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企攜手「樹品牌」 綿竹酒欲抱團走出「深巷子」

2020-12-14 四川在線

四川在線記者 餘如波

3月23日上午,位於德陽綿竹市的東聖酒業股份有限公司門口,工人們正忙著從貨車上卸下一件件全新的酒瓶,隨即運往車間進行灌裝。「目前,公司產能已經恢復到春節前的水平,正在抓緊生產交付今年的20萬件新訂單。」該公司董事長鍾坤明說。

綿竹是四川白酒主要釀酒區之一,境內共有59家酒企,目前22家規上酒企已全部復工復產,規下酒企復工率也超過90%。然而略顯尷尬的是,除聲名在外的劍南春外,綿竹本土白酒的品牌「存在感」並不強。

不過記者探訪發現,今年,不少綿竹中小酒企以及相關政府部門,都把「樹品牌」作為探索方向。為什麼「酒香也怕巷子深」?綿竹好酒如何抱團走出「深巷子」?

企業闖市場 「線上+線下」推新品

東聖酒業的原酒生產於2月9日恢復,近日,瓶裝酒生產線也陸續開工。今年,鍾坤明雄心勃勃,計劃將公司的省外業務佔比提升到80%以上。「也就是說,今年公司業務的增量部分絕大部分將來自省外。」

劍指全國,不僅僅局限於省內市場。「一方面,省內市場趨於飽和,競爭激烈;一方面,綿竹酒的品質在四川以外不少地方具有優勢,完全可以搶先一步培養消費習慣。」綿竹碧壇春釀酒有限公司此前以散酒和為一家湖南酒企貼牌生產為主,近兩年開始涉足瓶裝酒業務,總經理趙學軍為此瞄準了山東、安徽、江蘇、河北等十多個省市。

這也意味著不同的產品結構和經營策略。「從原酒、散酒到不同品質的瓶裝酒,利潤往往是成倍增長,關鍵是要打響自己的品牌。」去年,碧壇春公司生產了10多萬件瓶裝酒,趙學軍希望今年能「翻一番」。

對於鍾坤明而言,只有產品還不行,進一步做強渠道,才能放大前者的價值。去年,東聖酒業招聘13名員工組建了一個新部門,專門負責公司的「新零售業務」。

今年,新部門的主要工作,將圍繞去年底推出的一款新品展開,其核心是線上服務與線下體驗深度融合。「線上,與電商平臺合作,通過『禮包』等形式進行推廣;線下,利用一個覆蓋全國的商務平臺,以及旗下21個省市的16300家賣場進行展銷。」鍾坤明還計劃組建產品推廣「講師團」,在全國各地舉辦發布會,「把產品的歷史、故事、文化講清楚,逐漸形成一個清晰的品牌形象。」

不過趙學軍也表示,創建品牌難以「一蹴而就」,需要慢慢獲得市場認可。「多樣化發展可能是一種途徑。」除了對產品進行把關和包裝,未來,他還計劃拓展酒莊等業務,通過白酒、文化、旅遊等相互融合的方式,提升產品附加值和品牌影響力。

政府搭平臺 中小酒企「抱團發展」

「酒旅融合」之路,綿竹已開始初步探索。3月23日,位於綿竹城區的劍南老街景區裡,一間古色古香的「綿竹酒」體驗館,不時吸引市民和遊客進入一探究竟。

「綿竹酒」體驗館由綿竹市工商聯、綿竹市酒類產業發展局組織領導,綿竹市酒類行業商會負責具體牽頭打造,去年12月18日正式開館。館內,13家綿竹酒企的產品集中呈現,還配備了宣傳視頻和專業講解。「以前只知道劍南春,到了這裡,才知道綿竹還有很多好酒。」成都遊客韓康文說。

「劍南老街有中國白酒釀造史上的活文物『天益老號』古窖池和酒坊,是很多來遊客、旅行團來綿竹的必經之地,也是一處天然的宣傳窗口。」綿竹市白酒區域品牌促進中心主任黃波表示,綿竹白酒擁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然而產業基礎薄弱,不少酒企產能、規模小,綜合實力不強,主動走出去的意識不足,打造「綿竹酒」體驗館,有助於通過「抱團出擊」,展示、塑造整體品牌形象。

「抱團」不止於此。針對中小酒企競爭力不足的短板,當地將依託綿竹精釀原酒有限責任公司加強整合,實現規模擴張、品質提升,打造「綿竹精釀」原酒品牌,讓綿竹優質原酒走向全國。2021年,該公司生產儲存基地一期將開始投產,預計當年生產原酒1000噸。之後,基地一期每年生產原酒1500到2000噸,收儲5000-7000噸,計劃每年銷售原酒4000噸,盈利800萬元。

「綿竹精釀原酒有限責任公司主要業務有原酒生產、購銷,同時針對省內外品牌白酒、預調酒生產企業的個性化需求,開展原酒勾調等技術服務。」黃波說,遠期,還有望發揮公司平臺作用,搭建覆蓋德陽甚至川西北地區的原酒交易平臺和技術中心;開展白酒質押,實現白酒金融價值。

相關焦點

  • 如何在夾縫中走出「深巷子」?綿竹中小酒企 力求以流量促銷量
    「綿竹產區酒業鼎盛時期,我們有400多家中小酒企,但經過多年激烈的市場競爭,現在只剩下59家了,而且今年不是每家都能正常生產經營。」在座談會上,綿竹市酒類產業發展局副局長蔡磊坦言,當地中小酒企大多分布在鄉鎮甚至偏遠的村裡,主要生產原酒、散酒和貼牌「為他人作嫁衣」,要麼缺乏自身品牌,要麼品牌認知度低,銷售不穩,渠道不暢。
  • 綿竹酒企「抱團出擊」
    綿竹是四川白酒主要釀酒區之一,境內共有59家酒企。除聲名在外的劍南春,綿竹本土白酒的品牌「存在感」並不強。今年,不少綿竹中小酒企以及相關政府部門,都把樹品牌作為探索方向。  劍指全國,是不少綿竹酒企的共同選擇。「一方面,省內市場趨於飽和,競爭激烈;另一方面,綿竹酒的品質在四川以外不少地方具有優勢。」  去年,東聖酒業招聘13名員工組建了一個新部門,專門負責公司的「新零售業務」,其核心是線上服務與線下體驗融合。鍾坤明還計劃組建產品推廣「講師團」,利用發布會「把產品的歷史、故事、文化講清楚」,逐漸形成一個清晰的品牌形象。
  • 綿竹中小酒企 力求以流量促銷量
    「綿竹產區酒業鼎盛時期,我們有400多家中小酒企,但經過多年激烈的市場競爭,現在只剩下59家了,而且今年不是每家都能正常生產經營。」在座談會上,綿竹市酒類產業發展局副局長蔡磊坦言,當地中小酒企大多分布在鄉鎮甚至偏遠的村裡,主要生產原酒、散酒和貼牌「為他人作嫁衣」,要麼缺乏自身品牌,要麼品牌認知度低,銷售不穩,渠道不暢。
  • 透視川酒綿竹產區:「十裡酒城」的特色之路有多遠
    更無法應對,2020年1月白酒限制產業解禁後,本地酒企擴能及跨界資本進入等系列問題。品牌問題也是綿竹產區的一大核心問題,蔡磊也曾坦言,除名酒劍南春外,綿竹產區鹹有消費者能叫得上名字的品牌。因此,綿竹產區要有作為,品牌的打造是下一階段他們必須要著力解決的問題。
  • 夾縫求生 綿竹中小酒企賣酒是認真的
    「名酒企銷售渠道下沉,區域酒銷售市場被擠壓。」 「白酒不同於其他行業,雲端招商不能面對面感受品質,效果不理想。」 …… 「夾縫求生」是川酒綿竹產區中小酒企負責人對企業現狀的共同感受,「綿竹以前有四百餘家酒企,現在只有59家酒企。」
  • 中國酒產區德陽綿竹產區:未來打造三個「劍南春」
    綿竹市酒類發展局副局長蔡磊認為,白酒是綿竹的傳統優勢產業,綿竹要依託中國名酒劍南春,創建大唐國酒釀造產業知名品牌創建示範區,對全市的白酒企業進行資源整合抱團發展,唱響綿竹精釀。而在當下,一股強大的凝聚力正讓綿竹的大小酒企緊緊「抱」在一起。「我們把白酒作為第一產業發展。」
  • 綿竹產區碧壇春:發力小酒廠,推進萬家連鎖布局
    這些都是趙學軍忙碌的大事情,在綿竹酒業產業發展規劃下,碧壇春正乘勢前行,他早已布局好未來三年碧壇春規劃。趙學軍坦言,正是碧壇春的品牌效應,讓他的訂單越來越多。通過打開散酒銷路,公司產量保持穩中有升。其次是品質牌,在原酒品牌基地的綿竹,碧壇春酒業300多口窖池的濃香老酒,堅持傳統純手工釀酒技藝,產品壇儲5年才出廠銷售,瓶裝酒貼牌售價180元。第三是渠道牌,目前公司在外省的訂單排隊等候,其銷售佔比接近公司總銷售80%。正因為品牌好、質量優、渠道穩,碧壇春白酒產量和銷量同比增長。
  • 打造文化IP 、組織回廠遊、建設體驗館 看綿竹如何把旅遊流量轉化...
    「我們以杜甫文化為載體打造酒莊,並進一步豐富文旅、文創產業,計劃把『杜甫』這一文化IP打造成為世界級的文化酒領軍品牌。」杜甫酒業集團董事長兼CEO彭作權,指著酒廠內一幅杜甫畫像告訴記者,隨著旅遊產業消費升級,旅遊需求不止停留在吃住行遊購娛上,能夠滿足遊客好奇心、求知慾的旅遊項目,日益興起。
  • 助推川酒高質量發展 「濃香鼻祖」瀘州老窖亮相「2020川酒全國行」
    12月6日-8日,由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指導、四川中國白酒金三角酒業協會主辦的「2020川酒全國行」在廣州舉行,「濃香鼻祖」瀘州老窖攜手「川酒金花」兄弟企業亮相本次活動,全方位、多層次推廣川酒文化、川酒品牌及川酒品質,提升川酒品牌知名度和市場佔有率,實現川酒與國內重點消費市場的精準對接,助推川酒高質量發展。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王洪波出席活動。
  • 政企攜手·造血振興開啟「茶產業脫貧攻堅奔小康」的新模式
    以「持續鞏固脫貧成果,積極建設美好家園,努力走出一條具有閩東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為宗旨。在福建省商務廳、寧德市人民政府指導下,華祥苑通過和全閩樂購、下鄉的味道、廈門航空、九牧的跨界合作,與壽寧政府共同推動當地茶產業發展,推出「茶產業脫貧攻堅奔小康」的新模式。
  • 川酒全國行︱川酒「六朵金花」、「十朵小金花」即將閃耀亮相羊城
    2020年12月6日-8日,由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指導、四川中國白酒金三角酒業協會主辦、四川郎酒股份有限公司承辦、五糧液、瀘州老窖、劍南春、捨得、水井坊協辦的「2020川酒全國行」將在廣州舉行,本次活動主題為「川酒金花 醉美珠江」,通過宣傳推廣,傳播川酒品牌和文化,提升川酒品牌知名度和市場佔有率
  • 綿竹甘洛緊攜手 五載攻下堅中堅
    砥礪前行的脫貧攻堅路上,離不開黨和國家扶貧政策有力支撐,離不開省、州堅強領導,離不開甘洛縣委、縣政府團結帶領全縣各族群眾勤勞苦幹,離不開一路風雨同舟、攜手並進的兄弟縣市傾力幫扶。以「按甘洛所需、盡綿竹所能」為對口幫扶工作思路,綿竹市編制《綿竹市對口 幫扶甘洛縣總體規劃(2016-2020年度)》,以科學規劃、精準施策,貢獻堅定的綿竹力量,其中重點開展住房建設、產業發展、公共服務、基礎設施、智力援助五大幫扶工程,分年度制定工作計劃、梳理重點目標任務,實行「清單制」+「責任制」,確保各個項目按期保質完成。
  • 「醬酒熱」下茅臺、郎酒等7大酒企聯手 欲共同打造「世界級」產區...
    醬酒「火熱」之下,6月8日下午,茅臺、郎酒、習酒、國臺酒業等7家醬酒企業,在貴州省仁懷市茅臺鎮共同籤署了《世界醬香型白酒核心產區企業共同發展宣言》(以下簡稱《發展宣言》)。幾大酒企欲攜手打造世界醬酒核心產區品牌。這是首次茅臺與郎酒、習酒、國臺等同行,為打造一個產區品牌而發聲。
  • 佛山企業抱團「走出去」 高登鋁業做先驅
    馬來西亞主板上市公司億尊機構與中國裝飾建材品牌籤約儀式日前在佛山順德舉行,億尊機構當日與佛山家居建材(總部)同盟旗下的8家品牌企業籤署總值人民幣13.8億元的獨家代理合約,並初步劃定馬來西亞及新加坡為合作區域。參與籤署的品牌包含鋁合金門窗、陶瓷、高檔原實木門、酒店布草、窗簾裝飾、節能照明產品等,其中,廣東高登鋁業集團更是與億尊達成了2.22億元人民幣的合作。
  • 2020四川文旅會召開 綿竹文旅產品獲關注
    展會上,來自綿竹市的三彩畫坊、銀谷公司、東聖酒業、綿竹三溪香茗等4家重點旅遊商品企業攜60餘種文旅產品亮相,展示產品包含了文創年畫、年畫酒、玫瑰產品、三溪香茗四個系列產品,向公眾展示了綿竹市特有的畫、酒、花、茶等特色旅遊資源。
  • 消費品精品展丨川酒德陽產區14家酒企集體「首秀」
    此次展會期間,作為川酒四大產區之一,德陽將攜14家酒企集體參展,這也是川酒德陽產區的14家酒企首次集體亮相,其中13家來自「世界美酒特色產區」綿竹。這也成為此次展會上「德陽館」一大亮點。劍南春集團供圖該品牌總監袁鈺澤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各級各部門都非常關心企業發展,此次參展希望能夠加大品牌形象推廣,擴大品牌知名度,讓更多人了解金雁酒。「本次是川酒德陽產區酒企第一次集體亮相,有利於宣傳本地白酒文化,樹立整體品牌,更好地宣傳白酒自然釀造工藝。」
  • 推動企業"抱團"發展 共同打造揚州毛絨玩具區域品牌
    今後,協會將整合資源、搭建平臺,推動揚州毛絨玩具企業「抱團」發展,共同打造揚州毛絨玩具區域品牌。A規模揚州毛絨玩具行業從業者超15萬人截至目前,揚州玩具註冊企業1000多家,全行業從業人員15萬餘人。其中,規模以上毛絨玩具製造企業35家,年開票銷售近10億元,10億元以上重點流通企業2家。
  • 四川首家歷史文化名人酒差異化擴張之道:玩轉「資本+文化」
    白酒,中國資本市場的核心資產,作為我國獨有的消費品,在酒業變化的環境中,不僅有在市場上表現活躍的茅臺、五糧液等一線名優品牌,以四川杜甫酒業集團為代表的二三線白酒也走出了差異化路線。杜甫酒業以深挖「杜甫」超級IP發軔,構建起「杜甫」「李白」等歷史文化名人酒品牌矩陣,開創出一條「酒業+文旅+文創」產融發展新模式,刷新消費者購買認知的同時,也博得了資本市場的持續關注。
  • 360收購瀚思科技 併入政企安全業務
    此次收購完成後,瀚思管理團隊和員工將加入360政企安全,參與安全大腦的研發設計和戰略落地。瀚思科技CEO高瀚昭表示:「360+瀚思的結合,不是簡單體量和能力的物理疊加,而是從各個方面互相激發的裂變創新。」  此外,雙方將通過多維融合升級安全大腦,有利於360 在ToB 築高技術壁壘。
  • 「川酒六朵金花」之劍南春為什麼「拋棄」了「川西酒罈一霸」的...
    提起川酒,首先想起的是"川酒六朵金花"——五糧液、瀘州老窖、郎酒、沱牌麯酒(現捨得酒業)、全興大曲(現水井坊)、劍南春。提起劍南春,或許想起的是金劍南、銀劍南、珍藏級劍南春、東方紅、水晶劍。不知是否有人可還記得綿竹大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