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DM-i售價步步相逼,還要啥燃油車

2021-01-15 NE時代

從蔚來的NIO DAY到比亞迪的DM-i技術發布會,連續數日的信息轟炸縱深入純電、混動和自動駕駛,展示出國內車企在電動化和智能化技術上的積累。

如果說蔚來以前瞻性的智能技術詮釋的是未來需求,比亞迪則更側重當下更實際的需求,油耗、動力和售價。

「顛覆燃油汽車」貫穿比亞迪DM-i發布會。這是DM-i技術的目的,更是比亞迪確立DM技術路線的目的,「加速新能源汽車對傳統燃油車的替代」。現在DM-i的推出和應用,讓我們看到替代的極大可能性。

DM-i三大核心做加減法

圍繞著動力性和經濟性,比亞迪在過去13年裡四次迭代DM雙模技術。直到2020年,比亞迪找到最優解——雙平臺戰略。

簡單來講,DM全新平臺戰略下涵蓋兩大混動總成,DM-p和DM-i。DM-p追求動力,DM-i強調經濟性。按照比亞迪產品規劃及汽車新技術研究院院長、DM技術總設計師楊冬生的解釋,「DM-p是對DM第三代強勁動力的的發展,DM-i是對DM第一代的延續。」

DM-i是以電為主的混動技術,整體而言,高效發動機、大功率電機驅動、大容量動力電池是其區別於第一代DM架構,實現超低虧電油耗、駕駛更靜謐平順的核心部件。比亞迪在這些關鍵部件及整套混動系統的開發中做出取捨,來達到DM-i的使命。

驍雲插混專用1.5L高效發動機開發聚焦的重點是「熱效率」。發動機在DM-i車型運行中發揮的作用是給驅動電機供電和在中高速時適時直驅。兩種情況都可以使發動機工作在高效率區間內。也就是說,發動機熱效率越高,越省油。

比亞迪通過加減法提高熱效率至43%:加法,增加發動機壓縮比至15.5,使燃燒更充分,使用阿特金森循環;減法,配置冷卻EGR、分體冷卻,泵系配件改用電器化配件,分別實現減廢氣損失、減熱、減少泵系損耗)。

EHS電混系統是DM-i電驅的關鍵,研發重點是減小體積和重量,提升電機效率和轉速。

EHS的組成結構包含雙電機、雙電控、單擋減速器、電機油冷系統、直驅離合器。高度的集成化相比第一代體積減少了30%,重量也減輕了30%。同時,電機、電控和減速器都採用了全新設計。驅動電機採用了扁線設計,最高的轉速高達16000rpm,扭距達到325N·m,峰值功率最高達到160kw。並且電機採用了先進的油冷技術,大幅提升了散熱效率,從而使電機的功率密度提升至44.3kW/L。

電控系統搭載比亞迪自主研發的第四代IGBT技術,綜合效率高達98.5%,通過對發動機、發電機、驅動電機的智能功率分配,保證DM-i混動的系統能夠處於高效區工作。減速器採用了極簡設計,提高傳遞效率。

比亞迪將插混中的動力電池調整回磷酸鐵鋰,只是這次是其獨特的刀片電池。DM-i採用的功率型刀片電池開發重點在結構的簡化。整個電池包只有10到20節電芯,零部件個數減少了35%。無模組化設計,空間利用率高達65%。並且採用了串聯式電芯設計,體積利用率得到進一步提升,並且有利於產品的標準化。

刀片電池容量最小8.3度電,SOC智能調節區間從20%~70%,因此至少可在4度電內進行調動。即使虧電的情況下,車輛也有更多的機會純電行駛,大大縮短了發動機的工作時長。

在高效發動機、EHS電混系統和功率型刀片電池的配合下,DM-i在虧電城市工況下,發動機處於高效區發電,一部分用於電機串聯驅動,一部分給電池充電,可實現81%的純電驅動和18%的串聯驅動。在虧電WLTC工況下,它也可以實54%的純電行駛和28%的串聯驅動。基本上,DM-i混動架構電機驅動的綜合工況佔比超80%。

比亞迪稱,採用了新混動架構的秦PLUS DM-i、宋PLUS DM-i和唐DM-i的虧電百公裡油耗分別可以達到3.01L~3.43L、3.50L~4.08L和3.95L~4.41L。

而據楊冬生介紹,整套混動系統在實現低油耗的同時,動力並不弱。發動機、EHS電混系統(分EHS132、EHS145和EHS160三種)和刀片電池疊加形成了強大的動力系統,總功率分別達到了160kW、173kW和254kW,動力表現超越2.0T增壓發動機,秦PLUS百公裡加速達到了7.3秒,宋PLUS 7.9秒,唐DM-i也可做到8.5秒,優於同級別的燃油車和混動車。

取代燃油車指日可待

實際上,強混和插混的油耗優勢不用多做介紹也已被用戶所認可。限制它們進入尋常百姓家的最大障礙是售價。

DM-i的最大價值正體現在比亞迪隱而未發的另一個「經濟」屬性——成本。這才是它能夠替代燃油車的有力武器。

相比同級別的燃油車,強混和插混的成本大致會高出2萬元和3-4萬元。而比亞迪專攻插混,對它而言,3-4萬元的差額無疑將阻礙多數消費者嘗試插混車的步伐。

因此,比亞迪把降低插混成本作為推廣插混車的重要方案,並且一直在路上。DM-i就是它在降本方面的最新技術。

據NE時代的了解,DM-i相較燃油車可能僅貴2萬元左右,在補貼政策下可以做到與燃油車相等的價格。

比亞迪是少有同系同時推燃油版、插混版和純電版車型的品牌。這也方便我們直接觀察DM-i車型在它的產品陣容中所處的位置,以及預測它將發揮的作用。

秦系列中,秦Pro價格區間在7.98-9.98萬元,秦Pro DM的補貼後售價在13.69-17.99萬元,秦Pro EV補貼後售價為14.99-19.99萬元。可看出,插混版、純電版和燃油版之間的差價至少在5萬元、7萬元。

秦PLUS DM-i的補貼後預售價為10.78-14.78萬元,基本上介於秦Pro燃油版和秦Pro DM之間。由於秦PLUS還沒有推出燃油版,暫時只能拿秦PLUS DM-i和秦Pro系列對比。而且觀察宋Pro和宋PLUS,它們的價格有重合,且後者高出前者。因此,我們大致可以得出一個結論,秦PLUS DM-i的最低售價相當於同級燃油版的高配價格。

另外,新出的宋PLUS DM-i的補貼後預售價為15.38-17.58萬元,與宋PLUS燃油版的最高價相差1萬元,且與秦PLUS DM-i價格相接。

從這兩款PLUS DM-i的價格設定來看,DM-i平臺在補貼作用下已經可以使比亞迪插混車替代燃油版的高配。顯然,在該售價設定下,比亞迪為消費者提供了在油耗和售價上更多的車型選擇,或通過DM-i車型的發布獲得更多增量,或者提高其插混的銷量,更甚者響應節能技術路線2.0的號召,逐步用混動取代燃油車。

唐系列產品組合的設定則展示了比亞迪的另一重想法。當下,唐已經推出了插混版,售價為23.68-28.68萬元,相比燃油版差距過大,不利於插混的推廣。此次比亞迪推出了唐DM-i版本,補貼後預售價19.78-22.48萬元,大大縮小與燃油版的差距。由此唐系列形成燃油版、DM-i和DM-p的組合,同時提供動力性和經濟性,賦予消費者更多選擇。

而更高級別的漢,目前僅推出了DM-p動力版。

概括下來,比亞迪在入門級車上直接推出DM-i版本,與燃油版的高配趨近;中端或者部分高端車型上將主推DM-i或者DM-p和DM-i並存;在高端車上主推DM-p。

憑藉不同的策略,DM-i進入緊湊型車、中型及中大型SUV細分市場,幫助比亞迪實現「加速傳統燃油車的替代」的目標。

當然,目前DM-i還是在補貼作用下才能發揮出其售價替代實力,而補貼無可避免地走向消失,比亞迪需要繼續降本才能將其插混車的優勢完全凸顯出來。但以它的垂直整合零部件布局、DM技術的積累,我們可以期待一下它的下一代節能技術。

相關焦點

  • 顛覆燃油車市場,比亞迪DM-i憑什麼?
    1月11日晚,比亞迪正式發布DM-i超級混動:虧電油耗最低至3.8L/百公裡,可油可電綜合續航突破1200公裡,百公裡加速比同級別燃油車快2-3秒,一系列極具震撼性的數據再次將比亞迪推向技術新高地;同時,當晚三款搭載DM-i超級混動的車型,秦PLUSDM-i、宋PLUS DM-i以及唐DM-i也正式開啟預售。
  • 比亞迪DM-i 「硬鋼」燃油車
    比亞迪DM-i 「硬鋼」燃油車 1月11日,比亞迪DM-i超級混動在深圳正式發布,搭載DM-i超級混動的三款車型——秦PLUS DM-i、宋PLUS DM-i、唐 DM-i也即將量產,並在發布會上啟動了預售。
  • 降維打擊燃油車,比亞迪DM-i憑什麼?
    而作為自主車企中最早推出電動車型的品牌,在國內插混領域,比亞迪的DM技術是繞不開的關鍵詞。自2008年推出F3DM以來,比亞迪截止目前已累計售出42萬輛插電混動車型(PHEV),佔中國市場插電混動車型總銷量的44%。
  • DM-i超級混動「三劍齊發」,降維打擊同級別燃油車
    每次出手,比亞迪都能做到精準擊中市場痛點。1月11日,比亞迪正式推出了DM-i超級混動,以電為主、可油可電,並接連公布了三款基於DM-i超級混動平臺的新車。秦PLUS DM-i補貼後預售價:10.78萬—14.78萬元宋PLUS DM-i補貼後預售價:15.38萬—17.58萬元唐 DM-i補貼後預售價:19.78萬—22.48萬元技術層面先不談,掂量掂量這個價格,性價比著實高。其一它和同級別的燃油車相比,價格相差無幾,用相同的價格購買一臺插電式混動車,更加划算。
  • 宋PLUS DM-i油耗低至0.9L,續航高達1200km,還買啥燃油車?
    比亞迪作為唯一擁有三電技術的自主品牌車企,豐厚領先的技術也造就了比亞迪在國內新能源領域「龍頭」的地位。一直以來,比亞迪的產品都是主打性能和經濟實用性,好的產品自然也成為「國貨之光」,深受大眾追捧;近日,繼比亞迪漢之後比亞迪再次出手,正式亮相了重磅新款SUV車型宋PLUS DM-i。
  • 比亞迪的DM-i混動技術到底是什麼?還能上新能源綠牌嗎?
    新車售價將低於DM-p車型,並擁有免徵購置稅等新能源政策優勢;使用汽油92#便能實現高效率,加上短途用電的插混車先天優勢及比亞迪工藝優勢,後期保養成本極低。根據官方資料,在虧電狀態下,依然能實現4L以內的百公裡油耗水平。
  • 比亞迪DM-i超級混動搶的是理想的飯碗還是傳統燃油車市場?
    但從技術角度上來說,比亞迪DM-i超混的整體設計理念更加前沿。 DM-i對燃油車市場的衝擊不可忽視 如果說DM-i超混的誕生僅僅只是對新能源領域產生競爭,那你就太低估比亞迪的野心了。而比亞迪DM-i超混技術的問世,更是向傳統燃油車市場挑起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 比亞迪DM-i超級混動什麼意思?
    近日,比亞迪DM-i超級混動正式發布,另外,秦PLUS DM-i、宋PLUS DM-i以及唐DM-i同步開啟預售,將在3月底正式上市。  DM-i超級混動本質上就是一套插電混動系統,但與一般油改電的混動系統不同,比亞迪這次真正想做的是一臺以電為主的插混車型。
  • 比亞迪DM-i車型為何被王傳福稱作燃油車最佳替代者?
    本田思路自主改進時過境遷,當比亞迪成長為中國領先的電池與新能源車型車廠,比亞迪傳統能源方向研發實力與資金也同當年不可同日而語,這套全新發布的比亞迪DM-i超級混動技術雖然在硬體部分還是一如既往的「逆向研發」,但像發動機控制系統、電機控制系統、電池管理系統,這些軟體控制技術完全由比亞迪自主研發。
  • 能上綠牌、虧電油耗極低,比亞迪DM-i超混讓「兩田」慌了?
    當然,有普遍一致性存在的時候,就一定也會有特殊的個例出現,深耕混動技術十多年的比亞迪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1月11日,比亞迪DM-i超級混動正式發布。與此同時,搭載DM-i技術的三款車型:秦PLUS DM-i、宋PLUS DM-i和唐DM-i 也正式開啟了預售。
  • 比亞迪拓寬插混技術領域,DM-i超級混動車型穿梭深圳
    為了驗證DM-i超級混動的實際產品力,比亞迪汽車邀約眾多媒體通過試駕活動。在本次試駕活動中,秦PLUS DM-i、宋PLUS DM-i、唐DM-i三款DM-i超級混動王朝車型是測試的主角,主要目的是測量虧電狀態下整車的油耗表現,直觀體現著整車油耗的最高值,也將是對於車輛節能水平的「終極考驗」。相信有很多朋友非常迫切的知道測試結果,那就接著往下看吧。
  • 比亞迪DM-i超級混動「三劍齊發」
    時間來到2021年1月11日,比亞迪又一次向市場亮出了「肌肉」,比亞迪DM-i超級混動正式發布,並開啟了搭載該技術的三款新車預售。 接下來,我們就來一起看看比亞迪DM-i超級混動到底有何亮點?搭載該技術的車型相比以往優勢在哪? DM-i超級混動是什麼?
  • 比亞迪DM-i超級混動熱效率43%達全球極致
    作為新能源汽車領導者,比亞迪率先對插電混動技術進行了戰略細分。繼DM-p超強動力技術定義插混車型的「絕對性能「之後,比亞迪從消費者的需求出發再進一步,將推出主打」超低油耗「的DM-i超級混動技術。該技術的核心部件之一——驍雲-插混專用1.5L高效發動機也於11月中旬正式亮相。
  • 油耗與熱效率只是比亞迪DM-i帳面實力,自主自採自控才是成本殺手
    時間回到本周一,比亞迪DM-i平臺暨新車預售發布會在深圳舉行。發布會上,比亞迪正式發布DM-i超級混動:虧電油耗最低至3.8L/百公裡,可油可電綜合續航突破1200公裡,百公裡加速比同級別燃油車快2-3秒……一系列極具震撼性的數據,一個又一個大招放出,我們不禁思考,在DM-i平臺背後,到底是什麼核心優勢推動著其一路向前呢?
  • 比亞迪趙長江:DM-i技術將推進行業發展
    此外,他還表示,比亞迪汽車將秦PLUS定義成為燃油加轎的顛覆,在最新的DM-i技術加持下,燃油車的所有的痛點都將被秦PLUS、DM-i這個產品和技術解決掉。以下為對話內容實錄:愛卡汽車:歡迎你來我們愛卡小屋接受,請介紹一下比亞迪汽車的展臺位置以及這次參展的車型。
  • 比亞迪宋max DM,有多少硬核值得期待
    多少還有一些,比如更快,比如可以在外面挽起袖子,據官方透露,比亞迪的max dm搭載1.5 t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輸出電流320a最大功率110kw交流永磁同步電動機,在hev模式下,峰值輸出223kw,最大扭矩490n·m,基本動力的組合,推進一輛整備質量接近2噸的mpv沒有問題,但是純電動模式下比較硬,運行成本也高,官方的混合動力車型百公裡消耗1.2升在實際環境中幾乎是不可能的,媒體的測試成績也需要
  • 比亞迪的DM-i超級混動技術真的很省油?實測成績竟然是這樣?
    DM-i超級混動技術可以說是非常火了,幾乎在一夕之間,國內汽車圈的所有人都知道比亞迪搭載了這項技術的車型非常省油了。畢竟,無論是對於傳統燃油車而言,還是新能源插混動力車型而言,節能省油都是一個始終都在攻克的終極目標。
  • 比亞迪DM-i超強混動 油耗3.8L 可油可電續航1200km
    到底買新能源還是燃油車,已經成為了盤亙在消費者心中的「一座大山」。燃油車的禁售時間,已經越來越近,但是新能源的續航裡程,也的確是消費者焦慮的重點。如何選擇是個難題,可是有難題就必須有人提出解決難題的方法,比如,1月11日的比亞迪DM-i超級混動正式發布。
  • 重新定義混動技術,比亞迪DM-i超級混動給你大不同
    確實,相比於傳統燃油車和新型新能源汽車而言,插混車型可以說是兼具了雙方的優勢,但又完美規避了兩者的弱勢,花一樣的錢就能擁有兩種車的性能優勢,何樂而不為?在目前的插混技術市場上,比亞迪的插混技術可以說是行業公認的佼佼者。
  • 比亞迪DM-i超級混動系統了解一下
    比亞迪DM-i超級混動系統是怎樣煉成的?前不久發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中提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要佔到新車總銷量的20%,除了利好純電動汽車之外,對於插電混動來說也是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