藻可說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物之一。但是硅藻在水族缸內可就不怎麼討喜了。有礙觀瞻是很多藻類不受歡迎的重要原因,水族愛好者往往忽略了藻類的重要生態功能。硅藻在水族缸中雖不受歡迎,但也很少造成草友們的困擾,因為以硅藻為生的食藻生物很多,例如小精靈、螺類和蝦纇,很容易就將硅藻清理掉。但硅藻所謂的消除,其實並非真正的消失,只不過是眼不見為淨罷了。硅藻有礙觀瞻並不討喜,還好是容易對付的藻類。至於硅藻發生的原因,從水中的低氮(N)高磷(P)以及二氧化矽(SiO2)過高都有人提及。目前比較廣為接受的說法是水中的矽酸過高加上弱光是硅藻最喜好的環境。尤其是新設置的水族缸之巖石或底砂,如果含有高濃度的矽酸,被認為是硅藻誘發的環境。硅藻的誘發被認為與矽酸有關,但 Tom Barr 有不同的見解。不過見解常常與眾不同的 Tom Barr 最近對於硅藻又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硅藻的誘發並非因為水中的矽酸,「懷疑」可能是 NH4 所致!Tom Barr 舉出研究證據說明水中矽酸與氨氮對硅藻成長的影響,發覺氨氮才是促進硅藻大量成長的關鍵營養。而我們的水族缸通常在「新」設缸時比較會發生硅藻,在一兩個星期後硅藻往往也會自動消失(看不見),6
新設缸的硝化系統尚未完整建立,水中的 NH4 自然也會比較高,
這也是讓 Tom Barr 懷疑 NH4 才是誘發硅藻大量繁殖的重要觀察。

發藻
發藻(Hair Algae)其實就是水綿屬(spirogyra)的植物,常常附著於成長慢速的水草、底床或沉木上,發藻的呈現灰綠色,摸起來滑滑粘粘的感覺,其長度通常不超過 4 cm。這和絲藻(Thread Algae)是不一樣的。發藻其實就是水綿,在野外也很常看見。光靠控制營養來著手,並無法有效的抑制發藻的成長。預防的措施比較重要,任何新加入水族缸的水草或魚蝦,都要先做好消毒防範的工作,例如使用雙氧水或者漂白水來消毒。一旦看見發藻的蹤跡,就必須立即採取行動。一旦發藻的成體或孢仔突破了這一道關卡,後續的根除就比較麻煩了。採取立即的行動很重要,手動清理的方式包括使用筷子或牙刷將發藻卷除,不要指望發藻會自動消失。一旦發藻附著在底砂上,最好的方式是翻動底砂上的發藻,並將之埋入底砂下方 2 cm 以上,將發藻活埋入無光照的底砂中致死。至於附著於水草上的發藻,必須好好的修剪,這的確很麻煩,但至少我們也學到了教訓,日後不會等到一發不可收拾的時候才想到要清除整理。當然過濾器也得徹底的清洗,以免殘存的發藻成體與孢子日後有機可乘。發藻的生物防制法效果不錯,或者說發藻其實是不少魚蝦的零食與補品。包括黑殼蝦與大和米蝦都是常用的除藻生物,只不過並非每個地方的草友都像臺灣草友那麼幸福,可以用低廉或賤價購得大量的黑殼蝦或大和米蝦來協助清除發藻。一眉道人清理髮藻的功效備受美國草友的推賞。其實會啃食發藻的魚類也不少,除了我們所熟知的飛狐以外,櫻桃燈與一眉道人對於清理髮藻的功效,都受到了美國草友的肯定,尤其是一眉道人,由於體型較大的關係,對於清除發藻的功效更是驚人。

藍綠藻

藍綠藻(BGA, blue green algae)也稱藍藻或藍綠菌(cyanobacteria)。
藍綠藻在大量繁殖時,會形成藍綠色的薄膜,並且於很短的時間內便會覆蓋所有的東西。如果放任不處理的話,藍綠藻將佔據整個水族缸,並且會害死水草與魚類。藍綠藻可以用物理的方式來處理和移除,但如果水質沒有配合改善的話,很快的又會死灰復燃。藍綠藻由於是屬於細菌的關係,也可以使用抗生素來殺死。最常用的抗生素是紅黴素(Erythromycin)。紅黴素用來治療魚病時,建議劑量是連續五日以每 38 公升使用 200 mg 來投藥;但如果要殺死藍綠藻,建議只連續四日使用 2.5 ppm 的劑量即可。不過使用紅黴素的結果,也可能也同時會殺死過濾器與底砂中的硝化細菌,再加上藍綠藻大量死亡腐敗的結果,很可能造成水中的銨(NH4)因而升高;況且未死亡的硝化細菌也需要氧氣將 NH4 轉變成 NO2 或 NO3,所以水中也可能發生缺氧或者硝化作用因而減緩。因此在以紅黴素治療至前最好儘可能將所有看得見的藍綠藻清除,以緩和大量腐敗所早成的後遺症,在治療之後也必須進行換水,以降低水中的 NH4 濃度,並且提供新鮮的氧氣。對付藍綠藻另一個有效的方法是遮光法(blackout),這也是 Tom Barr 比較推薦的方法。遮光法是以黑色的材料將整個水族缸包裹起來,不但關閉水族缸的照明,也要避免間接光源的影響,同時還要配合使用 KNO3,將水中的鉀肥與 NO3 濃度一併提高,一般建議的 NO3 濃度為 10-20 ppm。經過了 3 日以後再進行一次進行大量的換水。$ X1 Y$ y" Q7 k1
但在執行遮光法以前,我們也必須先清除藍綠藻,清洗過濾器與底砂,然後大量換一次水。Tom Barr 認為水族缸中藍綠藻的發生與 NO3 過低有關,因此日後維持水中相當穩定的 NO3 也是很重要的,一般的建議是維持 NO3 在 10-20 ppm。藍綠藻似乎也不喜歡 pH 偏低且 CO2 偏高的環境,也不喜歡太強的水流。2會吃藍綠藻的生物不多,笠螺是其中的佼佼者。能夠對付藍綠藻的食藻生物不多,笠螺可說是最令人激賞的一個。笠螺甚至會順著玻璃面鑽入底泥刮食藍綠藻,雖然底床中的藍綠藻並不會危害水族缸。相較於世界各地的許多草友,能夠以廉價輕易的購得笠螺,國內的草友就顯得有些失望了。


絨毛藻
絨毛藻(Fuzz algae)是鞘藻屬(Oedogonium)的絲狀綠藻,經常附著於水草的葉片或莖節上,但也有可能自由漂浮,絨毛藻的長度一般在 5-8 mm 左右。很多藻類會混和成長:絨毛藻通常不超過 8 mm,而發藻通常不超過 4 cm。能運動的繁殖細胞前端具一輪纖毛。營養繁殖形式為圓柱形細胞頂部形成環形的瘢痕樣結構(頂冠),只有具頂冠的細胞才能產生動孢子或不動孢子,進行無性繁殖。
有性繁殖為卵式。+ D9 ?7 I! O" R% f) Y" n( g
雄性絲狀體與雌性絲狀體等大,或其長度只有幾個細胞(這種長度的雄性絲狀體附著於雌性絲狀體上)。
雄性絲狀體產生的精子形似具長鞭毛的小孢子。4 u5 k( k% \* N Q2
受精後合子形成,合子經過休眠,分裂成四個動孢子,再經萌發形成新的絲狀體。" A;
水草缺素造成葉片養分的滲漏,可能是造成絨毛藻附著成長的原因。
絨毛藻並不須要強光來成長,受感染的水草可能因為蒙受缺素影響成長,而使得葉片的養分滲漏至水中。9 X9 t% z) ]' n3 Y1 r% a
提供水草豐富的營養,能有效預防絨毛藻的發生,尤其是 CO2。
蝦清理絨毛藻的功效卓著,是最受歡迎的藻類清理生物,此外飛狐、小精靈、大鬍子異形、茉莉魚對於絨毛藻的清理也很有幫助。


絲藻
絲藻(Thread Alagae)是黑孢藻屬(Pithophora) 的藻類,由時候容易與水棉屬(spirogyra)的發藻(Hair Algae)相互混淆。絲藻通常長在葉片的邊緣,長度可達 30 cm 的細絲狀。絲藻與發藻也經常一起出現並糾纏在一起。絲藻在池塘也經常造成困擾。絲藻的誘發原因還不是很清楚。
雖然絲藻在池塘也常造成很大的困擾,德國水族界將絲藻視為水質良好的指針,也就是說利用控制水質的方式來抑制絲藻的效果有限。*
另一種說法是過量的鐵質容易引發絲藻,因此有人建議使用固態鐵肥,而非液態鐵肥。但是過多鐵肥能引發絲藻的說法,遭到 Tom Barr 的駁斥。玫瑰鯽具有清理絲藻的效果。至於絲藻的清除,可利用筷子或牙刷加以捲起丟棄。至於生物防治法方面,飛狐或大和米蝦都是清理絲藻的好幫手。此外玫瑰鯽對於清理絲藻的功效,頗受草友們的肯定


黑毛藻

黑毛藻(Black Brush Algae)可向來說是水族缸裡排名第一最難纏的藻類。黑毛藻這個名字,水族愛好者一定不陌生,是一種在水族箱中滋生的藻類。一旦水族箱中染上這種藻類,想徹底清除是非常困難的,筆者的水族箱也沒有倖免於難,在很久以前通過購買水草傳染上了。這個藻類之所以可惡,一來是因為一旦傳染上這種藻類,它就會滋生在水族箱的各個角落,包括精心設計的水草葉面、巖石及缸壁上,毛茸茸一簇一簇的黑毛隨流搖曳,十分影響觀瞻;二來是因為它一旦得勢,就會不斷的剝奪其他水草的光合作用所需的資源,包括CO2及各種肥料等,制約其他水草的健康生長。
說到這大家都明白咯,所有水族愛好者一旦見到這東西,都希望除之而後快,可是黑毛藻卻並不像想像中那麼容易除掉。它滋生時間相對來說很長,擴展態勢比較緩慢,而一旦周圍環境滿足了這種藻類的生長,它就會迅速蔓延開來,就算人為的通過卡片等尖銳物體掛除它,通過手工摘除,它的孢子還是除不掉,不久又長出來。

相關焦點

  • 怎麼清除藻類?7種常見藻類的清除方法
    關於幾種常見藻類的症狀、成因以及我的除藻經驗。下面我就介紹幾種家用水族箱中常見藻類處理方法,歡迎補充或是批評指正!藍綠藻症狀:這是一種覆蓋於缸壁、石材、底砂上的薄膜狀深藍色藻類,伴有惡臭。常見於新手玩家和酒店、茶樓、商場的水族箱,總體來說稍有常識的玩家已經不會遇到這種「入門級」藻類。成因:藍綠藻的主要成因是水體過硬、光照過久造成的,如果投餵過量導致水體太肥,那麼也會加劇藍綠藻的生長。
  • 藻類防治十:鹿角藻的處理方法
    鹿角藻(Staghorn Algae)在德國稱之為須狀藻(Bartalgen),在「最完美的水族箱」一書當中,兩位作者雖然秀出了照片,但並沒有對須狀藻做更進一步的解說,讀者們始終不清楚須狀藻的型態。而鹿角藻這個名詞則是 Tom Barr 在 2002 年時發明的,主要是因為在顯微鏡底下此一藻類具有如雄鹿的鹿角一般的分枝狀。鹿角藻在德國稱之為須狀藻,下圖為最完美水族箱之須狀藻圖片,可見明顯的分枝狀。須狀藻這個名詞在臺灣也幾乎很少草友使用,但更重要的是,可能大部分的草友也把鹿角藻誤認成黑毛藻。
  • 遊泳池藻類是什麼?快速解決遊泳池藻類問題方法步驟!
    那麼,一旦我們的遊泳池出現藻類問題該如何解決呢?下面小編告訴你遊泳池藻類是什麼?快速解決遊泳池藻類問題方法步驟!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遊泳池藻類是什麼? 遊泳池藻類一般可分為三種:綠藻、芥末藻、黑藻,綠藻在泳池中比較常見,表觀如綠色濃湯,常漂浮於水面或附著於池壁,導致池壁、池底及角落粘滑,如泳池水中有綠藻,很有可能是泳池水中有細菌存在。 解決遊泳池藻類的步驟?
  • 非洲慈鯛缸藻類的控制
    ----by Marc Elieson 非洲慈鯛缸中藻類的泛濫失控是經常會遇到的。本文將就如何避免藻類的泛濫以及防止其復發,給出原因以及一些預防措施。藻類屬於植物類,而植物就需要四大因素才能良好生長:光、氮、磷和鉀。下面就依次對這些因素進行分析。
  • 高中生物中常見藻類(黑藻、綠藻、、小球藻、金魚藻)
    金魚藻多年生長於小湖泊靜水處,曾經於池塘、水溝等處常見,可做豬、魚及家禽飼料。以全草入藥,四季可採,曬乾。主治血熱吐血;咳血;熱淋澀痛。全世界分布。生長於淡水中。 該種植物適合室內水體綠化,是裝飾水族箱的良好材料,常作為中景、背景草使用。全草可做豬飼料,亦可作為綠肥使用;亦能入藥,具利尿祛溼之功效。綠藻綠藻門(Chlorophyta)成員,約6,700種。光合色素(葉綠素a和b、胡蘿蔔素、葉黃素)的比例與種子植物和其他高等植物相似。典型的綠藻細胞可活動或不能活動。
  • 3招控藻造景,藻類控制好了還能成景,為何你非要除藻?
    【前言】養過水生觀賞動植物的人都知道,水族箱裡長有一點點的藻類並不是壞事,像植物一樣,它們利用光合作用將水中的有機物質(如魚的排洩物)轉化為自身營養,促進新的藻類生長。與此同時,很多魚和無脊椎動物都喜歡吃藻類,使得水族箱構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
  • 常用的水族箱過濾器介紹
    ……那麼您可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水族總管」,相關文章每天向您發送)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飼養水族類寵物了,必然會用到水族箱。使用水族箱,我們都會安裝水族箱過濾器。其目的是:去除水中糞便等汙物,保持水體清澈、氧氣充足、沒有有害物質、沒有汙染,適合魚的生長。下面就為大家介紹幾種常用的水族箱過濾器。
  • 藻類防治入門,不收會後悔!
    NH4 濃度,暴露時間,以及每一種藻類的需求,目前還不清楚。但在天然水草缸中,我們卻視底床為水草營養的來源的工廠或倉庫,有一種在與狼共舞或與虎謀皮的感覺.包括我自己在內,在天然水草缸也遭遇藻類的問題,反而我在玩 Tom Barr 的理論和方法時,很容易就做到沒藻類的境界.
  • 魚缸中的十大清潔高手
    俗話說「養魚就是養水,造景就是造水」,一缸漂亮的水藻造景也好,一缸活潑可愛的熱帶魚也好,都需要一缸生態的水體生活習性環境。而這些「清潔工」也各懷身手,品性不一,所以很多魚友了為爭議哪位「清潔工」的本領最好而各抒已見,其實大家可根據自身的需要來購買。 清潔工01:清道夫
  • 水草魚缸造景中水草的作用及養殖方法
    4、水族箱中水草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能讓魚在水族箱中繁殖,而且有些魚只特別喜歡將卵產於水草葉面上,若沒有了水草,幼魚在水族箱中便無處可躲,於是就可能遭受到含吃的大型魚攻擊。 5、將生長良好的水草密集列植於水族箱中是防止藻類蔓生的最佳方式,因為在與藻類爭奪養份時,水草佔有顯著的優勢,當然水草比藻類強的先決條件是在水族箱內必須以強壯、健康的方式來生長與繁殖。
  • 天冷了,水族箱中加熱器的使用不可忽視!
    過幾天就要立冬了,天氣變冷,我們都會通過添加衣物的方式來保暖,但是水族箱中的生物該如何適應這寒冷的天氣呢?我們都知道,水族箱中使用的大多數水草,其原產地都是熱帶地區,所以,它們生長的最適溫度一般都在25~28°C之間,而我國冬季的時候,氣溫特別低,這時就需要通過加熱的方法來維持水族箱內水草生長的適宜溫度。今天就跟大家說說幾種常見的水族箱加熱器。加溫方式水族箱中常用的嘉文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在水族箱底部安裝產生熱能的電熱線,另一種則是採用加溫儀器直接加熱。
  • 水族箱造景,水草是必不可少的!這幾種最常見的水草你要認識!
    說到水族箱造景,若說底床是根基,石材和沉木搭建起的是骨架,那麼水草就是皮肉了!說實話,剛入門的時候,我真的分不清水草的種類,就像把所有綠色的蔬菜統稱為「青菜」一樣,我對水草的分類只有「高的、矮的、紅的、綠的」後來慢慢地見得多了,就差不多都能叫上名字了。
  • 水族箱如何選擇淨水活性炭?
    對於在水族館中使用,活性炭是家用和商業魚類的有效過濾器之一。但是,與大多數情況一樣,根據情況,可以選擇不同的方式選擇活性炭進行放置甚至整體使用。然而,正確使用活性炭可能是提高水和健康水生生物質量的有用工具。
  • 魚缸中常見的十大清潔工!不要只知道清道夫!
    俗話說「養魚就是養水「要想有一缸好水,必然離不開水族箱的「環衛工人」,這些肩負著清潔魚缸、吸食殘渣、去除藻類的魚只或生物,常作為「清潔工」而被搭配放養在每個水族箱中
  • 水體藻類的危害竟然是……
    淡水常見藻類大致分為,藍藻門、裸藻門、金藻門、甲藻門、隱藻門、硅藻門、綠藻門、黃藻門等。藍藻、微囊藻(死亡後產生的毒素更大,抑制其它藻類生長);螺旋藻(不易消化)、顫藻(不易消化)、平裂藻、項圈藻、魚腥藻、微囊藻(易產生水華)。
  • 家中常見的幾種觀賞魚飼養方法,麗麗魚對水質的要求並不高
    今天我們來說說一些家中常見的幾種觀賞魚以及體態特徵,飼養方法等。首先是麗麗魚:形態特徵為體長5釐米左右,體形呈長橢圓形,側扁,頭大、眼大、翹騰。雄魚體呈紅、橙、藍三色,頭部橙色,嵌眼珠紅眼圈,鰓蓋上有藍色斑,軀幹部有橙藍色條紋,背鰭、臀鰭、尾鰭上飾有紅、藍色斑點,鑲紅色邊。
  • 水草缸常見的工具魚
    小精靈魚,體形細小,能遊入極為狹小的空間,吃盡苔藻,同時也可將水族箱內最使人煩惱的蝸牛卵吃得一乾二淨,進而控制蝸牛的數量,絕對稱得上是水族箱中最佳的清潔工。因此魚主要以藻類為食,當水族箱中缺乏藻類時,極易死亡,某些個體會主動食用飼料屑。適宜溫度為22~30℃,喜弱酸性軟水,最好飼養於有密植水草並有陽光照射的水族箱中。此魚性情溫和,不吃魚蝦,能與大多數性情溫和的小魚混養。
  • 海魔方與您鑑賞海洋植物——藻類篇
    剛毛藻飼養難度:中等光照:中到強水流:強飼養要求:鹽度 1.020-1.025;酸鹼度 8.1-8.4顏色:綠色珊瑚兼容性:安全主要產地:全世界種屬:剛毛藻科屬於大型藻類品種,很適合放入藻缸中。飼養難度:中等光照:中等水流:中等飼養要求:鹽度 1.020-1.025;酸鹼度 8.1-8.4顏色:綠色珊瑚兼容性:安全主要產地:加勒比海
  • 水族箱過濾器還可以自己DIY?
    水族缸中出現渾濁是因為水體中有微顆粒和藻類懸浮,溶液只會有色,永遠是澄清透明的。因此,找一個有力的過濾就可以除去這些問題。目前市售的過濾器材,考慮通透性,主要是過濾大顆粒的物質。當然,如果濾棉長時間不洗,也可以達到過濾微顆粒的效果,但這時又有阻塞過濾器之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