梔子豉湯

2021-02-17 鄧文斌診所

一、條文字眼

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覆顛倒,心中懊憹。煩熱,胸中窒者,心中結痛,但頭汗出;下利後更煩,按之心下濡者,為虛煩也。                                                                  

1、「虛煩」:不是真正的那種虛證,而是陽明火鬱證引起的煩躁實證,反覆顛倒(起臥反覆折騰);

2、「胸中窒」以及「心中結痛」,包括胃脘和食道的燒灼疼痛,這就是梔子類方治療胃、食管疾病的機理(陽明火鬱,胃食管嘈雜燒灼);

3、但頭汗:陽明內熱上攻致頭痛,迫熱外出(茵陳蒿湯是陽明溼熱上迫);

4、心中懊憹:是飢非飢,是餓非餓,是脹非脹,是痛非痛,難以名狀的狀態叫嘈雜。                                          

二、組成

梔子十四個,擘 香豉四合,綿裹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得二升半,內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為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三、方解

梔子:味苦寒。主五內邪氣,胃中熱氣,面赤酒皰皶鼻,白癩,赤癩,瘡瘍。

豆豉:解表除煩,宣鬱解毒,治傷寒熱痛、頭痛煩躁,胸悶。

四、辨證要點

1、身熱,心中懊憹為目標,伴有胃脘嘈雜不適,或有失眠。

2、舌質紅,舌苔薄黃,脈數。    

3、心下不甚堅硬膨滿,但也不軟弱。                               

五、臨床運用

1、治療陽明火鬱引起的失眠、

2、胃脘食管嘈雜,火鬱胃脘疼痛,  

3、子宮出血,鼻出血等病;

4、煩躁,不能眠,抑鬱。   

5、葉天士在梔子豉湯基礎上加入杏仁,栝蔞皮,鬱金,橘皮等藥物治療上焦衛分證。

六、病機辨證

陽明火鬱證。

七、常用加減

1、梔子豉湯加甘草(少氣者:甘草,補益溫中);

2、梔子豉湯加生薑(若嘔者:生薑散寒止嘔);            

3、去豆豉,加大黃(酒黃疸,心中懊惱);

4、梔子豉湯加升降散治療火鬱引起的煩躁失眠;

5、梔子豉湯加枳實厚樸(起臥不安者);

6、梔子豉湯加黃連黃芩湯,治療火鬱胃脘燒灼;

7、梔子豉湯加小陷胸湯,治療胃食管炎;

8、梔子豉湯加柏皮甘草(溼熱黃疸,身黃);

9、梔子豉湯加半夏瀉心湯治療火鬱胃脘疼痛。

八、類方鑑別

1、梔子厚樸湯(在梔子豉湯基礎上現腹滿者,轉向陽明,內結實熱,「腹滿」,所以去掉豆豉加枳實厚樸消脹除腹滿,枳實、厚樸是陽明藥物)。

2、梔子鬱金湯(在梔子豉湯基礎方上鬱熱久不解傷津,去掉傷津的豆豉轉而用鬱金清鬱熱生津,這是溫病慣用手法)。

3、梔子乾薑湯(梔子豉湯基礎上出現太陰證,所以用乾薑代替豆豉,梔子解陽明火鬱,乾薑溫太陰虛寒)。

4、黃連阿膠湯治療煩躁失眠才是真正的陽明裡虛熱證的虛熱;梔子豉湯的煩躁才是真正的陽明火鬱的實證煩躁。

九、禁忌

凡是梔子豉湯,病人有微溏者(太陰虛)不可服之(梔子乾薑湯除外)。

 

【臨床驗案】

1、胃痛煩嘔  俞長榮醫案:鄭某,胃脘疼痛,醫治之,痛不減,反增大便秘結,胸中滿悶不舒,懊憹欲嘔,輾轉難臥,食少神疲,歷七八日。適我下鄉防疫初返,過其門,遂邀診視。按其脈沉弦而滑,驗其舌黃膩而濁,檢其方多桂附、香砂之屬。此本系宿食為用,初只須消導之品,或可獲愈,今遷延多日,釀成「夾食致虛」,補之固不可,下之亦不宜。乃針對「心中懊憹」、「欲嘔」二症,投以梔子生薑豉湯:  梔子9克,生薑9克,香豉15克,分溫作二服,若一服吐,便止後服。  病家問價值,我說:一角左右足矣。病家雲,前方每劑均一元以上,尚未奏效,今用一角之藥,何足為力?請先生增藥。我笑答云:姑試試,或有效。若無效再議未遲。病家半信半疑而去。服後,並無嘔吐,且覺胸舒痛減,遂盡劑。翌日,病家來謝,稱服藥盡劑後,諸症均瘥,昨夜安然入睡,今晨大便已下,並能進食少許。

(《傷寒論匯要分析》)

2、.衄血

月潤老妃,年70歲。鼻衄,滴答流血,服各種止血藥無效。從其神態觀之,實為虛煩(身衰但又神經興奮)之狀。選作梔子豉湯與之,立即奏效。

(《腹證奇覽》松川世德之治驗)

3.肛門瘙癢

57歲男子。痔核手術3次之後,肛門周圍瘙癢,入夜癢尤甚,身熱,虛煩不得眠。得心中懊憹等《傷寒論》條文之提示,與梔子甘草豉湯,服3周痊癒。

(大塚敬節氏《漢方診療三十年》)

4.食道炎

因自做熱餅急食之,食道燙傷,疼痛而咽食困難。胸中窒,心中結痛,擬與梔子豉湯,但因無香豉,煎山梔與甘草二味,服1貼有顯效,異常驚奇。

(大塚敬節氏《漢方診療三十年》)

             

                    本文選自鄧文斌《廣義經方躬耕錄》

   通知:

《廣義經方躬耕錄》  即將出版,火爆預訂進行中,有需要晉升職稱、掛名的老師或是其他渠道需要掛名的,請提前聯繫我們,編委25人,名額有限,招滿為止(依報名順序排序)。聯繫人:張志偉  電話13485308968!!!

 

廣義經方鄧文斌老師的《經方方證躬耕錄》即將出版,4月份正式上市,現在火熱預定中,目前已有多位老師預定,需要預定的老師請提前預定,提前預定享受優惠價,書上市以後一定比預定的貴。定書不包含郵費。謝謝 !預定的老師可以聯繫:張志偉 13485308968,或者是掃描下方二維碼。

 

相關焦點

  • 每日一經方--梔子豉湯
    ③傷寒五六日,大下之後,身熱不去,心中結痛者,未欲解也,梔子豉湯主之。④上胎者,梔子鼓湯主之。⑤陽明病,下之,其外有熱,手足溫,不結胸,心中懊儂,飢不能食,但頭汗出者,梔子豉湯主之。⑥下利後更煩,按之心下濡者,為虛煩也,宜梔子豉湯。⑦身熱懊儂,虛煩不眠,胸脘痞滿,按之軟而不硬,嘈雜似飢不欲食,舌紅苔微黃者。
  • 方劑選萃:梔子豉湯
    乃予梔子豉湯一帖。患者服藥後,約食頃而煩亂更甚,未兒即吐,吐時氣往上湧而頭身汗出,病從此而愈(《劉渡舟傷寒:臨證指要》)。    《名醫類案》載一患者,患傷寒十餘日,身熱無汗,怫鬱不得臥,非寒非痛,發一聲如嘆息之狀,投以梔子豉湯一劑,十減二三;再以大柴胡湯下燥屎,怫鬱除而安臥,調整數日而安。
  • 每日學一方【梔子豉湯】
    乃予梔子豉湯一帖。患者服藥後,約食頃而煩亂更甚,未兒即吐,吐時氣往上湧而頭身汗出,病從此而愈(《劉渡舟傷寒:臨證指要》)。例:《名醫類案》載一患者,患傷寒十餘日,身熱無汗,怫鬱不得臥,非寒非痛,發一聲如嘆息之狀,投以梔子豉湯一劑,十減二三;再以大柴胡湯下燥屎,怫鬱除而安臥,調整數日而安。
  • 五運六氣解方劑--梔子豉湯
    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覆顛倒,心中懊儂,梔子豉湯主之。②發汗若下之而煩熱,胸中窒者,梔子鼓湯主之。③傷寒五六日,大下之後,身熱不去,心中結痛者,未欲解也,梔子豉湯主之。④上胎者,梔子鼓湯主之。⑤陽明病,下之,其外有熱,手足溫,不結胸,心中懊儂,飢不能食,但頭汗出者,梔子豉湯主之。
  • 方丨梔子豉湯
    乃書梔子豉湯一劑:         梔子9克,淡豆鼓9克。       先煎梔子,後納豆豉。一服煩稍安,再服病若失。       (《湖北中醫醫案選集•第一輯M978:18)       作者按語:傷寒發汗後出現心煩,可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表邪仍不解,表證仍在,可改用桂枝湯調和營衛之法,如《傷寒論》57條:「傷寒發汗,已解,半日許復煩,脈浮數者,可更發汗,宜桂枝湯」;另一種是汗後邪去,表證已解但有餘熱留擾胸膈,則用梔子豉湯以清熱除煩。
  • 梔子豉湯,清熱除煩治失眠
    我們學習梔子豉湯時,知道梔子豉湯治療虛煩不得眠,反覆顛倒,心中懊惱,心中煩熱,悶亂不寧,其實就是熱在胸膈,出現坐臥不安,胸中憋悶或疼痛,這種胸中鬱熱,與實熱或溼熱不同,梔子豉湯的熱鬱胸膈,通常程度較淺,這類患者出現的病症也較簡單,身體素質還較好,只是會出現輕微的鬱熱心煩,這種煩不是劇烈的煩,而是微煩,心中有一點上火的感覺,忍不住會想各種事情,安靜不下來,好像是有不開心的事情似的,焦慮不安
  • 黃煌經方100首之五十:梔子豉湯(轉載)
    就本方證的病機而言,注家們大都認為是「火鬱」所致。此「火」可來自外感,如劉渡舟治一男性患者,因外感風寒,發熱不退,數日後出現心中懊儂,坐臥不安。脈數、苔黃,遂辨為「火鬱」之證。乃予梔子豉湯一帖。患者服藥後,約食頃而煩亂更甚,未兒即吐,吐時氣往上湧而頭身汗出,病從此而愈(《劉渡舟傷寒:臨證指要》)。
  • 【中藥方劑】梔子豉湯
    【方劑名】梔子豉湯,出自漢·《傷寒論》。  【組成】梔子(9克)、香豉(6克)。  【用法】先煮梔子,後納豆豉,去滓,分為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臨床運用】臨床主要用於治療抑鬱症、焦慮症、失眠、反流性食管炎、小兒睡驚症等病症:  1.抑鬱症:以本方治療44例,與鹽酸氟西汀治療46例對照,15日為1個療程,治療3個療程後,結果:在改善某些症狀體徵方面梔子豉湯與鹽酸氟西汀療效相當,在對全身症狀的綜合改善上優於鹽酸氟西汀,副作用比鹽酸氟西汀少。
  • 虛煩不的眠,心中懊,難以名狀梔子豉湯來幫您
    梔子豉湯《傷寒論》[歌訣]梔子豉湯治懊儂
  • 中醫故事—— 《淡 豆 豉》​2(梔子豉湯治咳喘)
    老先生聽完後,又看了看舌頭,舌尖有些紅,再查查脈,脈象還帶點浮數,便讓指月用梔子豉湯。就兩味藥,小指月寫:焦山梔15克,淡豆豉15克。 這老者看了後,不解地問,就這麼簡單嗎? 小指月說,爺爺,這梔子豉湯我知道是治療熱擾胸膈,虛煩不得眠啊,這湯方沒有一味藥治理咳喘,能管住他咳喘嗎?老爺爺沒有直接回答指月說,看看吧!
  • 張仲景的梔子豉湯可以除虛煩
    有些人認為這個病是不可理喻的問題,或者說是抑鬱症的一種類型,事實上沒這麼簡單,即使用上抗焦慮的藥物也未必能解決這些問題,我們的醫聖張仲景就已經看到了這些問題,所以專門把這個問題歸結到虛煩的範疇,還給出了一個經典的名方梔子豉湯,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聊聊梔子豉湯。1.什麼是虛煩?
  • 傷寒論17:梔子豉湯、梔子厚樸枳實湯、梔子乾薑豆豉湯、真武湯、苓桂術甘湯.
    條辨八五:發汗,若下之,而煩熱,胸中窒者,梔子豉湯主之。太陽病(中風、傷寒、溫病)為表症,先用汗劑,後攻下,按原則治,無錯。病人出現煩熱,胸中窒,病好了,虛熱還有一點。這種情況,一般出現在體格及腸胃不好的人身上。若體格和腸胃都很好,不會出現。桂枝湯為例,方中有生薑、炙甘草、紅棗,都是健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