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前500的大橋,中國佔80%,中國100萬座橋梁為誰而建?

2020-12-12 軍武次位面

【軍武次位面】:羅夏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1957年9月6日,毛澤東主席來到武漢,視察正在建設的武漢長江大橋。

走在即將通車的長江大橋上,毛澤東問大橋局的負責人:「有蘇聯專家在這裡可以修這樣的橋,如果沒有可以修了嗎?」大橋局副局長楊在田回答:「可以修了。」

「真的可以修了嗎?」他又追問了一句。「確實可以修了!」楊在田充滿信心地回答。

這不是毛澤東第一次視察武漢長江大橋,一年前,他在還未完工的大橋上說:「將來長江上修上二十個、三十個橋,黃河上也修上幾十個,到處都能走。」

而1957年,中國的橋梁建設在世界上還不配擁有名字。

1 一百萬座橋梁

如今63年過去了,從武漢長江大橋建成以來,中國已經在長江幹流建造了115座橋梁,大大超過了當初毛主席提出的二三十座的暢想,黃河上面的橋梁也早就超過了100座,可以說確實做到了「到處都能走」。

還遠不止如此。

今天的中國在橋梁建設方面,早已經一騎絕塵,和世界上其他國家完全不屬於一個等級。

世界上最高的橋梁中,前10名中有8個屬於中國。

其中杭瑞高速北盤江大橋是「世界第一高橋」(吉尼斯紀錄),曾獲得第35屆國際橋梁大會「諾貝爾獎」——古斯塔夫斯(Gustav Lindenthal)金獎。全長1341.4米,最大跨徑720米,橋面至江面垂直距離565米,相當於200層樓的高度,比紐約帝國大廈還高100多米。

更重要的是,北盤江大橋建在充滿溶洞的地貌之上,地質環境對建設如此規模的橋梁極不友好。

這座大橋最終耗費了約4萬4千噸鋼材。為了固定大橋,北盤江大橋被設計成斜拉橋,連接橋身的斜拉索鋼絲的長度,比北京到紐約的距離還長。

這還不算完。世界排名前10的跨海大橋,中國有5座;世界排名前10的斜拉橋,中國有6座;世界排名前10的懸索橋,中國有7座……

如果按照大橋長度排名,世界排名前10的大橋中,有9座都在中國。其中8座位於大陸,還有一座位於臺灣省。

而前100名中有80多座橋梁屬於中國。如果將這份名單往下拉,世界前500你會看到一整片由五星紅旗組成的紅色海洋。

可以說,中國橋梁建設早已經在各種排行榜上大殺特殺,這些統計世界橋梁的排行榜已經成了一個個專門介紹中國橋梁的網站。

當然,這些排行榜看起來確實讓人熱血沸騰,但是對於普通人來說,除非經過當地,否則很難親身體會。

但是中國的橋梁建設早已經不知不覺改變了每個人的生活,任何中國人都已經因為這些橋梁的建設,獲得了更美好的生活。

中國目前的公路橋超過80萬座,鐵路橋超過20萬座,整個中國境內,有100多萬座橋梁跨過山澗,穿過隧道,越過河流與海峽,將遼闊的中國大地連接起來。

▲前方高能

有意思的是,一位網友將介紹中國橋梁建設成就的帖子,轉到了國外的論壇,結果一位臺灣網友馬上得出了那個經典結論:都是假的,這些照片也是偽造的。

說實話這個發言太過於暴露智商,以至於讓人懷疑到底是不是在故意反串黑。不過聯想到臺灣網友的一貫表現,也不是不可能。

不相信中國的統計沒什麼,但問題是,大部分榜單都是國外統計的。

2 來一發火箭彈

中國是一個國土廣闊的國家,從炎熱潮溼的沿海地區,到寒冷乾燥的青藏高原,無論是地形還是氣候,差別都非常巨大,為了建設這些橋梁,中國的工程師簡直無所不用其極。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四渡河大橋。

在2016年北盤江大橋建成之前,四渡河大橋一直被認為是高度世界第一的大橋,大橋恩施岸索塔高118.2米,宜昌岸索塔高113.6米,橋面距谷底496米,是世界首座跨度達900米以上的山區特大懸索橋。

當時修建的時候,按照施工要求,基樁、承臺、塔座和索塔施工結束後,要架設一個空中施工便道。因此,必須先將一根先導索送到峽谷對岸的工地,然後通過牽引,陸續將一根根鋼繩穿過峽谷,逐漸架設一個施工的平臺。

兩岸都是陡峭的懸崖,再加上茂密的植被,無法設置機械進行操作。

如果有人工進行搬運,距離太長,而且先導索太重,需要由5—10人一組進行施工,稍微不小心就可能造成人員傷亡。

直升機運送是一個選項,但是山谷中氣候覆雜,風速變化快,兩岸也沒有供直升機升價的平臺,同樣無法保證萬無一失。

當時的四渡河大橋項目經理王崇旭,在對施工現場走訪的時候不慎跌倒,再加上風寒等原因,不得不住院治療。

在住院期間,王崇旭依然在苦苦思考這個難題,到底怎麼樣才能安全高效地把先導索送到對岸。

有一天,他大腦中突然電光石火般閃現出一個畫面:捕鯨船在大海中捕撈鯨魚的時候,捕鯨叉後面總會拖著一根長長的繩索。

能不能用炮彈直接把先導索打到對岸?

他立刻聯繫長沙炮兵學院的專家進行諮詢,但是一般的炮彈達不到射程要求。

王崇旭沒有死心,炮彈不成的話,反坦克飛彈怎麼樣?很多飛彈後面不是有一根控制導線嗎?

這一次,專家給出了肯定的回答。

最後,一款掃雷火箭原型被選定作為先導索火箭拋送的動力源,並進行了改造。改進後的火箭拋繩系統能將直徑達14毫米的先導繩拋送到1000米以外,火箭的彈著落點偏差在40米左右。

施工組先後向對岸發射了兩枚火箭,每枚火箭準備了1200米長的高強軟質工作索,短短4秒鐘後,火箭準確落入指定地點。這是世界上第一次用火箭來拋送先導索。

面對這樣腦洞大開、簡單粗暴的解決方式,來自部隊和橋梁建設領域的9名國內權威專家讚不絕口,認為其構思巧妙、獨特新穎,而且操作簡單,在民用設施建設中具有很大的推廣價值。

如果按照專家的思路大力推廣這個技術,恐怕很多施工現場都是火箭亂飛的場面了,那畫面實在太美。

連造橋都要用到火箭,中國「基建狂魔」的名號可以說實至名歸。

說自己是「基建狂魔」,除了調侃之外,當然免不了有一股自豪感。只不過,這個名號來得實在是不容易,它是對無數中國人自強不息最好的總結與褒獎。

而國家的強盛和橋梁建設的進步,又往往有一種難分因果的緊密聯繫。

3 大橋造不好,就跳錢塘江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當時的浙贛鐵路已經修到了蕭山,上海到杭州的鐵路也已經通車,但是因為錢塘江的阻隔,兩岸卻無法連通。

中國迫切需要修建一座大橋,橫跨「鯤鵬水擊三千裡, 組練長驅十萬夫」的錢塘江。

錢塘江牴觸入海口,江面波濤洶湧,杭州當地素有「錢塘江無底」的傳說,江底覆蓋有流沙,深達40餘米。民間有一句諺語,叫做「錢塘江造橋」,專門用來形容不可能的事情。

從美國留學歸來的茅以升,經過實地勘探提出的提案,最終戰勝了美國橋梁專家,獲得了民國政府的採納。

聽到中國人要自己在錢塘江上面建橋,國外專家第一反應是嗤之以鼻。

當然,外國人的反應也有自己的理由。

鄭州黃河大橋是比利時人造的,濟南黃河大橋是德國人造的,哈爾濱松花江大橋是俄國人造的,蚌埠淮河大橋是英國人造的,瀋陽的渾河大橋是日本人造的,雲南河口人字橋是法國人造的……從來沒聽說哪座橋是中國人自己造的。

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茅以升頂著壓力擔任總設計師。

力排眾議堅持啟用茅以升的浙江建設廳長曾養甫,曾對茅以升說,「大橋造不好,咱倆都得跳錢塘江,你先跳,我跟著你!」

當時造橋使用的是沉箱法,沉箱是沉入水中,覆蓋在江底上的一個箱子,用混凝土澆築,分為上下兩半,下部為中空的工作室,放入高壓空氣排水,人在沉箱內開挖地基,使沉箱繼續下沉至設計標高。上部為「圍堰」,四面隔水,以便中間築橋墩。

施工者需要在高壓空氣中工作,返回地面時,容易出現類似「潛水病」的症狀。

在造橋過程中,有一天總工程師羅英突然靈光乍現,想到一副上聯:錢塘江橋,五行缺火。「錢塘江橋」四個字的偏旁部首包含了金、土、水、木,唯獨沒有火。

結果怕什麼來什麼,1937年8月淞滬會戰爆發,戰火燒到杭州,錢塘江大橋自然不能倖免。

8月14日,茅以升正在水下三十米的沉箱中,和技術骨幹研究一個問題,結果沉箱突然停電,幾十個人被困在水下,沒有電就無法保持氣壓,江水很快就會倒灌。

結果十分鐘後,居然來電了,眾人回到水面才發現,杭州已經是一片火海,只剩下一個工人守在氣閥旁邊,原來是日本人對這裡進行了轟炸。

茅以升問這位工人為什麼不和其他人一起避難,工人回答:「我走了你們怎麼辦?」

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錢塘江大橋頂著炮火艱難完工。

錢塘江橋工程處全體職員合影

1937年9月26日,大橋下層的火車鐵路通車,無數軍用物資通過這裡運送到前線。11月17日,第一輛汽車從橋的上層公路通過,當天就有十幾萬人通過這裡逃難。

當所有人都沉浸在大橋貫通的喜悅中時,很少有人知道,橋墩處已經埋藏好了足以摧毀這座大橋的炸藥。

12月23日,日軍進攻杭州,茅以升接到南京的命令,含淚親手炸毀了自己耗費925個日夜建成的大橋。

炸橋當晚,茅以升寫下了一首絕句:

鬥地風雲突變色炸橋揮淚斷通途五行缺火真來火不復原橋不丈夫

而這一等就是16年。

抗戰勝利後,茅以升接到復橋命令,花費7年時間,終於在1953年,重建錢塘江大橋。

1951年,政務院總理周恩來頒發給茅以升的任命狀

錢塘江大橋仿佛是一個預言,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的橋梁建設總是和軍隊與戰火密不可分。

這其中鐵道兵是無法越過的話題。

如今的中國鐵建大橋工程局集團,前身就是東北人民解放軍鐵道縱隊第三、四支隊,即後來的鐵道兵第三師。

1948年8月,為配合解放戰爭戰略反攻,成立不久的東北人民解放軍鐵道縱隊第三、四支隊奉命搶修陶賴昭松花江大橋,經過84個晝夜奮戰,大橋勝利竣工。這是部隊誕生後修建的第一座大橋。

時任東北軍區副政委陳雲在大橋通車典禮上說:「松花江大橋的修復,為東北人民修通了一條勝利之路!」

陳雲出席通車典禮

韓戰爆發後,鐵道兵團也隨著部隊跨過鴨綠江,保證戰場上交通的搶修與維護。

1951年7月,道兵第1師第1團1連副排長楊連第和戰友轉戰清川江大橋,無數的彈藥、糧食和武器需要經過這裡運往前線,上級要求他們8天之內完成修復任務。

他們先搭建了一座浮橋,結果清川江遭遇40年一遇的暴雨,浮橋瞬間被衝毀,眾人連續搭建了11次浮橋都沒有成功,沉在江中的三十噸鋼梁被衝走一公裡多遠。

就在大家束手無策時,楊連第想出一個用交叉鋼梁立在江底搭浮橋的方法,不會遊泳的楊連第率先跳到了洶湧的江水中。

用這種方法,浮橋終於可以在洪水中立住,結果楊連第突然體力不支被洪水衝走,戰友們連忙去救,追了一百多米才把楊連第給救回來,卻發現他手裡還緊緊握著沉沉的鉗子。

楊連第和戰友們在危險的洪水中,創造了橋梁史上前所未有的鋼軌架浮橋,讓清川江大橋順利提前通車,保證了前線戰鬥的正常進行。

如今,這些為中國作出巨大的貢獻的鐵道兵似乎已經成為了歷史的回憶。但是他們和普通人生活的聯繫遠比一般人想得更加緊密。

自1984年1月1日起,鐵道兵指揮部改稱鐵道部工程指揮部(後改稱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所屬第1至第5師依次改稱鐵道部第11至第15工程局,第11師改稱鐵道部第16工程局,第7至第10師依次改稱鐵道部第17至第20工程局。

這些鐵道兵脫下軍裝,繼續為中國的建設發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真正做到了「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

這麼一想,用掃雷火箭修建大橋好像也沒有那麼難以理解了:身為一個橋梁工程師,會玩火箭不是很合邏輯嗎?

4 天塹變通途

但是我們造這麼多橋難道是為了在各種排行榜上刷排名嗎?

在那個馬來西亞論壇的帖子下面,就有人質疑,中國橋梁有什麼好吹的,現代橋梁的創造和發源地是西方國家,中國還不是跟在後面學的。

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個說法還是有道理的:先進的技術我們為什麼不學?

而且,就算現代橋梁技術發源於西方又怎麼樣,論技術,國外當然有比中國更先進的地方,但是為什麼他們的橋梁建設比不上中國?

哪個國家能夠像中國一樣,瘋狂建造100多萬座橋梁,恨不得在所有能建橋的地方都架一座橋?

中國的發展不平衡,排行榜上那些先進無比的大橋固然讓人心潮澎湃,但是西部一些偏遠山區,有的村落沒有修建橋梁,不管是大人小孩,出行只能靠溜索飛渡。

這些溜索主要分布在我國西部雲、貴、川、陝、甘、青、新等7省地區。據統計,2012年年底,7個省(區)共有溜索289對,涉及建制村904個、自然村3927個,涉及人口34.07萬戶、95.77萬人,其中貧困人口65.76萬人。

如果按照經濟效益來計算,在這裡修建橋梁簡直是穩賠不賺,但是這樣就不修了嗎?

這些山區裡的貧苦百姓就應該永無出頭之路嗎?

中國有句俗話「要想富,先修路!」

2013年,交通運輸部和國務院扶貧辦聯合編制了《「溜索改橋」建設規劃》,在四川、貴州、雲南、陝西等7個省(區)進行大規模溜索改橋的工作。

2018年9月1日,四川77座「溜索改橋」全部建成,四川全面結束「溜索時代」。

山區裡的孩子們,終於不用每天冒著生命危險去上學了。渴望脫貧的山區勤勞百姓,終於可以自己的農貨用車賣向全國各地。一個個與世隔絕的貧苦村落,終於有了致富的希望!

那些在網上嘲諷中國吹噓的人,也許永遠都不會明白,中國的橋梁是為人而建,無論是幾十萬的縣城,還是幾百人的小村子。

霸佔排行榜只是一個附帶的結果。

時間拉回到1956年,毛澤東主席視察武漢長江大橋的建設,看著如火如荼的施工現場,心潮澎湃的他留下了那首著名的《水調歌頭·遊泳》:

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萬裡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今日得寬餘。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風檣動,龜蛇靜,起宏圖。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

相關焦點

  • 這座中國大橋填補世界空白!
    「這座大橋的設計實施,在世界尚無工程先例,整個決策和實施過程都壓力巨大。」  「設計千米跨度懸索橋跑高鐵,體現了中國橋梁設計師的膽識。」Ta填補了世界高速鐵路懸索橋的空白   Ta是誰?  一起來了解——  11月30日,由中鐵大橋院集團 設計、中鐵大橋局集團 承建的世界首座高速鐵路懸索橋 、中國首座公鐵兩用懸索橋——五峰山長江大橋順利結束連(雲港)鎮(江)高鐵聯調聯試任務 ,開始進入年底前的通車準備。
  • 挪威人:誰還敢質疑中國基建,不是誰都能建一座與極光相伴的大橋
    在挪威其實也是能看到極光的,挪威是距離我們很遙遠的一個國家,但是在挪威其實也有我們很熟悉的東西,那就是中國的基建。挪威人:誰還敢質疑中國基建,不是誰都能建一座與極光相伴的大橋。這個大橋就是哈羅格蘭德跨海大橋。
  • 鄭皆連院士:中國是橋梁大國卻非橋梁強國 輸在了軟體上
    在拱橋建設上,他在近些年實現了三個世界第一:2013年主持修建當時世界上最大跨徑的鋼管混凝土拱橋四川合江長江一橋,跨徑530米。此後又完成了世界上最大跨徑的鐵路鋼管混凝土拱橋拉林鐵路雅魯藏布江藏木特大橋(430米)、目前世界最大跨徑拱橋廣西平南三橋(575米)的設計建設。
  • 「基建狂魔」又來了,這座「千米級」大橋建造技術令世界驚嘆!
    中國中鐵大橋局副總經理、滬蘇通長江大橋項目部經理羅兵介紹,除了跨度大,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還創造了多項「世界之最」:主塔330米,相當於110多層樓高;建設用鋼量達48萬噸,相當於12個「鳥巢」;混凝土用量達230萬立方米,相當於8個國家大劇院……此前的建設圖「滬蘇通大橋的設計建造技術實現了五個『世界首創』,在我國乃至世界鐵路橋梁建設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
  • 大學生手工製作14座模型,為中國橋梁繪出時光相冊
    楚天都市報10月1日訊(記者揭明玥 通訊員韋媛媛 宋夢齡 嚴龍彬)「快看,這是長江大橋」「這邊還有即將通車的楊泗港長江大橋,珠港澳大橋的模型」……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湖北工業大學工程技術學院土木工程系舉辦了以「青春告白祖國——橋梁時光博物館,千人寄語送祖國」為主題的中國橋梁建設成就展。
  • 中國「最壯觀」的一座大橋,被譽為「世界第一高橋」
    中國一直以其基礎設施技術而聞名,無論是跨海大橋還是廣州的小蠻腰,無一例外的是像外國人們證明了我們國家的基建技術,不少的外國媒體們也都稱呼我們的跨海大橋是一個奇蹟,但小編想告訴所有人,這不是我們的極限,今天,小編介紹一座建在懸崖上的橋梁。
  • 美國竟願拿出500億,低頭求中國幫忙,發生了什麼事?
    經過短短幾十年的發展,如今的中國已經變成了世界強國,不管是科技、經濟、軍事、基建等領域都發生了質的飛躍,令世界各國刮目相看。眾所周知,如今的美國是世界強國,對於中國的發展它們一直都是壓制,好像並不願意承認中國的發展速度。但是之前美國竟然願意拿出500億,低頭求中國幫忙,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呢?
  • 湖北的長江大橋:巴東長江大橋
    幹流流經青海省、西藏自治區、四川省、雲南省、重慶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蘇省、上海市共11個省級行政區(八省二市一區),於崇明島以東注入東海,全長6387公裡,在世界大河中長度僅次於非洲的尼羅河和南美洲的亞馬遜河,居世界第三位。
  • 英國福斯橋(Forth Bridge)——世界上第一座鋼鐵橋,中國武漢長江大橋差點就建成相同式樣
    它曾是世界上最長的多跨懸臂橋,1917年加拿大建成魁北克大橋,這第一的位置就被魁北克大橋佔據。2015年7月5日,在德國波恩召開的第39屆世紀遺產大會將福斯橋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福斯橋成為蘇格蘭第6個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地方,也是英國第29個世界遺產。接下來我們就去現場看看福斯橋。
  • 車行天路上,橋梁雲中越,中國大橋創紀錄,營造天下奇觀
    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以來,隨著中國經濟、科技的不斷加強,中國的基礎設施建設達到了世界最前線,創造了許多世界紀錄的偉大項目,中國近年來的橋梁建設,形成了低城堡大橋、北盤江大橋、蘇拉河大橋、花橋村大橋等世界一流的高速、高速鐵路等大橋,使神州大地跨越高山、峽谷,穿過雲層。
  • 同類型橋梁世界第一跨徑!四川建一座長江大橋,有助瀘州經濟發展
    長江作為一個天塹,由西向東橫貫我國多個省市,影響兩岸居民的溝通聯繫,已與我國高速發展的經濟格格不入了,所以很多省市為了更好地發展區域經濟,建設了多座長江大橋,像武漢、南京、重慶等等城市,這些城市受長江的影響非常大的,對長江大橋的需求也是非常高的,自然長江大橋的建設數量也是非常多的,而我們從這些城市的經濟數據中也能看出,長江大橋建設是非常有必要的
  • 五峰山長江大橋創七項世界紀錄 這座高鐵橋「高」在何處
    五峰山長江大橋全長6.4公裡,上層為八車道高速公路,設計時速100公裡,下層為四線高速鐵路,設計時速250公裡。作為世界上首座高速鐵路懸索橋,五峰山長江大橋刷新了七項世界紀錄,其中有著諸多揚州元素。為什麼是懸索橋?
  • 5年建成11座長江大橋,湖北建橋增幅全國第一
    藍裝亮相的沌口大橋、「鑽石型」的武穴大橋、紅色「編鐘」的棋盤洲大橋、中國「牌樓」韻味的宜都大橋……湖北新建成的11座大橋一橋一景,各領風騷。更難得的是,不斷創新的橋梁設計理念,讓這些橋梁身世不凡,造型各異。「輕靈高挑的全漂浮體系能擔千鈞之力,何必膀大腰圓?」
  • 重慶長江大橋複線橋圖紙_2020年重慶長江大橋複線橋圖紙資料下載...
    8月20日,市地理信息中心、重慶地理地圖書店發布了《重慶長江大橋地圖》,帶你「參觀橋梁博物館」。  李家沱大橋夜景 「山城」、「江城」造就了重慶「橋都」、「橋梁博物館」的美譽。重慶有多少跨越長江的大橋,它們是如何分布的?8月20日,市地理信息中心、重慶地理地圖書店發布了《重慶長江大橋地圖》,帶你「參觀橋梁博物館」。據了解,目前,重慶市的各種橋梁已超過一萬座。
  • 湖南花15億建的大橋,創下四項世界第一,還上過央視新聞
    世界橋梁建築領域流傳著「看世界橋梁建設史,20世紀70年代以前要看歐美,90年代要看日本,21世紀要看中國」的說法,今天,中國橋梁建設不斷打破世界紀錄,中國橋梁技術震撼世界。暫且不說國內其他著名的大橋,今天的小編介紹了湖南花15億建成的大橋,創下了4個世界第一的記錄,登上了中央電視臺!這座大橋是矮寨大橋,也許湖南的朋友們很熟悉,從湖南到重慶的唯一一座打通高速公路通道的橋,2012年開通,創造了四座「世界第一」。
  • 中國「著名」的橋梁,最短都是1670米,全是當地標誌性建築
    在以前的時候,我們中國還處於非常落後的階段,大家都是各自過各自的日子,生活充滿了拮据,各種簡樸。各種出行也非常得不方便,以前村頭得路都還是石頭路,就更別水橋了,那種木板橋現在加上危橋,應該都已經看不到這種橋的身影了!
  • 中國第一座跨海大橋,用動物將橋固定,歷經千年卻還保存完好
    我們的國家在世界上一直被各國稱為基礎設施狂魔, 當然,我們的國家也沒有讓世界失望, 我們國內有非常多的建築物, 這些建築物被稱為世界上最大的, 特別是在建橋方面,我們國家的技術是世界一流的水平。從古至今,我們國家的製造技術也一直位居全世界前列, 現在我們國內港珠澳橋、虎門橋、杭州灣跨海大橋的建設,更讓全世界人民震驚了我們的國家,可見我們的國家在這方面已經達到了超過全世界所有國家的水平,當然現在我們在建造跨海大橋時使用了更多的鋼筋混凝土,雖然我們古代沒有這些建材,但是我們國家在一千年前建造了跨海橋, 而且這座跨海大橋經過了千年歲月的洗禮
  • 長江大橋已有100多座,最有名的主要還是在江蘇,太有錢了沒辦法
    長江上的橋梁非常多,有100多座!具體多少呢?到2019年時,已經建成的就有115座,還不包括過江隧道。按橋型分布,梁橋27座,最有名的是武漢長江大橋、南京長江大橋和九江長江大橋等。斜拉橋57座,最有名的是蘇通大橋、滬通大橋、武漢天興洲大橋等。懸索橋22座,最有名的是鎮江大橋和武漢楊泗港大橋。楊泗港大橋主跨1700米,是我國主跨最大的懸索橋。舟山的跨海大橋西堠門大橋,世界上數得著的懸索橋,主跨也就1650米。鎮江大橋主跨只有1092米,但這是雙層大橋,下面走高鐵,上面走高速,是真正的世界級橋梁。
  • 中國首座公鐵兩用跨海大橋明啟用,從福州35分鐘可達平潭
    記者從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獲悉,福州至平潭鐵路(以下簡稱福平鐵路)將於12月26日開通運營,中國首座公鐵兩用跨海大橋——平潭海峽公鐵大橋同步投入使用,福州至平潭最快35分鐘可達。該大橋所處位置為世界三大風口之一,工程技術挑戰、施工風險都遠超國內其他跨海灣橋梁。
  • 橋梁大事:世界首座大跨度串聯式斜拉橋——洪鶴大橋通車運營
    據介紹,洪鶴大橋主航道橋全長1940m,依次跨越洪灣水道、磨刀門水道,是大跨度串聯式斜拉橋,由兩座主跨500米雙塔雙索麵疊合梁斜拉橋串聯而成,其主跨跨度比港珠澳大橋的青州航道橋主跨458米還要大。兩座斜拉橋均採用「水滴形」鋼筋混凝土橋塔、鋼—混凝土結合主梁、鋼絞線斜拉索等結構,較好地滿足了橋址處強風、強震、軟土及海洋腐蝕環境下的使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