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社@四川|從「三塊銅板」到「一橋飛架」——寫在雞鳴三省大橋...

2020-12-18 新華網四川站

  新華社成都1月21日電 題:從「三塊銅板」到「一橋飛架」——寫在雞鳴三省大橋建成通車之際

  新華社記者胡旭、王曦、江宏景

  「青龍山翩翩起舞,赤水河縱情高歌。蜀滇黔畔山水秀,雞鳴三省我家鄉……高空飛架便民橋,窮則思變去追夢……」21日上午,看著剛剛建成通車的雞鳴三省大橋,年屆古稀的朱啟壽扯開嗓子,用方言朗誦自己寫的打油詩,眾人聽得哈哈大笑,又紛紛豎起大拇指。

  位於烏蒙山區的「雞鳴三省」之地,渭河與倒流河奔騰相交匯入赤水河,「Y」字形大峽谷將巍巍高山劈成三半,分屬川滇黔三省。在這片見證過中央紅軍重大歷史事件的紅色土地上,雞鳴三省大橋橫空佇立,恰似烏蒙山區鄉親脫貧奔康的堅強脊梁。

  赤水印初心

  站在雞鳴三省大峽谷四川一側,對岸兩省近在咫尺,腳下壁立千仞、赤水滔滔!谷底的古渡口旁,崖壁上拴船的石孔早已磨得透亮,訴說著當地數輩人艱難的出行,也見證了1935年中央紅軍長徵至此的軍民佳話。

  在四川省敘永縣石廂子彝族鄉,60歲的肖為勤說,爺爺給我們講,當年紅軍長徵不知道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血。

  據黨史工作者介紹,中央紅軍召開的「雞鳴三省」會議,是長徵走向勝利的一個重要轉折點。紅軍在此除暴安良、扶弱濟困,與彝族同胞共度春節的故事也在赤水河畔流傳至今。

  天塹變通途

  山高谷深、林峰蒼茫,烏蒙山是全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而位於地理「死角」的「雞鳴三省」一帶更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落後的交通成為最大瓶頸。

  「地無三尺平,沒有一條好路可走!」說起從小走路吃的苦頭,67歲的敘永縣水潦彝族鄉岔河村村民唐明秀深有體會,「背一背簍李子過河去賣,一大早出發,來回一趟,到家已經是第二天晚上了,中間這一晚在山路上,走到哪兒天黑就在哪兒歇。」

  岔河村53歲的趙貴忠祖輩三代划船,他14歲就從父親手裡接過爺爺傳下來的擺渡活計,一幹就是20多年。「最擔心安全問題,河水很深,就怕出事。」趙貴忠說,因為危險,家人讓他放下船槳、拿起鋤頭,「大家都盼望有一座橋。」

  脫貧攻堅戰打響之後,「交通攻堅」成為頭等大事。「這幾年總共修建公路92公裡,所有的行政村和自然社都通上了水泥路。」水潦彝族鄉黨委幹部張偉說,雞鳴三省大橋建成後,以前過河幾個小時的路程變成幾分鐘,區域交通格局從相互隔離變成跨省融合,脫貧攻堅有了基礎支撐。

  烏蒙今勝昔

  從2016年11月破土動工,大橋就凝聚了周邊3省8縣12個鄉鎮群眾期盼的目光。「每天都有人在山頭觀看。」雞鳴三省大橋項目部經理蔣中橋說,大橋長286.4米、寬11.5米,建設中克服了滑坡、危巖等不良地質問題,歷時三年,趕在春節前通車,可以讓更多群眾在節日期間安全回家、便捷出行。

  「村裡許多老人一輩子就盼望修一座大橋,今天終於實現了!」49歲的水潦彝族鄉岔河村村民楊崇茂說,他的大姐嫁到貴州、二姐嫁到雲南,以前一年也見不到幾回,現在橋修通了路修好了,天天見都可以,自家種的李子、桃子以後也能到雲南鎮雄去賣個好價錢。

  「以前我們的發貨服務範圍只在大橋這一邊,下一步就能過橋延伸到對岸的村子了,以後還可以幫助村民把特色農產品通過網際網路賣到全國各地。」水潦彝族鄉京東家電專賣店店長樊朋飛是鄉裡最早的「電商創客」之一,如今大橋建成催生了他更大的夢想。

  「冰脆李是這裡的特產,縣裡還幫助引進了甜橙龍頭企業,隨著大橋通車、道路通達,我們的特色產業將面向更大市場,真正成為老百姓靠得住的致富產業。」張偉說,雞鳴三省一橋飛架,「盤活」了「死角」,凝聚了民心,大大激發了當地的發展潛能。

相關焦點

  • 圖說2019這一年 四川發生了哪些大事件
    北鬥三號全球系統核心星座部署完成2019年12月16日,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一箭雙星」再次成功發射第五十二、五十三兩顆「北鬥星」,全面完成北鬥三號全球系統核心星座部署至此,北鬥三號全球系統24顆中圓地球軌道衛星全部成功發射
  • 莫言為跨海大橋寫兩句詩,字字珠璣,卻被不知名網友的七言詩秒殺
    看不到莫先生的新作也就算了,讓不少粉絲無奈的是,書法寫得不算好的他卻辦起了書法展,詩寫得得不夠好的他卻應各地邀請題了不少詩句。 本期筆者就和大家說一句莫言為港珠澳大橋題的詩。讓莫言公開題詩在筆者眼裡,真的算是「趕鴨子上架」了。
  • 中國這座大橋,耗費38年才建設完成,當地老人:這1000米真難
    1月21日,位於川滇黔三省交界處的雞鳴三省大橋建成通車。那麼,這座不到300米的橋究竟「難」在何處,讓我國這個「基建狂魔」都耗費這麼長時間?雲貴川三省交界處叫做雞鳴三省,即一雞啼鳴、三省皆聞。赤水河和渭河相匯於此,三省分居於懸崖的三側,然而,歷史以來,此地都是地理死角,交通閉塞,來往極度困難。
  • 包頭第一座黃河公路大橋,原來是他們建成的
    站在滔滔東去的黃河岸邊,遠眺一座座大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的不僅有喜悅,有通暢,更有對於建設者的由衷禮讚。包頭第一座黃河公路大橋曾經擺渡過河採訪原黃河公路大橋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胡鳳梧的過程,是一個回望歷史和內心不斷感動的過程。「黃河天險,曾將包頭市和伊克昭盟(今鄂爾多斯市)隔開,人們通行很不方便。
  • 雞鳴三省村:一條尋常小路與一個不尋常的故事
    七星關林口鎮雞鳴三省村裡有一條看似平常的小路直通申時昭家,但路邊的一塊水泥石碑讓這條路顯得不同尋常。石碑是2019年4月立起來的,石碑正中刻著5個大字「感謝共產黨」,右側用小字刻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字體談不上風格門派,只能算工整,顯然不是專業碑刻。而立碑的人,就是申時昭。
  • 揚眼時評:從大橋通車到改革開放:一脈相承的「精神力」
    今年是南京長江大橋通車50周年,也恰逢改革開放40周年。「閉關」大修兩年多的大橋,今天重新通車。前幾天是重新通車前的公眾開放日,大橋上水洩不通的人流證明著南京人乃至全國人民對大橋的深厚感情。從1968到1978再到2018,這種感情背後,是一種什麼樣的精神力在支撐?  1968年,在方方面面都非常困難的條件下,中國人完全靠自己,建起了第一座跨江大橋。
  • 老照片:萬裡長江第一橋,武漢長江大橋宣傳畫
    萬裡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這裡所說的就是舉世矚目的武漢長江大橋,人稱萬裡長江第一橋。歷史上,武漢長江大橋修建於1955年,1957年通車運營。線路全長1670米,橫跨長江之上,是武漢連接漢陽區與武昌區的過江通道。古往今來,這是長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大橋,也是我國第一座復現公路鐵路兩用橋。工程宏大,意義深遠而被人們稱之為萬裡長江第一橋。
  • 五峰山長江大橋「高」在何處?
    一橋飛架南北,大江滾滾起長虹。伴隨五峰山長江大橋開通,揚州刷新了「過江速度」。 12月11日10時1001分,連淮揚鎮鐵路首發列車從揚州東站駛出,通過五峰山長江大橋,兩分鐘不到便跨過長江。
  • 四川瀘州合江縣一個大鎮,和貴州赤水市區一江之隔,一橋相連
    合江縣隸屬四川瀘州,川渝黔結合部,位於四川盆地南緣,西面與九支鎮位於合江縣的西南部,是四川、貴州的縣境地帶,位於美麗的赤水河畔,九支鎮與貴州省赤水市區相隔一江,一橋橫跨兩省,一橋連接兩個地區,九支鎮的人走200米左右的橋,幾分鐘就能到對岸的赤水市街,從九本町到合江縣城有60公裡以上,至少要開車去一個小時。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也要扶「心」|七星關區林口鎮雞鳴三省村第一...
    我叫李邦華,現在是七星關區林口鎮雞鳴三省村駐村第一書記。2018年1月,受七星關區區委組織部安排,我來到了林口鎮雞鳴三省村開展駐村幫扶工作。我也是農村長大的孩子,當得知組織要安排我駐村時,我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 港珠澳大橋:海天之間託起人類奇蹟
    而今700多年過去了,戰火硝煙散盡,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港珠澳大橋的通車,是祖國強大的象徵,真正將離開祖國百年之久的香港、澳門連在一起,也使伶仃洋不再「伶仃」。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共有三座通航孔橋、七座橋塔。塔橋的設計包含了粵港澳三地合作、共建大橋的各種文化元素。伶仃洋是「海上大熊貓」中華白海豚的最大棲息地,海天之間,人與自然和諧共處,超級工程與中華白海豚相互守望。為了讓這些珍貴的海豚「不搬家」,港珠澳大橋的建設者們費盡心機,研究人員300多次出海跟蹤,拍攝了30萬張照片,對千餘頭白海豚進行標識,採取多樣工程措施避免傷害。
  • 五峰山長江大橋創七項世界紀錄 這座高鐵橋「高」在何處
    建設者在五峰山長江大橋上施工。季利 程曦 攝一橋飛架南北,大江滾滾起長虹。伴隨五峰山長江大橋開通,揚州刷新了「過江速度」。11日10時01分,連淮揚鎮鐵路首發列車從揚州東站駛出,通過五峰山長江大橋,兩分鐘不到便跨過長江。
  • 兩座黃河大橋今年將建成!河南已有24座跨越黃河的大橋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邵可強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國道107官渡黃河大橋將於今年國慶節前建成,並具備通車條件,這一好消息讓人振奮。同時,國道234焦鄭黃河大橋也將於今年底建成。兩座跨黃河大橋的建成,將進一步完善我省國省道網結構,助推區域經濟社會快速發展。
  • 世界前500的大橋,中國佔80%,中國100萬座橋梁為誰而建?
    【軍武次位面】:羅夏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1957年9月6日,毛澤東主席來到武漢,視察正在建設的武漢長江大橋。更重要的是,北盤江大橋建在充滿溶洞的地貌之上,地質環境對建設如此規模的橋梁極不友好。這座大橋最終耗費了約4萬4千噸鋼材。為了固定大橋,北盤江大橋被設計成斜拉橋,連接橋身的斜拉索鋼絲的長度,比北京到紐約的距離還長。這還不算完。
  • 「雞鳴」不一定是「雞叫」
    《詩經·鄭風·女曰雞鳴》有:"女曰雞鳴,士曰昧旦。子興視夜,明星有爛。"有人解釋這裡的"雞鳴"為"雞叫";有的不加解釋,那意思是這個"雞鳴"就是一般的雞叫,用不著再解釋。這是不對的。"女曰雞鳴",如果真的是雞叫,人已經聽得到了,就用不著"子興視夜"爬起來撩窗簾看星星了。這個"雞鳴"並不是真的雞叫。   《孔雀東南飛》中有:"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
  • 英國福斯橋(Forth Bridge)——世界上第一座鋼鐵橋,中國武漢長江大橋差點就建成相同式樣
    之前連續寫了2篇自然的文章,假期放的有點過長了。現在要收收心,接下來多寫幾篇建築的啦。
  • 【地評線】紫金e評:一橋通車 見證中國科技硬實力
    (漫畫/吳夢)  隨著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的建成通車,其作為世界首座跨度超千米的公鐵兩用斜拉橋,再度刷新世界橋梁建設史的紀錄。特別是在大橋投入使用後,其不僅能大大提升南北過江通道的運輸效率,也能極大緩解東部地區鐵路過江能力的緊張局面。作為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中沿海鐵路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滬蘇通鐵路是推進長江經濟帶海鐵聯運發展的重要一環,將為強化長三角地區的集聚輻射能力,交通強國戰略的實施提供重要支撐。
  • 【圖文】夜聽︱回首,一橋風色
    ●◎⊙。回首,一橋風色。。。●◎⊙。回首,一橋風色。。。●◎⊙。回首,一橋風色。。。回首,一橋風色。。。 (以上圖片拍攝於哈爾濱松花江公路大橋)☆★☆往期圖文,歡迎點閱☆★☆
  • 一橋互通城芯雙核:玩在城中,住在江畔,時尚匯聚繁華盡享!
    01一橋飛架繁華 城市格局改寫在即作為連通順慶和高坪的重要通道,重點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全市「100件大事」之一,嘉陵江將軍路大橋自開工建設以來一直備受關注。按照工期安排,將軍路嘉陵江大橋將於2021年底建成。正在修建中的將軍路大橋屆時,順慶主城燕兒窩萬達商圈將會與南充國際會展商圈,兩大經濟中心形成聯動發展。從會展新區,通過將軍路大橋,到達主城僅需幾分鐘時間。主城芯的優勢配套與會展新區,將僅為一座橋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