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還在線上購物?線下實體店數位化轉型帶來新機遇

2020-12-13 容易網

今年,雙十一這把火「燒」到了線下,線下零售利用工具拓展線下商業的服務半徑與業務邊界,完成線下數位化轉型,重回戰場焦點。原先屬於電商狂歡的「雙十一」宛如一個放大鏡,讓我們得以細看線下實體店數位化轉型中的展現的三大優勢。

優勢一:無套路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雙11」在消費品豐富程度、物流體驗等方面不斷升級。不過,商家在優惠條件、規則設置上卻花樣翻新,複雜程度有增無減。無論是直播的暗號,還是尾款的數學題,想要獲得平臺的額外優惠,著實要花一番工夫。與去年「蓋樓」玩法類似,天貓「雙11」今年又推出了「養貓」新玩法,通過與貓的互動贏得購物津貼,但無論是哪種玩法都讓消費者頭疼不已。

今年「雙11」活動,線下零售不但在時效上沒有滯後,優惠力度也不相上下,線上線下同款同價正在成為大趨勢。相較而言線下零售的規則簡單明了的多,主要以團券、直接折扣等為主,可以在原價基礎上降價,同時也能獲得贈品。以蘇寧為例,蘇寧的線下業態在雙十一迎來大爆發,其中首次參與蘇寧雙十一的家樂福中國,累計銷售達31.2億,同比增長43%。經過前期試點並全新上線的家樂福履約中心,期間訂單達到204萬單,作為社區場景中心業態的蘇寧小店,雙十一線上訂單更是環比增長500%。

優勢二:體驗感

儘管線上電商興起,但線下作為零售的傳統渠道,最大的優勢也在於體驗。此前有數據日常網購退貨率為10%,但在雙十一期間卻能達到30%。「衝動消費」、「購買商品不合適」和「有質量問題」是最主要的退貨原因。衣物類的產品尚且還有反悔的機會,某些數碼產品只有真上手了才會體會到合適與否。通過親身觸摸的體驗,讓消費者「邊試邊買」,從而更能激發用戶的購買慾,從而帶來消費轉換。

另一方面,線下也在吸取線上的優點,在數位化改造後以遊戲互動的形式點燃用戶的進店和購買慾望。此前天貓就聯合聯合利華推出過一次快閃店,強互動性的沉浸式遊戲吸引了大批消費者前來打卡,不僅可以在透明小房子裡抓取漫天飛舞的禮券,還會有專業造型師在其中打造妝發服務,讓不少顧客流連忘返,短短半天時間就吸引了三千多名消費者來體驗,提升購買率。

優勢三:滿足感

當消費者歷經付定金到尾款,又要再等個幾天快遞後,購物時的喜悅早已被消磨殆盡,快遞慢更是一個長期被詬病的話題。在線下就不會有這樣的煩惱,即買即拿的即時滿足感是線上購物無法取代的。數位化使線下零售得以完成「最後一公裡」的轉變,加快供應鏈系統數位化轉型已經成了每個傳統商超的必修課。以沃爾瑪為例,在供應鏈的技術升級上,沃爾瑪可謂不遺餘力,早在70年代就開始使用計算機進行系統管理,2017年,沃爾瑪宣布與IBM合作,將區塊鏈技術應用於供應鏈系統中,對產品溯本追源,在產品質量的同時,更可以當天、甚至於是一天就當貨物送到消費者的手中,這是也線上零售永遠無法企及的領域。

與雙十一數據節節攀升、國內電商平臺如火箭般快速崛起的歷程相比,線下零售在「雙十一」中的歷程則曲折得多,從主動抗拒封殺「雙十一」,再到市場份額被侵蝕被動跟進,最後到積極參與、成為「雙十一」中不可替代的場景,線下商業的「雙十一」歷程可謂是一波三折。線下商業也在不斷的調整轉型後成為了新的優勢資源。數位化的升級改造充分彌補了線下的劣勢,在線下商業逐漸數位化、智能化的過程中,也將有更多機遇浮出水面。

相關焦點

  • 2020「雙十一」:線下實體店的「保衛戰」
    【解說】每年的11月11日,都是屬於線上消費者的一次狂歡「盛會」,面對線上「雙十一」的兇猛勢頭,線下實體店都有哪些應對舉措?是否會再次被線上蓋住「風頭」呢?11日上午,雖然經過了當日凌晨的線上「爭奪」,但在四川省成都市錦江區著名的購物商圈春熙路上,仍有不少民眾手提購物袋「穿梭」於各大商場、門店中。
  • 線上線下聯動 實體商超雙11戰績出爐
    永輝超市伴隨數位化轉型與品牌年輕化戰略的推進,今年永輝超市雙十一的亮點重點體現在線上線下全渠道聯動,互動遊戲的營銷新玩法,以及新品牌業態展現的青春力量。永輝超市發布的線上戰報顯示,11月6日至11月11日,永輝超市線上訂單量突破400萬單,GMV突破3億,同比去年增長1.5倍。
  • 線上線下消費加速融合 促進實體經濟數位化轉型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日前發布《中國居民信息消費調查報告(2020)》稱,今年以來,我國線上線下消費加速融合,融合消費新場景湧現,更多居民養成信息消費習慣,這也促進融合消費與實體經濟數位化轉型實現良性互動。報告稱,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有超過三分之二的消費者增加了信息消費。
  • 雙十一提前鳴槍重慶線下商場打響「截胡」保衛戰
    毫無疑問,如果消費者已經參與了線上雙十一,或多或少會減少線下購物頻率,這將直接影響到線下實體店的客流。面對線上的「截胡」,線下商場和購物中心從舉行時間到活動力度都有哪些應對舉措呢?記者了解到,在重慶地區,各大商場和購物中心儘管舉行活動時間較晚,但優惠力度與線上不相上下。
  • 秒針系統黃凱鋒:疫情讓線上線下結合更緊密 線下廣告數位化轉型再...
    黃凱鋒:直播對實體門店的影響,更多是引流的作用,疫情影響的宅經濟下,消費者通過直播可以了解實體門店的商品並在線體驗,更多的實體店開始線下門店+線上雲店雙平臺運營,線上和線下廣告的投放也更強調一致性及 「配送入戶」。
  • 「雲購物」成效初現 線上線下融合或成未來趨勢
    記者了解到,不少購物中心、百貨商場推出線上購物、建群營銷、「直播帶貨」等新零售方式,讓顧客實現了「雲」逛街,而商家員工在復工後也紛紛「轉型升級」,成為網紅主播。 直播帶貨效果初現 成商場銷售新增長點 「春暖花會開,復工妝畫起來!今天小姐姐告訴你高光應該打在哪兒?」
  • 觀察| 數位化趨勢下購物中心的變化
    去年4月份,銀泰百貨啟動擴大新零售導購招聘計計劃,一周時間成功完成了200多名新零售導購的招聘。銀泰新零售導購,是指線上線下聯動,能靈活運用新零售工具、多場景服務消費者的一種新職業。被數位化了的導購,通過淘寶直播等新零售方式打破百貨行業對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跨城市、跨門店、跨品類、跨品牌地服務於顧客,實現線上線下收入多元化。
  • 觀察|數位化趨勢下購物中心的變化
    在品牌的選擇上,第一百貨中心增加了年輕時尚的元素,同時增加了餐飲和休閒娛樂的比重。調整後的新世界呈現「一樓一主題、一樓一特色」的格局。調整後的新世界則呈現「一樓一主題、一樓一特色」的格局,並突出「她經濟」和「家消費」兩大重點,增加了女性購物樓層、女性消費品類。該商場還大力引進「新品店、首入店、旗艦店、集合店、體驗店」等。
  • 數位化時代,為什麼說智能購物車是線下零售商超轉型的「密碼」?
    新冠疫情無疑催化了中國線下零售商超進行數位化轉型的步伐。面對著整個行業的數位化浪潮,行業佼佼者瞅準了先機,早早布局了數位化轉型,也得以在疫情期間,順利抵禦風險,甚至逆勢突圍,實現了業務增長。而那些還沒有採取變革的零售商超,在後疫情時代,受到疫情倒逼,也不得不開始考慮布局數位化轉型。然而,到底什麼是線下零售商超進行數位化轉型的「密碼」,仍舊是擺在他們面前的難題。行業內公認的是,智能購物車是線下零售商超進行數位化轉型的「密碼」。
  • 實體服裝品牌門店,如何升級數位化新零售?
    電商衝擊、行業競爭、房租上漲、人工薪資壓力及客流減少等多重因素的衝擊,越來越多的實體服裝品牌都感受到了經營壓力,特別是經歷年前疫情的影響,實體服裝行業又迎來新一波的大考,無論是快時尚品牌、運動品牌還是休閒品牌,都面臨著客流驟減、高庫存、低售罄率、現金流緊張的局面,很多服裝品牌甚至因為資金鍊斷裂而被迫退市甚至走向破產。
  • 社交新零售佰草極疏社區店商,線下傳統實體企業如何轉型
    什麼是新零售?新對應著舊,新零售對應著過去傳統零售的思維。新零售就是企業打通線上和線下,實現線上線下場景無縫融合對接,以不斷的優化消費者的用戶體驗,滿足消費者的各種需求為核心目標。
  • 達芙妮退出實體零售,啟博雲助力實體門店數位化轉型升級
    實體門店的數位化轉型是一大趨勢,任何商家都有所察覺。達芙妮品牌商家也看到這一趨勢,果斷退出實體零售,做數位化轉型。然而要想實現數位化轉型,達芙妮商家還需要做好營銷工具的選擇,這是運營的關鍵環節。達芙妮退出實體零售,啟博雲助力實體門店數位化轉型升級。下面就讓啟博小編給大家分享技巧。
  • 線下教育機構如何數位化轉型?
    編輯導語:疫情對於線下教育機構的打擊是極大的,如今,疫情還未完全消失,線下教育機構該如何創新思路,完成轉型?一、線下教育的優勢和劣勢雖然面對疫情這樣的黑天鵝事件,給線下的教培機構帶來了較大的打擊,但仍有部分線下教育機構活的很好,以新東方1993年第一家為起點,其實線下教育畢竟也是在市場上興盛了將近30年,一定也有自己不可替代的優勢,所以在轉型之前,我們可以來總結下線下教育機構的優劣勢,更好的幫我們判斷如何做數位化轉型。
  • 線下教育如何做數位化轉型?
    本文章從線下教育的優勢和劣勢、線下教育機構數位化轉型的難點以及線下教育數位化轉型的突破口三個方面來討論研究線下教育如何做數位化轉型。 ,以新東方1993年第一家為起點,其實線下教育畢竟也是在市場上興盛了將近30年,一定也有自己不可替代的優勢,所以在轉型之前,我們可以來總結下線下教育機構的優劣勢,更好的幫我們判斷如何做數位化轉型。
  • 2018「雙十一」十周歲 西安購物中心線上線下活動新看點
    2018年「雙十一」購物狂歡節即將來襲,在經歷多年「雙十一」活動後,不論是電商還是實體商業,每年活動都在不斷更新,恰逢今年「雙十一」購物狂歡節迎來了10周歲生日,各大商家與品牌活動又會有哪些驚喜與玩法?
  • 新家居購物時代到來:躺平設計家如何實現線上線下無縫體驗?
    同期,新上線的「3D虛擬直播」技術也被不少天貓家裝家居商家投入使用。雙11期間,眾多商家在線上應用3D樣板間、3D虛擬直播等創新的營銷場景,並與本地化門店的「天貓輕店」形成合流,將線上場域的流量與線下門店流量相互導流,形成了爆發式增長。
  • ...購物中心、便利店四大業態線上線下融合的數位化、體驗式新零售
    來源: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9月11日訊,有投資者向天虹股份(002419)提問, 傳統百貨業一直以來都是「二房東模式」,在網際網路新零售的衝擊下,「二房東模式」已嚴重受限,沒有價格主導權,缺乏核心競爭力。
  • 線上到線下,海南「雙十一」電商、實體雙盤聯動
    品類多、優惠大,海南產品線上鏖戰「雙十一」 距離一年一度的「雙十一」僅剩三天時間。界面海南從幾大電商平臺了解到,今年「雙十一」海南食品、個護等品類重頭產品表現依舊搶眼,帶有「海南特產」「海南水果」等關鍵詞的商品搜索量隨著水漲船高。
  • 線上購物如此火爆,集成灶為什麼還要開線下專賣店?
    隨著信息化、網絡化、數位化及智能化的發展,中國已經全面進入網際網路+時代。電商發展得如火如荼,上到老人下到小兒,從城市到農村,只要有手機有網絡的地方,就有人在線上購物。據奧維雲網(AVC)監測數據,6.18集成灶線上零售額達6.6億元,線上零售量超11.5萬臺。到下半年的雙十一大促期間,集成灶線上市場火力依舊勇猛,拿下了線上零售額9.6億、線上零售量14萬臺的好成績。在線上市場如此火爆的當下,不禁讓人深思,集成灶的線下專賣店,還有必要繼續開嗎?
  • 疫情加速傳統賣場數位化,央視點讚蘇寧家樂福轉型
    受疫情影響,我國零售行業發生深刻變革,有的傳統商場超市到店客流急劇下降,在這樣的背景下,蘇寧家樂福等傳統賣場抓住機會加速推進數位化,大幅提升到家服務能力,疫情之中逆勢上揚,在實現自身蛻變的同時也給整個行業帶來啟示。  4月27日,央視《經濟半小時》以蘇寧家樂福和物美為樣本,對我國傳統賣場的數位化轉型做了深度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