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你聽說過茅屋奶酪(cottage cheese)嗎?
大部分人可能跟我一樣一臉懵逼,以為它跟芝士蛋糕裡的奶油奶酪一樣,是減肥人士碰不得的「罌粟」。
那你就誤會它啦。茅屋奶酪(cottage cheese),低脂低乳糖高蛋白質,酪蛋白豐富,健身人群尤其喜歡。放心,不光不會胖還有助減脂,酪蛋白消化慢,在睡覺時幫助肌肉修復,第二天早上起來食慾也很穩定。
總之是超級健康有營養的食品啦。今天帶來的是超詳細茅屋奶酪的做法(別擔心,很簡單),還有各種快手吃法推薦!
自製茅屋奶酪
by Sunny_Kreglo
點擊圖片進入小程序,收藏菜譜查看更方便
·· 用 料 ··
牛奶(詳見小貼士) 2000克
白醋或檸檬汁 白醋90克;檸檬汁等量,約兩個
「其他」
牛奶或奶油或酸奶 150-200克
海鹽或食鹽 5-7克
·· 做 法 ··
1 | 中火加熱牛奶到50-60度左右(用溫度計最好),即鍋邊剛剛開始輕微有小泡出現即可。類似比較燙但能接受的洗澡水溫度。
注意:不要加熱到沸騰,牛奶容易糊底。 並且溫度高了後,奶酪的風味會有損失,甜味跑到乳清中更多,口感也不好。
像圖裡的樣子,中間的泡泡就有些多了,說明溫度高了,應該泡再少一點合適。
2 | 加熱的溫度夠後,關火:倒入90克白醋,繼續攪拌,這時乳清開始分離,出現豆腐塊一樣的固體。
3 | 分離情況會越來越明顯,攪拌1分鐘左右,蓋上鍋蓋,靜止20—30分鐘。期間不要攪拌。圖中為30分鐘後的樣子。
4 | 同時準備好深盆、濾網、紗布(可選)。
▪︎ 選擇一:只用濾網。過濾後沒法擠幹奶酪,適合喜歡溼潤奶酪的人。
▪︎ 選擇二:濾網上鋪兩層紗布。方便擠幹奶酪,適合喜歡奶酪質地幹些的人。
5 | 把奶酪倒入濾網中,過濾出奶酪。 固體奶酪塊就是茅屋奶酪,濾出的水是乳清。 這時有以下選擇:
▪︎選擇一:奶酪此時就做好了,可以繼續下面的步驟。
▪︎選擇二:用清水衝洗奶酪2-3遍,主要是為了洗掉酸味和降溫。用手把較大的塊掰開,然後擠幹水分。
▪︎選擇三:把奶酪用紗布蓋住,用重物壓在奶酪上幾個小時。奶酪會變成印度料理中的paneer(奶豆腐),質地較幹硬。
6 | 拿一個杯子混合200克牛奶(量很隨意,看個人喜好的濃稠度)和海鹽,拌勻,淋在奶酪上然後拌勻。圖中奶酪是我擠得很乾後未拌奶和鹽的樣子。
7 | 加牛奶是為了增加風味和口感。
▪︎用奶油,口感和味道會更好,如果想做市售品種的creamy口感,就用奶油或half and half或酸奶油。
▪︎用酸奶會有酸酸的風味。我喜歡溼潤一些的口感。如果喜歡更幹的口感,可以減少牛奶量。 如果太幹,取些濾出來的乳清再拌回奶酪裡也行。
▪︎市售茅屋奶酪幾乎沒有0脂肪含量的品種,最低脂肪含量也在1-2%,0脂肪含量的口感太「柴」了,一般人接受不了,還是看個人接受度吧。
8 | 保存方法: 密封冷藏,保存3-4天。 茅屋奶酪保質期短,最好現吃現做,一次不要做太多。
9 | 用法推薦: (秘訣:和蜂蜜是絕配!)
• 打smoothie用,加入上水果做成奶昔。
• 混合少量牛奶+蛋白粉+花生醬+蜂蜜做成小食。
• 替換酸奶油用。
• 茅屋奶酪+水果+蜂蜜。
• 替換西餐焗烤中的高脂肪奶酪。
• 抹吐司吃(提高蛋白質生物價的好搭配)。由下面留言區廚友提供的方法:把牛油果和奶酪拌一拌,抹在吐司上,淋一點蜂蜜,撒幾粒海鹽,yummy~
• 代替蛋黃醬做沙拉醬。
·· 小 貼 士 ··
1 | 牛奶用全脂、低脂、脫脂的都可以,都能成功,只是口感和味道有差異而已。 可以自己多嘗試,看喜歡哪種。 當然全脂奶味道更濃鬱,口感更creamy,脫脂奶做的口感偏幹些。 還可以不同牛奶混合,比如一半全脂奶+一半低脂奶。
2 | 牛奶避免超巴氏殺菌(ultra-pasteurized)和UHT奶(超高溫滅菌奶,即可以常溫保存那種)。
3 | 牛奶可以用巴氏殺菌(pasteurized)、有機草飼牛奶、無激素的品種。
4 | 過濾出的乳清不要倒掉,處理方法如下:
• 直接喝掉。用檸檬做出的乳清,味道較淡,用白醋做出的乳清味道較酸。冷藏後,酸味會變淡,像酸酸甜甜的乳酸菌飲料。
• 密封冷藏。替換麵包、鬆餅等烘焙食譜中的水;中式麵食中的水。
• 浸泡穀物。食譜中需要浸泡糧食、豆子時可以用乳清浸泡,促進消化。泡的水同以前一樣,按個人腸胃情況決定扔掉還是留下。
• 凍成冰塊。做冰棍、smoothie用。
• 做湯、燉肉用。
• 煮麵、煮米飯、煮土豆、煮燕麥等用途。
• 做酸甜味的檸檬水。
• 做各種醬料,如莎莎醬、燒烤醬、番茄肉醬等。
• 做裡考特奶酪。
• 醃泡菜,尤其適合乳酸發酵的泡菜。
• 用水稀釋後澆花。
總之乳清營養價值高,不要扔掉,這裡算是拋磚引玉,也希望大家集思廣益吧。
5 | 白醋和檸檬都可以嘗試。檸檬汁做的不會有明顯檸檬味,奶酪味道更濃些。 當然,還可以用凝乳酶或食品級檸檬酸做。
6 | 常見問題:
▪︎ 如果奶酪吃起來口感過硬或者類似橡皮筋,說明加熱溫度過高了,下次要降低溫度或減少靜止時間。 加熱結束後,要把鍋從火上拿下來,尤其是電磁爐,否則還在繼續加熱。
還有另一個可能是酸性物質加多了,下次要減少一些。 或者兩種情況同時發生了。
▪︎ 如果奶酪不易結塊:酸性物質偏少了,再多加點就結塊了。 或溫度低了,下次再高些。 做出的奶酪結塊還是偏軟爛可以憑自己愛好選擇。
▪︎ 總之,就是在溫度和酸度之間找平衡。 溫度越低,奶酪越柔軟,反之,溫度越高,奶酪越「筋道」。
·· 廚 友 的 作 品 ··
早上起來現做的茅屋芝士,靜置時間就可以洗漱幹別的了,做了400ml牛奶的量,一次性吃完,加了無油煎香蕉,半盒藍莓和車釐子,淋了一些花生醬,好吃。
>> Photo by 婕婕高愛碳水
第二次總算溫度、靜置時間、鹽的量把控的比第一次有所提高~早晨搭配蜂蜜、枸杞、橘子一起吃~美味美味~剩下的奶酪一定要嘗試搭配牛油果啦~
>> Photo by Stephanie的小日子
茅屋奶酪也太好吃了吧!
>> Photo by 笑笑佳-
有點點點點好奇 😋
你喜歡奶酪嗎?
⬇️ 留言告訴我 ⬇️
最後給下廚房加個星標吧😍
點擊閱讀原文,一鍵下載下廚房APP。