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大批日本企業撤離中國」的說法站不住腳

2020-12-12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在今天(10日)商務部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高峰表示,所謂「大批日本企業撤離中國」的說法根本站不住腳。

高峰介紹,今年4月,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對華南地區約3500家日企進行了調查,其中91.7%的日企表示並沒有計劃轉移在華業務,較今年2月的調查增長了6.9個百分點。數據顯示,今年1—10月,在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2.95萬家中,來自日本的企業有604家,實際投資金額達202.6億元人民幣。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 高峰:實際上,大部分在華日資企業並沒有考慮退出或撤離中國市場。一些日企在日本和東南亞國家的投資大多為新增的非同質化項目。中國擁有超大規模的市場、完整的產業配套能力、充足的人才資源、良好的基礎設施,所謂「減少對華依賴」的提法不符合市場規律,也不會成為企業投資決策的依據。

高峰表示,中國將進一步擴大市場開放,加大對外資企業在產業鏈配套、產業轉型升級等各方面的服務力度,有針對性地解決外資企業面臨的實際問題,努力打造國際一流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使外資企業能夠植根中國市場,實現互利共贏。

在今天(10日)商務部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高峰表示,所謂「大批日本企業撤離中國」的說法根本站不住腳。

高峰介紹,今年4月,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對華南地區約3500家日企進行了調查,其中91.7%的日企表示並沒有計劃轉移在華業務,較今年2月的調查增長了6.9個百分點。數據顯示,今年1—10月,在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2.95萬家中,來自日本的企業有604家,實際投資金額達202.6億元人民幣。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 高峰:實際上,大部分在華日資企業並沒有考慮退出或撤離中國市場。一些日企在日本和東南亞國家的投資大多為新增的非同質化項目。中國擁有超大規模的市場、完整的產業配套能力、充足的人才資源、良好的基礎設施,所謂「減少對華依賴」的提法不符合市場規律,也不會成為企業投資決策的依據。

高峰表示,中國將進一步擴大市場開放,加大對外資企業在產業鏈配套、產業轉型升級等各方面的服務力度,有針對性地解決外資企業面臨的實際問題,努力打造國際一流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使外資企業能夠植根中國市場,實現互利共贏。

相關焦點

  • 【中國商務部:「大批日本企業撤離中國」的說法根本站不住腳】中國...
    2020-12-10 15:24:26來源:FX168 【中國商務部:「大批日本企業撤離中國」的說法根本站不住腳】中國商務部:我們注意到有關媒體的調查報導。
  • 商務部回應「日企撤出」:調查顯示這一說法根本站不住腳
    商務部回應「日企撤出」:調查顯示這一說法根本站不住腳 澎湃新聞 2020-12-10 15:38 來源:澎湃新聞
  • 日本剛加入RCEP,後腳親證大批日企撤離中國站不住腳,何意?
    商務部12月10日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高峰表示,根據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對在華日資企業的調查顯示,所謂「大批日本企業撤離中國」的說法根本站不住腳。相比4月,日本政府計劃補助700億日元(約6.53億美元)的津貼,將日本產業鏈回遷本土,或是轉移到東南亞國家。如今剛剛捨棄美國的「泛太平洋協議計劃」倒戈加入RCEP,隨後又澄清大批日企撤離中國站不住腳,反差巨大,這一切的「烏龍現象」都有哪些深意呢?
  • 早財經丨商務部:「大批日本企業撤離中國」的說法站不住腳;虛擬盤...
    ●據央視新聞,在商務部12月10日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高峰表示,所謂「大批日本企業撤離中國」的說法根本站不住腳高峰介紹,今年4月,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對華南地區約3500家日企進行了調查,其中91.7%的日企表示並沒有計劃轉移在華業務,較今年2月的調查增長了6.9個百分點。數據顯示,今年1—10月,在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2.95萬家中,來自日本的企業有604家,實際投資金額達202.6億元人民幣。
  • 1757家在華日企撤離?中國回應:站不住腳!近20000日本人才來華
    近期,國家發改委重要人士對外表示,2019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首次突破40萬億元,較2015年增長超42%,即將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品零售市場。正是看重中國潛在的龐大市場,各國企業也紛紛來華布局,然而,今年卻有「大批日本企業排隊撤離」的不實消息傳出,對此,剛剛中國也回應了。1757家在華日企排隊撤離?
  • 投資中國 外企有本明白帳
    近日,針對有大批日本企業排隊撤出中國的傳聞,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援引事實和數據強調指出,這樣的說法根本站不住腳,大部分在華日資企業並沒有考慮退出或撤離中國市場。  事實上,不僅是日本企業,大部分在華外企也沒有考慮退出或撤離中國市場。
  • 日本人要跑了?!中國答案讓人震驚!
    出口導向型的中國,對外資一向敏感,而日本由於歷史原因,對中國人而言,無疑更加敏感。事發敏感,12月10日,商務部對日資大批撤離謠言,專門闢謠道:所謂「大批日本企業撤離中國」的說法根本站不住腳。從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對在華日企的調查報告來看,2015-2019年,在華日企擴大、維持和縮小在華業務的比例基本保持穩定,其中計劃縮小在華業務的企業佔比較小。看商務部回答,內心很是糾結,能看出來,條件所限,商務部只能點到即止,很難詳盡展開,告訴人們日資到底現狀如何。
  • 大批外資企業撤離中國,轉移到東南亞,如今它們過得怎麼樣了?
    過去我國憑藉著地大物博、完備的基礎建設,以及龐大的人口紅利,通過種種優惠政策吸引了大批外資企業前來辦廠,逐漸擁有了「世界第一工廠」的美稱,國內製造業的發展也是突飛猛進。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國內的勞動力成本逐漸上升,對於外資企業的落地要求也越發嚴格,部分汙染較大的低端製造產業被遷出,「中國製造」開始向「中國智造」轉型。今年有一則消息傳來,美、日兩國再度呼籲企業撤離中國,試圖吸引外資企業將工廠遷回本土或是轉移到東南亞等地區,擺脫所謂的「中國依賴」。
  • ...在邏輯上是荒謬的,事實上也根本站不住腳,不過是中國威脅論的又...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表示,有關說法無外乎是個別反華分子對中國共產黨歇斯底裡抹黑和污衊,在邏輯上是荒謬的,事實上也根本站不住腳,不過是中國威脅論的又一翻版。汪文斌指出,中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堅持走中國特 文/冷靜2020-12-15 16:43:32來源:FX168
  • 美、日報銷路費鼓勵企業撤離中國,你覺得中國是紙糊的麼!
    他說要為這些從中國遷回美國的企業給予100%直接報銷,包括廠房、設備、智慧財產權、基建、裝修等所有費用隔天,小兄弟日本馬上跟進,日本政府內閣會議通過《新冠肺炎疫情緊急經濟應對方案》,鼓勵國內投資和鼓勵海外供應鏈多元化。一時間,美日企業撤資大逃離,成了整個製造業以及人力資源服務業的熱點話題。一時間焦慮的情緒充滿了市場。
  • 企業從中國撤離後,卻造成如此後果
    美國和日本這次是失算了嗎?當初他們是非常希望自家企業能夠從中國撤離的,但是當「夢想」真的實現時,也是萬萬沒想到竟然造成了如此嚴重的後果,這應該不在他們的預料之中吧!因為此次難題的出現,讓非常多的國家都意識到了製造業的重要性,因為當它們急需口罩等產品的時候,竟然發現自己國家生產的速度,跟不上使用的速度,甚至還有很多國家都非常依賴中國製造。
  • 選擇從中國市場撤離的,終究要回來,日本龍頭高調宣布:重返中國
    選擇從中國市場進行撤離的企業,終究還是要回來,這不,日本龍頭企業近段時間就宣布高調回歸,畢竟中國市場的吸引力實在太大了,不少外資都想要在其中佔據一席之地。中國發展在中國經濟呈現飛速上升的增速後,也就意味著國內現在的消費水平是越來越高,這樣一來自然就使不少外資都看到了其中的商機,只不過他們發現的終歸還是太遲了一點,畢竟中國市場內部競爭已經非常激烈,就算有外資想要來到我國建廠發展,那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有時候就算有錢也沒辦法扭轉這種局面。
  • 又一日企在華關閉,中國市場環境變了,還是日本企業正撤離中國?
    眾所周知,得益於國內人口紅利的優勢,很多外資企業積極的湧入國內市場,由於土地價格相對低廉,政策也比較好,不少外資企業都在中國建立了工廠。同時,還在國內市場實現了很好的發展,但如今國內市場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尤其是勞動力成本、企業運營成本上升之後,部分外資企業就搬出了國內市場。
  • 中國市場「留不住人」了?大批外企撤出中國,如今怎麼樣了?
    文:十二很多人可能還記得,前段時間,以美國、日本為首的一些國家開始呼籲本國企業離開中國,撤離的地點可以是本土,也可以是東南亞地區。此外,許多國家為了鼓勵本國企業退出中國,開出了豐厚的條件。例如,美國曾表示,如果任何美國企業願意從中國撤出,美國政府願意支付企業搬遷過程中的所有費用。日方還表示願意提供22億美元幫助在華日企撤回本土。
  • 美國、日本鼓動在華企業「大撤離」,到底又想耍什麼花招?
    雖說全球化逆轉是不可能的,但不可否認,全球化正在發生著變化。鼓勵企業回流,釋放什麼信號?4月9日,日本政府推出一項總額高達108萬億日元的抗疫振興計劃,其中引人注目的是,日本將撥付20億美元預算補助企業將生產線從中國撤回日本,另外撥付2.1億美元補助企業將生產基地轉移到其他國家。
  • 日本巨頭撤離中國後又吃回頭草,在華投資2.2億建新工廠
    日本巨頭撤離中國後又吃回頭草,在華投資2.2億建新工廠這些年不僅是我國的經濟有了前所未有的進步,中國貨物也漸漸的有了起色,相較於外國貨來說,國人似乎更加偏向於中國貨物,這種現象給外資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另外,2020年的全球衛生事件,致使世界各國的企業經濟紛紛有了明顯下滑的趨勢,甚至一些餐飲、娛樂行業更是受到了打擊。
  • 美日企業要從中國撤離?70%美企已亮明態度:堅決不遷
    近日,國內各大社交網站都在討論一件大事,即美日企業紛紛要從中國撤走。為此,很多網友留言稱,大批量的外企遷走會不會給中國經濟以及就業帶來很大的問題呢?面對這一情況,我國發改委也公開作出回應稱,外資基本盤總體穩定,換句話說,國人完全多慮了。
  • 在日本火了5代人的店,在中國卻越開越少?內幕揭露,不怪國人!
    「除了在中國能掙錢,還有哪裡?」,前幾日,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廣州代表處所長在面對採訪的時候,對記者說出了這句話。之所以說出這句話,是因為在今年早些時候,一直有著外媒報導「大批日本企業排隊撤出中國」的消息。這種新聞,讓此人非常詫異,他覺得,現在日企是否大量離開中國市場的說法,還沒有根據。
  • 美國和日本企業要撤離中國,意味著啥?
    2撤離中國到底有沒有可行性要說清他們撤離中國的可行性,關鍵要說清楚他們為啥要來中國。就像你在北京混了十來年,你媽讓你趕緊回縣城去,你到底回不回去?一個產業80%的相關部件都在一個地方,剩下的20%如果不搬過來,可能很快就會被替換掉。大家一定要注意一點,企業是依賴上下遊的,這也是為啥會有「產業群」的說法。為啥碼農願意來北京上海,因為這邊就算你的公司倒閉了,也能快速找到下一家。企業也一樣,也需要招工,需要動態調整上下遊,如果你離產業集群太遠,這些都做夢去吧。這種勢能非常可怕。
  • 「日企排隊撤出中國」真相調查
    今年一度甚囂塵上的「大批日本企業排隊撤出中國」的新聞讓他頗感意外,因為不論是從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對在華日企的調查,還是根據他對日本供應鏈改革措施推動的成效來看,這種說法都立不住腳。  「先不說『大批日本企業』這種說法是否恰當,即使是真的決定離開中國的企業,其最大的原因也可能是無法與中國正在崛起的企業競爭,業務量減少,不得不尋找新的市場,而非是響應(日本)政府的供應鏈計劃。」清水表示。  1700多家日企「撤離」真相  今年以來,日本政壇屢次出現「減少對華依賴」的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