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突發胎盤早剝,緊急手術後休克和心衰

2020-12-26 騰訊網

徐州市婦幼保健院重症監護室聯合多科室上演生命保衛戰

胎盤早剝是婦產科極其兇險的一種併發症,可導致失血性休克、急性腎衰竭、胎兒宮內死亡等。孕產婦若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救治,可危及生命。近日,徐州市婦幼保健院重症監護室聯合多科室,連續奮戰6天、24小時接力護理,終於從死神手裡搶回了命懸一線的產婦。

孕婦突發胎盤早剝 接受緊急手術

31歲的小芳,初次懷孕,21周。一直認為身體康健的她,沒有按時產檢。事發前一天,小芳突然出現腹瀉。而後不久,她又出現了腹痛,並有少許的陰道出血。凌晨3點多,小芳腹痛難忍,她的老公趕忙撥打120急救電話,並將她送至徐州市婦幼保健院。

夜班急診醫生接診後,立刻急查彩超,結果顯示,小芳有胎盤早剝可能。急診醫生立即啟動綠色通道程序,第一時間聯繫手術室、婦科、產科等相關科室做好搶救準備。凌晨4點,醫生為小芳進行了緊急手術。

術後休克並出現心衰 多次被下病危

手術順利結束,但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小芳術後出血少,多次彩超檢查也沒有顯示活動性出血,但她卻出現了原因不明的血壓低,血壓低到只有正常人的一半。

小芳因手術後持續休克狀態,被轉入重症監護室(ICU)搶救治療。ICU醫護團隊緊密協作,積極搶救,小芳的血壓很快穩住了。但是不久,醫生再度陷入了兩難的抉擇。搶救期間,小芳再度出現危象——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情況危急,醫生多次下了病危通知書。

徐州市婦幼保健院作為江蘇省孕產婦危急重症救治中心,也是蘇北唯一一家孕產婦危急重症救治中心。ICU曹永軍主任說,為了能更好地救治重病人,ICU科室內進行了疑難危重病例討論,討論的重點集中在病人休克的病因到底是什麼?因為不同原因的休克,搶救治療的方式可能截然相反,如果判斷錯誤,會讓病人雪上加霜。根據豐富的危急重症孕產婦救治經驗及各項臨床數據的持續追蹤,ICU醫生發現,小芳入院開始血象及PCT(降鈣素原)等指標異常增高,這些結果高度指向重症感染。雖然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能夠確診感染,而且就算存在感染,感染源也不明;但ICU醫生深知,搶救機會轉瞬即逝,如果等確診結果出來再做處理,病人可能早就錯過了最佳的搶救時機。因此,ICU醫生討論後決定,在搶救休克及心衰的同時,對小芳開始經驗性抗感染治療,並積極做各部位的細菌培養,努力尋找確診的證據。小芳在轉入ICU兩天後,病情逐漸好轉,而化驗結果在四天後才回來。

「入ICU四天後,患者血液裡檢出了大腸桿菌。而且令人興奮的是,藥敏試驗顯示目前我們使用的抗生素積極有效。」主治醫師李維維說,「直到培養出大腸桿菌,我們才能確診患者是由於細菌感染入血引起了敗血症,感染性休克,而後導致小芳出現接下來一系列的危急情況。那是什麼原因引起的血行感染?這仍然不得而知。可能是小芳腹中胎兒死亡已經有一段時間引起感染,導致了胎盤早剝,由於血竇開放引起了細菌入血,血行感染。這也只是我們的猜測。」

病情不明 ICU成為守護生命的最後一道防線

「我們ICU的醫生與普通病房的大夫思維方式不一樣,我們更傾向於從病人的病理生理狀態出發,往後預判患者未來會發生什麼情況,預先進行糾正治療;同時,去努力往前回溯,尋找引起目前一系列情況的病因。」 施蓉醫生說,「ICU經常會收治病情不明的患者,因此ICU醫生需要向法官斷案一樣,抽絲剝繭。我們不像外科醫生,可以通過一個非常漂亮的手術,展現高超的醫療技藝;我們也不能去出門診,讓病人家屬熟知。但重症監護室(ICU)是搶救危重患者生命的最後一道防線,ICU醫生也是搶救環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除了醫生,重症監護室的護士們也是搶救的中堅力量。

ICU護理團隊 24小時接力守護

為密切觀察小芳病情變化,重症監護室護士長李青青以及主管護師趙靜、裴楠等人,24小時接力守護。「重症監護室,也叫ICU,在普通人看來,這是個神秘的地方,因為家屬是不能進入的,病人的所有護理都要依靠護士完成,護理的強度難度都非常大。並且我們科室的病人都是危急重症病人,除去日常的護理工作,我們還需要收集大量的生命體徵數據,即使是一毫升的進水量,或者是每小時的尿量,我們都要仔細觀察、記錄。」 李青青護士長說,護士們嚴密護理,及時將患者的病情變化通知醫生,並協助醫生開展搶救工作。

經過重症監護室以及多科室醫護人員共同努力,小芳進入重症監護室的第6天,生命體徵終於平穩,轉回了普通病房。

醫生提醒:生孩子無小事,產檢很重要

由於救治及時,小芳很快康復出院。小芳出院後,施蓉醫生整理發現,關於小芳的診療記錄已經有70多頁,而病例記錄,堆放起來有一本書厚。能從死神手裡搶救回她,有賴於多科室合作,醫護協同作戰。施蓉醫生想在此提醒廣大孕產婦,生孩子無小事,選擇資質高、經驗豐富的醫療機構,按時做產前檢查非常重要。產科因病情變化快,一旦出現變化,十分危急。因此,廣大孕婦一定要重視產檢,平時對自己的身體變化多留心觀察,有任何異常,要及時來醫院檢查。

通訊員 張彤

「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提前告知。如發現私自轉載者,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妊娠高風險疾病之 「 胎盤早剝 」
    當醫生接診後,發現魏女士血壓下降,心率增快,已經出現了休克早期症狀,立即送到超聲檢查室急診行超聲檢查,此時超聲檢查提示宮腔內見大量積血。根據魏女士的症狀和檢查結果,接診醫生立即判斷出魏女士的胎盤已出現剝離,醫學上稱之為 「 胎盤早期剝離 」。
  • 孕期出血之胎盤早剝(胎盤早期剝離)
    胎盤早剝是妊娠晚期的嚴重併發症之一,輕型可無任何症狀,僅在產後檢查胎盤發現局部有凝血塊壓跡;重型起病急、進展快,可威脅母兒生命。胎盤早剝的發生與重度妊娠高血壓症候群、慢性高血壓、腹部外傷、外倒轉術糾正胎位、臍帶過短或臍帶繞頸、宮腔內壓驟減、孕婦長時間仰臥位等因素有關。例如下圖:
  • 胎盤早剝是什麼,對孕媽和胎寶寶有哪些危害?
    胎盤的功能是像樹根一樣在子宮內膜汲取營養和氧氣來供給胎兒,保證胎兒的生命,它要堅守崗位直到胎兒娩出建立呼吸。胎兒第一聲啼哭,意味著胎兒成為新生兒,可以脫離胎盤,可以斷臍,獨立呼吸。此時由於子宮腔內壓力驟然降低,子宮強有力的收縮,胎盤剝離,完成使命離開子宮。但有時候,由於種種原因而發生胎盤過早剝離。胎兒尚未娩出時,胎盤與子宮部分或者全部剝離。剝離的面積越大,出血越多,胎兒和孕婦越危險。
  • 第306醫院婦產科成功搶救一例胎盤早剝
    胎盤早剝的母兒預後與胎盤早剝的面積和進展,以及是否有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有關,還與是否及時取出胎兒有密切關係。    三、胎盤早剝的搶救    在清明小長假期間,解放軍 306 醫院婦產科就發生了一起胎盤早剝緊急剖宮產。值班一線醫生陳瑾和二線醫生魯澤春剛順利完成一例羊水三度合併高度近視,行試管嬰兒的高齡孕婦的剖宮產手術,正進行著晚間查房。
  • 胎盤早剝病例分析
    胎盤早剝定義:妊娠20周後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盤在胎兒娩出前部分或全部從子宮壁剝離,稱胎盤早期剝離
  • 深夜,荊門一產婦突發流血不止、休克,產房上演「生死時速」1小時
    29歲年輕媽媽懷孕31周,胎膜早破、完全性前置胎盤,剛入院2天後的凌晨,突發流血不止、休克,危在旦夕——深夜剖宮產子,大出血2200毫升後……「幸虧及時轉到二醫來了,如果沒有你們的全力救治,可能就沒有我和寶寶的今天。」
  • 多圖:前置胎盤、胎盤早剝...9種胎盤異常的超聲解讀
    、新生兒死亡、孕婦產後出血、胎盤早剝等。需注意,子宮收縮可形似副胎盤,複查超聲即可將二者區別開來。胎兒娩出後,副胎盤可因未被發現而滯留宮腔引起產後出血。副胎盤容易並發血管前置及帆狀胎盤。當臍帶從胎盤的邊緣附近進入絨毛膜和羊膜時,可形成輪狀胎盤,較易合併胎盤早剝、早產、宮內發育受限及圍產期死亡。
  • 胎盤早剝太可怕,有這些症狀趕緊去醫院!
    送到醫院的時候,沈女士褲子已經被鮮血浸透,值班醫生立刻判斷出了病情,「胎盤早剝,緊急剖宮產」。好在送醫及時,沈女士通過剖宮產順利生下了寶寶,出血也止住了。 患有妊娠高血壓症候群、慢性腎臟疾病或全身血管病變的孕婦,在孕晚期或者臨產前,容易出現胎盤附著處出血,形成胎盤後血腫,進而導致胎盤剝離。 生娃時,如果破水後羊水流出速度過快、流出量過多或者胎兒娩出過快都可引起宮腔內壓力驟減,導致子宮驟然收縮,引發子宮壁與胎盤之間出現錯位、剝離,血管受損後引起出血,從而造成胎盤早剝。
  • 女子懷孕31周突發大出血,送醫卻碰上晚高峰,急!
    10分鐘抵達醫院急診9月5日下午五點半左右,來自益陽安化的李女士因懷孕31周出現大出血,需緊急送往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救治,但由於當時正逢晚尖峰時段,車流量大,情況十分危急,為保障母嬰安全,交警緊急牽引為生命搶道,僅用十分鐘不到的時間,就將孕婦護送至醫院急診門口。
  • 前置胎盤的病因及治療
    完全性前置胎盤往往初次出血的時間早,約在妊娠28周左右,稱為「警戒性出血」;反覆出血的次數頻繁,量較多,有時一次大量出血即可使患者陷入休克狀態;邊緣性前置胎盤初次出血多發生在妊娠晚期或臨產後量也較少;部分性前置胎盤初次出血時間和出血量介於上述兩者之間。部分性或邊緣性前置胎盤患者,破膜有利於胎先露對胎盤的壓迫,破膜後胎先露若能迅速下降,直接壓迫胎盤,流血可以停止。
  • 胎盤前置是怎麼一回事?
    患有此症的準媽媽會有無痛感的陰道出血、胎位不正常或貧血、休克症狀。胎盤前置的症狀及分類懷孕後由於子宮在不斷變大,受其影響,處於子宮下段和宮頸處的胎盤就難以繼續延伸,繼而錯位分離,致使下身有血流出。第一次血量較少,但不排除血量增大的可能性。子宮的持續伸展會導致越來越多的出血量。
  • 胎盤早剝怎麼辦?看到內外五個原因再也不敢疏忽,附預防辦法
    如果胎兒還沒有出生,胎盤就已經脫離了子宮壁,部分或全部從子宮壁上剝離下來,便稱為胎盤早剝,當出現胎盤早剝時,意味著胎兒與母體之間進行交換的「生命通道」被中斷了,尤其是重型胎盤早剝(胎盤剝離面超過胎盤的1/3),胎兒的氧氣和營養供應被阻斷後,會為胎兒出生缺陷帶來極大的風險。
  • 前置胎盤究竟怎麼回事?
    妊娠晚期子宮下段逐漸伸展,牽拉宮頸內口,宮頸管縮短;臨產後規律宮縮使宮頸管消失成為軟產道一部分。宮頸口擴張,附著於子宮下段及宮頸內口的胎盤前罝部分不能相應伸展而與其附著處分離,血竇破裂出血。前置胎盤出血前無明顯誘因,初次出血量—般不多,剝離處血液凝固後,出血停止;也有初次即發生致命性大出血而導致休克。由於子宮下段不斷伸展,前罝胎盤出血常反覆發生,出血量也越來越多。
  • 胎盤低置有什麼危害那?
    妊娠20周後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盤在胎兒娩出前,部分或全部從子宮壁剝離,稱為胎盤早剝。胎盤早剝的發病率在國外為1%~2%,在國內為0.46%~2.1%。胎盤早剝屬於妊娠晚期嚴重併發症,起病急、發展快,若處理不及時,可危及母兒生命。治療原則為早期識別、糾正休克,及時終止妊娠及防治併發症。
  • 孕婦產後失血1萬cc被切除子宮,為何說胎盤植入是沉默殺手?
    醫院產科啟動了應急預案,根據孕婦的病史及檢查結果,產科得出的診查結論是:完全性前置胎盤伴出血、妊娠合併子宮瘢痕、3.G5P1孕36周+4天LOA。雖然孕周不足月,但鑑於孕婦情況危急,醫生決定立即進行剖宮產手術,手術分娩出一名重3.05公斤的女嬰。胎兒娩出後,產婦宮腔迅速向外大量湧血。
  • 前置胎盤對孕婦危害大嗎?應該怎樣診斷?趕緊收藏
    當然,有些孕婦還會擔心到分娩時是否順利,會不會難產以及害怕分娩疼痛等。 這裡要說的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妊娠期疾病——前置胎盤。前置胎盤大約是發生在妊娠後的5個月左右。發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受精卵在子宮內腔下移並種植的內壁位置太低,以至於胎盤可覆蓋部分或全部的宮頸口。
  • 胎盤完全剝離、胎兒窘迫、產後DIC……二胎孕媽生死一線,產院醫生爭分奪秒打贏生命保衛戰!
    妊娠20周後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盤在胎兒娩出前,部分或全部從子宮壁剝離,稱為胎盤早剝。輕型胎盤早剝:輕型胎盤早剝主要症狀為陰道流血,出血量一般較多,色暗紅,可伴有輕度腹痛或腹痛不明顯,貧血體徵不顯著。以外出血為主,一般胎盤剝離面不超過胎盤的1/3,多見於分娩期。
  • 孩子還沒生,胎盤卻掉了,關於孕期胎盤問題,你想知道的都在這了
    孕期讓人忐忑不安的狀況有很多,和「胎盤」有關的就有好幾種,比如:胎盤低置、前置胎盤、胎盤早剝等等。有關的疑問與擔憂也是層出不窮:胎盤低置需要臥床休息嗎?胎盤低置長的回去嗎?前置胎盤能不能順產?.胎盤早剝是在妊娠20周後或在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盤在胎寶寶娩出前,部分或者全部從子宮壁剝離。
  • 前置胎盤、胎盤早期剝離……小心那些植入性胎盤!
    以往,植入性胎盤的發生率其實不高,但現在由於剖宮產、流產手術或某些與子宮相關的治療手術過於普遍,讓不少女性的子宮留下傷痕。
  • 「手剝胎盤」比生娃更痛!醫生一手壓肚子,一手伸入子宮剝胎盤
    孩子生出來後就有醫生處理了,而媽媽還要躺在床上繼續等著下一波疼痛的到來,因為還有一個胎盤沒有出來。胎兒期胎盤責任重大,是胎寶和媽媽之間能量和營養的中轉場,也是排出廢物的垃圾車。醫生一手壓肚子,一手伸入子宮看看媽媽們的經歷你就知道了:媽媽說一個護士用一隻手壓住肚子,另一個護士伸手到子宮裡剝胎盤,一個掏不出來換別一個來掏。感覺比生娃還要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