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英國不敵日本?日本和英國壓根不是一個檔次

2020-12-15 謙謙談歷史

眾所周知,英國曾是世界上的老牌霸主,其實力是不容小覷的,雖然如今的英國已經沒有了往日的輝煌,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依然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可能很多人都感到非常的鬱悶,既然英國這麼厲害,那麼在二戰中英國卻打不過日本呢?

在二戰中,日本如同開了掛一樣,迅速佔領了整個亞洲,並且還把戰火燒到了美國,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受到了日本的侵略,而英國就戰績平平了,不僅在歐洲戰場上被德國打的抱頭鼠竄,而且在亞洲被日本又是一頓暴揍,根本沒有世界霸主應有的風範,看起來根本無法與日本相提並論。

事實上,我們都小看英國了,在整個戰爭中,日本的經濟、軍事、綜合國力和英國根本不在一個檔次,在英國面前,日本唯一能夠拿得出手的只有海軍,也可是日本辛辛苦苦幾十年拼盡家底才打造出來的艦隊,不過在日本的巔峰時期其海軍噸位也不過只有英國的70%而已,還是在不建造民用船隻的基礎之上的,和英國相比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英國僅航母就高達50多艘,還不包括其它艦艇,而日本滿打滿算只有12艘,並且英國在戰爭中是越打越多,因為它有強大的資源作後盾,而日本是打掉一艘少一艘。

當時英國的海軍是世界上唯一一個能夠將軍隊投放到任何一個地方的國家,英國之所以在戰爭中表現平庸,主要還是因為英國以一己之力同時對抗德國和義大利兩大軍事強國,而且絲毫不落下風,如果沒有這兩個國家的牽制,英國在太平洋戰爭中滅掉日本一點問題都沒有。當時的英國海軍已經裝備先進的雷達,而日本還在使用落後的「貓神眼」,日本的戰機在天氣惡劣的情況根本無法起飛,所以英國能夠將日本按在地上瘋狂的摩擦。

除了海軍相差甚遠之外,在空軍和海軍方面兩者的差距更明顯,英國的飛機高達17萬架全部採用的都是最為先進的技術,而日本則只有6萬架其中還有很多嚴重落後的木頭飛機,在後期的時候,英國已經採用噴氣式飛機了,日本還在原地踏步,比日本強大的德國都無法戰勝英國,日本更不用提了。在陸軍方面,英國的軍工業產能是日本的數十倍,其性能日本更是無法相提並論,英國的坦克用炸彈炸都沒有任何的反應,日本的幾乎一炸就完全毀掉了。

戰爭拼的不僅僅是武器裝備,還有資源和後勤,英國擁有4000多萬平方公裡的殖民地,人口更是高達數十億,資源用之不盡,兵源隨時可以補充,在開戰之初英國隨便就能號召上千萬的軍隊,而日本不僅資源匱乏,而且兵力短缺,在後期的時候連婦女兒童都不得不上戰場,英國能夠同時對抗德意兩國,並且把他們牢牢地按在了歐洲,為世界上其它國家的反法西斯戰爭爭取到了足夠的時間,英國的優勢對於日本無疑是碾壓式的。

英國軍隊的單兵作戰能力還是非常強的,在歐洲戰爭英國與德國的戰績是1:1,海軍和空軍更是無敵,日本人之所以在亞洲按著英國打,那是因為英國的主力並不在亞洲,被日本暴揍的只不過是英屬軍隊而已,不過,並不是所有的英屬軍隊都是非常弱的,像澳大利亞和印度的軍隊就曾反殺日本,把日本打的抱頭鼠竄,而且日本在東南亞的兵力是傷亡慘重,澳大利亞甚至一度打到了日本的老家。

連英國的殖民地軍隊都能打出這樣的戰績,英國的主力部隊更是有過之無不及,單獨對抗日本,在短時間內就能解決掉日本,可惜的是當時德國和義大利抱著必死的決心死死拖住了英國,英國堂堂世界霸主沒有展現出自己真正的實力,才讓很多人認為英國已經淪落到了三流強國的地步。

相關焦點

  • 二戰時中國和英國的差距:國力相差數倍,工業差了一個時代
    不過事實上,二戰中的英國可不是廢柴,比中國牛的多,國力是中國的數倍,工業領先中國一個時代,中國和英國的差距至少在二十年以上。從領土上看,英國是世界第一殖民強國,殖民地遍布世界各地,總面積約有3000萬平方公裡,是中國的三倍,而且不乏澳大利亞、加拿大這種發展程度較高的地區。
  • 二戰時日本和德國的差距有多大,如果單挑誰能贏
    我們僅以工業和經濟為例,二戰前德國的工業產值佔世界工業總產值的比重超過14%,德國在吞併大半個歐洲以後,其工業產值比重上升到30%左右。而日本的工業產值在二戰中巔峰時期的佔比也不超過4%,可以想像日本和德國的差距。二戰期間,德國(不含佔領區)生產鋼鐵18770萬噸、電力4140億千瓦時、石油4620萬噸、煤炭345500萬噸。
  • 二戰日本戰敗,新加坡被馬來西亞與英國爭奪,卻被迫獨立意外崛起
    新加坡原本屬於馬來西亞的王國一個漁村,後來英國世界殖民鋪設中,這個國家就被英國用各種手段給套路了,而這個套路就是新加坡這個小漁村成為了貿易地點;而對於馬來西亞柔佛王國而言,失去一個微不足道的小漁村對他們造成不了任何的影響,他們甚至覺得這個地方就算割讓給英國,也不是不可接受。
  • 二戰軍用罐頭哪國最好吃?英國午餐肉,蘇聯包菜,日本被稱為豬食
    1795年時拿破崙還是法國陸軍的衛戍司令,因為行軍的途中食物腐敗太多,拿破崙便懸賞12000法郎來徵得一種不易變質的食物。 蘇聯臨近北極圈,有大量的土地都是凍土,一年有7個月極寒天氣,基本不適合放牧以及種植農作物。因此蘇聯派發給士兵的罐頭中基本都是包菜與黑麵包,或者說是麩皮麵包,口感非常一般。
  • 英國血統的日本帝國海軍前無畏艦——「敷島」號
    「敷島」級是英國為日本帝國海軍建造的前無畏艦,該級艦脫胎於英國「君權」級戰列艦,共建造2艘,即「敷島」號與「初瀨」號。「敷島」號與「初瀨」號是日本帝國海軍首批現代化戰列艦,其中「敷島」一詞是日本國的舊稱,意即「綿延不絕的島群」,「初瀨」則指「蓬勃上湧的早潮」。日本早在1875年便向英國船廠訂造了「扶桑」號鐵甲艦與2艘輕型裝甲巡洋艦,以此為起點,日本海軍開始一步步向現代化邁進。
  • 英國趣知識:日本第一位外籍武士來自英國
    (拜佔庭帝國極盛時疆域) 二,英國輕騎兵的八裡橋戰役。 三,英國是第一個全面在本土和殖民地廢除奴隸制的西方列強。
  • 作為歐洲三大強國的英國、法國和德國,和日本對比哪個更強?
    我們再來跟著鏡頭地看看日本,日本啊也是輝煌過的,畢竟二戰的時候人家野心勃勃地想做亞洲霸主,但是碰到咱們中國,還是乖乖的回去了。不過作為一個位於東亞的島嶼國家,領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個大島及6800多個小島組成 ,總面積37.8萬平方公裡。就以最直觀的面積對比,日本很明顯要優於英國。我們再來對比兩個國家的經濟。
  • 二戰時期的英國很富,為什麼不裝備半自動步槍?
    二戰期間英國確實很富,但它的工業基礎並不是我們想像的那麼厚,要知道英國一直奉行綏靖政策,國內軍工企業因缺乏訂單而逐漸萎縮,到1940年德軍大舉侵犯西歐時,英國國內能開動生產軍火的工廠並不多。(英軍單兵裝備進化圖)此外,英軍的李恩菲爾德步槍性能優良,在一站和二戰期間都是英國軍隊的標配,在二戰期間也只是減小了槍管長度而已,已經成熟的生產線、彈藥庫存和訓練程序,都能讓這種步槍快速形成戰鬥力,最重要的產量極高,直到停產時共生產7100萬支。
  • 日本人和英國人的道歉,你別太當真
    跟老藝術家設想一個情境:要是一個英國人碰上了一個日本人,豈不是天天都要上演互飈sorry的道歉戲碼?真說不好誰能在這次道歉大戰中勝出。 英國人一天不say sorry都嘴癢 要是你去到英國,最快解鎖與陌生人交流的方式,不是開口就聊天氣,而是一句「I'm sorry about the rain.」(我真為下雨天感到抱歉)。
  • 二戰哪國夥食最好?不是美國也不是日本,而是此國
    但是我們知道,人吃的食物可不像動物,有好的也有壞的,在軍隊中也是如此,那你知道二戰時期,夥食最好的是哪國嗎? 首先我們來看看咱們中國的,在抗日戰爭時期,我們的領土遭到了日軍的入侵,很多地方的經濟因此開展不起來,百姓缺衣少食,但是大家都自發的支持捨身報國的抗日戰士們,所以我軍的夥食並不差。
  • 如果美國不參與二戰,結局又將如何?我們還能打敗德國和日本麼?
    如果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美國不參戰,對最終的結果我想並不會有什麼改變,最終的勝利依舊屬於熱愛和平的我們,這點是毋庸置疑的。二戰已經過去了70多年,但它依舊令人記憶猶新。那麼問題來了,如果當初美國不參戰,二戰發展到最後又會怎樣?英國和蘇聯能打敗納粹德國麼?中國又能打敗日本侵略者麼?要3知道,二戰結束的標誌性一役是美國在日本長崎、廣島投下兩顆原子彈,逼迫日本投降,二戰這才結束的。
  • 比較英國及日本的異同壹;1688年英國人請一位荷蘭人成為英國國王
    一,英國與日本同為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國家。議會制君主立憲制的原則是:議會權力高於王權,司法權獨立於王權。a,二戰戰敗後,日本在美國的主導下頒布新憲法,由天皇制國家變為以天皇為國家象徵的議會內閣制國家。1688年英國光榮革命中,英國議會將荷蘭執政奧倫治親王威廉(1650—1702)來英國,以保護英國的宗教(新教)、自由和財產。
  • 英國才是二戰最大的輸家?丟掉殖民地,失去了翻盤的最後機會
    至於同為二戰戰勝國的英國,由於二戰掏空了英國,它的國際地位不斷下降,從領土遍布全球的日不落帝國跌落為一個龜縮在島嶼上的國家,反觀德國、日本這兩個戰敗國,在經過了多年發展後,獲得了巨大的成就。德國與法國組成了歐盟的核心,具備強大的政治影響力,與此同時,德國還擁有十分強大的工業能力。日本在戰後的發展同樣有目共睹,時至今日,日本是全球第三大經濟體,GDP總量幾乎是英國的兩倍。
  • 日本和英國同屬島國,孤懸於大陸之外,同樣的心態不一樣未來
    將日本和英國放在一起比較,會發現一些是很有意思巧合。它們所處的地理位置非常類似,都屬於島國,孤立於大陸之外。英國面積24.41萬平方公裡,日本稍大一些,面積為37.8萬平方公裡。說它們孤立於大陸之外,實際上又近在咫尺。
  • 英國人眼中的大清國:爛泥扶不上牆,不如扶持日本
    因為英國人更願意和一個開明的國家打交道,畢竟英國人更喜歡做生意,把賺錢放在第一位,而不像沙俄和法國那樣喜歡赤裸裸地掠奪。但由於頑固勢力過於強大,中國的近代化改革進展緩慢,仍然一片死氣沉沉,所謂的洋務運動也不過是一小撮地方官員搞出來的有限改革,開發程度遠遠達不到英國人的期望。中國的洋務和運轉僅靠著李鴻章等幾個相對開明的漢人官員撐著。
  • 二戰中的英國:雖然嚴重衰落,但掉了毛的獅子也比狗厲害
    二戰中,由於英國人表現得並不搶眼,所以人們總把他當成打醬油的角色。實際上,當時的英國可不弱,雖然嚴重衰落,但掉了毛的獅子也比狗厲害。二戰前,大英帝國仍然是世界老牌殖民霸主。英國是世界第四大工業強國,殖民地遍及全球,統治著世界四分之一的土地和人口。英國人控制著世界的金融、航運、貿易等經濟命脈以及世界絕大部分的海上咽喉要道。
  • 英國和日本留學選擇哪裡更好
    隨著出國留學日漸盛行,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到留學這個話題,對於出國留學去哪個國家比較好這個問題一直是眾多小夥伴比較迫切想了解的一個問題。下面就和選校帝了解一下英國和日本留學選擇哪裡更好,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二戰10個冷知識:法國的軍力比德國強,英國配給制最少
    大多數人都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歷史事件和重要的日期,可是卻很少有人知道英國才是二戰最吝嗇的國家,很少有人知道法國的軍事實力其實遠超德國等等。今天我就來列舉一下二戰中一些「鮮為人知」的幾個事實。
  • 英國和日本的學前教育目標
    01 英國學前教育目標1999年,英國頒布了《早期學習目標》,對兒童應達到的學習結果作了明確規定。英國某幼兒園2000年,英國教育和就業部頒發了第一個關於基礎階段教育的國家課程指南,把3~5歲確定為「基礎階段」,並描述了基礎階段兒童在每個領域的「發展階石」(即每個學習領域的早期學習目標
  • 英國王室蒙巴頓被炸重傷,臨死前提出最後要求:葬禮不許日本人進
    此時的蒙巴頓已經79歲高齡,也在這場爆炸中被炸成重傷,隨即他被送往醫院搶救,不過最終還是搶救無效去世了,他在死前提出了最後一個要求,那就是在他死後,他的葬禮不許日本人進。蒙巴頓為什麼會這麼痛恨日本呢?他與日本究竟有著什麼恩怨,以至於葬禮都不許日本人參加呢?這就要和二戰有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