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與製作人》動畫化?我們仍未知道女性向遊戲的正確衍生方法

2021-02-12 娛樂硬糖

作者|張家欣

編輯|李春暉

 

硬糖君有多久沒想起《戀與製作人》的四個「野男人」了?果然女人都是大豬蹄子啊。

 

不過硬糖君的薄情並不妨礙這款遊戲仍是乙女遊戲裡的翹楚,尚未被國內任何模仿者超越。只是不像其掀起現象級關注時那樣火熱了,賺錢還是很賺錢的。

 

再次吸引硬糖君的注意,是《戀與製作人》動畫化和日服開啟的消息。只不過這個消息不知算不算官宣——9月15日,在華中科技大學的聯合校招宣講會上,疊紙相關人士透露,《戀與製作人》已和日本動畫公司達成合作,即將動畫化,遊戲第二代也將在2020年上線。

 

作品衍生和出續作應該是好事吧?但「夫人們」卻似乎有不同意見。

 

IP衍生?用戶、廠商都不認

 

先說動畫化。這是要設置男後宮劇情嗎?還是走四個男人為主的腐向路線?《戀與製作人》的玩家以女友粉為主,讓她們看動畫中的女主和「自家男人」談戀愛,這不就像女友粉看鹿晗和關曉彤嗎?粉絲表示拒絕:「我不想看我喜歡的人跟別人談戀愛謝謝。」

 

而且,目前遊戲並沒有分線,動畫如何安排四個男人的戲份?男主是誰?官配是誰?誰站c位?似乎都不能讓另三位的粉絲信服。群眾的呼聲甚至還包括,反對「劣跡斑斑」的中日合拍。

 

遊戲第二代也引起粉絲強烈反彈,畢竟這關乎真金白銀。如果真要出《戀與製作人2》,「我們這幫氪金黨氪的錢是不是到2020年就白扔了?」

 

當然,其中也有建設性意見。希望「戀與」獨立成一個系列,在統一的世界觀下不斷推出「新男人」,同時維持作品之間的聯繫,「老是賣那幾個角色沒意思。」

 

面對民意洶湧,這次疊紙終於回應及時了:「沒有在製作戀與相關的任何新項目」,「網上流傳的關於『戀與2』的說法,皆是個人推測,與公司決策無關。」

 

但據硬糖君調查,《戀與製作人》確已在日本註冊商標。動畫說不準,開日服還是有譜的。

 

日本經濟產業省運營的商標信息網站J-PlatPat已經能夠查到《戀與製作人》的商標註冊信息。申請日是今年8月9日,申請人是蕪湖疊紙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內容包括「遊戲軟體,以動畫為內容的記錄完成的媒體及動畫文件」等等。

 

疊紙確有衍生動作,但目前還在低調試探市場。自2012年成立以來,疊紙一直專注於乙女遊戲的開發,並通過《奇蹟暖暖》和《戀與製作人》,最早收割國內乙女遊戲市場。一不小心搞出個現象級,卻也時時流露出hold不住爆款的危機。

 

在《戀與製作人》爆紅之時,硬糖君曾聽聞多家國內影視機構欲購其IP,但卻未知後續。或許疊紙也尚未來得及搞清,自己得到的和面對的,究竟是什麼,乙女遊戲究竟應該如何壯大、衍生。

 

「戀與股東」,日本乙女遊戲衍生之道 

 

中國對乙女遊戲仍處於探索階段,而自1994年誕生第一部「女性向遊戲」《安琪莉可》,日本同行已經走過20多年的歷程。據《日本產經新聞》報導,2017年日本女性向手遊市場規模已達1000億日元。

 

日本女性向遊戲主要有三種類型:乙女遊戲、養成類遊戲和BL遊戲。《戀與製作人》這種屬於乙女遊戲,雖然沒有遊戲大作的炫酷技術,但卻因為門檻低,對女性用戶心理精準把握而脫穎而出。作為最早出現的女性向遊戲,乙女遊戲在20多年後的今天仍是市場主流,且養成了用戶良好的付費習慣。

 

在乙女遊戲的IP開發上,動畫化也是日本同行的首選。無論是《安琪莉可》,還是《遙遠時空中》,還是《金色的琴弦》,《歌之王子殿下》,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少女動漫,都是來源於乙女遊戲。

 

此外,對聲優的愛屋及烏,也成功幫助日本乙女遊戲把粉絲的愛從線上打通到線下。原本對虛擬人物的愛,被複製轉移到了真實聲優身上,一份愛變成了兩份,能賺的錢也成了雙倍。

 

線下消費的種類就豐富了,將聲優偶像化,讓粉絲從線上走到線下,並在線下與同好交流,更加穩固圈層的粘性和積極性。

 

日本乙女遊戲界每年都會舉辦女性向作品專場的「ANIMATE GIRLS FESTIVAL」,到場人數連年增長,從2014年的3.7萬人增長到了2017年的8.6萬人以上。期間的新作展示、聲優見面會、專場活動、cosplay活動、周邊販賣、品牌合作等,都是乙女遊戲愛好者的年度狂歡。

 

以《薄櫻鬼》為代表的2.5次元舞臺劇開發,近年在中國也悄然收穫了大批粉絲。前陣子網易委託日方製作的《陰陽師》舞臺劇在國內巡演,硬糖君也去湊了熱鬧。來看的觀眾既有遊戲用戶,但更多是演員個人的粉絲。這些專門出演2.5次元舞臺劇的男性演員,也有固定的粉絲群體,每當他們登場,臺下都爆發出一陣尖叫。

 

日本乙女遊戲還引入了VR技術,手遊《被囚禁的掌心》在日本全國開展「VR面會」活動,戴上設備,玩家能夠隔著玻璃與角色見面,沉浸感更上一層樓。

 

在這種全方位的沉浸感之中,粉絲也變得無比「入戲」,對遊戲廠商操作不滿?日本粉絲不當鍵盤俠,直接當股東,購買製作公司股票。堪稱現實版「戀與股東」,很好了滿足女性粉絲的佔有欲。

 

2012年2月,《歌之王子殿下》製作方Broccoli實施「歌之王子紀念分紅」的股票分紅,直接將買股票與「粉絲應援」掛鈎。此後,Broccoli的股價波動,總是能在遊戲動向上找到對應事件。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少女心」

 

雖然眼看著日本發展的如火如荼,國內群眾也熱情高漲。但和「百合」、「腐女」、「gay」、「基情」、「BL」等關鍵詞一樣,「乙女」也加入了「被B站屏蔽豪華套餐」,同好們只能靠「yinv」迂迴搜索。

 

被監管是國內大多數娛樂產品的共同命運,「乙女遊戲」倒也是沒什麼可顧影自憐的,市場自有建設社會主義「少女心」的方法。

 

嘴上不準說,身體卻很誠實的B站是代理乙女遊戲的大戶,《夢王國與沉睡的100王子》、《戰刻夜想曲》、《神秘的信使》、《A3!滿開劇團》……最近還表示要擴大女性向遊戲的佔比戰略,以求改善被《FGO》掌握經濟命脈的現狀。

 

此外,樂元素代理了《偶像夢幻祭》,網易、騰訊等大廠也開始布局乙女遊戲市場,騰訊還投資了專注於移動端乙女戀愛遊戲的北京織夢者。

 

開啟這一片藍海的無疑是《戀與製作人》的製作方疊紙。其負責人在採訪中曾表示,《戀與製作人》的初衷並不是滿足女孩們談戀愛的需求,而是滿足玩家作為一個人最基本的被關心、關懷的需求。「關心才是這個遊戲的核心。那些簡訊也好,電話也好,是關懷、是陪伴、是在你身邊。如果只是為了做一個虛擬的伴侶,這個出發點不夠高級。」

 

中日乙女遊戲用戶,顯然是受到了不同方式的「關懷」。如果說日本偏線下體驗,那中國就更喜歡線上聯動。

 

在衍生方面,《戀與製作人》選擇了與幾個屬性類似的圈層平臺合作,比如同人創作盛行的興趣社交平臺網易Lofter和KilaKila、二次元古風音樂基地5sing等,舉辦同人文大賽、同人音樂比賽、同人對話小說創作、遊戲直播等活動。

 

同時,跳過動畫,直接進行遊戲的真人影視化,也算是中國特色的打法。橙光遊戲就是女性向IP的大寶庫,誕生了網劇《逆途之星途閃耀》;陳坤正在拍攝的電影《侍神令》,被證實是《陰陽師》大電影;《奇蹟暖暖》也宣布開拍真人電視劇,講述女主「蘇暖」遇到公司老闆、技術大拿、混血紳士、復古師長、熱情學弟的愛情故事。而手快的吃瓜群眾也已經腦補了芒果臺版、臺灣小言版、韓劇版的《戀與製作人》選角了。

 

同為二次元內容,遊戲過渡到動畫的違和感少一點。但國內動畫產業顯然不如已形成瑪麗蘇流水線的網劇行業成熟,因此算各有利弊吧。

 

女性向內容的巨大潛力已被反覆證明,但從「耽美」到「乙女」再到如今的「反娘炮」運動,一路被圍追堵截的娛樂,也只能戰戰兢兢去試探監管和用戶都能接受的安全地帶。

▶ 閱讀往期熱文

收視率才是毒瘤本身?5萬個樣本戶代表13億人喜好

「下流社會」娛樂指北

誠招記者2名,實習生2名

要求對金融、泛娛樂領域產業報導有技巧、有態度、有熱情。

五險一金、十三薪、帶薪年假妥妥的。

簡歷投遞至郵箱

lichunhui127@163.com

「娛樂硬糖」 現已入駐

虎嗅 鈦媒體 |  知乎 |  界面 

今日頭條 | 百度百家 | 一點資訊

貓眼電影騰訊新聞丨網易新聞

Wi-Fi萬能鑰匙 | 微博 |觸電新聞

 21 CN 看薦 | U C頭條 |  搜狐公眾平臺

相關焦點

  • 《戀與製作人》動畫七月推出!那些曾經動畫化的遊戲都怎麼樣了?
    《戀與製作人》作為疊紙旗下女性向大熱手遊,從來不缺關注度。這部手遊與暖暖系列一樣,以精美的立繪和出色的人設博得了極高的人氣。疊紙身為業界知名的公司,出品的遊戲一向廣受歡迎。《戀與製作人》因其火爆和較長的市場壽命,成為了疊紙的代表作之一。在遊戲中,玩家扮演一個公司瀕臨破產的製作人,在拯救家族企業的道路上,遇見了各有魅力的四位男主角,從而展開浪漫的羈絆。近日,《戀與製作人》在萬眾期待之下,公布了遊戲動畫化的最新情報:該動畫將於七月放送。
  • 《戀與製作人》動畫化學問幾何?
    《戀與製作人》一直走在詮釋「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的道路上,幾乎再沒有一款女性向手遊,能站在《戀與製作人》的高度上看這個市場。千萬玩家共享遊戲中的「四個野男人」(第20章開始增加了新主角凌肖,請記住這個人物),以非常少的男主數量開創了女性向遊戲先河,自那之後,《戀與製作人》看到的市場已經與傳統乙女遊戲徹底不同。
  • 乙女遊戲浪潮前,《戀與製作人》動畫來襲
    網視導讀:2017年出世的現象級手遊《戀與製作人》終於在2020年迎來了動畫化公開。2020年,國內乙女向手遊市場已經被各大廠商盯上,而這應當是國內首檔乙女向遊戲改編的動畫,在《戀與製作人》的遊戲劇情正在掀起新篇章的現在,或許也是《戀與製作人》希望對自己打上的一針強心劑。
  • 從《戀與製作人》談起:中國需要什麼樣的「女性向遊戲」?
    2017年的最後一周,別名為「錢與四個野男人」的乙女向手遊——《戀與製作人》徹底引爆了女性遊戲市場。如果說2015年的《奇蹟暖暖》只是將女性玩家的聲音傳遞到了遊戲市場上,2016年的《王者榮耀》和《陰陽師》開始讓更多研發商意識到女性市場的龐大,那麼衝入IOS暢銷榜前十的《戀與製作人》則是將女性向手遊的藍海概念呈現在大眾眼前。
  • 《戀與製作人》動畫化學問有多少?
    《戀與製作人》一直走在詮釋「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的道路上,幾乎再沒有一款女性向手遊,能站在《戀與製作人》的高度上看這個市場。 千萬玩家共享遊戲中的「四個野男人」(第20章開始增加了新主角凌肖,請記住這個人物),以非常少的男主數量開創了女性向遊戲先河,自那之後,《戀與製作人》看到的市場已經與傳統乙女遊戲徹底不同。
  • 中國市場需要什麼樣的「女性向遊戲」?從《戀與製作人》《閃耀暖暖...
    2017年的最後一周,別名為「錢與四個野男人」的乙女向手遊——《戀與製作人》徹底引爆了女性遊戲市場。 如果說2015年的《奇蹟暖暖》只是將女性玩家的聲音傳遞到了遊戲市場上,2016年的《王者榮耀》和《陰陽師》開始讓更多研發商意識到女性市場的龐大,那麼,衝入IOS暢銷榜前十的《戀與製作人》則是將女性向手遊的藍海概念呈現在大眾眼前。
  • 《戀與製作人》三周年,頭部乙女遊戲的IP產業鏈如何建成?
    這是女性向遊戲第一次在國內引發震動。《戀與製作人》是典型的「乙女遊戲」,玩家以女主角的身份負責經營一家影視製作公司,邂逅不同類型的男生,並與他們培養感情。在日本遊戲中,乙女向與萌向、公主系、腐向等同屬女性遊戲的分支,它們的操作普遍比較簡單,尤其是乙女向,大多是靠文字來推動,遊戲的過程與閱讀一本戀愛小說無異,核心就是劇情和角色。
  • 《戀與製作人》:女性向戀愛模擬遊戲的虛幻與真實
    當下人氣最高的富豪總裁不是現實社會中的李澤楷,而是生活在手機遊戲程序裡的李澤言。1月5日,2017年底話題度最高的手機遊戲《戀與製作人》更新後推出李澤言生日特別活動,迅速幫他登上了微博熱搜榜。一時間,這款遊戲讓四個虛構人物成為了萬千女性(以及部分男性)的「白馬王子」、「夢中情人」,社交網絡上出現了無數「白夫人」、「李太太」、「許墨老婆」、「周萌萌妻」,同時也讓「乙女遊戲」走進了公眾視野。《戀與製作人》中的四個男性角色。
  • 全球女性遊戲玩家12億佔比近一半,女性向手遊《戀與製作人》如何...
    接下來,一首首遊戲裡的經典音樂輪番演奏,加上聲優上臺互動,引起玩家陣陣尖叫。這是12月12日晚,《戀與製作人》三周年音樂會現場的情景,當晚遊戲中的五位聲優夏磊、阿傑、吳磊、邊江、趙路來到現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音樂會進行的同時,《戀與製作人》線下密室也正式在上海開放運營。這是《戀與製作人》全面IP化運營的標誌,2020年,遊戲還上線了同名動漫。
  • 《戀與製作人》被《旅行青蛙》擠掉?乙女向動漫是時候發力了!
    最近,乙女向遊戲《戀與製作人》逐漸低潮後,另一款「佛系養蛙」的遊戲《旅行青蛙
  • 《戀與製作人》拳皇版?《拳皇》推出女性向戀愛養成遊戲
    提起《拳皇》,大家都知道這是1994年日本SNK公司旗下在MVS遊戲機板上發售的一款著名對戰型格鬥街機遊戲,簡稱"KOF"。這個遊戲系列在國內的遊戲廳風生水起,無人不曉。近期,日本 JVC Network 宣布推出一款全新《拳皇》手機遊戲,其題材玩法實在出乎大家意料,一眾《拳皇》知名角色變成了玩家的攻略對象!這讓博士想起了近年在國內和東南亞地區成績不錯的另一款手機遊戲《戀與製作人》。《戀與製作人》是蕪湖疊紙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發行的一款面向年輕女性用戶的超現實戀愛手遊。
  • 文創風向標|全球女性遊戲玩家達12億,女性向手遊《戀與製作人》如何突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音樂會進行的同時,《戀與製作人》線下密室也正式在上海開放運營。這是《戀與製作人》全面IP化運營的標誌,2020年,遊戲還上線了同名動漫。Newzoo 2020 年 7 月發布的《全球遊戲市場報告》顯示,在全球 70 億人口中,有 27 億遊戲玩家,這其中有12億女性玩家,佔比接近45%。
  • 《戀與製作人》三年,一部乙女遊戲的奮鬥史
    經過三年沉澱,《戀與製作人》音樂已具備獨特的風格和調性。它是一種典型的,從內部突破尋找跟玩家羈絆的實例。3年進化,重新站在起跑線可這並非是疊紙遊戲向內找,修煉內功的孤例。某種程度上,我們甚至可以說,是疊紙《戀與製作人》奠定了乙女向手遊的特質:圍繞愛情的情感表達。在遊戲內,戀與一直在內容、玩法、技術等三方面做嘗試突破,由此衍生出諸多付費點,比如生日活動邀約、金幣消耗等。至於遊戲外,戀與早已涉足動畫、聲優直播,推出周邊產品等多項舉措。
  • 《戀與製作人》打敗《王者榮耀》 女性向遊戲市場究竟有多大?
    而在這款遊戲中,女性玩家在統計中超過70%,可以說這次反攻似乎已經成為一次成功的標誌。然而令人尷尬的是《勁舞團》的成功並沒有掀起女性向遊戲進一步的發展,或者說恰恰相反,抑制了遊戲公司對女性向遊戲的想像,其根源就在於女性向遊戲在競技性上的薄弱,讓遊戲的生命力往往匱乏,《勁舞團》後最重要的後繼者《奇蹟暖暖》就恰好證明了這一點。
  • 下載量僅剩1/30《戀與製作人》回溫未暖
    但對於曾火爆一時的《戀與製作人》來說,情人節單日下載量破千的成績遠遠不及三年前,儘管遊戲方也在努力在IP衍生產業上做文章,甚至要推出動畫,但在乙女向遊戲生命周期受限的情況下,《戀與製作人》未來又該何去何從?借勢短暫回溫2月11日,一度淡出社交話題圈的《戀與製作人》重回微博熱搜榜前列。
  • 《戀與製作人》TV動畫上線,遊戲變現有哪些可能?
    ▲ 《戀與製作人》TV動畫定檔海報能夠在中日兩國平臺與觀眾見面,可見其IP影響力不容小覷;事實上,這款被粉絲稱為國內女性向「天花板」級別的手遊,確實有它的底氣和實力。遊戲IP「影視化」是遊戲變現的重要途徑之一,但並不是所有遊戲都具備這樣的條件;絕大部分遊戲在積累一定人氣後,廣告變現是一條更容易走通的路。
  • 等待一年,國產首部戀愛遊戲改編動畫《戀與製作人》終於定檔,它真...
    憑一己之力,將乙女遊戲推向大眾如果放在三年前,我無法想像三年後的今天,女性向遊戲會如雨後春筍般噴薄而出,女玩家成為遊戲消費的主力軍,甚至在人數規模上幾乎達到跟男玩家五五開的規模。《戀與製作人》的革命性,就在於一舉打破次元壁、打通了玩家圈層,將很多平時不經常玩遊戲的、不太熟悉乙女遊戲的用戶吸引了過來。
  • 戀與製作人:「國產乙女向動畫」開播,中配評分高於日配?
    在日漫中,我們總是看到各種各樣不同類型的動漫,比如說穿越轉生等等,而我們的不同類型則大多分布在小說上。在4月新番中,《轉生成為了只有破滅flag的邪惡大小姐》在各種動漫中突出重圍,也讓乙女向的動漫給宅男們大開眼界。
  • 《戀與製作人》動畫pv正式公開,你對它的期待值是多少?
    《戀與製作人》可以說是熱度最高的乙女遊戲沒有之一,在初上線時,它的玩家數量就屢屢突破記錄,後續因為劇情、營銷的原因,《戀與製作人》多次衝上熱搜,現在居然還被改成動畫,這是任何乙女遊戲從來沒有達到過的高度。是什麼使得《戀與製作人》被那麼多人喜愛?
  • 乙女向遊戲《戀與製作人》BGM疑似抄襲日劇 我的超能力是改編_遊俠...
    最近,女性向氪金遊戲《戀與製作人》異常火爆,甚至一度在App Store免費遊戲排行榜中超越《王者榮耀》下載量達到了近30萬;另外在微博中該遊戲也成為了熱門話題,微博顯示#戀與製作人#目前在遊戲話題中熱度最高,在4.2億閱讀量的情況下擁有1.3萬個帖子並俘獲2.9萬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