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邵可強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國道107官渡黃河大橋將於今年國慶節前建成,並具備通車條件,這一好消息讓人振奮。同時,國道234焦鄭黃河大橋也將於今年底建成。兩座跨黃河大橋的建成,將進一步完善我省國省道網結構,助推區域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據統計,我省通車的黃河橋有24座,昔日天塹已成為通途。
【現場1】官渡黃河大橋工程正在收尾
官渡黃河大橋項目是國道107東移的咽喉工程,是我省幹線公路目前最寬的黃河橋,是國內首座將體外預應力技術應用於大規模連續梁的特大橋。
工程起於原陽縣陽阿鄉,止於中牟縣萬灘鎮。路線全長31.775公裡,按一級公路建設標準設計,總投資39.13億元。其中,黃河特大橋全長7377米,主橋上部結構為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箱梁,最大跨徑為125米,採用掛籃懸臂澆築工藝施工。該項目對保證國道107南北大動脈的暢通,加快以鄭州為核心的中原城市群建設,加速鄭新融合,促進河南乃至全國經濟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9月5日,大河報記者到達官渡黃河大橋施工現場時,看到之前施工搭建的臨時鋼橋幾近拆除完畢,橋面標線已經畫好,工人正在架設路燈,橋北工程也僅剩最後幾百米路面,正攤鋪瀝青。據現場工人介紹,「按照目前的進度,預計到9月17日就具備通車條件了,國慶節前實現通車完全沒有問題。」
【現場2】焦鄭黃河大橋施工現場如火如荼
國道234焦作至滎陽黃河大橋及連接線工程是我省「十一縱十一橫」普通國道網規劃內的一條南北縱線。大橋起點位於原焦高速焦作南互通式立交南側,北接焦作市迎賓大道,終點位於滎陽市北馬溝村東南,與省道 312沿黃快速路相交。路線全長26.4公裡,採用雙向六車道100公裡時速設計建設。
項目建成後將大大提升黃河兩岸人員、物資流通效率,推動鄭州、焦作協同融合。進一步拉大城市框架,發展城市規模,加快中原經濟區、中原城市群建設的進程。同時,也將完善河南省普通國省道網結構,充分發揮公路網的整體效益,對於暢通國家運輸通道,促進區域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這裡是黃河中下遊交界處,河床寬、河槽遊蕩性突出,還有主橋地處黃河鯉魚產卵區、黃河溼地保護區、邙嶺保護區等,施工難度可想而知。」施工人員介紹說,他們積極開展工藝微創新,提高效率,加快施工進度。記者注意到該大橋的主橋結構已經完成施工,正在進行橋面施工作業。
【延伸】河南已有24座跨越黃河的大橋
黃河在我省境內全長約711公裡,橫貫三門峽、洛陽等8市26縣(市、區),在孕育燦爛厚重文明的同時,也成為一條橫亙中原大地的天塹,天然阻隔了沿岸地區經濟社會等的交流互動。
歷史曾經證明黃河河南段天塹的跨越之難。據了解,黃河河南段大橋建設史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但受政治穩定、經濟發展和戰爭動亂等諸多因素影響,發展非常緩慢,至改革開放前,黃河河南段只有五座大橋,即京漢鐵路鄭州黃河大橋、三門峽壩下黃河公路大橋、京廣鐵路鄭州黃河大橋、國道207洛陽黃河公路大橋、焦枝鐵路黃河大橋。
不過,隨著我省經濟的飛速發展,跨越黃河修橋築路可謂「直線」上升。據省交通運輸廳最新統計,截至目前我省已通車的黃河橋共24座,涵蓋鐵路、高速公路、普通幹線公路等不同用途的橋梁。
24座黃河橋具體如下:
高速公路橋有7座:京港澳高速劉江黃河大橋;大廣高速開封黃河大橋;二廣高速吉利黃河大橋;鄭雲高速桃花峪黃河大橋;德商高速公路鄄(juàn)城黃河大橋;呼北高速芮寶黃河大橋;菏寶高速東明黃河大橋。
普通幹線公路橋有8座:東明黃河大橋(濮陽至山東東明);開封黃河公路大橋(開封至封丘);鄭州黃河公路大橋(鄭州至原陽);南渡河黃河大橋(溫縣至鞏義);洛陽黃河公路大橋(孟津至孟州);南村黃河公路大橋(澠池至山西省恆曲縣);三門峽黃河公路大橋(山西平陸至三門峽);吉利黃河橋(吉利至洛陽)。
鐵路橋6座:鄭焦城際黃河大橋;京廣鐵路嘉應觀黃河大橋;焦枝鐵路黃河大橋(濟源至洛陽);新菏鐵路長東黃河大橋(長垣至山東東明);瓦日鐵路黃河大橋(臺前縣至山東梁山縣);京九鐵路孫口黃河大橋(臺前縣至山東梁山縣)。
公路鐵路兩用橋1座:鄭新黃河大橋。
其他2座:小浪底工程專用公路橋、三門峽壩下公路橋。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邱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