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晨叫醒你的是什麼?是鬧鐘是夢想是媽媽?不,是美食!
叫醒神器《早餐中國》回歸了,一經上線就引起海量討論。冬天裡暖烘烘的被窩和熱氣騰騰、豐富多彩的早餐都是人生絕不可辜負的兩個扛把子。
圖源@《早餐中國》第三季
今天《早餐溫州》,小布給各位安排上了!歡迎大家補充~
溫州糯米飯,又稱炊飯,是溫州經久不衰的老網紅早點。看似平淡無奇,實際上做法大有講究。首先要將提前一天泡好的糯米隔水蒸熟,等到需要的時候盛一碗,再澆上一大勺提前熬好的肉湯,湯中浮動著許多肉末和香菇。
肉湯鹹香中略帶一點微甜,再撒上嘎吱脆的油條碎,有時候還會在上面撒一些肉鬆,配上一點兒蔥絲。這時候再來一碗豆漿或者紫菜湯,那真是再好不過了!
@i鹿城
溫州人好這一口粥,早已眾所周知。這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懷,不管是寒冬臘月,還是炎炎夏日,一碗粥下肚,都是說不出的舒心。
@i鹿城
溫州的粥相比較某些地方而言更加濃稠。猛火煮開,小火慢熬。白粥配小菜是溫州本土經典的吃法,粥店櫥窗裡有各式各樣的小菜,蘿蔔條、鹹鴨蛋、鹹帶魚、鹹菜豆腐乾等等。就著搭粥菜喝上一碗白粥,舒舒服服地開始一整天。
在溫州,有一種面讓很多溫州人心心念念,不同於其他麵食的勁道,溫州米麵是以米粉水磨後蒸製凝固而成,外表如白玉般剔透,口感輕味滑爽。切成條狀後下沸水煮,兩三分鐘即可撈上。
相比於其他的湯麵,清湯米麵的精髓在於湯底,這清湯的做法很簡單,把一碗米麵扔在鍋裡,再加入一把豆芽。緊接著拿一個大碗放入油、鹽、味精,再舀幾勺鹹菜,一碗煮沸開水倒下去,「呲—」,這米麵湯底料就成了。過了約30秒鐘,又趕緊把豆芽連同米麵撈起來,直接倒入湯料裡,再配上切細的蔥花和肉末,一碗米麵也就成了。在吃的時候清爽嫩滑得讓人齒頰留香。
@孫新尖/攝
溫州的餛飩歷史流傳了千百年,據傳做法源於明朝中葉。市區鼓樓街口長人餛飩、永強寺前餛飩 、平陽錢承恩餛飩都是溫州餛飩界的翹楚。
溫州大餛飩製作精細,皮薄湯鮮。地道的大餛飩包的時候內緊外松,煮好以後,餛飩皮受水蒸氣充盈張開如一個小氣球,內裡可見微紅的肉餡,搭配紫菜、蛋絲、蝦米、榨菜、蔥花、菠菜,色彩斑斕。喝一口湯清淡雅致,吃一口餛飩,表皮入口即化,新鮮的肉餡香味純正,這才是上品。
溫州的拌麵主料通常選用扁面或者圓細面,老底子的溫產花椒米醋,甜酸可口帶著大蒜的一點辛辣,加點豬油,香噴噴油滋滋。
夾一口生燙肉末,嘬一口脆生的豆芽,還嫌不夠的話,可以再加一份炒蛋散,拌麵深得甌菜的精髓,調料簡單,清清爽爽。
炒粉幹遍布溫州地區的各大街頭小店和餐館。平陽炒粉幹、樂清炒粉幹都極富地方特色。
加入用本地豬肉熬出的豬油炒制,再搭配豐富的配菜和佐料,有一股特殊的香味,炒出來後色香味俱全,吃上一碗簡直太過癮了。
索麵,又稱紗面,是溫州的一種特產麵食。富營養,易消化。特別是這兒的老人祝壽、生日及婦女坐月子都喜歡吃,既有營養又趕走寒氣,相當養胃養顏。吃索麵的精髓在於「湯多面少」。
一小捆盤成「8字形」的索麵入沸水中略滾即可撈出,湯裡加上足量多的黃酒,配以蝦皮、香菇肉絲、煎蛋、蔥花等佐料,還沒上桌,香醇濃鬱的酒味撲面而來,聞之欲醉。
溫州方言管包子叫「饅頭」。溫州肉包皮薄餡大,包子皮因浸滿肉汁而變得溼潤,咬上一口,唇齒間便蔥香四溢。肉餡肥瘦相間,用料紮實,肉眼便可見到裡面夾雜的大顆肉粒。要問溫州肉包哪家強,五馬街口的溫州酒家大包和禪街的溫州大酒家的大包都可以嘗試一下。一個鬆軟的大包,承載著多少溫州人的回憶。
溫州人稱饅頭為「實心包」。實心包價格實惠、分量十足。麵皮鬆軟,入口微甜有嚼勁。就著豆漿一邊撕一邊吃,別有一番滋味。
鼎鼎大名的豬髒粉是溫州的重口味早餐代表。每家豬髒粉店都有一個這樣的三格鍋,一邊煮著鮮嫩的鴨血,一邊滾著豬腸,剩下的鍋自然是粉幹啦!一天到晚一直慢慢地燉著,越滾越入味,每個格子裡撈出一些食材,再盛一勺熱湯,就組成了一碗豬髒粉。
最後撒上大蒜葉,再根據個人喜好,放點溫州本土豆瓣醬或者辣椒醬,湯底極鮮,粉乾爽滑,味道那是槓槓的。
麥餅是溫州的名小吃,永嘉楠溪麥餅和樂清芙蓉麥餅都是聲名在外。做出一個好吃的麥餅,和面、做餡、皮的厚薄、烤的時間和火候都是十分講究的。
烤製成功後,鬆軟脆香的麥皮,咬上一口,在嘴裡炸出濃鬱的肉汁,鹹菜、梅乾菜的鹹味兒蓋住了肉的油膩,食之鬆脆,爽口極了,讓人忍不住多吃幾個,回味無窮。
糯米塌是深受瑞安市民喜愛的早餐之一。做法是先把糯米蒸熟,做成正方形(後來也出現圓形的),然後加入蝦皮和小蔥,用豬油煎出,待到外層發焦,放上一點老酒,就是早點糯米塌了。
糯米的香甜,豬油的爽滑,加上外焦裡嫩的口感,十分贊!如果再配上一碗蛋湯或者紫菜湯,就更加美味了。
圖源@溫州都市報
清江三鮮面,已經列入溫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其從選料到加工都很講究,用的食材打撈自樂清清江一帶的跳魚、蝦、蟹等海鮮。製作時將生薑剁末與雞蛋混合放入熱油中煎成蛋餅,再將跳魚、瘦肉、牡蠣等放入鍋內炒後加水燒湯,最後放入薑末雞蛋以及粉幹或者麵條和新鮮菜葉以及蔥段。
清江三鮮面在溫州的大街小巷,可以說是遍地開花。食客可以感受到整個食材牢牢佔據了一碗麵近一半的容積,不僅料足,而且麵條與湯料相互交融滲透,格外鮮美,加上調料、生薑的撲鼻香氣,味道無可挑剔。文成拉麵是溫州文成一帶著名傳統小吃,已有幾百年歷史。其製作方法是:將白麵粉倒入面盆或木板上,慢慢加水,拌勻,再用雙手反覆揉至粘性成團。後切成1釐米寬,上蓋溼毛巾防乾燥。約過15至20分鐘,雙手將其兩端提起,邊拉邊抖,即可任意延長。
拉麵拉至合適長度,即拋入滾湯中,稍煮即熟,撈起加入調味輔料,便可食用。拉麵湯色濃氣香,麵條柔滑透黃有嚼勁,口感十足。
米麵層又稱「莫西幹」「麻西幹」「饃餈幹卷」「麻餈乾重」,是泰順名小吃,也是泰順人最喜愛的早餐之一。一層薄薄的米麵皮裹著香噴噴的菜餡成就了這道美味。
米粉兌水蒸成薄薄的米麵皮,嫩滑有嚼勁,餡料則由四季豆、豇豆、蘿蔔絲、五花肉、筍衣等爆炒,出鍋時餡料就香氣撲鼻。米皮攤平,放上餡料,再根據自己的口味加入油渣、花生米或者辣椒醬,捲起,對摺,就做成了。放入嘴裡,熱乎乎的美味瞬間在唇舌間綻放。
圖源@Feekr旅行
蒼南的馬站煎包已有六十年的歷史。純正的馬站煎包工藝特點是麵皮油潤柔軟,包衣金黃脆香,包餡鮮嫩可口,擠滿肥肉,用筷子一插,褐色的濃汁就會從裡面冒出來。
吃起來膨鬆勁韌,再加上皮薄餡多、價格親民、香而不膩,成為「早餐界的寵兒」。
所謂肉燕,形似餛飩。將豬腿肉細細剁為肉泥,加適量調料拌勻為餡;而皮薄如蟬翼,潔白光滑細潤,也是瘦肉所製成。成型後像展翅的燕子,入湯鍋後有如燕子騰飛之感,散發出肉香,故稱之肉燕。
@航拍神州
純正的礬山肉燕在選取豬後腿精肉,經過40分鐘以上的捶打,再配以比例適宜的本地番薯粉,包好後,將肉燕放入清水中燒制3分鐘,再配上秘制的湯料,肉燕的美味就發揮的淋漓盡致。
只要有食物補充能量,就沒有過不去的坎兒。而早餐,更是每天起床的第一份能量來源。讓溫州這些美食給你的早上帶來滿滿「能量」吧!
看了這麼多,快來留言,今天的早餐你吃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