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龍村,顧名思義,要經過盤山一條蜿蜒的路,像一條繞山的龍,而村子就是這條龍的龍頭位置,該村位於山西省西部邊境,北跨河北省漳河,素有「雞鳴三省」之稱,上山進村的方式是最讓人驚喜的地方,因為通往村莊的道路是一條非常艱難的「天路」,所以,外地人要想進入盤龍村,必須權衡自己的駕駛水平。
盤龍村位於河南省林州市太行山上,海拔1300多米,據村民說,過去進村子不容易,只能爬山走很遠的路才能到,即使是現在,進村前後也只有兩條彎彎曲曲的山路,可以說是萬人之地不能強求,而一人守著,即使是開了幾十年車的老司機,第一次走這條山路進村,也會汗流浹背。
由於與外界的交通受阻,村裡的舊建築保存完好,在這個存在了幾百年的盤龍山村,可以看到大量的特色石建築,環顧四周,整個村莊主要是石頭,有石頭為主,石街、石磚、石房、石瓦、石盆、石槽、石桌、石凳...這個村莊是一座建在懸崖上的石頭城堡!石街石院石板房,石碾石磨石頭牆,古樸自然,獨具魅力。
正是因為村落建築的特殊性,才使得它因其位置而易守難攻,在抗日戰爭中,它成了一個充滿紅色元素的地方,抗日戰爭時期,由於盤龍山位於太行山之巔,易守難攻,當時,八路軍129師和貝林縣民主政府在村裡秘密儲存了50萬公斤的糧食和物資,由村民們妥善保管,糧食歸還給了公眾,盤龍山也被稱為「紅色糧倉」。
太行山上有許多幾千年、幾個世紀的古村落,都有流傳千年的名字,故事,出處,他們中的許多人與我們歷史上熟知的人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在這些古老的村莊之間散步,聽村莊的故事,真的很有趣,我們今天說的古村落,光是名字就很霸氣,這個村子的名字叫盤龍村。
雖然路不好走,但是走到這個村子,你會發現一切都是值得的,豁然開朗,正如《桃花源記》中所描述的,「屋如其屋,車水馬龍,雞犬相聞。」這裡的村民世世代代過著自給自足的田園生活,許多在艱難的駕駛考試後來到這個村莊的城市人非常羨慕。
以前,進村的盤山路是不存在的,村子裡的人住在懸崖上,很難走到外面去看世界,盤龍山村有個「三兄弟修路的故事」,已故的支部書記王是老闆,他帶領村民修復了村裡4公裡的上山路,現任支部書記王勝友是第三位,2013年接替哥哥回到村裡黨支部書記,他投資30多萬在哥哥修的路上建了一個防護墩,第二個孩子王錦捐贈了80萬元,用於加固他哥哥修復的自然村的所有路基,經過三年的大戰,我們修建了一條通往山腳的「天路」,進入村莊後,你會發現這裡的建築特色,它建在山上。村子裡的許多房子都有多種功能,也許下面是普通的房子,而上面的閣樓是用來存放東西的,村裡很多房子的院落都是相互連接的,四通八達,通向幾戶人家。
走在古村落裡,除了這裡特色的石頭建築,這裡的泉水也吸引著城裡人的目光,可以說,泉水是村裡的生命之源,會打動住在山村裡的人們,如今,有了這座獨特的山和美麗的風景,它逐漸成為許多城市人戶外旅行的好地方,隨著越來越多的人熟悉這個古老的村莊,這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千年白松矗立在盤龍山村入口處,見證著盤龍山村的變遷,當地書記王勝友修建圍欄和臺階保護古樹,現在,這棵白松不僅成為盤龍山村的象徵,也是外國遊客拍照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