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的上海油罐藝術公園,以&34;為主題的Louis Vuitton 2021春夏男裝秀準時開啟。隨著飛鳥和雲朵的開場,模特魚貫而出,LV貨櫃慢慢打開,音樂響徹夏夜。這個系列雖然命名為春夏系列,但實際上模糊了季節性。這個名為「漂流瓶」的系列通過貨櫃從巴黎到上海,接著還將登陸日本,時裝秀的內容也將根據各國文化逐步適應和演變。
秀場上有頂流吳亦凡走秀,秀場邊有頂流迪麗熱巴、奚夢瑤、朱一龍、劉昊然、李佳琦看秀,使得活動的娛樂性和話題性有了充足的保證。再加上童真主題、舞龍串場、充氣裝置、玩偶配飾等,各個都是能夠吸引中國乃至全球各年齡群體注意力的元素。
然而在大秀過後,instagram卻呈現出與這番熱鬧截然不同的一個情境。安特衛普六君子之一、比利時設計師Walter Van Beirendonck也於個人Instagram帳號上發布消息稱,Louis Vuitton在上海發布的2021年春夏男裝系列涉嫌抄襲其往季作品。
LV 2021春夏系列與Walter Van Beirendonck過往設計對比
秀場上的玩偶裝飾,被指與Walter Van Beirendonck男裝2016秋冬系列高度二者使用了非常相似的設計元素,Walter Van Beirendonck不僅發布了一張「我討厭時裝抄襲者」(I hate fashion copycats)的照片,還聲稱要把Virgil Abloh告上法庭。
在作為創意產業頂端的高級時裝行業,普遍被認為是行業中不斷引領下遊品牌的角色。然而在被冠上如此高期望的奢侈品牌,卻在原創性上多次遭遇滑鐵盧,抄襲事件更是不斷被爆出。
在instagram上有一個粉絲過百萬的時尚博主,這位名為「Diet Prada」的博主不分享穿搭、也不種草單品,他的職責就是一個,揭露時尚圈中各式各樣的抄襲、借鑑行為。在這上面,幾乎所有奢侈品牌都難以倖免地被Diet Prada「當眾鞭屍」。當致敬與抄襲被模糊,我們到底還剩多少真正的創造力?
2017年,Gucci在米蘭發布了其2018春夏系列,而在秀場上一件印有Gucci Monogram圖案圖案的羊腿袖上衣被網友指控,稱其抄襲黑人設計師Dapper Dan為奧運短跑運動員Diane Dixon設計Monogram外套。事後,Gucci的設計師Alessandro Michele則表示這是對Dapper Dan的致敬。而在後來Dapper Dan主動與Gucci展開聯名系列,徹底打破了這個關於抄襲的論調。
左為Dapper Dan早年設計,右為Gucci 2018春夏系列
Gucci與Dapper Dan後來推出的聯名系列
而在這件事中,引申出一個之前鮮為人知的概念,那就是「文化挪用」。時裝史上不乏設計師們穿越時空,向前輩致敬的設計作品。2017年,美國當代波普藝術家 Jeff Koons為Louis Vuitton設計的聯名款就是基於對達文西、梵谷和魯本斯等後印象派藝術家傑作的再創造。這些我們不能稱為抄襲,因為其創作意圖以及向消費者傳達出的信號,便是對原作的致敬以及在版權上也獲得授權。
Jeff Koons為Louis Vuitton設計的聯名款
但是無論是Gucci,還是作品風格與Martin Margiela高度相似的Vetements,似乎並沒有直接向消費者傳達出致敬的意圖,卻被誤以為是原創設計。致敬、復刻和戲謔模仿、甚至是文化挪用都是全球共同存在的現象,然而它們與侵權之間的界限可能只是一線之隔。
左:Maison Martin Margiela 右:Vetements
關於時尚圈何為抄襲這個問題,甚至在嚴謹的歐洲法庭上都難以辯解。早前,法國時裝協會向歐洲法院申請,讓時裝設計擁有其專屬的智慧財產權。但是因為服裝本身的複雜且多面性的商品屬性,這個議題最終被法院駁回,而關於時尚的智慧財產權最終也只停留在商標和專利上。
其實,時尚潮流和版權保護本身就是一個悖論。時尚最終極的發展導向,是由一個來自金字塔頂端的奢侈品牌設計中某種具有創新性的作品,然後逐步推廣與下放到大眾市場。而造成規模化的流行,裡面少不得的便是各種的借鑑與模仿,也就是我們說的抄襲。而孤芳自賞,最後無疑也只能讓設計消失在歷史長河中。可以說,是抄襲讓時尚實現的可能。
Yves Saint Laurent首次為女性設計的西裝, 後來類似的設計被其他品牌廣泛模仿
在上世紀30年代,Coco Chanel在束腰、蓬蓬裙大行其道的時代推出了標誌性的斜紋軟呢套裝,以簡潔利落的女性形象成為當時引領時尚的先鋒設計。然而在之後,大批模仿者開始出現,在接受媒體訪問時,Coco Chanel直言並不抗拒被抄襲,因為抄襲的存在才印證了她的成功。
Chanel著名的斜紋軟呢套裝
Coco Chanel女士
作為創作者,當然希望自己的設計受到保護與尊敬。在如今這個碎片化的年代,任何靈感迸發的瞬間,都不能排除背後潛移默化所受到的影響。我們尊重原創,正如我們尊重當年的Coco Chanel,面對市面上多不勝數的模仿者,我們心中也深知,是她在當年開啟了這個時代。而那些模仿者,最後也只能在我們的心中逐漸被淡忘。
*圖片和資料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