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浪還是後浪可以緩一緩,這片藍色深海的保護卻刻不容緩

2020-12-08 莎莎愛旅行

前浪還是後浪

這幾天B站的《後浪》出人意料的掀起現象級的討論。好像不管什麼時候,「XX一代」的說辭總叫人熱血上頭,容易被帶入指定的立場和位置,頭頂著鮮明的標籤,再給別人一個自以為是的標籤。時代在變,不變的永遠是年輕人和過來人的代溝。

莎莎無意參與討論這後浪逐著前浪的遊戲,只是聽著濤濤的浪湧,又剛好在家重溫了BBC的傳奇記錄片《藍色星球》兩部曲,那大海的呼吸聲音似乎總在耳邊環繞。

《藍色星球》的呼喚

不知道有多少人看過《藍色星球》,這部豆瓣評分近乎滿分的紀錄片,以唯美的鏡頭和精彩的旁白,將這佔地球表面70%的蔚藍世界呈現在每一位觀眾眼前。每一人都沉浸於深海中那陌生和神奇的異度空間,大海的呼吸和律動,讓人都不由得被大自然的魔幻和華美所震撼。

莎莎看它的第一部時還是大學時代,從此對大海心嚮往之。這些年追著自然的魅力,也算遊歷了不少山川湖海,但那70%的藍色世界,卻終是我最心底的聖地。

走過的海洋,難解的緣

·我曾在斯裡蘭卡出海,印度洋的風浪中追鯨。

從平靜的港灣繞出防波堤,來自印度洋的海浪拍打在礁石上,濺起十幾米高的海浪,撒下一片雪白鹹雨,發出令人心神動搖的轟鳴。兩層的大船在風浪中只如一葉孤舟,起伏超過十幾米,人類在大海面前,不過是渺小的存在。有經驗的船老大嗅著海流的味道,抵達鯨魚的聚集區,鯨追逐著魚群而動,漁船追逐著鯨群。人與大海,都合奏著協調一致的旋律。

·我曾在菲律賓朝陽海面,和海中精靈的海豚嬉戲。

聰明伶俐的海豚是大海和人類對話的接洽精靈,無論在哪兒,它都是漁民的寵兒。自由穿梭於海平面,讓人的心也隨著它的起伏,奏著快樂的音符。和泳池中相比,海中的海豚完全是另外一種風格。

在菲律賓薄荷島早起出海,會遇到海豚成群結隊的躍出海面,和朝陽和早起的遊客打招呼。一群剛剛躍過又有另一群歡快而來,好像趕場的表演團隊一般,又似美豔的花樣遊泳運動員。一個360度的旋轉出水,在歡呼中瀟灑入水,讓人目不暇接,又驚喜連連。只是這躍動的瞬間很難拍到,一是速度很快,二是無法預期在哪裡出現。攝影大師也望之興嘆。

·我曾在萬那杜的藍洞,聆聽海底珊瑚的呼吸。

萬那杜的樂樂帕,是初學潛水者的歡樂場。天然的港灣孕育成片的珊瑚海,成片的海石隔開海浪的衝刷。一望見底的寧靜的海水中,只有一簇簇多彩的小魚在斑斕的珊瑚叢中遊弋,一會兒捲起魚群的風暴,一會兒四散融入珊瑚花園。潛遊其中,世界一片寂靜,只有來自深邃藍海的呼吸聲在耳畔縈繞。

· 我曾在新喀裡多尼亞的心形潟湖飛過,在海面與海龜打招呼。

南太平洋深處的新喀,它的海中有世界上最大的潟湖,礁石森林、海洋藍天,融洽協調入同一幅畫卷;它的林中有天然形成的心形溼地,從上面飛過,好像收到了大自然送給人力的愛心。

更少人的打擾,讓這裡的海洋生物和人更加零距離。在沙灘漫步,會邂逅「趕海」中的海鷗,和你一起散步;浮潛水面,會有產卵返回的海龜,投來嫌棄你遊得太慢的鄙視的目光。

海洋之殤

海洋如此廣博,容納人類的好奇和肆意妄為。

所有的河流都入海,帶來的除了大陸的泥沙,還有伴隨人類的欲望和揮霍而來的汙染和垃圾。毫無節制的傾倒垃圾和對海洋的過度開發,正在讓這種種美景變得越來越少,哪怕深在馬裡亞納海溝深處的海魚體內,都有塑料的成分……科技的進步讓我們生活變得便捷,卻讓這種種情況加速惡化。

自從垃圾分類開始,不知道你有沒有認真看過自己丟棄的垃圾是什麼?可回收垃圾自不用說,廚餘垃圾也有利用價值,那些無法回收循環處理的幹垃圾,其中超過50%都是各種各樣的塑料製品。它們並不會憑空消失,或者焚燒,化為汙染大氣的元兇;或者填埋,開啟幾萬年的漫長降解;更有甚者,無數的塑料製品,正隨下水道的汙水,沿著水道,湧進大海。

(上述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拒絕不可再生,可持續再回收,從「身上」開始

因為這份和自然的不解之緣,莎莎一直倡導,也儘可能身體力行的減少不可回收物品的使用。從衣服、鞋子開始,傳統的製作原料除了棉,大部分其實都來自石油製品,除了焚燒幾乎無法處理(不信你可以翻一翻衣服的標籤)。

莎莎一直在穿的國潮環保運動先鋒品牌HORMOVE ACTIVE,運用的尼龍、滌綸、氨綸可再生面料,是源於可回收的環保PET塑料、聚合殘留物和紗線餘絲等回收廢料製成。

HORMOVE更是將可持續精神貫徹到衣服製作的整個流程。確保材料零浪費,唯一的材料殘留物就是為機器穿線的拖車紗線。

HORMOVE將復古風潮融入現代的剪裁設計,與個性化元素的獨特氣質相呼應,讓整個人回到了激情滿滿的青春時代,做那永在時尚浪尖的「後浪」。

閉上眼睛,和著軟風的撫弄和著綠草的律動,在這套如芭蕾舞戰袍一般的健身服支撐下,將女性的柔美張力和自然的呼吸協調一致,人與自然恰如其分的合為一體,擁抱一個滿是陽光的世界。

飯是要恰的,廣告植入是有的,但環保的心不變。從你我開始,從身邊的一點一滴開始,從減少每天丟掉的不可回收垃圾減半做起。讓我們的下一代還能親眼看到攝人心魄的海的呼喚,而不是在博物館的櫥窗內。

相關焦點

  • 「長江後浪推前浪」後一句是什麼?很多化用,還是偉人的最有氣魄
    「長江後浪推前浪」的後一句是什麼?李敖曾寫過歪詩:「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後浪風光能幾時,轉眼還不是一樣。」也有人說是:「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勝舊人」這些都含有調侃的打油詩,做不得數。出處:「後浪」指的是年輕人,指的是層出不窮的新鮮力量。這句古詩最早出現在宋朝劉斧的一篇議論文《青瑣高議》當中。原文是「我聞古人之詩曰:『長江後浪推前浪,浮事新人換舊人。』」所以,可見這句詩也不是他寫的,而是他引用的。
  • 誰管你是「前浪」還是「後浪」?重要的是
    這幾天,喵醬在網絡上看到最多的一個詞就是「後浪」。是的,《後浪》火了,它已經霸屏了各大社交平臺上。老話都說:長江後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強。是呀!現在的年輕人真的是挺厲害的,做著上一輩人都不敢想的事情。就像喵醬我每次看李子柒的視頻都要感嘆一次!
  • 《後浪》霸屏,「前浪」太懶!
    「後浪」刷屏了,而且還是霸屏!「如果你們依然需要我們的祝福,那麼,奔湧吧!後浪!我們在同一條奔湧的河流。」不得不說,這是一段充滿希望和鼓舞人心的演講。因為前浪只需說一句「漲房租」,就可以讓後浪啞口無言!仔細查看朋友圈,你就會發現一個詭異的現象:1,熱情轉發的都是80後、90後,還有一部分70後。2,不少還是領導和老闆,寫一段感慨萬千的寄語。
  • 前浪後浪系列:那些仰之彌高的前浪
    都說「名師出高徒」,「自古前浪推後浪」,如今眾所周知、卓有成就的藝術大師們與他們當年的恩師相比較,是更勝一籌還是望塵莫及?後浪是否能趕超前浪?他們之間又發生過怎樣令人難忘的師徒軼事呢?沈周點點頭,說:「當然可以,你去把窗戶打開吧。」唐伯虎立刻放下碗筷,跑去開窗,可當他伸手去推窗戶時,手觸碰到的卻是光滑的牆面。他定睛一看,原來他跑去開的,竟是一幅畫。唐伯虎萬沒想到老師居然可以把畫畫到如此以假亂真的程度,他為之汗顏了,轉而明白了老師的良苦用心。他走過去,慚愧地對沈周說:「老師,我知道錯了。」
  • 前浪vs後浪,時尚解讀大不同
    有一些後浪覺得這個視頻是「前浪」對「後浪」的誤解,甚至引發部分後浪們猛批。不過,以00年為分界,僅僅是在時尚生活方面,就可以發現很多不一樣。今天,夠範兒就來歸納一些前浪與後浪關於時尚的不同見解與表達。當然,作為「獨二代」的後浪,可能一位擁有好品味的媽媽的衣櫃就是他們最好的時尚啟蒙。
  • 後浪還是巨浪?要我說經典還得看前浪
    中國有句老話「長江後浪推前浪」,如果說Bilibili在5月的演講中開啟了大家對於「後浪」的討論,那麼今天盛時君也想來聊聊表圈裡的「前浪」和「後浪」。茫茫表海中,每年都會有大批「後浪」被推向市場,但僅有部分新款才能得到門店銷售人員「賣得還算不錯」的好評,因為在他們眼裡,新秀「後浪」哪比得上經常供不應求的經典「前浪」,用如今的流行語來說就是「爆款」,你可以說它們是大眾審美,也常常會看到撞款,但是who cares,它們依然保持著話題的熱度。
  • 再談《後浪》:「前浪」的讚美為什麼不被年輕人買帳?
    《後浪》所傳遞的積極主題是真實的,現代文明的發展確實帶給了年輕人更多的知識、更多的機遇、更廣闊的視野和更加豐富的選擇。但是,視頻的初衷是「來一場不同代際間的平等對話」,卻似乎缺少了「後浪」的視角——或者更確切的說,是多樣化的「後浪」的視角,這也許是導致視頻引發的激情澎湃漸漸消退之後,引來更多爭議的最根本原因。
  • B站《後浪》刷屏,為何轉發的都是「前浪」?
    一夜之間,網際網路分成了「前浪」和「後浪」兩大陣營,掀起了一場關於「年輕人」的大討論,B站也又一次站在了主流視野的中心,許多人認為,這是B站自跨年晚會之後又一次成功的出圈嘗試。「這很不B站。」註冊8年的用戶昔川直言,他不太相信這是B站的廣告,相比之下,他認為B站十周年時的紀念片《乾杯》更真實,也更加觸動人心,「反正我沒有《後浪》說得那麼好,這誇讚可承受不起。」另有許多網友發現,轉發《後浪》的都是70後、80後,反倒95後、00後很少轉發,B站策劃團隊則表示這只是一種錯覺。
  • 被「後浪」拍上岸的「前浪」如何跳出自己的舒適區
    「中年人可以隨便罵,他們不敢辭職。你看待生活的模樣,就是生活對待你的方式」網上流行的這句話瞬間把中年人的危機提高了好幾個檔次,許多人也因此焦慮到爆表,中年人,上有老人要關心,下有小孩要撫養,房貸,車貸,孩子教育經費都在等著中年人。
  • 汽車圈赴美IPO的前浪、後浪與破浪
    2020年五四青年節的前夕,一段名為《後浪》的演講視頻火遍了朋友圈,且不說在此之後這段雞湯式的激情演講引發了怎樣的爭議,但不可否認它帶火了一個詞——後浪。這段古訓中寫下的「長江後浪推前浪」在時隔千百年後於2020年再度流行了起來,「前浪」與「後浪」近乎可以包含各行各業,比如近段時間赴美IPO的理想汽車,就預料之中的被打上了「後浪」的標籤。
  • 什麼後浪推前浪,誰的青春不遠航!
    昨夜夢回青年,不見後浪前浪,只聞濤聲依舊。青年時代,我們任由長發像瀑布一樣奔流,在月下安安靜靜地朗誦詩歌,也給遠方寫信,日子像一幅未乾的水彩畫。最沒心沒肺的青年時代長在象牙塔內,時光輕盈且快,快得只夠逃幾次課,學唱幾首流行歌曲,再談一場悲歡交加的戀愛。後來,象牙塔外的水流湍急。人生這條船,還沒有好好泛舟採蓮,就駛入了滔滔的江河湖海。
  • 前浪也要追後浪,新浪完成私有化,或劍指A股
    不用再列舉了,僅這幾個第一,就可以讓新浪穩穩的坐上「前浪」的位置,即便後浪無比風起雲湧,新浪也有足夠的底氣說一句:「都是弟弟」!在國內網際網路巨頭每一個動作都會引發市場熱議的如今,作為「前浪」的新浪私有化消息居然那麼安靜,不禁讓人唏噓不已。
  • 前浪衣食無憂,後浪又被捧上了天,怎樣才能在當下活好
    今天看了在網上傳得沸沸揚揚的後浪,起居郎感覺這部片子表面上是個勵志片,其實就是個商業宣傳片。現在的商業宣傳,其實和過去也沒有太大的區別。迎合市場追捧市場中最喜歡花錢的群體,把別人的錢變成自己的錢,這是商業永恆不變的規律。
  • 前浪後浪 一起來浪!首屆酸奶文化節來啦!
    無論前浪後浪,這個夏季一起來首屆酸奶文化節浪就完事!活菌酸奶在手美味與健康兼得相信很多人的夏天都如前面所說,沒有西瓜烤串冰淇淋的日子不算夏季,只管當時吃的爽,但過後不是便秘就是腹瀉,腸道健康經常亮紅燈。
  • 前浪?後浪?另一個維度思考爭議下的「浪花朵朵」
    爆紅的《後浪》在網絡上掀起「巨浪」,有人覺得這碗「雞湯」美味至極,也有人覺得這碗「雞湯」難以下咽。發酵幾天之後,我們再來看看,這碗雞湯應該怎么喝。那些權利那些自由,都是時代給予的,沒有時代的變遷,90後00後跟70後80後又有什麼區別?視頻中出現的很多是知名up主,都是某個領域的佼佼者,是不是只有他們,不平凡的他們,才叫後浪?而那些人,連平凡的那些人,連浪花都算不上?前浪贊?後浪踩?
  • 提起「前浪」EXO,在這個「後浪」來勢洶洶的男團時代,還記得多少
    這兩天一直被B站的《後浪》刷屏,排骨表示第一遍看的時候真的熱血沸騰,就和平時聽到的那些勵志演講也沒什麼區別。總是聽的時候覺得自己是國之棟梁,然後過不了多久就又開始頹了。本來對這個視頻是無感的,但是後來排骨在不經意間刷到了EXO的某個頒獎視頻,卻讓排骨生發出了諸多感觸,其實這個視頻和B站的《後浪》沒什麼關係,它出現在那一堆推送裡,可能只是因為其中有「後浪」兩個字。
  • 後浪們用白酒調出的雞尾酒,把前浪的莫吉託衝回姥姥家
    眼瞅著前浪後浪都快憋死在沙灘上了,又不能出去high,這宅在室內吹著冷氣,都幹點嘛呢?相比前浪動輒喝得酩酊大醉,或者「我先幹,你隨意」的酒文化,現在的後浪偏向於享受、輕鬆的喝酒氛圍。(連前浪們都會讚不絕口)可是雞尾酒品種太多了,可以按使用的基酒分,可以按短飲和長飲分,還有加蛋的、加咖啡的、加一切你覺得合適的……今天酒窩廢話不多說,直接奉上後浪中人氣超高的的10款高顏值、又好喝的雞尾酒和配方,在家自製,或者下次去酒吧點來喝
  • 挑戰後浪的前浪「奧利給」
    前有b站奔湧的《後浪》,後有快手《看見》「奧利給」,時隔一個多月,快手用相同的配方,再度使得企業九周年宣傳片破圈刷屏。短視頻行業月均使用時長已達22.3小時,這一數據已經超手遊、在線視頻等,以短視頻為代表的圖像社交已成為當下移動網際網路社交的重要方式。
  • 【長江後浪推前浪】米娜桑顫抖吧!世界屬於00後!
    象君也不得不由衷感嘆一句「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這個世界早已屬於00後,容我去牆腳哭一會兒……Kristina Pimenova號稱「世界第一美少女」,俄羅斯12歲超模。在她3歲時就已經開始了造型拍攝,到現在已經為Armani、Vogue、Fendi等眾多品牌擔任過模特。
  • 《脫口秀大會》段子後浪推前浪,前浪倒在沙灘上,建國ROCK都幹躺
    俗話說得好,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這句話用來形容這一季的《脫口秀大會》的三分之一搶位賽,是一點都不過分。《脫口秀大會3》LOGO這些新人加上半新人,都可以稱之為國內脫口秀界的後浪了。從最近幾期的比賽來看,完全可以看成是後浪們的主場和時代。不信?那我們就接著往下看看這些前浪後浪的比賽情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