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政行業,在社會上屬於入職門檻比較低的行業,雖然家政行業入職門檻較低,但實際上該行業的勞動者數量並不算多,當前家政行業存在部分工資較低、工作自由受到限制、工作時間彈性大等,在這些條件下,家政行業服務隊伍一直無法得到擴充。
根據目前統計,家政行業服務需求僅僅佔有三分之一,家政行業的國內市場還仍然存在著巨大缺口。
目前來看,家政行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但也存在著機遇。
1、家政隊伍整體素質參差不齊
目前大部分從業人員沒有受過正規家政服務培訓,職業素質、服務意識以及管理水平較低。在受訪的家政從業人員中,85%年齡在45歲以上,87%學歷在初中水平或以下。其從業原因主要是:受文化水平限制,難以找到其他工作或下崗後暫時從業。
這使得家政市場上大多數從業者只有能力提供做飯帯孩子、清潔衛生、搬運等傳統的勞動型家政服務,遠遠不能滿足生活水平、生活方式發生巨大變化的城鎮居民對家政服務更多層次的需求。
近年來,大學生求職家政行業、菲傭搶佔北京市場等新現象為家政行業注入了一股新鮮活力。高文化水平、高職業素質的從業者是家政服務供給水平提高的重要保證。但目前,此類從業者在國內家政市場上還僅佔少數。可見,提高從業者素質能夠有效加強家政行業市場發展潛力。
2、家政行業規模效應、品牌效應不明顯
從家政服務機構的角度看:由於家政服務行業市場準入條件較低,大多數服務機構規模小,資金少,難以形成規模效應;家政服務機構負責人往往缺乏長期品牌發展的戰略意識,誠信等問題成為品牌效應形成的桎梏。
行業內部規章制度不健全、法律空白多從家政服務者的角度看:大多家政服務者沒有與用人單位籤訂正式勞動合同,僱傭關係不穩定,更無勞動保障、社會保險可言;家政服務者勞動時間彈性大;工資制定缺乏統一標準;家政服務無科學合理衡量標準。
3、正規家政服務具有明顯競爭力
正規家政服務公司缺少,制約了市場的消費需求接受不正規家政服務導致經濟、法律糾紛的案例經媒體多次曝光後,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目前,在購買家政服務的途徑上,僅有15%是通過正規中介、服務公司而其它80%以上是通過熟人介紹、街道、居委會、社區組織幫助或其它方式(如網站、電視等傳媒或自己找)。然而在進一步的調查,有55%以上的被調查者希望未來由正規家政服務公司提供服務。
通過前後對比可以看出,隨著人們法制觀念的逐步加強,消費者更傾向於正規家政服務公司,而市場上這方面的不足,無疑較大地制約了人們的消費需求。
4、機遇助推家政升級
去年6月份,國務院強調要促進家政行業提質擴容,重視家政行業的發展,另一方面,今年人社部發布了第三季度職業缺工排行榜,家政行業排在第六位。最近上海開放大學開設家政學本科專業,培養保姆人才,表明家政行業將全面升級,高素質與專業化是未來家政發展的重要趨勢。
總之,家政行業發展機遇可遇不可求,現在進入家政行業,正適合。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