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方劑】梔子豉湯

2021-02-22 杏林飛仙

 【方劑名】梔子豉湯,出自漢·《傷寒論》。

  【組成】梔子(9克)、香豉(6克)。

  【用法】先煮梔子,後納豆豉,去滓,分為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功效】清宣鬱熱,除煩止躁。

  【主治】外感熱病氣分輕症,表邪已罷,虛煩不得眠,甚者反覆顛倒,心中懊儂,胸脘痞悶,飢不能食,舌苔薄黃膩,脈數。

  【臨床運用】臨床主要用於治療抑鬱症、焦慮症、失眠、反流性食管炎、小兒睡驚症等病症:

  1.抑鬱症:以本方治療44例,與鹽酸氟西汀治療46例對照,15日為1個療程,治療3個療程後,結果:在改善某些症狀體徵方面梔子豉湯與鹽酸氟西汀療效相當,在對全身症狀的綜合改善上優於鹽酸氟西汀,副作用比鹽酸氟西汀少。(《中醫臨床研究》2012第1期)

  2.焦慮症:以加味梔子豉湯治療焦慮症50例,結果:痊癒5例,顯效26例,有效17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6%。(《湖南中醫雜誌》2009第6期)

  3.失眠:本方合甘麥大棗湯加減治療更年期失眠症30例,對照組30例,予地西泮5mg/次,每晚睡前30分鐘口服;谷維素20毫克、維生素Bi 20毫克,每日3次。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為73.30%。(《中國醫藥導報》2008年第34期)

  4.反流性食管炎:以本方加味治療184例,與奧美拉唑治療184例對照,療效判定標準以症狀完全消失為顯效。結果:治療組和對照組的臨床痊癒、顯效、有效例數分別為147、21、11例和115、33、22例。治療組愈顯率91.30%,對照組愈顯率80.43%,治療組明顯優於對照組(P<0.01)。(《海峽醫學》2004年第5期)

  5.小兒睡驚症:以本方加減治療小兒睡驚症57例。結果:治癒37例,有效16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92.98%。(《中國中醫急症》2009年第4期)

  【方解】本方梔子清洩鬱熱,解鬱除煩;豆豉解表宣熱,和胃氣。主要用於外感熱病、氣分有熱之證,臨床應用以發熱、虛煩不得眠、舌紅苔微黃、脈微數為辨證要點。凡屬脾胃虛寒、大便溏薄者,慎用。

  【現代研究】梔子和淡豆豉現代藥學、藥理研究報導較多,梔子有抗菌、抗炎、抗病毒、解熱、保肝、利膽、陣痛等作用。淡豆豉有雌激素樣作用、抗骨質疏鬆、抗腫瘤、降低膽固醇、心血管保護、抗早老年性痴呆、抗氧化、抗自由基、降低過氧化脂質等作用。

  【方歌】梔子豉湯治懊儂,虛煩不眠此方好,前證兼嘔加生薑,若是少氣加甘草。

溫馨提示:《千金翼方》推廣的內容只用於交流學習,請勿用作它途。如有侵權請您告知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撤銷;網際網路是一個資源共享的生態圈,我們崇尚分享。

弘揚中醫文化,傳承國醫精華!點亮「在看」

相關焦點

  • 方劑選萃:梔子豉湯
    乃予梔子豉湯一帖。患者服藥後,約食頃而煩亂更甚,未兒即吐,吐時氣往上湧而頭身汗出,病從此而愈(《劉渡舟傷寒:臨證指要》)。    《名醫類案》載一患者,患傷寒十餘日,身熱無汗,怫鬱不得臥,非寒非痛,發一聲如嘆息之狀,投以梔子豉湯一劑,十減二三;再以大柴胡湯下燥屎,怫鬱除而安臥,調整數日而安。
  • 梔子豉湯,清熱除煩治失眠
    我們學習梔子豉湯時,知道梔子豉湯治療虛煩不得眠,反覆顛倒,心中懊惱,心中煩熱,悶亂不寧,其實就是熱在胸膈,出現坐臥不安,胸中憋悶或疼痛,這種胸中鬱熱,與實熱或溼熱不同,梔子豉湯的熱鬱胸膈,通常程度較淺,這類患者出現的病症也較簡單,身體素質還較好,只是會出現輕微的鬱熱心煩,這種煩不是劇烈的煩,而是微煩,心中有一點上火的感覺,忍不住會想各種事情,安靜不下來,好像是有不開心的事情似的,焦慮不安
  • 常見的中藥方劑有哪些?這6類中藥方劑,多了解有好處
    中藥方劑是中醫使用藥物進行治療的主要處方,在發現疾病並且對疾病進行分類和診斷的時候,就需要使用這些處方來規劃藥物的使用。中醫方劑並非是一成不變的,但是在調整方劑使用的時候,要以這一種方劑為主來進行配伍,常見的幾種中藥方劑都是在治療疾病的時候的主要處方。常見中藥方劑都有哪些?
  • 【蕁麻疹】中藥方劑集錦
    中藥方劑(一)【辨證】脾失健運,復感風邪,鬱於肌膚。【治法】健脾除溼,疏風和血。
  • 常見的中藥方劑有哪些?這5類中藥方劑,多了解有好處!
    中藥方劑是中醫使用藥物進行治療的主要處方,在發現疾病並且對疾病進行分類和診斷的時候,就需要使用這些處方來規劃藥物的使用。中醫方劑並非是一成不變的,但是在調整方劑使用的時候,要以這一種方劑為主來進行配伍,常見的幾種中藥方劑都是在治療疾病的時候的主要處方。
  • 中藥減肥方劑
    核心提示:與減肥西藥的病因治療不同,減肥中藥的配方原則是根據八綱辨證的結果。從前文中可見,存在多種分型結果,所得方劑就更多了,加上近年來又不斷配出不少新方劑,據不完全統計,已不下數十種。主要有4種劑型:方劑(煎劑),中成丸藥,衝劑(藥荼),粉劑(散劑)。
  • 慢性蕁麻疹中藥方劑
    中藥方劑(一)  【辨證】脾失健運,復感風邪,鬱於肌膚。  【治法】健脾除溼,疏風和血。
  • 每日一經方--梔子豉湯
    ③傷寒五六日,大下之後,身熱不去,心中結痛者,未欲解也,梔子豉湯主之。④上胎者,梔子鼓湯主之。⑤陽明病,下之,其外有熱,手足溫,不結胸,心中懊儂,飢不能食,但頭汗出者,梔子豉湯主之。⑥下利後更煩,按之心下濡者,為虛煩也,宜梔子豉湯。⑦身熱懊儂,虛煩不眠,胸脘痞滿,按之軟而不硬,嘈雜似飢不欲食,舌紅苔微黃者。
  • 治療皮膚瘙癢的中藥方劑 皮膚瘙癢的注意事項
    治療皮膚瘙癢的中藥方劑 皮膚瘙癢的注意事項  1、治療皮膚瘙癢的中藥方劑之藥醋療法  取苦參100克,加入食用白醋適量,浸泡3~5天即成。每日洗浴時,加入苦參醋液30~50毫升於浴水中洗浴,或用棉籤蘸藥液外搽瘙癢處,每日2~3次,連用5~7天。
  • 【中藥方劑】完帶湯
    【方劑名隨機將80例患者分成治療組和對照組,分別採用中藥治療(完帶湯聯合苦參湯外洗)和西藥治療(口服甲硝唑,外用醋酸或乳酸等),觀察兩組患者的總療效。結果:治療組總療效為97.5%,明顯高於對照組總療效77.5%。(《中國保健營養》2013年第2期)  2.帶下:以完帶湯加味治療宮頸環狀電切術(Leep術)後帶下病76例。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40例,對照組36例。
  • 每日學一方【梔子豉湯】
    乃予梔子豉湯一帖。患者服藥後,約食頃而煩亂更甚,未兒即吐,吐時氣往上湧而頭身汗出,病從此而愈(《劉渡舟傷寒:臨證指要》)。例:《名醫類案》載一患者,患傷寒十餘日,身熱無汗,怫鬱不得臥,非寒非痛,發一聲如嘆息之狀,投以梔子豉湯一劑,十減二三;再以大柴胡湯下燥屎,怫鬱除而安臥,調整數日而安。
  • 2款中藥方劑變顆粒劑 患者:方便又實惠
    2款中藥方劑變顆粒劑 患者:方便又實惠 2021-01-08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藥方劑】八寶丹
    【方劑名(《中國實用醫藥》2012年第34期)  2.頑固性瘡瘍:對141例瘡瘍患者隨機分為三組,A組(47例,60處瘡面)採用西藥換藥,B組(45例160處瘡面)採用中藥常規換藥,C組(49例,60處瘡面)採用中藥辨證分層換藥方法:在瘡面腐肉組織較多時,用拔毒生肌散外敷,每日1次;當瘡面無膿液時,用八寶丹或長皮膏I號外敷,每日1次,直至瘡面癒合。
  • 梔子豉湯
    六、病機辨證陽明火鬱證。八、類方鑑別1、梔子厚樸湯(在梔子豉湯基礎上現腹滿者,轉向陽明,內結實熱,「腹滿」,所以去掉豆豉加枳實厚樸消脹除腹滿,枳實、厚樸是陽明藥物)。2、梔子鬱金湯(在梔子豉湯基礎方上鬱熱久不解傷津,去掉傷津的豆豉轉而用鬱金清鬱熱生津,這是溫病慣用手法)。3、梔子乾薑湯(梔子豉湯基礎上出現太陰證,所以用乾薑代替豆豉,梔子解陽明火鬱,乾薑溫太陰虛寒)。
  • 張仲景的梔子豉湯可以除虛煩
    有些人認為這個病是不可理喻的問題,或者說是抑鬱症的一種類型,事實上沒這麼簡單,即使用上抗焦慮的藥物也未必能解決這些問題,我們的醫聖張仲景就已經看到了這些問題,所以專門把這個問題歸結到虛煩的範疇,還給出了一個經典的名方梔子豉湯,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聊聊梔子豉湯。1.什麼是虛煩?
  • 黃煌經方100首之五十:梔子豉湯(轉載)
    就本方證的病機而言,注家們大都認為是「火鬱」所致。此「火」可來自外感,如劉渡舟治一男性患者,因外感風寒,發熱不退,數日後出現心中懊儂,坐臥不安。脈數、苔黃,遂辨為「火鬱」之證。乃予梔子豉湯一帖。患者服藥後,約食頃而煩亂更甚,未兒即吐,吐時氣往上湧而頭身汗出,病從此而愈(《劉渡舟傷寒:臨證指要》)。
  • 【中藥方劑】立馬回疔丹
    【方劑名】立馬回疔丹,出自明·《外科正宗》。同時予清熱解毒、託毒透膿中藥。3日後複診,見10釐米×8釐米紅腫高突,按之波動(+),中央有蓮蓬狀膿頭,在周麻下作10釐米×8釐米十字形切口,用三青散棉嵌,外敷黛軍軟膏,每日1次換藥,繼服中藥。3日後再診,瘡面腐肉將盡,予生肌散撒粉,複方長皮膏外敷墊棉包紮,每日1次換藥。中藥改為養陰清熱,顧護胃氣。1周後再診,創面新肉將平,瘡周皮瓣生長良好,繼用藥20日,瘡面痊癒。
  • 【中藥方劑】透膿散
    【方劑名】透膿散,出自明·《外科正宗》。(《雲南中醫中藥雜誌》2002年第2期)  3.乳腺炎:以透膿散加味治療鬱滯性乳腺炎56例,療程2~14日,以臨床症狀的改善和局部腫塊的消失為臨床評價指標.結果:治癒51例,好轉5例,治癒率91.07%。(《中國民間療法》2006年第10期)  4.產後乳汁不行:以本方加味治療66例,療程為5日,以乳汁分泌量判斷療效。
  • 中藥「方劑」組成有何原則?兩個方面或不能少
    上一章,我們簡單介紹了中藥的四氣五味和性味歸經。在這兩者之外,中藥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特性:升降浮沉。此外,單一的中藥其實很少使用,我們更熟悉的,其實還是「方劑」。所謂方劑,就是兩味以上的中藥配合使用,從而到達互相促進的效果,這個原則就是中藥的「主輔佐使」。首先說說「升降浮沉」。什麼是升降浮沉?顧名思義,就字面上的意思基本就能得出一個大致準確的概念。
  • 【中藥方劑】清宮湯
    【方劑名  病毒性心肌炎:以本方加減治療急性病毒性心肌炎32例,與西藥能量合劑、利巴韋林等對症處理28例對照,4周為1個療程,治療1個療程後,參照《中藥新藥治療病毒性心肌炎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制定療效標準。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93.75%,優於對照組總有效率71.12%。(《湖南中醫藥導報》2000年第6期)  【方解】本方用治溫病熱入心包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