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兩個項目,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至此,我國共有42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冊),居世界第一。
太極拳
太極拳是我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集合中國傳統哲學中的太極、陰陽等理念為核心,集怡情養生、強身健體、競技對抗等多方面為一體,在為我國傳統太極拳門派眾多,常見的太極拳流派有陳式、楊式、武式、吳式、孫式、和式等派別,各派直接既有各自的傳承也同時相互借鑑學習,也各自發展自己的特點。
今天慶祝舉辦地便是的太極拳的發源地——陳家溝,陳家溝便與陳氏太極密不可分,學習太極拳它不分性別、不分年齡、不分高矮胖瘦,他是適合男女老少一同去練習的強身健體的一項運動,在公園之中,每天清晨會看到許多的老太太或者是一些年輕人在鍛鍊身體,而這個鍛鍊方式大多人選擇都是太極。
影響
太極拳的申遺成功給我們帶來了一些怎樣的影響?我國有著許多優秀的傳統文化及思想理論等等,但這些往往不能被外國所接受或是我們國家優秀的東西太多了,一時之間竟無法去區分哪一個更優秀。
太極拳的申遺成功也給我們國家的一些潮流文化會帶來一定的影響,比如現在許多的年輕人,他們去追趕的時尚潮流大多是社會制度所流行的一種趨勢,而太極拳在近些年之中被普及被發展以及相關的周邊影響力都在慢慢的增大。而對於太極拳,我國的一些傳統優秀文化的宣傳發展也使一些青年兒童對於太極拳有了初步的了解,並且想要去學習一下,使我國國內不再是由一些其他國家特色的鍛鍊方式的同時也有了我們國家特色的一種鍛鍊方式去發展。
也不會出現了像去年一則新聞的報導讓傳統的太極拳受到一些汙點,因為無論是太極拳也好,還是現在在練習的跆拳道為主流的代表也罷,哪一種都不是速成的,都是需要時間和不斷地去練習去積累的。沒有什麼武林高手可以瞬間學會哪些絕招,也沒有人可以平白無故的,就是成為了別人眼中的天才。
而太極拳給人們帶來的影響,除了可以強身健體成為了年輕人喜歡的一個鍛鍊方式之外,也給人們去了解太極拳文化之中的一種思想、一種修身養性給人帶來的影響,除了身體外思想上的影響才是最大的。
最後讓我祝賀我國太極拳申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